第9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課件_第1頁
第9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課件_第2頁
第9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課件_第3頁
第9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課件_第4頁
第9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

第9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應用第9章主要內容9.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9.2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9.3Internet基本概念9.5IE瀏覽器的使用9.4局域網應用基礎9.6電子郵件操作9.7FTP服務9.8搜索引擎9.9常用網絡工具主要內容9.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9.2計算機網絡的9.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

9.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9.1.2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9.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9.1.4計算機網絡的用途9.1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9.1.1計算機網絡的定9.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計算機網絡是利用通信線路,用一定的連接方法,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互相連接在一起,按照網絡協議進行數據通信,實現資源共享的計算機集合體。9.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2.計算機網絡的演變與發展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不長,但發展速度很快,其演變過程大致可概括為以下4個階段。(1)具有通信功能的單機系統階段(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機系統階段(3)以共享資源為主的計算機—計算機網絡階段(4)以局域網絡及其互聯為主要支撐環境的分布式計算機階段9.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2.計算機網絡的演變與發展9.1.1計算機網絡的定義計算機網絡在邏輯上可以分為進行數據處理的資源子網和完成數據通信的通信子網兩部分。★通信子網通信子網提供網絡通信功能,能完成網絡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交換、通信控制和信號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由通信控制處理機CCP、通信線路和其他通信設備組成數據通信系統。★資源子網資源子網為用戶提供了訪問網絡的能力,它由主機系統、終端控制器、請求服務的用戶終端、通信子網的接口設備、提供共享的軟件資源和數據資源構成。它負責網絡的數據處理業務,向網絡用戶提供各種網絡資源和網絡服務。9.1.2計算機網絡的組成1.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計算機網絡在邏輯上可以分為進行數據處理的資源子網和完(1)按覆蓋區域分類: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城域網又稱為都市網9.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局域網即LAN,是指在局部地區范圍內將計算機、外設和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網絡系統。城域網(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一般來說是將一個城市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國家之間的LAN或者MAN互聯(1)按覆蓋區域分類: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2)按物理連接方式(網絡的拓撲結構)分類:總線型、星狀、環狀、網狀和蜂窩狀拓撲結構。9.1.3計算機網絡的分類(3)按照交換方式分類:線路交換網絡、存儲轉發交換網絡。存儲轉發交換又可以分為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4)按服務方式分類:集中式系統和分布式系統。(5)按網絡數據傳輸與交換系統的所有權分類:公用網與專用網。(6)按傳輸方式和傳輸帶寬方式分類:基帶網和寬帶網。(7)按照使用的網絡操作系統分類:WindowsNT系列(Windows2000ServerFamily和Windows2003Server)、UNIX(Linux)系列和早期的Netware系列。(2)按物理連接方式(網絡的拓撲結構)分類:總線型、星狀、環9.1.4計算機網絡的用途★共享資源。共享資源是指計算機網絡中所包含的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及其配套設備(即硬件)、數據和軟件(包括各種應用程序、系統程序、語言等)等。★提高可靠性。在工作過程中,如果一臺計算機出現了故障或一條通信鏈路出了故障,則可選擇另一條通信鏈路進行通信。★集中管理。可使用網絡中另一臺計算機,同樣,網絡中對地理位置上分散的組織和部門,可通過計算機網實現集中管理。如數據庫情報檢索系統、飛機訂票系統、信息和銷售管理系統、軍事指揮系統等。★提供大量新的服務項目。有了計算機網絡系統,可以擴大計算機的應用范圍。例如通過計算機網絡,把異種或同種計算機連接起來,組成綜合性的大型計算機系統,以求得到解決大型復雜問題的能力和功能。如把各地大學計算機中心、圖書館連接起來,構成計算機輔助教育網,提供新型的教學方式和管理。9.1.4計算機網絡的用途★共享資源。共享資源是指計9.2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9.2.1計算機網絡拓撲的定義

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9.2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9.2.1計算機網絡拓撲所謂網絡拓撲結構是地理位置上分散的各個網絡結點互聯的幾何邏輯布局。網絡的拓撲結構決定了網絡的工作原理及信息的傳輸方式,拓撲結構一旦選定必定要選擇一種適合于這種拓撲結構的工作方式與信息傳輸方式。網絡的拓撲結構不同,網絡的工作原理及信息的傳輸方式也不同。在局域網中常見的網絡拓撲結構有總線形、環狀和星狀等。

9.2.1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所謂網絡拓撲結構是地理位置上分散的各個網絡結點互聯的(1)總線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1)總線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2)環型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2)環型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3)星型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3)星型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4)樹型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4)樹型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5)網狀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5)網狀結構9.2.2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的分類9.3Internet的基本概念

