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新鄉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新鄉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新鄉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河南省新鄉市成考專升本文科綜合自考測試卷(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關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一組是:①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②地球磁場受到干擾產生“磁暴”現象③地震、火山活動產生④地球兩極產生極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關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下列評述正確的是()①中國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和工人運動的發展,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了階級基礎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有了思想基礎③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組織基礎④共產國際的幫助,則加快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步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南極洲氣候嚴寒的主要原因有()

A.緯度低B.緯度高C.盛行西風D.冬季風影響

4.下列人物中,兩次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的是()A.A.班超B.蘇武C.甘英D.張騫

5.下列我國四組自然保護區中,既位于西部地區又位于季風氣候區的是()A.A.長白山、錫林郭勒

B.西雙版納、神農架

C.梵凈山、臥龍

D.博格達峰、鼎湖山

6.20.20世紀80年代未90年代初,東歐第一個發生劇變的國家是()

a.羅馬尼亞

b.民主德國

c.保加利亞

d.波蘭

7.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長期國策,但每年凈增人口數量仍很多,其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沒有執行計劃生育D.人口基數大

8.近年來,日本派專家幫助中國防治酸雨,韓國公民自發組織到北京西郊植樹,說明()①環境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周邊國家和地區②污染物質具有殘留性③發達國家將污染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④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國際協作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9.洋務派建立的以下軍事工業中,創辦最早的是

A.江南制造總局B.安慶內軍械所C.天津機器局D.福州船政局

10.當地球公轉經過近日點時,我國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A.華南一帶進入梅雨季節B.冷空氣加強并頻頻南下C.白晝越來越長D.江淮地區出現伏旱天氣

11.圖8—2為美國本土工業分布圖,關于該圖的正確敘述()

A.圖中A工業區中③和④均是新興電子工業中心

B.圖中B工業區鐵礦豐富而缺少煤炭資源

C.圖中①、②和⑥均為石油和農產品輸出港

D.圖中⑤是美國中部的交通與工業中心

12.《千金方》的作者是()

A.孫思邈B.華佗C.張仲景D.李時珍

13.為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在政權建設上采取的重要舉措是

A.開展大生產運動B.實行減租減息C.開展整風運動D.實行“三三制”

14.下列各組城市中多雨期在同一時期的是()

A.孟買、南京、珀斯B.堪培拉、芝加哥、圣地亞哥(智利)C.上海、羅馬、倫敦D.東京、西安、洛杉磯

15.下列洋流屬于西半球中低緯度大陸東岸的是()

A.加那利寒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灣暖流D.莫桑比克暖流

16.三省六部制創立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

17.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于遠日點時()

A.我國北方地區處于寒冷干旱的季節B.我國南方地區處于高溫多雨季節C.太陽直射北回歸線D.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18.運量小、運費高、受天氣影響較大的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B.內河航運C.航空運輸D.公路運輸

19.建立聯合國的決定是在下列哪個會議上做出的

A.德黑蘭會議B.雅爾塔會議C.開羅會議D.波茨坦會議

20.《共產黨宣言》發表于()

A.1844年B.1846年C.1848年D.1870年二、簡答題(2題)21.概述清朝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11分)2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圖9)。金秋時節,銀杏葉黃,黃櫨染紅,令人感懷。因為華北春秋多大風,公園和景區在入秋后都要及時清掃林下落葉和荒草。這也讓一些游客覺得遺憾。(1)簡述北京的氣候特點。(6分)(2)指出北京森林景觀的季節差異,并說明原因。(6分)(3)有人建議園林管理部門在入秋后合理保留落葉和荒草。你是否贊成,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6分)三、圖表題(2題)2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島以東是()半球,以西是()半球。(2)此島地處()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此處的板塊邊界類型是()邊界。(3)此島以西隔丹麥海峽與()洲相望;附近有()洋流和()洋流經過。(4)此島()資源豐富,首都因此被稱為“無煙城市”。24.讀太陽光照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為()半球俯視圖,此日是()月()日前后。(2)此時太陽直射點的經度為()、緯度為()。(3)A、B、C三點比較,白晝最長的是();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4)此日,北京時間為()點;北京的氣候特點是()四、非選擇題(5題)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從波羅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

一一摘自丘吉爾在富爾頓的演說

材料二

余相信美國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之征服企圖

一一摘自杜魯門致國會的咨文

材料三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美國政府能盡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復興道路.

一摘自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說

材料四

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

一摘自《北大西洋公約》

(1)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兩國戰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據材料二、三、四說出美國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表現是什么?

(3)針對材料四,蘇聯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響是什么?

