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色設計調查報告姓名:曹 琦學號:0908022022班級:藝設(2)班時間:2011?5月18傳統單色藝術形式調查報告TOC\o"1-5"\h\z調查對象:剪 紙調查人員:曹 琦調查地點:各大網站調查方式:查詢資料指導老師:蘭 德一、簡介: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二、剪紙的發展歷程:1)、早期奠定的基礎,人們運用薄片材料,通過鏤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藝品,,即以雕、鏤、易h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絹帛,甚至在樹葉上剪刻紋樣。2)、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公元前6世紀)紙被發明,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我國西北地區天干少雨,氣候干燥,紙張也不易霉爛,這也可能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北朝剪紙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3)、唐代剪紙已處于大發展時期,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特色,唐代民間還出現了利用剪紙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麗的圖案。4)、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用于“禮花”、“窗花”、燈彩、茶盞的裝飾;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采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制作的鏤花制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采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5)、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廣泛運用于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柜花、喜花,棚頂花等。女紅成為我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三、剪紙的藝術形式特征:一)、剪紙手法多變、語言生動、表現獨特、視覺張力強烈,往往使人產生難以忘卻的深刻印象,具有典型中國人率真、淳樸的視覺形象。在筆者的藝術設計創作過程中,在運用了大量傳統裝飾性繪畫藝術語言的同時,也滲透了大量的現代設計藝術的視覺表達方式和方法,例如平面構成的方法。二)、充分利用構成基礎方法:1、純粹地運用設計構成中的點、線、面視覺元素,來營造視覺空間;2、利用構成可視性視覺元素的對比與調和;3、運用畫面的整體與局部的構成方法;4、運用空白與具體的構成方法;5、利用現代構成的細密與概括性視覺表達語言三)、現代剪紙藝術作品將抽象化、符號化、圖形化有機統一。中國剪紙藝術內在的精髓,日趨地夸張、概念化、時尚化。四、剪紙刻法.陽刻以線為主,把造型的線留住,其他部分剪去,并且線線相連,還要把形留住,開以外的剪去,稱為正形。.陰刻以塊為主,把圖形的線剪去,線線相斷,并且把形剪空,稱為負形。.陰陽刻陽刻與陰刻的結合。五、制作剪紙的流程1)、傳統操作流程一、畫:設計人員根據自己的思路或客戶的要求把圖案畫下來,通稱為畫樣子。二、訂:將畫好的樣子訂在宣紙上(一般一次五十張宣紙為宜)并用剪子按著樣子的大小分成小塊。三、浸:把訂好的貨放進水里等浸透后拿出,再將其所含的水份擠凈,放在陽光下曬干即可。四、刻:將浸好的貨放在蠟板上,根據圖案的要求進行刻制。五、染:給刻好的產品著色。原料是品色、灑粉;工具是毛筆、凈報紙。 六:包:把通過上述五道工序生產出來的產品,用紙式塑料包裝或書本、鏡框、金柏等形式。2)、現代剪紙激光剪紙就是利用激光切割機將紙張進行切割鏤空形成精美的藝術品。激光剪紙是現代科技的新生產物但是它的成品一點也不比傳統藝人幾十年的功力遜色。同時利用激光剪紙在時間上還更有優勢。六、剪紙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一)、構圖方法1)、平視構圖:即將物體和景象由三維空間立體形象變為二維空間平面形象,通過對表現素材進行大膽取舍,刪繁就簡,用簡練的線條進行概括,使畫面重點突出、黑白關系虛實相襯,以增強作品的表現力。民間剪紙就是利用紙的局限大做文章,在局限里自由馳騁,變不可能為可能,把三維世界簡化成二維空間。無限遠的空間,無限復雜的形體都被放置在一個平面上,扁平的輪廓成了剪紙的造型基礎。因此,民間剪紙的獨特表現力就是在徹底的二維空間觀念基礎上實現的。剪紙創造者發揮了其至真至純的藝術天性,打破客觀世界的束縛,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的表現其心中的藝術客體。民間剪紙的這種構圖思維不受生活慣例、題材內容的局限,將若干形象創造性的組織起來,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襯托的作用。這種平面化取物的表現手法,增強了剪紙的主觀性、時空性、立體性、全面性,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求全的心理是所有這些的根本,在民間剪紙中,被剪的物體前景、后景在一個平面上出現,物象之間互不遮擋,互不重疊,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從而呈現出較強的裝飾風格。出于質樸的求全的思想感情和審美定式,創作者更是打破實現的障礙,運用表里統一的手法,全面地表現物象。對于剪紙而言,現實的物象背面、頂面、底面或內部雖然是看不見的,但是它是存在內心感悟的,看不見的是合理的,但不剪出來卻是不合理的。2)、散點透視構圖:即構架和表現不是某一固定視點靜態視覺形象的模擬或再現,而是把感性和理性充分綜合的動態辯證。