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

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

9.3.3TCP/IP協議

9.3.4IP地址

9.3.5Internet主機的域名地址

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9.3Internet的基本概念9.3.1Inte1.概念因特網(Internet)是一個開放的、互連的遍及全世界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它遵守TCP/IP協議,它把全世界各個地方已有的各種網絡,如計算機網絡、數據通訊網及公用電話交換網等互聯起來,組成一個跨越國界范圍的龐大的互聯網。使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能交換各類數據的通信媒介。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1.概念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2.起源與發展1969年美國國防部作為軍事實驗網絡而建立的ARPNet,198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把分布在全國的超級計算機中心連接起來構成NSFNet并與ARPNet相連,形成了現在的Internet。到1992年,因特網趨于成熟,開始步入了實際應用階段。目前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網絡。我國因特網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與因特網電子郵件的連通。1988年9月從中國學術網絡(CANET)向世界發送了第一封電子郵件,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因特網。第二個階段是與因特網實現全功能的TCP/IP連接。全功能的連接,標志著我國正式加入了因特網。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2.起源與發展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Intenet是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的產物。60年代初,美國國防部領導的遠景研究規劃局ARPA(AdvancedResearchProjectAgency)提出要研制一種生存性(survivability)很強的網絡。傳統的電路交換(circuitswitching)的電信網有一個缺點:正在通信的電路中只要有一個交換機或一條鏈路被炸毀,整個通信電路就會中斷。如要改用其他迂回電路,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這將要延誤一些時間。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Intenet是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的產物因特網發展的第一階段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最初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ARPA研究多種網絡互連的技術。1983年TCP/IP協議成為標準協議。同年,ARPANET分解成兩個網絡:ARPANET——進行實驗研究用的科研網MILNET——軍用計算機網絡1983-1984年,形成了因特網Internet。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關閉。因特網發展的第一階段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因特網發展的第二階段1986年,NSF建立了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它是一個三級計算機網絡:主干網地區網校園網1991年,美國政府決定將因特網的主干網轉交給私人公司來經營,并開始對接入因特網的單位收費。1993年因特網主干網的速率提高到45Mb/s(T3速率)。因特網發展的第二階段1986年,NSF建立了國家三級結構的因特網各網絡之間需要使用路由器來連接。有時在結構圖中可不畫出路由器。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國家主干網地區網地區網地區網路由器三級結構的因特網各網絡之間需要使用路由器來連接。校園網校園網三級結構的因特網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可能要經過多種網絡。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校園網國家主干網地區網地區網地區網三級結構的因特網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可能要經過多種網絡。校園網校因特網發展的第三階段從1993年開始,由美國政府資助的NSFNET逐漸被若干個商用的ISP網絡所代替。1994年開始創建了4個網絡接入點NAP(NetworkAccessPoint),分別由4個電信公司經營。NAP就是用來交換因特網上流量的結點。在NAP中安裝有性能很好的交換設施。到本世紀初,美國的NAP的數量已達到十幾個。從1994年到現在,因特網逐漸演變成多級結構網絡。因特網發展的第三階段從1993年開始,由美國政府資助3.特點①因特網的核心是TCP/IP協議,該協議實現了各種網絡的互聯。②因特網實現了與公用電話交換網的互聯,任何用戶,只要有一條電話線、一臺微機和一個Modem,就可以聯入因特網。③因特網是一個用戶自己的網絡。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網上的許多服務和功能都是由用戶自己進行開發、經營和管理的,如著名的WWW軟件就是由歐洲核子物理實驗室開發出來交給公眾使用的。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3.特點9.3.1Internet的起源和發展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1993年底,我國有關部門決定興建“金橋”、“金卡”、“金關”工程,簡稱“三金”工程。“金橋”工程是指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金卡”工程是指國家金融自動化支付及電子貨幣工程,該工程的目標和任務是用10多年的時間,在3億城市人口中推廣普及金融交易卡和信用卡。“金關”工程是指外貿業務處理和進出口報關自動化系統,該工程是用EDI實現國際貿易信息化,進一步與國際貿易接軌。后來,有關部門又提出“金科”工程、“金衛”工程等,旨在建立國家按行業分類的信息網絡。正是這些信息工程的建設,帶動了我國電信和Internet產業的新發展。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1993年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1.中國公用數據通信網:我國已建立了四大公用數據通信網(1)中國公用分組交換數據網(ChinaPAC)。該網于1993年9月開通,1996年底已覆蓋全國縣以上城市和一部分發達地區的鄉鎮,與世界23個國家和地區的44個數據網互聯。(2)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DDN)。該網于1994年開通,1996年底覆蓋到3000個縣以上城市和鄉鎮。我國的四大互聯網的骨干大部分采用ChinaDDN。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1.中國公用數據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3)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該網于1995年與Internet互聯,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4)中國公用幀中繼網(ChinaFRN)。該網絡已在8個大區的省會城市設立了節點,向社會提供高速數據和多媒體通信。Internet要發展,第一步是修“路”,這四大數據網就是中國Internet的信息高速公路。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3)中國公用計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2.我國Internet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87年至1993年,這一階段Internet的聯系僅僅是電子郵件轉發的連接,而且僅為少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第二階段:從1994年開始,實現了和Internet的TCP/IP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務。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2.我國Inte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3.我國4個重點Internet項目(1)NCFC。NCFC(TheNationalComputingandNetworkingFacilityofChina)即中國國家計算與網絡設施。(2)CERnet。CERnet(ChinaEducationalResearchNetwork)即中國教育和科研網。(3)Chinanet。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4)ChinaGBN。中國金橋信息網。9.3.2Internet在我國的進展3.我國4個重點1.TCP/IP通信協議是計算機之間用來交換信息所使用的一種公共語言的規范和約定,因特網的通信協議包含100多個相互關聯的協議,由于TCP和IP是其中兩個最核心的關鍵協議,故把因特網協議組稱為TCP/IP。TCP/IP是一種網際互聯通信協議,其目的在于通過它實現網際間各種異構網絡和異種計算機的互聯通信。TCP/IP同樣適用于在一個局域網內實現異種機的互連通信。在任何一臺計算機或者其他類型終端上,無論運行的是何種操作系統,只要安裝了TCP/IP,就能夠相互連接和通信并接入Internet。TCP/IP也采用層次結構,但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公布的OSI/RM七層參考模型不同,它是4層結構,由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接口層組成,

9.3.3TCP/IP協議1.TCP/IP9.3.3TCP/IP協議網絡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接口層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接口層報文傳輸協議分組IP數據報物理網絡TCP/IP層次結構網絡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接口層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接口層報文傳輸1.TCP/IP

IP是網際協議(InternetProtocol),它詳細地定義了計算機通信應該遵循的規則和具體細節,其中包括分組數據報的組成,以及路由器如何將一個分組遞交到目的地等。IP采用數據報方式通過互聯網傳輸數據,各個數據報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到達目的的順序也可能并不連續,甚至丟失,但IP協議并不保證這些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數據的可靠無差錯傳輸是由傳輸層協議來完成的。

TCP是傳輸控制協議,它提供的是面向連接的流傳輸,在進行實際數據傳輸前,源主機和目的主機之間首先要建立一條連接,即“握手”操作,確認成功以后再進行數據傳輸,傳送完成拆除此連接。整個過程類似于電話通信。TCP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接收方在接收到數據分組以后,通過采用差錯校驗技術判斷數據是否正確,正確則回送發送方一個信號,通知其發送下一個數據包,否則回送一個錯誤信號通知其重新發送此數據包。

IP負責數據傳到指定目的地,而TCP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9.3.3TCP/IP協議1.TCP/IP9.3.3TCP/IP協議2.TCP/IP的數據傳輸過程遵從TCP/IP的數據在傳輸時,每通過一層都要在數據報上加一個報頭,報頭中的數據供接收端的同一層使用,到達接收端時,每經過一層就把用過的報頭去掉。TCP/IP的數據傳輸過程大致描述如下。①TCP將源計算機應用數據分解成若干分組(數據報),每個分組加上一個TCP信封。②IP在每個TCP信封外面再加上一個所謂IP信封,也就是加上一個IP控制頭,其上有接收主機的地址,然后交給通信驅動程序由物理網傳送。IP分組自身不能保證傳輸的可靠性,需由TCP保持正確的IP分組通過網絡。

IP協議保證數據的傳輸TCP協議保證數據傳輸的質量

9.3.3TCP/IP協議2.TCP/IP的數據傳輸過程9.3.3TCP/IP3.TCP/IP包中主要協議介紹TCP/IP實際上是一個協議包,它含有100多個相互關聯的協議。下面列出TCP/IP各層中主要的協議。應用層:DNS、DSP、SMTP、FTP、Telnet、Gopher、HTTP、WAIS….傳輸層:TCP、UDP、DVP、。網絡層:IP、ICMP、ARP、RARP。接口層:Ethernet、Arpanet、PDN、。DNS:域名服務;

DSP:域名服務協議,通過這兩個協議實現域名的應用

SMTP:電子郵件傳輸協議,用來完成電子郵件功

FTP:文件傳輸協議,實現文件傳輸

Telnet:遠程登錄協議,實現用戶的遠程登錄

http:因特網瀏覽查詢的基本協議,同時也是實現這些通信協議的應用軟件

9.3.3TCP/IP協議3.TCP/IP包中主要協議介紹9.3.3TCP/IInternet的地址為了實現因特網上不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每臺計算機都必須有一個不與其它計算機重復的地址,它相當于通信時每個計算機的名字。在使用因特網過程中,遇到的地址有IP地址、域名地址和電子郵件地址等。

