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四章課件_第1頁
思修第四章課件_第2頁
思修第四章課件_第3頁
思修第四章課件_第4頁
思修第四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1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1整體概述THEFIRSTPARTOFTHEOVERALLOVERVIEW,PLEASESUMMARIZETHECONTENT第一部分2整體概述第一部分2主要內容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第四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3主要內容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3是生計重要還是道德重要?

《青年報》2006年6月22日B13版報道,鄒云翔2004年被評為“中華食雕九大賺錢名刀”,并先后被評為“中國烹飪雕刻大師”、“中華廚神”,可現在一個大廚師徹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門外了,原因是他拒烹野味。熱點分析4熱點分析4

道德大討論:老人摔倒了,你會扶嗎?

小悅悅事件5

漫畫:我們的道德現狀

道德意識喪失道德責任推諉6漫畫:我們的道德現狀道德意識喪失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道德道德起源

道德內涵本質道德功能作用

道德歷史發展7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道德道德起源道德內涵本質道德功能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道德的內涵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8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道德的內涵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是一種(一)道德的起源☆道德產生的條件:(1)社會關系的形成——客觀條件(2)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主觀條件

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9(一)道德的起源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9

認識: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生道德。結論:道德起源于社會關系的存在。(客觀)(一)、道德起源

印度狼孩狼孩生活在狼群中,有沒有道德關系

?道德是怎么來的?10(一)、道德起源印度狼孩狼孩生活在狼群中,道德是怎么

認識: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意識到自己與他人利益的不同,為調解利益沖突避免社會崩潰時,道德這種意識呼之欲出。結論:道德起源于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主觀)(一)、道德起源11(一)、道德起源11

——由經濟基礎決定,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以能動的方式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二)道德的本質12——由經濟基礎決定,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二)道德的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功能,是指道德對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道德功能集中表現為一種重要精神力量,具有認識和調節兩大功能。13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13道德的認識功能

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現狀,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14道德的認識功能14事例:在德國逃票之后在德國,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是自助售票,沒有檢票員,只是偶爾抽查。一位中國留學生發現了這個漏洞,于是,他暗自慶幸自己可以不用買票而乘車。在幾年中,他一共因逃票被抓過三次。畢業后他以各科全A的成績去德國各大公司求職均被拒絕。在一次求職失敗后,他憤怒地質問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績優異而不被錄用的原因,對方只好說出:非常遺憾,由于您的社會信用上記錄著您有乘公車不買票的記錄,因此我們不能聘用您。問題:人事主管會怎么回答中國留學生的問題?15事例:在德國逃票之后15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的關系。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道德的調節功能16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案例:湛佳雷今年21歲,家住孝感市孝昌縣白沙鎮,隨州職院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09級計算機應用1班的學生。進入大學前,他已確診為白血病,由于家庭經濟拮據,只是開一些控制病情的藥,一邊上學,一邊吃藥打針,帶病堅持上課,一年多來,也花費了幾萬元。直到2011年3月下旬,該生病情已進入加速期,如不及時治療將繼續惡化,他才讓同學知道。湛佳雷的病情引發全班和全校師生的強烈關注,經班委會、院廣播臺、院學生科和團委呼吁,4月初,一場向湛佳雷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愛心活動在全校師生中迅速開展。短短一周,全院師生捐款逾2萬元,學院從愛心基金中拿出2萬元。

17案例:17學校領導向湛佳雷表示慰問18學校領導向湛佳雷表示慰問18

(二)道德的社會作用

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表現為:一、道德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意識對物質能動反作用)二、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如文學藝術等)的存在與發展有重大影響。三、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勞動者是生產力的決定因素,道德對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四、道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以人品創造產品19(二)道德的社會作用以人品創造產品191、道德的歷史發展五種歷史類型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原始社會的道德曲折上升的過程三、道德的歷史發展201、道德的歷史發展五種歷史類型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曲折上升的過原始社會道德特征

原始社會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的第一個歷史類型。在原始社會里,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資料公有,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沒有剝削與壓迫,因此,形成了原始社會道德的一些基本特征。21原始社會道德特征原始社會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的第一個歷原始社會道德特征