民間剪紙的構圖形式完全摒棄了“焦點”透視的繪畫概念,不但打破了時間、空間、比例關系的限制,而且徹底離開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用形象的主次、對稱、均衡的形式法則統一畫面。同時,民間剪紙也具有一種散點式的構圖方法,即將不同素材各自獨立,互不交叉,甚至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透視點,而作者又能將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個平面中。這在現實中這是不合理的,但在剪紙中也自然的合理起來。民間剪紙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縛,不以外表的模擬為滿足,把所有的物象在平面上表現。同時為追求造型的完整性、全面性,又將不同空間、時間中的不同景物進行描繪,充分體現了創造者的絕妙匠心以及求全的審美愿望。二)、造型手段1)、重在表現神似,而不是表現形似。民間剪紙來源于生活,剪紙的創作者把他們對生活、對自然的認識、感悟以剪紙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是他們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因此,這種藝術表達同時,受剪紙工藝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寫實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現對象輪廓特征的手法。2)、運用變形、夸張,以突出表現對象的特征。夸張和變形成為剪紙中最常用的表達語言之一。民間剪紙造型的夸張,是對繁雜內容條理化,規范化的過程,不是對自然客觀的描摹。因此,剪紙中的形象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這是由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生存環境所決定的,源于充實豐富的人生生活。篇二:民間剪紙藝術調查報告關于春節貼窗花民俗的調查報告剪窗花、貼窗花是中國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之一。窗花是貼在窗紙或窗戶玻璃上的剪紙。過去無論南方北方,春節期間都貼窗花。現在南方只結婚時才貼,春節一般不貼了,而北方貼窗花還盛行。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于體。首先了解一下窗花。窗花是民間剪紙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大、最為普及的品種。分為“南北風格”,南方以“精致”為美,其特點是玲瓏剔透;美,其特點是天真北方以樸實生動為渾厚O其他剪紙品種都是在窗花基礎上發展與延伸。南北各地農村在春節期間都要貼窗花,以此達到裝點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并寄托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愿望O窗花無論題材、表現手法、剪刻技藝都是剪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現代窗花兼職已漸漸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但由于他們最初源于民間喜慶或民俗活動中的剪貼畫,且多貼于農村窗戶的白紙上而被稱為“窗花”。窗花對每個人來講,是一個能引起許多流連和情感的美妙稱謂。農歷正月初一,俗稱春節,這一天,貼窗花裝飾居室環境成為我國春節喜慶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窗花的剪刻形勢一是單色剪刻,多用于大紅紙剪紙,應用地區較廣。二是套色剪紙,一股用于宮廷、商鋪子的大窗或廳堂和門面的窗戶。三是浮雕剪紙,流行于甘肅、青海一帶,它將剪刻與紙疊工藝融為一體,風格別具。四是彩色窗花,彩色窗花又有染色和襯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豐寧、山西廣靈所出最為出名。先刻后染,色澤明艷,光影效果極佳。襯色窗花以廣東佛山所產最為著名,用金箔紙和錫箔紙剪刻出主體紋樣,背襯各色彩紙,金碧輝煌、富麗典雅。這種做法叫做“銅襯料”。據說,窗花起源于冰花,所以古時又稱剪窗花為“剪彩”。宋、元以后,春節貼窗花風俗逐漸普及,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慶賀春回大地的歡樂心情。按照傳統,剪窗花一般不花底稿、低樣,因為窗花本來就是剪紙中的小品,是即興創作的東西,所以剪起來隨意性很強。但是,剪些什么卻要圖個喜慶、吉利,諸如“黃雀登梅”、“二龍戲珠”、“連年有魚”“榴開百籽”等,各種花鳥魚蟲圖案,表達了普通百姓對未來生活都的美好希望。紅紅的窗花,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每當家家戶戶換上新窗花、貼上新春聯,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到處邊都有了煥然一新的新年氣象了。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喂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如:貼在窗戶上的是神,成了寄予祝愿的象征。 防止妖怪進入屋中,后來貼福字也算是貼窗花的一種,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篇三:關于我市傳統手藝——剪紙的調查報告弘揚我國傳統文化——關于我市傳統手藝剪紙的調查報告南海區桂江一中 楊翌聰指導老師:彭錦蓮關鍵詞:傳統文化剪紙 調查報告摘要: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傳統手工藝。佛山也不例外。然而,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娛樂活動豐富多樣,傳統手工藝正在走向衰亡。