9.3.4IP地址1.IP地址IP地址由兩部分組成,前面部分為網絡標識,后面部分為主機標識。每個IP地址占用4個字節(32位),用4組十進制數字表示,每組數字取值范圍0~255,組與組之間用圓點隔開。如:

00IP地址通常可以分成A、B、C三大類。Internet的地址9.3.4IP地址1.IP地址

9.3.4IP地址2.IP地址分類A類地址:(用于大型網絡)第一個字節標識網絡地址,后3個字節表示主機地址;A類地址中第一個字節首位總為0,其余7位表示網絡標識,A類地址頭一個數為0~127。主機標識24位,每個網絡可安排16777214臺主機。B類地址:(用于中型網絡)前兩個字節標識網絡地址,后兩個字節表示主機地址;B類地址中第一個字節前兩位為10,余下6位和第二個字節的8位共14位表示網絡標識,因此,B類地址頭一個數為128~191。主機標識16位,每個網絡可安排65534臺主機。C類地址:(用于小型網絡)前3個字節標識網絡地址,最后一個字節表示主機地址;C類地址中第一個字節前3位為110,余下5位和第二、三個字節的共21位表示網絡標識,因此,C類地址頭一個數為192~223。主機標識8位,每個網絡可安排254臺主機。9.3.4IP地址2.IP地址分類0網絡號A類.nnn.nnn.nnn10網絡號.nnn.nnn110網絡號.nnn1110多播地址1111預留未用B類C類D類E類IP地址的分類0網絡號A類.nnn.nnn.nnn10網絡號.nnn.nn

9.3.5Internet主機的域名地址1.域名地址IP地址能夠唯一的標識網上的主機,由于IP地址是由數字組成的,故不形象、沒有規律、難記憶、使用不方便。為此,按照與IP地址一一對應的原則,又為每臺主機分配了一個由字符組成的名字,稱為“域名”。當用戶訪問網上某臺計算機時,既可使用它的IP地址,也可使用域名。一個主機域名地址一般由四部分組成:主機名、主機所屬單位名、網絡名、最高層域名。

如:就是一個主機域名。9.3.5Internet主機的域名地址1.域名地址域名域名為方便記憶而為計算機進行命名。S域名與

主機名最高域名(國家域)網絡名(領域)主機所屬單位名(機構域)主機名IP地址域名域名為方便記憶而為計算機進行命名。202.97.224.

9.3.5Internet主機的域名地址2.域名管理系統★最高域名:在因特網是標準化的,代表主機所在的國家,由兩個字符構成

cn—

代表中國jp—

代表日本

us—

代表美國

hk—

代表香港★網絡名:第二級域名,反映組織機構的性質。常見代碼有:

edu—

代表教育機構com—

代表贏利性商業實體

gov—

代表政府部門net—

代表網絡資源或組織

mil—

代表軍隊org

—非贏利性組織機構

int—國際性機構web

—與WWW有關的實體★主機所屬單位名:

Tsinghua—

清華大學

pku—

北京大學

hebut—

表示河北工業大學★主機名:根據需要由網絡管理員自行定義。域名各部分之間用圓點作為分隔符。如:網絡中心域名:

本課程的域名為:IP地址為:

5IP地址為:

26

9.3.5Internet主機的域名地址2.域名管理遠程登錄是指允許一個地點的用戶與另一個地點的計算機上運行的應用程序進行交互對話。遠程登錄使用支持Telnet協議的Telnet軟件。Telnet協議是TCP/IP協議族中的一員,是Internet遠程登陸服務的標準協議和主要方式。它為用戶提供了在本地計算機上完成遠程主機工作的能力。在終端使用者的電腦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連接到服務器。終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輸入命令,這些命令會在服務器上運行,就像直接在服務器的控制臺上輸入一樣。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務器。要開始一個telnet會話,必須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來登錄服務器。Telnet是常用的遠程控制Web服務器的方法1.遠程登錄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遠程登錄是指允許一個地點的用戶與另一個地點的計算機上運行的應2.文件傳輸服務文件傳輸服務又稱為FTP服務,它是Internet中最早提供的服務功能之一,目前仍然在廣泛使用中;文件傳輸服務由FTP應用程序提供,FTP應用程序遵循TCP/IP協議組中的文件傳輸協議,它允許用戶將文件從一臺計算機傳輸到另一臺計算機,并且能保證傳輸的可靠性;在Internet中,許多公司、大學的主機上含有數量眾多的各種程序與文件,這是Internet的巨大與寶貴的信息資源。通過使用FTP服務,用戶就可以方便地訪問這些信息資源。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2.文件傳輸服務文件傳輸服務又稱為FTP服務,它是Inter文件傳輸的工作原理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文件傳輸的工作原理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匿名FTP服務

匿名FTP服務的實質是:提供服務的機構在它的FTP服務器上建立一個公開賬戶(一般為anonymous),并賦予該賬戶訪問公共目錄的權限,以便提供免費服務;如果要訪問提供匿名服務的FTP服務器,一般不需輸入用戶名與密碼。如果需要,可以使用“anonymous”作為用戶名,使用“guest”作為用戶密碼;大多數FTP服務都是匿名服務;為了保證FTP服務器的安全,幾乎所有匿名FTP服務器都只允許用戶下載文件,而不允許用戶上載文件。

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

匿名FTP服務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3.電子公告牌電子公告牌BBS是Internet上較常用的服務功能之一;電子公告牌提供一塊公共電子白板,每個用戶都可以在上面書寫、發布信息或提出看法、聊天,獲得幫助、討論問題及為別人提供信息;早期的BBS服務是一種基于遠程登錄的服務,想使用BBS服務的用戶,必須首先利用遠程登錄功能登錄到BBS服務器;目前,很多BBS站點開始提供WWW訪問方式。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3.電子公告牌電子公告牌BBS是Internet上較常用的4.網絡新聞組網絡新聞組是一種利用網絡進行專題討論的國際論壇;Usenet并不是一個網絡系統,只是建立在Internet上的邏輯組織;Usenet不同于Internet上的交互式操作方式,在Usenet服務器上存儲的各種信息,會周期性地轉發給其他Usenet服務器;Usenet的基本通信方式是電子郵件,但它不是采用點對點通信方式,而是采用多對多的傳遞方式。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4.網絡新聞組網絡新聞組是一種利用網絡進行專題討論的國際論壇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5.WWW服務WWW又稱為萬維網,簡稱為Web,是Internet技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WWW系統的結構采用了客戶/服務器模式;信息資源以web頁的形式存儲在WWW服務器中,用戶通過WWW客戶端瀏覽器程序圖、文、聲并茂的Web頁內容;通過Web頁中的鏈接,用戶可以方便地訪問位于其他WWW服務器中的Web頁,或是其他類型的網絡信息資源。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5.WWW服務WWW服務的主要特點以超文本方式組織網絡多媒體信息,用戶可以訪問文本、語音、圖形和視頻信息;用戶可以在Internet范圍內的任意網站之間查詢、檢索、瀏覽及發布信息,并實現對各種信息資源透明的訪問;提供生動、直觀、統一的圖形用戶界面;WWW服務的核心技術是: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超鏈接(hyperlink)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WWW服務的主要特點以超文本方式組織網絡多媒體信息,用戶可以WWW服務的工作原理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WWW服務的工作原理9.3.6Internet的主要服URL與信息定位URL是對能從Internet上得到的資源的位置和訪問方法的一種簡潔的表示;標準的URL由3部分組成:服務器類型、主機名和路徑及文件名http:///index.html