26.右圖是6月22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前兩小題各2分,后一小題6分,共計10分)

(1)在圖上用實線畫出晨昏線(晨線),用斜線表示夜半球。

(2)此時,太陽直射(緯線)。這一天離北京晝夜平分之日至少相隔個月。

(3)這一天白晝時間北緯上要比南緯上(長或短)小時,南極圈上要比赤道上(長或短)小時。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該文件是何人于何時何地頒布的?(2)根據材料分析文件所規定的政治制度類似于國際上的哪種類型?(3)當時頒布該文件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該文件的性質及意義如何?2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12分)核能是20世紀初人類的一項偉大發現,其成果被逐步應用到生產和生活領域。目前,隨著各國的核能計劃增多和一些核事故的發生,公眾日益關注核安全問題,“安全與創新利用核能”是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1)圖示甲區域位于美國東部,乙區域位于,丙區域位于(國家)。(2)這三個區域核電站密集,主要是因為(選填三個序號)。①經濟高度發達,核能利用技術水平高②區域內核燃料豐富,投資建站成本低③核能發電不會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④城市眾多,人口集中,能源消費量大(3)簡要說明對丙區域核電站建設極為不利的自然條件。

29.試述蘇俄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12分)

五、問答題(2題)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1861年)

(1)曾國藩文中講的“和議”指的是什么?由曾國藩等人發起的這場運動叫什么?從文中分析這場運動的目的。

(2)簡要列出這場運動的其他幾個代表人物、時間及主要內容。

(3)怎樣評價這場運動?31.讀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圖3),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日期是______,B點的節氣(北半球)是______,C點的季節(北半球)是______,D點的日期是______

(2)當地球由B運行到C的過程中,其極晝范圍由______向______逐漸擴大。

(3)當地球由A運行到B的過程中,其公轉速度的變化狀況是______。

(4)當地球由D運行到A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______向______逐漸移向______。

參考答案

1.C本題考查了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等知識點。黑子和耀斑是太陽活動的重要標志,太陽活動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電磁輻射會沖擊地球大氣層,擾動地球磁場,因此①②④正確,太陽活動可能誘發火山、地震,但二者的發生并非都與太陽活動有關。

2.D這是一個能力考查題,要求考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概括、提煉。根據中國共產黨成立前涉及的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等歷史內容,可提煉出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所具備的歷史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課本上涉及內容較少,容易漏選。

3.B

4.D

5.C本題是對我國自然保護區的考查.根據題干的要求,既位于西部地區,又位于季風區的是貴州的梵凈山和四川的臥龍自然保護區.

6.D

7.D本題考查我國的人口等知識點。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在實行計劃生育的情況下,每年凈增人口仍很多。

8.C本題考查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知識。全球變暖、酸雨、臭氧層空洞等都是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需要國家之間協作共同解決。C選項正確。

9.B本題考查了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洋務派創辦的比較重要的軍事工業有:1861年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1865年李鴻章建立的江南制造總局,1866年左宗裳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1867年滿洲貴族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制造局。

10.B

11.D該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美國工業區和工業中心空間分布、區位優勢及海港的識記。美國是經濟發達國家,本土分為三個工業區。在A工業(西部工業區)中④為電子工業中心;B工業區煤炭和鐵礦等資源為工業發展創造了條件;美國是石油進口國,不會有石油出口港;工業中心⑤是芝加哥,為中部的工業和鐵路中心。故D選項正確。

12.A本題四個選項中的人物都是古代著名的醫生,分別有著著名的醫學成就。孫思邈是唐代的著名醫生,被稱為"藥王",要記住他的主要成就是寫出了《千金方》;東漢的醫生華佗的成就在于創制了麻沸散和五禽戲;明代的李時珍最著名的成就是編寫了《本草綱目》;張仲景被稱為"醫圣"。對中國古代的醫學成就的復習,要打破朝代限制,將知識點集中在一起,效果最好。

13.D抗戰時期,為鞏固根據地和爭取抗戰勝利,中國共產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實行減租減息和開展大生產運動都是經濟上的舉措,整風運動則是在思想領域內采取的措施。為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根據地政權建設上實行“三三制”原則,即在抗日民主政權的機構中,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額。

14.A該題考查考生對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氣候的特點等基礎知識的認知水平,以及對不同氣候特點進行比較的能力。解題時,首先要確定各城市氣候類型,分析其多雨期是何時,逐一進行對照比較,找出正確答案。例如,A選項孟買為熱帶季風氣候,北半球夏季多雨;南京為我國亞熱帶季風氣候,多雨期也是北半球夏季;珀斯為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地中海氣候,多雨期也是北半球夏季。根據上述分析,A為正確答案。

15.C本題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等知識點。根據題中“西半球”這個條件可排除日本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加那利寒流位于大陸西岸。