維護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會道德最突出的特征。共同勞動、相互幫助、勇敢剛強、吃苦耐勞是氏族成員竭力推崇的美德。維護氏族內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會重要的生活準則和道德規范。氏族部落道德的樸素性、狹隘性、外在性和權威性,是原始社會道德的另一個重要特征。22原始社會道德特征維護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小資料: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理查德·沃特曼在對澳大利亞東北阿拉姆地區土著居民的考察中發現,這一地區的原始土著居民沒有剩余、儲蓄的私有觀念。他曾分別在幾個場合,把印有俗艷商標的布送給為其提供資料的原始人,“一周之內,這樣一件物品也許會轉手15次,起初它可以是一段纏腰布,然后是一條婦女圍裙,接著又可以在一系列成人身上見到它,最后,當它支離破碎、色彩褪盡,又可以成為孩子們的服裝。”23小資料: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理查德·沃特曼奴隸社會道德特征

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道德是人類道德史上第一個階級道德類型。進人奴隸社會以后,道德一方面走出了原始道德的局限,加快了發展的步伐,有了很大的進步;另一方面,在奴隸主身上,也表現出了原始道德中從未有過的惡習,使道德發展出現了嚴重的退步。道德的這種進步中雜著退步、退步中伴隨著進步的現象,使得奴隸社會的道德,既揭開了人類道德文明史上嶄新的一頁,更使人類道德墮入了災難深重的深淵之中。24奴隸社會道德特征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社會道德特征

奴隸主道德與奴隸道德是根本對立的。奴隸社會的道德在表現形式上較原始社會有很大的進步,使其成為獨立的社會上層建筑成分和意識形態。奴隸社會道德的調節范圍和內容日益多樣化、復雜化。25奴隸社會道德特征奴隸主道德與奴隸道德是根本對立的。25小資料1:

古代希臘奴隸主思想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提出了國王、武士、農夫和手工藝人三個等級所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國王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理性的本性,職能是管理國家,品德是智慧;武士是神用銀子造成的,具有意志的本性,職能是保衛國家,品德是勇敢;而農夫和手工藝人則是神用銅鐵造成的,只有情欲的本性,職責是服從管理和為統治者服務,品德是節制。三個等級互不干涉、各司其職,各盡其性,社會就會產生正義。26小資料1:古代希臘奴隸主思想家柏拉圖在《封建社會道德特征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是封建社會道德最突出的特征。確立了道德準則體系,以維護封建宗法等級關系。具有明顯的政治化、規范化、理論化和宗教化的特點。27封建社會道德特征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是封建社會道德最突出封建社會時期等級森嚴。在西歐,國王之下有公、候、伯、子、男五爵;在中國,人分五等(即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各等級之間界限分明,不僅官職、財產、特權有嚴格規定,就是吃喝穿戴、儀禮、舉止、風度、習慣,也都有明顯的區別。為了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封建道德要求人們安于自己的等級,恪守本分,不能稍有越軌,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小資料2:28封建社會時期等級森嚴。在西歐,國王之下小資料3: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準則。“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29小資料3:“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29封建社會道德特征

“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給婦女規定的道德規范和基本德性

“三從”:要求婦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

“婦德”,就是守節有恥,動靜有法;“婦言”,即擇詞而論,不道惡言;“婦容”,即服飾鮮潔,沐浴以時;“婦工”,即專心紡織,不好戲笑。30封建社會道德特征“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給婦女規定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除了占統治地位的等級特權道德外,還有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道德的基本原則。主要是爭取人身自由,反抗壓迫剝削。古羅馬斯巴達克奴隸起義的口號是“寧可為自由戰死,決不給主人賣命。”我國封建社會多次農民起義也都把“等貴賤、均貧富”、“殺盡不平方太平”作為自己的行動口號。此外,贊美勞動、憎惡巧取豪奪,倡導勤勞節儉、忠誠老實、互幫互助等也是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道德的重要內容。小資料4:31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除了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

人類歷史上剝削階級道德的最后一種道德類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雇傭關系、剝削剩余價值和創造剩余價值的關系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特征。32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人類歷史上剝削階級道德的最后一種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

1.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是資產階級道德最基本的原則。

2.“自由、平等、博愛”是資產階級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規范。

3.拜金主義、金錢萬能是資產階級道德主要的價值觀念。33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1.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是資產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道德批判“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馬克思小資料:34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道德批判“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社會主義道德