為了更好地了解傳統手工藝的發展狀況,我選用了佛山傳統手工藝的代表之一一一剪紙,進行調查研究。該調查報告,分為調查問卷結果,調查分析和建議部分。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市傳統文化的發展,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傳統手工藝。佛山也不例外。然而,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娛樂活動豐富多樣,傳統手工藝藝正在走向衰亡。為了更好的了解傳統手藝的發展狀況,我選用了佛山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一剪紙,對市民進行調查。調查主題:市民對剪紙手工藝了解情況調查調查目的:通過對剪紙手藝了解情況的調查,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危害,提出建議,從而促進我市傳統文化的發展,弘揚傳統文化。調查方式:問卷調查。街頭采訪。調查對象:(1)本地在校青少年 (2)學生家長(3)本地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問卷調查結果(一):本次調查向在校青少年共發出問卷1023張,收回有效問卷1000張;對1000張有效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得出如下數據:.你是否知道剪紙這門傳統手藝?a.是(72%)b.否(9%)c.聽說過(19%).你可知道剪紙的發源地?a.知道(73%)b.不知道(27%).你希望學校開設剪紙課程嗎?a.很有必要(79%)b.沒多大作用(8%)c.無所謂(13%).你會剪紙嗎?a.會(2%)b.不會(94%)c.會一點(4%).你對剪紙了解多少?a.比較多(11%)b.很少(5%)c.一般(84%).你喜歡剪紙嗎?a.喜歡(14%)b.不喜歡(74%)c.一般(12%)問卷調查結果(二):本次調查向學生家長共發出問卷100張,收回有效問卷95張,結果如下1.你對剪紙了解多少?a.比較多(37.6%)b.很少(16%)c.一般(56.4%)2.你會剪紙嗎?a.會(23.4%)b.不會(71.6%)c.會一點(5%).你家可有過年貼剪紙的習慣?a.從不(43.8%)b.偶爾(34.2%)c.經常(22%).你家人會剪紙嗎?a.沒有(23.4%)b.有,但少數(73%)c.有,大多數(3.6%).你希望孩子學校開設剪紙課程嗎?你贊成孩子學習剪紙嗎?a.很有必要,十分贊成(66%)b.沒多大作用(14%)c.無所謂(20%)你喜歡剪紙嗎?a.喜歡(14.6%)b.不喜歡(10%)c.一般(76.4%)問卷調查結果(三):本次調查向本地老年人共發出問卷90張,收回有效問卷87張,調查結果如下調查分析傳統文化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深厚內涵,是一個城市歷史的代表,但是,為什么傳統手工藝難以被大眾喜愛呢?一、娛樂方式豐富。舊時候,沒有什么娛樂活動,除了學習,做家務,沒有其他東西可做,所以,他們熱衷于學習剪紙,把這當成一種游戲,一種快樂。加上那時以心靈手巧為評判女孩的標準,使得那時的女孩幾乎都會剪紙。到了現代,科技發達,電腦、電視等各種新鮮事物的出現,使剪紙這古老的娛樂被青少年丟棄。他們趕潮流,追時尚,不愿意學這些老掉牙的東西。從調查可以看到,會剪紙的學生只有2%,而喜歡剪紙的只有14%。二、學習負擔過重。現在的學生上完課,還要做作業。沉重的負擔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學習剪紙。從表中可以看出,79%的同學希望學校開設剪紙課程。三、我市宣傳力度不夠。打開電視,全都是電視劇,演唱會等,而宣傳傳統文化的節目則少之又少。報紙也很少這方面的報道。這類的書籍也少在書店看見。學習剪紙等活動也舉辦的不多。因此導致市民了解傳統文化的較少,學生中只有11%,中年群體中只有37.6%。四、家長缺乏教育。很少家庭有這方面的教育,他們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可以了。把學剪紙的精力放在學習上更好。有的家長雖然想讓孩子學,但自己又不會,也不知道哪里可以學,不得不放棄。在調查(三)可以看到,66%的家長是希望孩子學習剪紙的。調查建議現在傳統文化的發展情況十分嚴峻,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改善呢?我提出我的建議:(1)政府加大宣傳力度。政府應多開展關于傳統文化的展覽和活動,編寫此類書籍。推出一些有關的電視節目。給市民更多的了解渠道。(2)學校方面。學校應在學生中宣傳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對此類事物的興趣。開展關于傳統手工藝的教育課程,組織研究小組,還可以舉辦此類比賽。(3)政府要支持保護擁有傳統手藝的藝人,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4)社會可多開展關于傳統文化的比賽,從而提高青少年的興趣(5)家長也要多對孩子灌輸傳統文化教育,言傳身教,給青少年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6)青少年要有弘揚傳統文化的意識和延續傳統文化的思想,意識到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結束語:傳統文化代表著民族情感,是源頭、是根基、也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現。佛山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佛山積極保護、創新和弘揚其特色傳統文化,是維護嶺南文化獨特性和復興中華文化的一環。讓我們攜手共同宏揚我國傳統文化!篇四:中國民俗調查報告之剪紙陜西民俗調查報告之剪紙歷史書告訴我們,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隨著紙的誕生,最古老的民間剪紙也隨之產生。據考證,最古老的民間剪紙是在新疆吐魯番古墓發掘的“對鹿”、“對猴”剪紙,至今己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此,剪紙也被稱作是中國最古老,最流行的民間文化。