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自我診斷及預防護理_第1頁
感冒的自我診斷及預防護理_第2頁
感冒的自我診斷及預防護理_第3頁
感冒的自我診斷及預防護理_第4頁
感冒的自我診斷及預防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感冒第1頁,共22頁。概述感觸風邪和時行病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外感病。第2頁,共22頁。常見病、多發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節為多。好發季節別名感冒—傷風,冒風,冒寒,重感冒,重傷風,時行感冒。第3頁,共22頁。

時行感冒—是感觸時行病毒,病情在一個時期內、在一定區域內廣泛流行,證候多相類似者。時行感冒第4頁,共22頁。

東漢張仲景將本病分為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即風寒表實證與風寒表虛證,分別予麻黃湯及桂枝湯治療。歷史沿革張仲景第5頁,共22頁。宋代《三因極一病癥方論·敘傷風論》中創立了從六經辨證論治的學說。盡管后世應者寥寥,但傷風之名則沿用至今。至于感冒之病首見于北宋揚士瀛《仁齋直指方·諸風》篇。歷史沿革陳無擇第6頁,共22頁。明代龔廷賢提出了風寒感冒的治療以及風熱感冒的辨證。歷史沿革龔廷賢張景岳張景岳則從感邪之深淺,病情之輕重來辨別傷風與傷寒。第7頁,共22頁。六淫以風邪為主,常兼夾其他當令之時氣而致病。非時之邪亦屬六淫之邪,引起感冒病情較重。病因病機病因六淫時行病毒致病特點:發病快,病情重,廣泛的流行性,不限季節。第8頁,共22頁。能否發病:感邪的輕重和人體正氣的強弱。決定性因素:正氣不足或衛外功能一時低下。病機邪襲肺衛,衛表不和,肺失宣肅衛外功能減弱,外邪乘襲致病第9頁,共22頁。分清表寒、表熱

辨別感冒普通、時行感冒區分虛體、實體辨證結合臨床輔助檢查辨證論治辨證要點第10頁,共22頁。六、:

六淫(風寒、風熱)時行病毒衛外功能減弱邪襲肺衛衛表不和肺失宣肅皮毛、口鼻病因病機示意圖第11頁,共22頁。感冒——發熱多不高,或不發熱,病勢輕,病程短,多不傳變。風溫——病勢急驟,寒戰高熱、壯熱,由衛而氣,入營入血,甚者神昏、譫妄、驚厥等。鼻淵——病程長,流腥臭濁涕,頭痛為主。類證鑒別第12頁,共22頁。1.臨床表現: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2.病程:病程較短,一般為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傳變。3.發病季節:四時皆有,以冬、春季為多見。診斷第13頁,共22頁。采用疏風解表,發汗祛邪之法,達到振奮衛陽,營衛調和,邪從汗解之目的。并根據病情選用辛溫、辛涼、清暑祛濕解表法。治療原則解表達邪宣通肺氣宣通肺氣既能使肺的宣肅功能恢復正常,又能協助解表。第14頁,共22頁。推拿治療

普通感冒在患病后3~7天可自行恢復。推拿治療旨在減輕癥狀,縮短自然恢復期和減少其他部位繼發感染。第15頁,共22頁。1、治療原則發散解表。2、常用穴位及部位印堂、太陽、迎香、風池、曲池、合谷、肩井、肺俞等穴,及頭額、顳部膀胱經背俞穴。3、常用手法揉法、按法、拿法、抹法、掃散法、擦法等。第16頁,共22頁。4.操作方法(l)基本操作:大魚際揉前額部,上下左右約3~5分鐘;分推、合推前額,抹眼眶上下緣各5~10次;再以雙手拇指羅紋面按揉左右太陽穴、迎香穴各30~50次。在頭顳部用掃散法治療,左右各30~50次;而后從前發際開始向后,用五指拿法,左右交替5~10次;至風他穴重點施以拿法,以酸痛得氣感為佳,并從風池穴緩慢向下移動拿頸項兩側夾肌直至頸根部,如此上下往返重復5~10次;接著拿雙側合谷穴或按揉合谷30~50次。患者取坐位,醫生立于其體側,醫生用小魚際擦法施于背部膀胱經以熱為度。最后醫生立于其后拿肩井,結束治療。第17頁,共22頁。(2)辨證治療:如伴有頭痛,加百會按揉;咽喉痛,加按揉天突、魚際;發熱,加接揉曲池;伴有消化道癥狀者,加按揉中脘、足三里。第18頁,共22頁。注意事項

1.在感冒流行期應避免去公共場所,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2.一旦患病后要及時治療,注意休息,多飲開水。

3.若伴有繼發感染時,應配合有效抗生素正確使用。第19頁,共22頁。普通感冒,病情輕淺,可較快痊愈,病程短,傳變少。時行感冒,全身癥狀重,及時治療可得到控制而痊愈。虛體感冒,治療難求速效,病程稍長,預后尚可。感冒

咳嗽感冒失治,可并發心悸、胸痹,導致喘證、哮證發作。

轉歸預后未及時治療第20頁,共22頁。本病流行期間,應先預防服藥,主要藥物有貫眾、大青葉、板藍根、紫蘇、荊芥、藿香、佩蘭、薄荷等。冬、春季用貫眾、紫蘇、荊芥、防風、甘草,水煎服。夏季可煎服藿香、佩蘭、薄荷、豆豉。時邪毒盛,流行廣泛可煎服貫眾、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生甘草等。預防護理第21頁,共22頁。內容梗概感冒。時行感冒—是感觸時行病毒,病情在一個時期內、在一定區域內廣泛流行,證候多相類似者。東漢張仲景將本病分為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即風寒表實證與風寒表虛證,分別予麻黃湯及桂枝湯治療。明代龔廷賢提出了風寒感冒的治療以及風熱感冒的辨證。張景岳則從感邪之深淺,病情之輕重來辨別傷風與傷寒。非時之邪亦屬六淫之邪,引起感冒病情較重。致病特點:發病快,病情重,廣泛的流行性,不限季節。能否發病:感邪的輕重和人體正氣的強弱。邪襲肺衛,衛表不和,肺失宣肅。辨別感冒普通、時行感冒。感冒——發熱多不高,或不發熱,病勢輕,病程短,多不傳變。鼻淵——病程長,流腥臭濁涕,頭痛為主。2.病程:病程較短,一般為3—7日,普通感冒一般不傳變。3.發病季節:四時皆有,以冬、春季為多見。采用疏風解表,發汗祛邪之法,達到振奮衛陽,營衛調和,邪從汗解之目的。并根據病情選用辛溫、辛涼、清暑祛濕解表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