是無產階級在自發形成的樸素階級道德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為指導而培養起來的一種革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范的體系,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道德原則,以推翻資本統治,消除私有制和私有觀念,建立和發展生產資料公有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一種嶄新的道德類型。35社會主義道德是無產階級在自發形成的樸素階級道道德的歷史發展規律:1)、道德的發展是一個迂回曲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2)、道德的發展是一個繼承和發展相互統一的過程3)、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道德發展的動力4)、道德的發展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36道德的歷史發展規律:36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作用越來越重要,對于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37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37

第二節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38第二節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38一、中華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

德國啟蒙哲學家萊布尼茨在《中國新論》中寫道:“我們以前誰也不曾想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們的倫理更完善、立身處事之道更為進步的民族存在。但事實上,我們卻發現了中華民族了,它竟使我們覺醒了。”39一、中華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德國啟蒙哲學家萊布尼茨在《

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性。世界各國現代化無不遵循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律。

(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現代化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40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胡錦濤提出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包含了對我國優良道德傳統的繼承。

社會主義道德是繼承了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又結合了時代發展的要求而形成的。41(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胡錦濤提出以“八榮八恥(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42(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42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強調責任意思和奉獻精神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關和諧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倡導言行一致,恪守誠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43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一)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

另一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三、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44(一)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3)對這兩種思潮的評價

從理論上說,這兩種錯誤思潮在對待道德問題上都割裂了共性和個性、抽象和具體、一般和個別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復古論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只承認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個別性和特殊性,把傳統的東西與現代的事物完全等同,這實際上是否定道德的歷史和發展。全盤西化論則只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的個別性、特殊性,也只肯定西方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在對待中國和西方文化的問題上采取的是雙重標準。這樣的態度完全是主觀任意的,背離了科學性的要求。45(3)對這兩種思潮的評價從理論上說,這兩種錯誤思潮在對待道

取舍的標準:是否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建設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二)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46取舍的標準:(二)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三)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海不辭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47(三)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國共產黨人、人民軍隊、一切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中所形成的優良道德。48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是中國革命道德的理論指導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繼承與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中國化的結果。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為代表的老-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馬列主義的倫理思想為指導,根據中國革命和建設不同發展階段的任務要求,對中國革命道德的精神實質、基本原則和行為規范等作了精辟的論述。49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共中國革命道德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產生、發展和完善的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所形成的道德規范體系。它萌芽于建黨初期和國民革命時期,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熟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得以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表明中國革命道德己發展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50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中國革命道德是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揚棄和超越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出發,主張對中國傳統道德“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在這一科學態度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和創造性超越,逐步構建了富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革命道德規范體系。51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2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3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3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4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4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5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5修身自律,保持節操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6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6(一)有利于加強與鞏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信念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57(一)有利于加強與鞏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信念三、發揚(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58(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三)有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59(三)有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四)有利于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60(四)有利于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三、發第四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一、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道德建設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與原則三、積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61第四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一、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一、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道德建設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切實加強道德建設62一、著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道德建設

(一)全面建成小康(二)全面深化改革,意味著要破解的難題更多。63(二)全面深化改革,意味著要破解的難題更多。63(三)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64(三)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64(四)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65(四)全面從嚴治黨,需要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65(一)、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為人民服務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的統一。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與原則66(一)、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1、社會主義公有制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3、國家政權性質道德人民性,非對抗性。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決定決定結論:社會主義道德具有先進性與廣泛性,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核心。要求67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1、社會主義公有制道德檢驗和判斷各項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終堅持和考慮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擁護不擁護。

68檢驗和判斷各項改革政策和工作都要始終堅持和考慮人民宋魚水:忠于法律公正司法69宋魚水:忠于法律公正司法69為人民服務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王順友:70為人民服務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王順友:70案例:冠生園月餅事件

2001年9月3日,距中秋節不到1個月,“南京冠生園大量使用霉變及退回餡料生產月餅”的問題被媒體曝光。信譽的缺失使多年來一直以月餅為主要產品的南京冠生園被逐出了月餅市場,公司的其它產品也受到株連,南京冠生園從此一蹶不振。2002年2月1日,南京冠生園申請破產。2002年2月27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民事裁定,宣布南京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進入破產還債程序。2004年2月9日,被拍賣。一家具有7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就這樣因為失去誠信而被無情的市場淘汰了。這個例子表明,企業要獲得持久的經濟利益,必須用優質的產品、良好的信譽服務消費者,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71案例:冠生園月餅事件71(二)、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72(二)、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疑問:為什么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于社會,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階級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首先,是因為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關系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因為它正確地解決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再次,它是我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