協議類型主機名路徑及文件名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URL與信息定位URL是對能從Internet上得到的資源URL通過指定其他協議類型訪問其他類型的服務器:gopher://連接到名為的Gopher服務器ftp:///pub/dos/readme.txt通過FTP連接來獲得名為readme.txt的文本文件file:///pub/gif/wu.gif在所連接的主機上獲得并顯示名為wu.gif的圖形文件telnet://遠程登錄到名為的主機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

URL通過指定其他協議類型訪問其他類型的服務器:9.3.6主頁的概念信息資源以網頁的形式存儲在WWW服務器中;用戶通過瀏覽器向WWW服務器發出請求,服務器根據客戶請求內容,將保存在WWW服務器中的某個頁面發送給客戶;用戶可以通過頁面中的鏈接,方便地訪問位于其他WWW服務器中的頁面,或其他類型的網絡信息資源;主頁(homepage)是一種特殊的Web頁面,是指包含個人或機構基本信息的頁面,用于對個人或機構進行綜合性介紹,是訪問個人或機構詳細信息的入口點。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

主頁的概念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主頁包含的基本元素:文本(text):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字;圖像(image):WWW瀏覽器一般只識別GIF與JPG兩種圖像格式;表格(table):類似于Word中的表格,表格單元內容一般為字符類型;超鏈接(hyperlink):用于將HTML與其他主頁相連。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

主頁包含的基本元素: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WWW瀏覽器的基本功能:查找、啟動與終止鏈接通過按鈕與菜單項來鏈接歷史(history)與書簽(bookmark)的使用自由設定屏幕窗口選擇起始頁改變式樣、字體與色彩查看內嵌圖像與外部圖像保存與打印主頁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WWW瀏覽器的基本功能:查找、啟動與終止鏈接9.3.6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是Internet上的一個WWW服務器,它的主要任務是在Internet中主動搜索其他WWW服務器中的信息并對其自動索引,將索引內容存儲在可供查詢的大型數據庫中;用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所提供的分類目錄和查詢功能查找所需要的信息。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是Internet上的一個WWW服務器6.電子郵件服務電子郵件服務是目前Internet上使用最頻繁的服務;電子郵件系統不但可以傳輸各種格式的文本信息,還可以傳輸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信息;郵件服務器系統的核心是郵件服務器,它負責接收用戶送來的郵件,根據收件人地址發送到對方的郵件服務器中,還負責接收由其他郵件服務器發來的郵件,并根據收件人地址分發到相應的電子郵箱中。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6.電子郵件服務電子郵件服務是目前Internet上使用最頻當用戶向ISP申請Internet賬戶時,ISP就會在它的郵件服務器上建立該用戶的電子郵件賬戶,它包括用戶名與用戶密碼。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格式為:用戶名@主機名其中“@”符號表示“at”。例如,在“”主機上,有一個名為island的用戶,那么該用戶的E-mail地址為:island@。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

當用戶向ISP申請Internet賬戶時,ISP就會電子郵件服務的工作原理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電子郵件服務的工作原理9.3.6Internet的主要電子郵件應用程序基本服務功能:創建與發送電子郵件;接收、閱讀與管理電子郵件;賬號、郵箱與通信簿管理。電子郵件協議:在電子郵件程序向郵件服務器中發送郵件時,使用的是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在電子郵件程序從郵件服務器中讀取郵件時,可以使用郵局協議POP3或交互式郵件存取協議IMAP,它取決于郵件服務器支持的協議類型。9.3.6Internet的主要服務電子郵件應用程序基本服務功能:9.3.6Internet電子郵件的格式電子郵件包括兩部分:郵件頭與郵件體;郵件頭是由多項內容構成的,其中一部分是由系統自動生成的,例如發信人地址(From:)、郵件發送的日期與時間;另一部分是由發件人自己輸入的,例如收信人地址(To:)、抄送人地址(Cc:)與郵件主題(Subject:)等;郵件體就是實際要傳送的信函內容。傳統電子郵件系統只能傳輸文本信息,采用多目的電子郵件系統擴展MIME的電子郵件系統可以傳輸文本、圖像、語音與視頻等多種信息。9.3.6Internet的服務功能電子郵件的格式電子郵件包括兩部分:郵件頭與郵件體;9.3.

9.4.1局域網概述

9.4.2標識計算機9.4局域網應用基礎

9.4.3訪問其他計算機

9.4.4搜索計算機

9.4.5TCP/IP的設置

9.4.6設置文件夾共享9.4.1局域網概述9.4.2標識計算機9.4局域網是建于一個機構的一座建筑物或一組建筑物之中的計算機網絡,與廣域網相比它有以下特點。★地理分布范圍較小,一般為數百米至數千米。★數據傳輸速率高,帶寬一般不小于10Mb/s,最快可達到lGb/s或10Gb/s。★誤碼率低,一般在10-11~10-8。★局域網的歸屬較為單一,所以局域網的設計、安裝、使用和操作等不受公共網絡的約束,并且連接較為規范,遵循嚴格的LAN標準。★一般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廣播式通信。★協議簡單、結構靈活、建網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管理和擴充。★一般局域網的線路是專用的,因此具有很好的保密性能。

9.4.1局域網概述1.局域網的特點局域網是建于一個機構的一座建筑物或一組建筑物之中的計

決定局域網特征的主要技術有3個:連接網絡的拓撲結構、傳輸介質及介質訪問控制方法。這3種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傳輸數據的類型,網絡的響應時間、吞吐量和利用率以及網絡的應用環境。

9.4.1局域網概述(1)網絡的拓撲結構局域網具有星(Star)狀、環(Ring)狀、總線型或樹(Bus/Tree)狀幾種典型的拓撲結構。交換技術的發展使星狀結構被廣為采用。環狀拓撲結構采用分布式控制,它控制簡便,結構對稱性好,負載特性好,實時性強。IBM令牌環網(TokenRing)和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網均為環狀拓撲結構。總線型拓撲的重要特征是可采用共享介質的廣播式多路訪問方法,它的典型代表是著名的以太網。2.局域網的關鍵技術決定局域網特征的主要技術有3個:連接網絡的拓撲結構、(2)傳輸介質局域網常用的傳輸介質包括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介質等。雙絞線由于價格低廉、帶寬較大而得到廣泛應用。光纖主要用于架設企業或者校園的主干網。在某些特殊的應用場合中若不便采用有線介質,也可以利用微波、衛星等無線通信媒體來傳輸信號。(3)介質訪問控制協議介質訪問控制協議指多個站點共享同一介質時,如何將帶寬合理地分配給各站點的方法。介質訪問控制方法中最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IEEE802.3“爭用型”訪問方式,即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SMA/CD),它也是以太網的核心技術;另外一種是IEEE802.5“輪詢型”訪問方式,即令牌(Token)技術,主要用在IBM的令牌環網和FDDI類型的網絡上。由于局域網大多為廣播型網絡,因而介質訪問控制協議是局域網所特有的,2.局域網的關鍵技術