16.A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朝和隋朝是政治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朝代。三省六部制創立于隋朝,唐代只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加以完善。這個制度在隋創立、唐代成熟、宋代以后有所發展變化。與三省六部制度同樣重要的還有隋朝創立的科舉制,這也是在唐代加以完善的重要制度。隋文帝即位后,在中央設三省六部的官吏制度,廢除魏晉以來選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開始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科舉制中,進士科最為重要。在復習三省六部制度的同時,可以聯系科舉制度的有關知識一同記憶。

17.B【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地球公轉等知識點。【應試指導】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于遠日點時是7月初,太陽直射點從北回歸線向赤道移動,北半球雖然仍處在晝長夜短時期,但白晝在逐漸變短.此時我國正處于高溫多雨的夏季。

18.C該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各種運輸方式優缺點等知識的理解程度。試題所列四種現代運輸方式,唯航空運輸“運量小、運費高、受天氣影響大”,其他三種方式運量均大于航空運輸,故C選項正確。

19.B本題考查做出建立聯合國決定的會議。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徹底消滅德國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懲辦戰犯,實現戰后德國民主化,準備在戰后成立聯合國。

20.C本題考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時間。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得到了發表。《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21.(1)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制度源于努爾哈赤晚期設立的五大臣議政王佐理國事制度,后發展為清王朝宗室貴族中的王與八旗固山額真、議政大臣共同議政的形式。(3分)(2)清朝初期保留著專門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一切軍國大事都要經過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而且一旦做出決定,連皇帝也不能改變。(4分)(3)康熙時設立了南書房,直接為皇帝草擬諭旨和處理奏章,從而繞開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年間設立了軍機處,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時索性被撤銷。(4分)22.(1)北京是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6分)(2)春秋季節森林景觀多落葉,夏季枝繁葉茂。(2分)原因:春季氣溫回升快,晝夜溫差大,干旱多風沙;入秋后,北方冷空氣開始入侵,降溫迅速,枯枝落葉多;夏季氣溫高,降水集中,雨熱同期,利于樹木生長。(4分)(3)贊成,合理保留落葉和荒草可以作為自然景觀的一部分,供人們欣賞;而且落葉和荒草可以當作養料給土壤提供營養。或不贊成,保留落葉和荒草會給城市環衛工作加重負擔;破壞城市景觀,易形成臟、亂、差現象。(言之有理即可)(6分)23.(1)東西(2)亞歐美洲生長(3)北美東格陵蘭寒流北大西洋暖流(4)地熱本題首先考查通過經緯網和島嶼形狀定位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考查世界地理中的一些基礎知識,如半球劃分、板塊構造學說、洋流分布等。24.(1)北622(2)45°E23°26’N(3)CA(4)17高溫多雨本題是對地球運動有關知識的綜合性考查,解答這類題型的關鍵有三條:(1)在地球極點圖上會根據地球自轉方向確定南極點或者北極點。如本圖地球自轉方向呈逆時針,則中心點為北極點。(2)夏至日和冬至日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本圖中,北極圈內全為白晝,這一天應是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3)不同緯度上晝夜長短變化的規律。在極點圖上,晝半球的中線是太陽直射的經線,該經線上的時間是正午12點。

25.(1)冷戰政策.

(2)政治方面是杜魯門主義的提出,經濟方面是馬歇爾計劃的實施.軍事方面是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并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3)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于l955年簽訂《華沙條約》,并根據條約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建立,美、蘇形成兩極格局,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一方面兩強相爭使世界長期不得安寧;另一方面,兩大集團勢均力敵,誰都不敢輕易動武.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26.(1)略(2)北回歸線3(3)長24小時短12小時27.(1)孫中山,1912年3月,南京。(2)美國等三權分立的共和制類型。(3)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4)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28.(1)歐洲西部(2分)13本(2分)(2)①③④(3分,多選、少選不得分)(3)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板塊交界處),(2分)地殼不穩定、多強烈地震發生。(3分)

29.(1)主要內容:①廢除余糧收集制,實行糧食稅;②實行租借制和租讓制,允許發展私有企業;③廢除國家貿易壟斷,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2)歷史意義:從蘇俄的國情出發,利用商品和市場關系發展生產;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擺脫了經濟和政治危機。調動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

【解題指要】新經濟政策的三項主要內容涉及農業、工業和流通領域。工、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兩個最重要部門,在重大的經濟政策調整中必然首當其沖。流通領域則是溝通工、農業的主要橋梁。正是由于新經濟政策的調整,使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因政策失誤而導致的工農關系緊張、工農聯盟面臨危機,蘇維埃政權的基礎受到削弱等情況得到緩解。同時,新經濟政策由于適應了蘇俄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起到了調動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促進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的作用。30.(1)指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后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