集體力量的重要性73疑問:為什么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于社會

正確理解和貫徹集體主義原則,要注意防止出現兩種錯誤傾向:一是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對立起來;二是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割裂開來,。74正確理解和貫徹集體主義原則,要注意防止出現兩種錯誤傾三、積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75三、積極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一)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75(二)參加自愿服務和學雷鋒活動76(二)參加自愿服務和學雷鋒活動76(三)培養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77(三)培養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77(四)養成節儉節約的良好習慣78(四)養成節儉節約的良好習慣78提問與解答環節Questionsandanswers79提問與解答環節79結束語

感謝參與本課程,也感激大家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積極的參與。課程后會發放課程滿意度評估表,如果對我們課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議和意見,也請寫在上邊80結束語

80謝謝聆聽THANKYOUFORLISTENING演講者:XX時間:202X.XX.XX81謝謝聆聽81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82第四章學習道德理論

注重道德實踐1整體概述THEFIRSTPARTOFTHEOVERALLOVERVIEW,PLEASESUMMARIZETHECONTENT第一部分83整體概述第一部分2主要內容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第四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84主要內容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3是生計重要還是道德重要?

《青年報》2006年6月22日B13版報道,鄒云翔2004年被評為“中華食雕九大賺錢名刀”,并先后被評為“中國烹飪雕刻大師”、“中華廚神”,可現在一個大廚師徹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門外了,原因是他拒烹野味。熱點分析85熱點分析4

道德大討論:老人摔倒了,你會扶嗎?

小悅悅事件86

漫畫:我們的道德現狀

道德意識喪失道德責任推諉87漫畫:我們的道德現狀道德意識喪失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道德道德起源

道德內涵本質道德功能作用

道德歷史發展88第一節道德及其歷史發展道德道德起源道德內涵本質道德功能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道德的內涵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系是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和行為活動的總和。89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道德的內涵屬于上層建筑范疇,是一種(一)道德的起源☆道德產生的條件:(1)社會關系的形成——客觀條件(2)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主觀條件

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90(一)道德的起源一、道德的起源與本質9

認識:只有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才會產生道德。結論:道德起源于社會關系的存在。(客觀)(一)、道德起源

印度狼孩狼孩生活在狼群中,有沒有道德關系

?道德是怎么來的?91(一)、道德起源印度狼孩狼孩生活在狼群中,道德是怎么

認識: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意識到自己與他人利益的不同,為調解利益沖突避免社會崩潰時,道德這種意識呼之欲出。結論:道德起源于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主觀)(一)、道德起源92(一)、道德起源11

——由經濟基礎決定,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

——以能動的方式引導和規范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二)道德的本質93——由經濟基礎決定,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反映(二)道德的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功能,是指道德對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效。道德功能集中表現為一種重要精神力量,具有認識和調節兩大功能。94二、道德的功能與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13道德的認識功能

指道德反映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現狀,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

95道德的認識功能14事例:在德國逃票之后在德國,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是自助售票,沒有檢票員,只是偶爾抽查。一位中國留學生發現了這個漏洞,于是,他暗自慶幸自己可以不用買票而乘車。在幾年中,他一共因逃票被抓過三次。畢業后他以各科全A的成績去德國各大公司求職均被拒絕。在一次求職失敗后,他憤怒地質問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績優異而不被錄用的原因,對方只好說出:非常遺憾,由于您的社會信用上記錄著您有乘公車不買票的記錄,因此我們不能聘用您。問題:人事主管會怎么回答中國留學生的問題?96事例:在德國逃票之后15

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和實踐活動,協調人們之間的關系。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道德的調節功能97道德的調節功能是指道德通過評價等方式,指導和糾正人們案例:湛佳雷今年21歲,家住孝感市孝昌縣白沙鎮,隨州職院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09級計算機應用1班的學生。進入大學前,他已確診為白血病,由于家庭經濟拮據,只是開一些控制病情的藥,一邊上學,一邊吃藥打針,帶病堅持上課,一年多來,也花費了幾萬元。直到2011年3月下旬,該生病情已進入加速期,如不及時治療將繼續惡化,他才讓同學知道。湛佳雷的病情引發全班和全校師生的強烈關注,經班委會、院廣播臺、院學生科和團委呼吁,4月初,一場向湛佳雷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愛心活動在全校師生中迅速開展。短短一周,全院師生捐款逾2萬元,學院從愛心基金中拿出2萬元。