9.4.1局域網概述(2)傳輸介質(3)介質訪問控制協議2.局域網的關鍵技術9局域網由3部分組成,即計算機及智能性外部設備(如文件服務器、工作站等);網絡接口卡及通信介質(網卡、通信電纜等);網絡操作系統及網管系統。其中前兩部分構成局域網的硬件部分,第三部分構成局域網的軟件部分。1.局域網的硬件組成在局域網的硬件組成中,文件服務器是整個局域網的核心,它擔任網絡的中央控制站,負責整個網絡的運行與管理。一個局域網中可有數臺至數十臺工作站,工作站除了可由本身的磁盤工作外,還可以從文件服務器取得大量數據。在網絡文件服務器和各工作站中都必須插入一塊網卡,只有通過網卡,計算機之間才能互相通信。此外還要通過通信介質將所有設備連接起來,局域網中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纜等。

9.4.1局域網概述局域網由3部分組成,即計算機及智能性外部設備(如文件(1)服務器服務器通常是一臺速度快、存儲量大的計算機,它是網絡資源的提供者。在局域網中,服務器對工作站進行管理并提供服務,是局域網系統的核心;在互聯網中,服務器之間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務,每臺服務器的地位是同等的。(2)工作站工作站是一臺臺各種型號的計算機,它是用戶向服務器申請服務的終端設備,用戶可以在工作站上處理日常工作,并隨時向服務器索取各種信息及數據,請求服務器提供各種服務(如傳輸文件、打印文件等)。局域網常用的設備簡介

9.4.1局域網概述(1)服務器(2)工作站局域網常用的設備簡介9.4.1(3)網絡適配器網絡適配器也叫做網絡接口卡(NetworkInterfaceCard,NIC),簡稱網卡。網卡是安裝在計算機主板上的電路板插卡。一般情況下,無論是服務器還是工作站都應安裝網卡。網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通信設施相連接,將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通信線路能夠傳送的信號。局域網常用的設備簡介按照連接速度的不同,網卡可以分為10Mbps、100Mbps、10Mbps/100Mbps自適應以及千兆網卡等;按照與計算機接口的不同可以分為ISA、PCI、PCMCIA網卡等。

9.4.1局域網概述(3)網絡適配器局域網常用的設備簡介按照連接速度的不(4)調制解調器調制解調器學名Modem,俗稱“貓”,是一種信號轉換裝置,它可以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調制成通信線路的模擬信號,再將通信線路的模擬信號解調回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調制解調器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公用電話線相連接,使得現有網絡系統以外的計算機用戶,能夠通過撥號的方式利用公用電話網訪問計算機網絡系統。局域網常用的設備簡介

9.4.1局域網概述(4)調制解調器局域網常用的設備簡介9.4.1局域網局域網的軟件部分主要指網絡操作系統,它是計算機網絡的核心,對網絡中的所有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在結構上,網絡操作系統有許多模塊,其中大部分駐留在網絡服務器中,為數據、打印機和通信服務。但有時為了特殊的需要,一些重要的程序模塊必須裝入網絡中的每個工作站或有關設備中。在局域網操作系統中,Netware和WindowsNT系列最為著名且應用最廣泛。目前使用最廣泛的NT系列產品是Windows2000和Windows2003。2.局域網的軟件及網絡操作系統

9.4.1局域網概述局域網的軟件部分主要指網絡操作系統,它是計算機網絡的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及相關設備連接起來以后,要對網絡上的計算機進行命名,即標識計算機。用鼠標右鍵單擊我的電腦圖標,系統彈出“系統屬性”對話框,選擇“計算機名”標簽,如圖所示。單擊“更改”按鈕,系統彈出“計算機名稱更改”對話框。在對話框的計算機名文本框中輸入該計算機的名稱,例如:STU16,在隸屬于選項組中選擇“工作組”,并設;置工作組名稱為“WORKGROUP”如圖所示.

9.4.2標識計算機多臺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及相關設備連接起來以后,要對網

9.4.2標識計算機9.4.2標識計算機打開“開始”菜單,指向“網上鄰居”,打開“網上鄰居”窗口。要訪問本工作組的計算機,單擊“查看工作組計算機”鏈接,顯示本工作組計算機的圖標。雙擊要訪問的計算機的圖標,顯示出此計算機中設置了共享的資源。雙擊要打開的文件夾圖標,顯示出共享文件夾下的文件。執行效果如教材P259圖9.4,9.5所示。

9.4.3訪問其他計算機打開“開始”菜單,指向“網上鄰居”,打開“網上鄰居”窗口。步驟一:打開“開始”菜單,指向“網上鄰居”,按右鍵打開快捷菜單,選擇“搜索計算機”命令,打開“搜索結果”窗口。步驟二:在“搜索結果”窗口的左窗格中,輸入要搜索的計算機名稱,單擊“搜索”按鈕,系統開始搜索。在右窗格中,顯示出搜索出來的計算機。

9.4.4搜索計算機步驟一:打開“開始”菜單,指向“網上鄰居”,按右鍵打開快捷菜

9.4.4搜索計算機輸入計算機名9.4.4搜索計算機輸入計算機名步驟一:打開“開始”菜單,指向“網上鄰居”,按右鍵打開快捷菜單,選擇“屬性”命令,打開“網絡連接”窗口。步驟二:在“網絡連接”窗口中,指向“本地連接”,按右鍵打開快捷菜單,選擇“屬性”命令,打開“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步驟三:在“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中,選擇“常規”選項卡,選中項目中的Internet協議(TCP/IP協議),單擊“屬性”按鈕,打開“TCP/IP屬性”對話框。步驟四:在“TCP/IP屬性”對話框中,選擇“使用下面的IP地址”單選按鈕。依次輸入IP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如果上網時需指定域名服務器,單擊“使用下面的DNS服務器地址”單選按鈕,輸入域名服務器的IP地址。

9.4.5TCP/IP的設置步驟一:打開“開始”菜單,指向“網上鄰居”,按右鍵打開快捷菜

9.4.5TCP/IP的設置9.4.5TCP/IP的設置步驟一:打開資源管理器窗口,選中要共享的文件夾。選擇“文件”|“共享和安全”命令或按鼠標右鍵,彈出快捷菜單,選擇“共享和安全”命令,打開“文件夾屬性”對話框。步驟二:在“文件夾屬性”對話框中,選擇“共享”選項卡,單擊“在網絡上共享這個文件夾”復選框。如果允許網絡上其他的用戶修改文件夾中的文件,選中“允許網絡用戶更改我的文件”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文件夾被共享后,文件夾上出現一個手形的標志,說明此文件夾已被共享。

9.4.6設置文件夾共享步驟一:打開資源管理器窗口,選中要共享的文件夾。選擇“文件”