中國民間剪紙的歷史源遠流長,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經過世代創作,積累而成的文化結晶,也是中國民間美術的主體藝術形式之一,它們所特有的鄉土文化氣息反映著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審美情趣,傳承了中華民族的藝術特色和本土精神。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它是我國最普遍、最單純的民間藝術,是各種民間美術的基礎。剪紙,就是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墻花、頂棚花、燈花等。逢年過節抑或新婚喜慶,人們把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雪白的窗紙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墻上、門上、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濃郁喜慶。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對于剪紙并不陌生,在我們的映像中,剪紙如同春聯一樣,代表著喜慶與吉祥,是家家戶戶逢年過節必貼在門窗上祈福的東西,它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中國各族人們智慧的結晶。在其他時間,剪紙作為一種民間消遣充斥在人們之間。據我所知,有一些學校也開設了剪紙課,就如同本校的校本課程和外校的興趣班,在六中還有私下成立的剪紙藝術社團,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學生對剪紙文化的興趣非常濃厚。剪紙與其他中國藝術一樣,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陜西、甘肅等西北地區窗花風格粗樸豪放;河北和山西等華北地區剪紙秀美艷麗;宜興等長江流域地區剪紙華麗工整;南通等東南地區剪紙秀麗玲瓏。剪紙的內容很多,寓意很廣。祥和的圖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象征多子,家禽家畜和瓜果魚蟲等因與農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剪紙表現的重要內容。剪紙的歷史很悠久,我國剪紙的發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漢時代,但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剪紙在唐代已處于大發展時期,到了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燈彩、茶盞的裝飾。到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民間剪紙的創造者把剪紙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遠古圖騰的崇拜,是民間剪紙表達的主要內容。而表現這些充滿民俗、信仰、哲學的主題,只能從主觀出發去想象,這就使剪紙的形象隨心所欲,而描繪內心物象離不開夸張的藝術語言。在很多民間剪紙作品中,人物的面部造型幾乎只能看到眼睛,因為在人們的觀念中,眼睛最能傳神,所以創造者對人的眼睛進行了夸張的處理。除此之外,表現人物時,將人物的衣服上綴滿花朵;描繪動物時,將動物身上的毛皮夸張成漩渦狀,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圖案。目前,剪紙的創作過程是很艱辛的,但同樣是有趣和愉悅的,而今造紙技術的發展,又將剪紙文化推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但手工技術的沒落也同樣令人揪心。剪紙文化今后的路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手來,了解它,推動它,發展它,讓剪紙發揚光大。篇五:剪紙綜合實踐活動調查報告《走進剪紙的世界》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調查報告調查時間:2011年6月5日——2011年7月5日調查地點:撫寧縣石門寨鎮周邊的社區。 活動主題的確定:剪紙又叫刻紙,是中華民族古老的藝術,它是剪刀和刻紙在紙上刻出來的畫。剪紙有著深厚的藝術底蘊和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在我們農村逢年過節,人們總是自己動手,剪刻出一些自己喜歡的花樣貼在窗戶上,為家庭增添幾分年意。剪紙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兒童制作。如果在學生中間開展剪紙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能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陶冶他們的美好的情操,而且還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及創新能力,同時也是對這一華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因此,我將“探尋剪紙歷史,傳承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確定為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一、活動內容:(1)同學們通過上網和上圖書館查找資料,整理出關于中國剪紙藝術的發源歷史資料。(2)通過到生活中不同場所觀察,以及上網搜索整理了對剪紙的使用及分類情況。(3)通過拜師、上網、印模等方式搜集掌握簡單的剪紙制作方法,整理成剪紙教材。(4)利用已經掌握的剪紙技巧,制作一系列的學生作品。(5)剪紙作品布置教室和教學樓,更好的美化校園環境,并將布置情況照片收集成冊。活動目標:(1)通過各種資料查閱,了解剪紙的歷史,剪紙的基本方法、剪紙的分類和基本表現手法。