98案例:17學校領導向湛佳雷表示慰問99學校領導向湛佳雷表示慰問18

(二)道德的社會作用

道德功能的發揮和實現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實際效果,表現為:一、道德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意識對物質能動反作用)二、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如文學藝術等)的存在與發展有重大影響。三、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勞動者是生產力的決定因素,道德對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四、道德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以人品創造產品100(二)道德的社會作用以人品創造產品191、道德的歷史發展五種歷史類型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原始社會的道德曲折上升的過程三、道德的歷史發展1011、道德的歷史發展五種歷史類型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曲折上升的過原始社會道德特征

原始社會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的第一個歷史類型。在原始社會里,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生產資料公有,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沒有剝削與壓迫,因此,形成了原始社會道德的一些基本特征。102原始社會道德特征原始社會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的第一個歷原始社會道德特征

維護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始社會道德最突出的特征。共同勞動、相互幫助、勇敢剛強、吃苦耐勞是氏族成員竭力推崇的美德。維護氏族內的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會重要的生活準則和道德規范。氏族部落道德的樸素性、狹隘性、外在性和權威性,是原始社會道德的另一個重要特征。103原始社會道德特征維護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是原小資料: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理查德·沃特曼在對澳大利亞東北阿拉姆地區土著居民的考察中發現,這一地區的原始土著居民沒有剩余、儲蓄的私有觀念。他曾分別在幾個場合,把印有俗艷商標的布送給為其提供資料的原始人,“一周之內,這樣一件物品也許會轉手15次,起初它可以是一段纏腰布,然后是一條婦女圍裙,接著又可以在一系列成人身上見到它,最后,當它支離破碎、色彩褪盡,又可以成為孩子們的服裝。”104小資料: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理查德·沃特曼奴隸社會道德特征

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道德是人類道德史上第一個階級道德類型。進人奴隸社會以后,道德一方面走出了原始道德的局限,加快了發展的步伐,有了很大的進步;另一方面,在奴隸主身上,也表現出了原始道德中從未有過的惡習,使道德發展出現了嚴重的退步。道德的這種進步中雜著退步、退步中伴隨著進步的現象,使得奴隸社會的道德,既揭開了人類道德文明史上嶄新的一頁,更使人類道德墮入了災難深重的深淵之中。105奴隸社會道德特征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社會道德特征

奴隸主道德與奴隸道德是根本對立的。奴隸社會的道德在表現形式上較原始社會有很大的進步,使其成為獨立的社會上層建筑成分和意識形態。奴隸社會道德的調節范圍和內容日益多樣化、復雜化。106奴隸社會道德特征奴隸主道德與奴隸道德是根本對立的。25小資料1:

古代希臘奴隸主思想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提出了國王、武士、農夫和手工藝人三個等級所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國王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理性的本性,職能是管理國家,品德是智慧;武士是神用銀子造成的,具有意志的本性,職能是保衛國家,品德是勇敢;而農夫和手工藝人則是神用銅鐵造成的,只有情欲的本性,職責是服從管理和為統治者服務,品德是節制。三個等級互不干涉、各司其職,各盡其性,社會就會產生正義。107小資料1:古代希臘奴隸主思想家柏拉圖在《封建社會道德特征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是封建社會道德最突出的特征。確立了道德準則體系,以維護封建宗法等級關系。具有明顯的政治化、規范化、理論化和宗教化的特點。108封建社會道德特征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是封建社會道德最突出封建社會時期等級森嚴。在西歐,國王之下有公、候、伯、子、男五爵;在中國,人分五等(即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各等級之間界限分明,不僅官職、財產、特權有嚴格規定,就是吃喝穿戴、儀禮、舉止、風度、習慣,也都有明顯的區別。為了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系,封建道德要求人們安于自己的等級,恪守本分,不能稍有越軌,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小資料2:109封建社會時期等級森嚴。在西歐,國王之下小資料3: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準則。“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110小資料3:“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29封建社會道德特征