9.4.6設置文件夾共享9.4.6設置文件夾共享

9.5.1WEB技術

9.5.2IE的使用9.5IE瀏覽器的使用9.5.1WEB技術9.5.2IE的使用9.51.Web網站與網頁WWW實際上就是一個龐大的文件集合體,這些文件稱為網頁或Web頁,存儲在因特網上的成千上萬臺計算機上。提供網頁的計算機稱為Web服務器,或叫做網站、網點。9.5.1WEB技術2.超文本與超鏈接超鏈接:通過瀏覽器觀看一個網頁時,發現一些帶有下劃線的文字或圖形、圖片等,當鼠標指針指向這一部分時,鼠標指針變成手形,稱為超鏈接。當鼠標單擊超鏈接時,瀏覽器就會顯示出與該超鏈接相關的網頁。這樣的鏈接不但可以鏈接網頁,還可以鏈接聲音、動畫、影片等其它類型的網絡資源。超文本文檔:不同于普通文檔,其最重要的特色是文檔之間的鏈接,互相鏈接的文檔可以在同一個主機上,也可以分布在網絡上的不同主機上。具有超鏈接的文本就稱為超文本。1.Web網站與網頁9.5.1WEB技術2.超文本與超3.超媒體就信息的呈現形式而言,除文本信息以外,還有語音、圖像和視頻(或稱動態圖像)等,統稱為多媒體。在多媒體的信息瀏覽中引入超文本的概念,就是超媒體。4.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是為服務器制作信息資源(超文本文檔)和客戶瀏覽器顯示這些信息而約定的格式化語言。可以說所有的網頁都是基于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編寫出來的,使用這種語言,可以對網頁中的文字、圖形等元素的各種屬性進行設定,如大小、位置、顏色、背景等,還可以將它們設置成超鏈接,用于連向其他的相關網站。具體地說,信息制作者用HTML定義文本的格式,語音、圖像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的數據類型,特別是定義了相關信息的超文本、超媒體的鏈接指針,這些信息存放在Web服務器上。而客戶瀏覽器則按照HTML語言定義的格式顯示信息。9.5.1WEB技術3.超媒體4.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9.5.1WEB技5.主頁網站的第一個網頁稱為主頁。在Web系統中,服務信息以超文本文檔的形式即網頁存儲在Web服務器上。在每個Web服務器上都有一個主頁(Homepage),它把服務器上的信息分為幾大類,通過主頁上的鏈接來指向不同的網頁。6.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用戶在閱讀網頁內容時使用一種稱為瀏覽器的客戶端軟件,在Web瀏覽器瀏覽網頁時向Web服務器發出訪問請求,Web服務器響應瀏覽器提交的訪問請求并向客戶端傳送網頁信息,用于實現這種服務的協議稱為超文本傳輸協議。通過HTTP協議將網站上的信息資源下載到本地計算機上,再按照一定的規則顯示到屏幕上,成為圖文并茂的網頁。9.5.1WEB技術5.主頁6.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9.5.1WEB技術7.統一資源定位器利用WWW獲取信息時要標明資源所在地。在WWW中用URL(UniformResourceLocator)定義資源所在地。URL的地址格式為:應用協議類型://信息資源所在主機名(域名或IP地址)/路徑名/…/文件名在URL中,常用的應用協議有以下幾種:

HTTP:Web資源

FTP:FTP資源

TELNET:遠程登錄FILE:用戶機器上的文件例如:地址/

表示用HTTP協議訪問主機名為的Web服務器的主頁地址http://www./services/china.htm

表示用HTTP協議訪問主機名為的一個HTML文件地址

表示以協議FTP訪問主機名為的FTP服務器。9.5.1WEB技術7.統一資源定位器9.5.1WEB技術1.啟動IE瀏覽器在“開始”菜單中,選擇“所有程序”子菜單下的“InternetExplorer”命令,或在Windows桌面上雙擊Internet圖標,均可以啟動IE瀏覽器9.5.2IE的使用1.啟動IE瀏覽器9.5.2IE的使用2.瀏覽網頁在地址欄輸入網址即可,也可在“鏈接”欄中選擇需要的鏈接。在網頁中單擊鏈接可以打開鏈接的網頁;還可右單擊鏈接,選擇“在新窗口中打開”。在瀏覽過程中可以選擇“停止”、“后退”、“前進”和“主頁”按鈕。3.設置IE起始頁

點擊“工具”菜單,點擊“Internet選項”,彈出“Internet選項”對話框,點擊“常規”選項卡,點擊“使用當前頁”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就可以了。9.5.2IE的使用2.瀏覽網頁3.設置IE起始頁9.5.2IE的使用4.建立和使用個人收藏夾在瀏覽WWW時,如果發現值得反復訪問的Web站點,就可以把它的URL地址保存到“個人收藏夾”中。①“收藏”→“添加到收藏夾”,打開“添加到收藏夾”對話框。②此時“名稱”文本框中顯示了當前Web頁的名稱,可根據需要,對“名稱”輸入框中的內容進行修改,為當前Web頁起一個新的名稱。③單擊“確定”按鈕,將Web頁的URL地址存入到“個人收藏夾”中。在瀏覽WWW時,如果要訪問的Web站點的URL地址已保存到“個人收藏夾”中,只要打開“收藏”菜單,或單擊“收藏”按鈕,再從中選擇要瀏覽的Web頁即可。9.5.2IE的使用4.建立和使用個人收藏夾9.5.2IE的使用(1)將網頁保存為文件將網頁保存為文件通常有4種格式。網頁、全部:可以保留布局和排版的全部信息以及頁面中的圖像,可以用IE脫機進行瀏覽。一般主文件名以.HTM或.HTMl作為文件擴展名Web檔案、單一文件:將頁面的布局排版和圖像等信息保存在一個單一的文件中,擴展名為.MHT,可以用IE打開并脫機瀏覽此類型文件。網頁,僅HTML:可以保留全部文字信息;可以用IE進行脫機瀏覽,但不包括圖像和其他相關信息。一般以.HTM或.HTMl作為文件擴展名。文本文件:僅保存主頁中的文字信息,多媒體信息全部丟失。一般以.TXT作為文件擴展名。保存網頁文件時按下述步驟進行操作。①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另存為”命令,打開“另存為”對話框。②在“保存類型”下拉列表框中設置存儲格式。③在“保存在”下拉列表框中選擇保存網頁文件的文件夾。④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輸入文件名,然后單擊“保存”按鈕。5.保存網頁內容9.5.2IE的使用(1)將網頁保存為文件5.保存網頁內容9.5.2IE的(2)保存部分文本有時只需保存網頁的一部分文字信息,此時可以像在字處理軟件(如Word)中選定文本塊的方法一樣,在瀏覽器窗口里的網頁上選取一塊文本,然后選擇“編輯”菜單中的“復制”命令或右擊鼠標選擇彈出的快捷菜單中的“復制”命令,這樣被選取的文本塊就被復制到Windows的剪貼板中,最后可以在其他軟件(如Word字處理軟件)中把剪貼板里的文字粘貼進來并進行保存處理。5.保存網頁內容9.5.2IE的使用(2)保存部分文本5.保存網頁內容9.5.2IE的使用(3)保存網頁圖片在網頁圖片上右擊鼠標,此時彈出一個快捷菜單,選中其中的“圖片另存為”命令,打開“保存圖片”對話框,從中選擇圖片格式是GIF還是BMP,再填寫文件名后即可保存。如果要將網頁文字連同圖片一起完整地保存到本地計算機上,可以采用一些文件傳輸工具軟件(如網絡螞蟻)和網頁制作編輯工具(如FrontPage2000)來下載圖文并茂的網頁。5.保存網頁內容9.5.2IE的使用(3)保存網頁圖片5.保存網頁內容9.5.2IE的使用6.發送網頁在瀏覽WWW時可以把網頁信息發送給朋友,共同分享因特網帶來的樂趣。發送網頁的方法就是通過E-mail的方式直接郵寄出去。(1)郵寄網頁內容在瀏覽到要發送的網頁時,逐級選擇“文件”→“發送”→“電子郵件頁面”命令,此時將打開OutlookExpress郵件窗口,郵件“主題”中顯示了當前瀏覽網頁的標題,郵件正文區域中顯示了當前網頁的內容。(2)郵寄網頁鏈接在瀏覽網頁時逐級選擇“文件”→“發送”→“電子郵件鏈接”命令,此時將打開OutlookExpress郵件窗口,郵件“主題”中也顯示了當前瀏覽網頁的標題,而正文內容區域只顯示了該網頁的網址,并且在郵寄附件中有一個擴展名為.URL的網址文件,收件人收到此郵件后雙擊該附件,將會自動啟動瀏覽器并連接發件人指定的網址,然后打開相同的網頁可供瀏覽。9.5.2IE的使用6.發送網頁9.5.2IE的使用1.提前終止網頁下載瀏覽某些網頁,特別是訪問一些熱門網站,如果遇到網絡阻塞,使訪問速度非常慢時,可以單擊IE瀏覽器工具欄中的“停止”按鈕,終止網頁的繼續下載。雖然網頁沒有下載完全,但仍可顯示已接收到的信息,由于網頁中的文字信息通常最先收到,這樣可以了解網頁中的大部分信息。2.快速輸入網址IE瀏覽器允許用戶只輸入網站地址的一部分內容,由瀏覽器自動判斷和搜索最可能的組合。例如,在地址欄中輸入Microsoft,IE會快速地在網絡上進行搜索,將最接近的WWW.M列出,并且在網址前自動加上http://。9.5.2IE的使用網頁的瀏覽技巧1.提前終止網頁下載2.快速輸入網址9.5.2IE的使3.通過減少下載信息量加快訪問速度