(2)通過與社會接觸,增強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3)通過上網查閱資料,形成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4)學會分工與協作,培養團結與協作精神。(5)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探究帶來的樂趣、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美學欣賞能力,培養學生熱愛民間傳統文化的情結。二、活動情況匯報:我國的剪紙文化源遠流長。據考證,從商代始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接空刻花制作裝飾品。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但是到了現代面臨科技的迅猛發展,伴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剪紙這門古老的藝術已經越來越被年輕人所淡忘了。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式,我們感覺有義務也有責任來繼承和發揚剪紙這一傳統的民族文化。于是我們活動小組決定分別從剪紙的歷史發展、剪紙的分類、剪紙的制作工藝及剪紙的裝飾四個方面進行研究調查。劉寧同學通過上網查詢以及上圖書館查閱資料等途徑,了解到我國的剪紙文化源遠流長。據考證,從商代始(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接空刻花制作裝飾品。西漢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后,帝思念不已,臥不安度,食不甘味,于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象為其招魂,這大概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和推廣前人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鏤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但是剪紙藝術在中華大地上依舊長盛不衰。成果展示:制作圖文并茂的剪紙歷史知識介紹文集。曹璐同學通過對資料的研究發現,剪紙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它已經不在停留在簡單家庭門窗的裝飾上,甚至已經發展到了服裝設計,甚至與裝飾裝修等行業。美麗的剪紙正逐漸的由中華大地走向世界,為世界人們的美好生活做出著很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剪紙的內容和技法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進步,相信未來的剪紙藝術必將走的更遠。成果展示:制作圖文并茂的剪紙分類及使用的知識介紹文集。王宇婷同學主要通過三種途徑來完成了剪紙制作方法的活動任務:1、向家里或村里的會剪紙的老人學習剪紙技術。2、通過相關的剪紙書籍、網絡剪紙技能的介紹,自學剪紙技術。3、收集一些剪紙底稿,然后襯在紅紙上面用工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呼叫中心員工心理健康促進考核試卷
- 泡沫塑料的耐黃變性能考核試卷
- 珠海三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科化學試題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中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瀘縣一中2025年高三4月綜合練習(一模)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天津市薊州區2024-2025學年中考物理試題原創模擬卷(四)含解析
- 沈陽化工大學《醫學發育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德州市夏津一中2025屆高三仿真模擬(打靶卷)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臨沂臨沭縣聯考2025屆學術聯盟初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考試(二)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GB/T 3961-1993纖維增強塑料術語
- GB/T 21923-2008固體生物質燃料檢驗通則
- GA 1205-2014滅火毯
- 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說課課件(共19張PPT)- 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 安徽生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00噸年萘磺酸甲醛縮合物、3000噸年鑄造用固化劑、2000噸年二芐胺、200噸年氯丙酰谷氨酰胺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全本
- 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推薦書、申請簡表
- DB62∕T 25-3111-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程
- DB33∕T 2196-2019 水利工程標識牌設置規范
- (高清版)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2019
- 幾種常見林業行政處罰案件證據標準
- 內政字[2004]436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