“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給婦女規定的道德規范和基本德性

“三從”:要求婦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

“婦德”,就是守節有恥,動靜有法;“婦言”,即擇詞而論,不道惡言;“婦容”,即服飾鮮潔,沐浴以時;“婦工”,即專心紡織,不好戲笑。111封建社會道德特征“三從四德”:封建禮教給婦女規定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除了占統治地位的等級特權道德外,還有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道德的基本原則。主要是爭取人身自由,反抗壓迫剝削。古羅馬斯巴達克奴隸起義的口號是“寧可為自由戰死,決不給主人賣命。”我國封建社會多次農民起義也都把“等貴賤、均貧富”、“殺盡不平方太平”作為自己的行動口號。此外,贊美勞動、憎惡巧取豪奪,倡導勤勞節儉、忠誠老實、互幫互助等也是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道德的重要內容。小資料4:112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除了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

人類歷史上剝削階級道德的最后一種道德類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雇傭關系、剝削剩余價值和創造剩余價值的關系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的基本特征。113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人類歷史上剝削階級道德的最后一種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

1.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是資產階級道德最基本的原則。

2.“自由、平等、博愛”是資產階級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規范。

3.拜金主義、金錢萬能是資產階級道德主要的價值觀念。114資本主義社會道德特征1.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是資產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道德批判“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馬克思小資料:115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道德批判“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社會主義道德

是無產階級在自發形成的樸素階級道德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為指導而培養起來的一種革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范的體系,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道德原則,以推翻資本統治,消除私有制和私有觀念,建立和發展生產資料公有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一種嶄新的道德類型。116社會主義道德是無產階級在自發形成的樸素階級道道德的歷史發展規律:1)、道德的發展是一個迂回曲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2)、道德的發展是一個繼承和發展相互統一的過程3)、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道德發展的動力4)、道德的發展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117道德的歷史發展規律:36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所起作用越來越重要,對于促進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118人類道德進步的主要表現是:37

第二節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119第二節第二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38一、中華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

德國啟蒙哲學家萊布尼茨在《中國新論》中寫道:“我們以前誰也不曾想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我們的倫理更完善、立身處事之道更為進步的民族存在。但事實上,我們卻發現了中華民族了,它竟使我們覺醒了。”120一、中華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德國啟蒙哲學家萊布尼茨在《

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性。世界各國現代化無不遵循這樣一個基本的規律。

(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現代化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121現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都不能脫離自身的民族(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胡錦濤提出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包含了對我國優良道德傳統的繼承。

社會主義道德是繼承了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又結合了時代發展的要求而形成的。122(二)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胡錦濤提出以“八榮八恥(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123(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42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強調責任意思和奉獻精神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關和諧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倡導言行一致,恪守誠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124二、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的主要內容注重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一)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

另一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三、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125(一)加強對中華傳統美德的挖掘和闡發一種是文化復古主義思潮(3)對這兩種思潮的評價

從理論上說,這兩種錯誤思潮在對待道德問題上都割裂了共性和個性、抽象和具體、一般和個別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復古論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上,只承認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個別性和特殊性,把傳統的東西與現代的事物完全等同,這實際上是否定道德的歷史和發展。全盤西化論則只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的個別性、特殊性,也只肯定西方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在對待中國和西方文化的問題上采取的是雙重標準。這樣的態度完全是主觀任意的,背離了科學性的要求。126(3)對這兩種思潮的評價從理論上說,這兩種錯誤思潮在對待道

取舍的標準:是否有利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建設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德體系;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成長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二)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127取舍的標準:(二)用中華傳統美德滋養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三)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海不辭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128(三)以開放的胸懷和視野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國共產黨人、人民軍隊、一切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中所形成的優良道德。129第三節:繼承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

中國革命道德是指中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是中國革命道德的理論指導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繼承與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中國化的結果。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為代表的老-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馬列主義的倫理思想為指導,根據中國革命和建設不同發展階段的任務要求,對中國革命道德的精神實質、基本原則和行為規范等作了精辟的論述。130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共中國革命道德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產生、發展和完善的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所形成的道德規范體系。它萌芽于建黨初期和國民革命時期,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熟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得以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表明中國革命道德己發展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131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中國革命道德是中國中國革命道德是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揚棄和超越

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出發,主張對中國傳統道德“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給以批判的總結”,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在這一科學態度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對中國傳統道德的批判繼承和創造性超越,逐步構建了富有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革命道德規范體系。132一、中國革命道德的形成與發展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為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133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134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3始終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135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4樹立社會新風、建立新型人際關系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136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5修身自律,保持節操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137二、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56(一)有利于加強與鞏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信念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138(一)有利于加強與鞏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理想與信念三、發揚(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139(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三)有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三、發揚光大中國革命道德的意義140(三)有利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四)有利于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