在缺省的情況下,我們打開一個網頁時,網頁上的圖片、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多媒體信息都會被載入,這樣的話載入的速度會很慢。如果要加快網頁的下載速度,可將這些多媒體信息禁止。這樣,載入的速度就會會大大加快。

這樣做的方法很簡單,點擊“工具”菜單,點擊“Internet選項”,選擇“高級”選項卡,在“設置”框中找到“多媒體”,將下面的“播放動畫”、“播放聲音”、“播放視頻”和“顯示圖片”等前面的復選框清除。這樣就完成了我們需要的設置。9.5.2IE的使用3.通過減少下載信息量加快訪問速度這樣做的方法很簡單4.通過設置臨時文件夾加快訪問速度在瀏覽網頁時,IE瀏覽器會將訪問過的網頁存放在臨時文件夾中,用以提高瀏覽速度。合理地設置臨時文件夾對于網頁的瀏覽速度有很大影響。①選擇“工具”→“Internet選項”→“Internet選項”→“Internet臨時文件”→“設置”按鈕,打開“設置”對話框。②根據網頁的情況和瀏覽所需對網頁的更新進行合理的檢查。③保證有足夠的磁盤空間存放臨時文件,這樣在訪問那些經常去的網站時,大量的網頁信息只要從本地臨時文件夾中讀取即可,無需再去網站下載,從而提高了訪問速度。9.5.2IE的使用4.通過設置臨時文件夾加快訪問速度①選擇“工具”→“In

9.6.1電子郵件技術

9.6.2電子郵件的申請9.6電子郵件操作

9.6.3電子郵件的使用9.6.1電子郵件技術9.6.2電子郵件的申請91.電子郵件電子郵件(E-mail)是基于計算機網絡的通信功能而實現通信的技術,它是因特網上使用最多的一種服務,是網上交流信息的一種重要工具,它已逐漸成為現代生活交往中越來越重要的通信工具。9.6.1電子郵件技術2.郵件服務器在因特網上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的服務器稱為郵件服務器。當用戶在郵件服務器上申請郵箱時,郵件服務器就會為這個用戶分配一塊存儲區域,這塊存儲區域就稱做信箱。一個郵件服務器上有很信箱,分別對應不同的用戶,每個信箱對應一個E-mail地址,用戶通過自己的E-mail地址訪問郵件服務器自己的信箱并處理信件。郵件服務器一般分為通用的和專用兩大類。

通用郵件服務器允許世界各地的任何人進行申請,如果用戶接受他的協議條款,就可以在該郵件服務器上申請到免費的電子郵箱,這類服務器中比較著名的有263、網易、新浪、yahoo、hotmail等。

專用的服務器一般是一些學校、企業、集團內部所使用的專用于內部員工交流、辦公使用的,它一般不對外提供任意的申請。1.電子郵件9.6.1電子郵件技術2.郵件服務器3.收發電子郵件的方式

Web方式收發電子郵件(也稱在線收發郵件)。它通過瀏覽器直接登錄郵件服務器的網頁,在網頁上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進入自己的郵箱進行郵件的處理。大部分用戶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郵件的操作。

利用電子郵件應用程序收發電子郵件(也稱離線方式)。在本地運行電子郵件應用程序,通過該程序進行郵件收發的工作。收信時先通過電子郵件應用程序登錄郵箱服務器,將服務器上的郵件轉到本機上,在本地機上進行閱讀;發信時先利用電子郵件應用程序來組織編輯郵件,然后通過電子郵件應用程序連接郵件服務器,并把寫好的郵件發送出去。可以看出采用這種方式,只在收信和發信時才連接上網,其它時間都不用連接上網。因此這種方式的優點很多,也是一種常用的工作方式。9.6.1電子郵件技術3.收發電子郵件的方式9.6.1電子郵件技術接收方郵件服務器接收方計算機Internet發送方郵件服務器發送方計算機調制解調器或網卡調制解調器或網卡編碼解碼SMTP協議POP3協議或終端仿真電子郵件工作過程接收方郵接收方計算機Internet發送方郵登錄你的郵件服務器(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入自己的郵箱,直接查看、收發、回復、轉發郵件等。使用在線電子郵件是目前最廣泛的使用方法,很多網絡服務商也提供免費的郵箱,可以自己去申請。使用在線電子郵件需要一直處于在線狀態,對于付費上網來說,要多付出一些費用。9.6.2電子郵件的申請1.申請免費的郵箱申請免費的郵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合適的網站(郵件服務器)的主頁上申請到滿意的郵箱。雖然各網站的申請頁面各有不同,但申請的過程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遵守如下流程:登錄網站→點擊申請→閱讀并同意服務條款→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填寫注冊信息→完成注冊→申請成功。登錄你的郵件服務器(如),輸入進入電子郵箱登錄界面,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進入自己的郵箱正常登錄郵箱后看到界面,所有的郵件系統大都基本類似,通常左邊是常用的功能,右邊是選取某項功能后顯示的內容。其中收郵件和發郵件是它的兩大基本功能。

★收件箱是默認的接收郵件所用的文件夾,里面存放著別人發來的郵件。對于已經閱讀過的郵件,用正常字體顯示主題,對于沒閱讀過的郵件,以加粗的方式顯示。

★草稿箱中存放沒有發送的郵件,如果寫完郵件后暫時不發送,就可以存在草稿箱中。

★已發送中保存著曾經從郵箱發出的郵件內容。

★已刪除類似Windows中的回收站,當刪除郵件時,會將刪除的郵件放到已刪除中。2.登錄電子郵箱進行郵件操作9.6.2電子郵件的申請進入電子郵箱登錄界面,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進入自己★對收到的郵件進行處理單擊收件箱,即可看到收到郵件的列表,選擇需要閱讀的郵件并單擊郵件的主題,即可打開這封信。★寫郵件和發郵件的操作

點擊“寫信”按鈕,在打開的寫郵件界面寫信即可。在收件人處寫上對方的Email地址,寫信時一般要寫清信件的主題,雖然不寫主題不影響發送。附件是電子郵件的重要特色,它可以把計算機中的文件放在附件中進行發送。關于附件的說明:★附件可以是一個文件,也可以是多個文件。★郵件中對文件附件的個數通常是有限制的,如果需要傳送的文件個數很多,可以將這些文件先壓縮成一個壓縮文件,再將壓縮的文件進行附件傳送。★一封信的附件大小也不是無限大的,超過了服務器的要求,郵件將不能發送★在接收的郵件中帶有附件時要注意,對陌生人寄來的郵件一般不輕易打開,如果需要打開,要注意打開時最好開著殺毒軟件進行監控。3.電子郵件的一般操作9.6.2電子郵件的申請★對收到的郵件進行處理關于附件的說明:3.電子郵件的一般操作使用電子郵件軟件收發電子郵件,可以先在本地處理好郵件再發送,或先接收郵件到本地后再閱讀,因此上網費用會節省一些。目前,用于收發電子郵件的軟件有很多,為大家所熟知的有微軟公司的OutlookExpress、中國人自己編寫的FoxMail,Netscape公司的Mailbox、Qualomm公司的EudoraPro等等。我們以Windows自帶的OutlookExpress為例講述它的使用。9.6.3電子郵件的使用使用電子郵件軟件收發電子郵件,可以先在本地處理好郵件1.OutlookExpress設置首次啟動OutlookExpress時會出現安裝向導,要求設置郵箱帳號。設置的目的是使OutlookExpress與郵件服務器相對應,使OutlookExpress能夠訪問到郵件服務器并進而連接上用戶的郵箱。因此在OutlookExpress的設置中會涉及到接收服務器和發送服務器的設置、電子郵件地址的設置等項內容。設置你的用戶名(姓名),如:lihuiran設置你的E-Mail地址,如:lihuiran@設置你的郵件服務器 POP服務器,如 SMTP服務器,如設置你的登錄帳號(POPUserID)設置你的密碼9.6.3電子郵件的使用1.OutlookExpress設置設置你的用戶名(姓名)2.啟動OutlookExpress在“開始”→“所有程序”→OutlookExpress命令或直接單擊任務欄上的OutlookExpress按鈕,即可打開OutlookExpress窗口,9.6.3電子郵件的使用2.啟動OutlookExpress9.6.3電子3.撰寫新郵件在OutlookExpress窗口單擊“創建郵件”按鈕或在“文件”菜單中選擇“新建”--“郵件”命令,將打開新郵件窗口,在該窗口中,用戶可以輸入、編輯郵件并注明收信人的E-mail地址。用戶還可以將一個電子郵件同時發給多個收信人,這時只要在指定的收信人E-mail地址處填寫多個信箱地址即可。9.6.3電子郵件的使用3.撰寫新郵件9.6.3電子郵件的使用(1)發送剛剛編輯好的新郵件在上述新郵件窗口中,用戶編輯好新郵件后,即可將其發送到指定的E-mail地址。在發送新郵件時,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①先發送新郵件到“發件箱”。②再發送新郵件到收件人。(2)回復電子郵件將回信發往原發件人所在的電子郵件服務器,同時還可選擇復信中是否包含發件人的原始郵件文本。在Outlook中選定要回復的那封信,再點一下工具欄里的“答復”。4.發送電子郵件(3)轉發電子郵件通過轉發郵件,用戶可以將他人的電子郵件轉發給第三者,以實現信息共享。在“收件箱”的郵件列表中選擇這封郵件,然后點一下工具欄中的“轉發”。9.6.3電子郵件的使用(1)發送剛剛編輯好的新郵件(2)回復電子郵件4.發送電子郵5.接收電子郵件

使用電子郵件軟件,需要讓郵箱的新收到的郵件下載到本地,只要單擊工具欄上的“發送和接收”即可。其實,每次我們啟動Outlook時,該程序會自動連接到用戶的郵件服務器,查看是否有新的郵件到達。所有收到的這些郵件都被保存在“收件箱”文件夾中,以供用戶閱讀、保存、打印、復制或刪除。9.6.3電子郵件的使用5.接收電子郵件9.6.3電子郵件的使用(1)閱讀收到的電子郵件在OutlookExpress窗口的左側窗格選中“收件箱”文件夾,在右窗格所顯示的“收件箱”郵件列表中選中要瀏覽的郵件,此時郵件預覽窗口中即顯示出選中郵件的內容。在郵件列表窗口中,雙擊該郵件,就會顯示一個專門供閱讀電子郵件的窗口。(2)保存收到的電子郵件可以將收到的電子郵件備份到擴展名為.EML的文件中,操作如下①在郵件列表窗口中選中要保存的郵件。

②選擇“文件”→“另存為”命令,打開“郵件另存為”對話框。③在保存類型處選擇“郵件(*.eml)”選項,然后選擇存放備份文件的磁盤、文件夾,并為文件起名,最后單擊“保存”按鈕。5.接收電子郵件9.6.3電子郵件的使用(1)閱讀收到的電子郵件(2)保存收到的電子郵件5.接收電子6.利用電子郵件傳送文件(插入文件附件)如果在發送一般的電子郵件時,希望將一些文件(如圖片文件、程序文件等)同時發送給對方,這時就可以利用OutlookExpress所提供的插入文件的功能。OutlookExpress支持在郵件中插入文本文件或其他類型的文件,然后與郵件正文一起發往指定地址。在郵件中插入文件的方法如下。①在郵件窗口中進行上述各項操作(輸入E-mail地址、主題、郵件正文等)。②打開“插入”菜單,如果要插入的是文本文件,選擇“文本中的文本”命令,否則選擇“文件附件”命令。在隨后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磁盤、文件夾及要插入的文件,最后單擊“確定”按鈕即可。當進行完上述操作后,在郵件主題的下面即出現了被插入的文件的圖標,如果需要插入多個文件,則反復執行步驟②即可。9.6.3電子郵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