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鎮巴縣委黨校張坤平/p>
494889706@)學習孫子兵法的意義1、掌握軍事學的一般常識,鍛造堅毅果敢的人格品質;2、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3、探索謀略的一般規律,塑造智慧頭腦;4、增強唯物辯證法的哲學觀,為創造一個美好的人生奠定基礎先秦概略公元前5700年——公元前2100年:三黃五帝。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夏(啟——桀)。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湯——紂)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西周(周文王——周厲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東周(春秋、戰國)著名學者黃摩崖先生將這一時期視為中華文明的頭顱,帶有信仰、智慧等寓意一、孫子其人其書
孫武(約前545年—前470年),字長卿,齊國樂安(今天山東省惠民縣)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后人尊稱其為孫子、孫武子、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孫臏的先祖。
北宋宋神宗趙瑣支持王石安變法,創辦了武學(皇家軍事學院),編了一部教材為《五經七書》列有七部兵書: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司馬法》
《李衛公問對》
《尉繚子》
《黃石公三略》
《六韜》孫子兵法影響到的軍事家:孫臏尉繚韓信曹操李靖岳飛毛澤東“兵經”“百代談兵之祖”“世界古代第一兵書”“舉世無雙的兵學圣典”對《孫子兵法》的譽稱:“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
——曹操“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李世民“在導致人類自相殘殺、滅絕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以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譯《孫子兵法》這本書了。”
——英國著名軍事家利德爾.哈特《戰略》一書序言著名軍事家、戰略家的贊譽:
中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子書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是包括學習和使用兩個階段而說的,包括從認識客觀實際的發展規律,并按照這些規律去決定自己行動克服當前敵人而說的。我們不要看輕這句話。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孫子十三篇可與歷代名著,包括2200年后克勞塞維茨的著作媲美。今天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系、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的制約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當前的環境中仍然有其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美國)約翰.柯林斯
“如果二十年前能見到《孫子兵法》,歷史將會是另外一個結局”
——拿破侖在兵敗滑鐵盧時說
“商場就是戰場,買賣就是用兵。中國古代先哲孫子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松下幸之助《孫子兵法》已翻譯成3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流傳,古今中外有25億人熟讀過《孫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另外兩部是:《戰爭論》(克勞塞維茨),《五輪書》(宮本武藏))日文版:法文版:英文版:德文版:俄文版:捷克版:關于孫子的唯一史料記載:吳宮教戰的故事吳宮教戰闔閭(闔廬)孫子武者,齊人也。司馬遷《孫武傳》: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對曰:“可”。闔廬曰:“可試以婦人乎?”
曰:“可”。于是許之,出宮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孫子分為二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為隊長,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與左右手背乎?”婦人曰:“知之”。孫子曰:“前,則視心;左,視左手;右,視右手;后,即視背。”婦人曰:“諾”。約束既布,乃設斧鉞,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婦人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復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婦人復大笑。孫子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斬左右隊長。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遂斬隊長二人以恂。用其次為隊長,于是復鼓之。婦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于是孫子使使報王曰:“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吳王曰:“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觀。”孫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實。”于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為將。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1、闔閭是怎么知道孫子到了吳國?2、闔閭為什么用宮女試孫子的身手?3、慈不帶兵。4、闔閭能夠以新思想起用年輕將領。這個故事引出的幾個問題:二、《孫子兵法》粗覽
全書共13篇,計6075字。內容豐
富,思想深刻,見解獨特,影響力強
大。可謂字字珠璣,句句警策。計篇:戰前籌劃。429字。“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作戰篇:實力比拼。410字。“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兵貴勝,不貴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謀攻篇:效益最佳。507字。“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而知己,每戰必殆。”形篇:有備無患。373字。“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使敵之敗也。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故善戰者修道而保法。”勢篇:謀勢任人。416字。“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故善戰者,求之于勢而不責于人,故能責人而任勢。”虛實篇:爭取主動。719字。“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九變篇:靈活機變。301字。
“涂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伸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行軍篇:因情料敵。765字。“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
“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地形篇:因地制敵。680字。“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九地篇:因地襲敵。1322字。“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眾陷于害,然后能為勝敗。”火攻篇:火攻有術。345字。“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用間篇:諜影察敵。673字。“故三軍之事,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非圣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無所不用間也。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三、孫子的戰略觀(一)國家生存是第一位的。一個國家主要有兩大問題:生存和發展。而作為軍事家的孫子則全神關注于生存問題。生存是第一位的。
因此孫子開宗名義即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謂大事即是:戰略方向和戰略籌劃。戰略籌劃就是根據敵我雙方實力對比和所處態勢分析利害得失,進而找到取勝的正確方案。一定要抓大放小(二)正確估計取勝的因素:
五經:道、天、地、將、法;
七計:主有道,將有能,天熟得,地誰有,法熟行,兵熟強,士熟練,賞熟明。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與之生,而不畏危也。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老子》六十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公孫丑下》兵民是勝利之本。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戰爭之深厚偉力蘊藏于民眾之中。只要依靠群眾,這支軍隊便無敵于天下,個把日本帝國主義是不夠打的。
——毛澤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孫子兵法.計篇》發火有日,起火有時。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火發上風,無攻下風。
——《孫子兵法.火攻篇》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孫子兵法.計篇》故地有通者、掛者、支者、隘者、險者、遠者。——《孫子兵法.地形篇》“故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孫子兵法.九地篇》“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孫子兵法.計篇》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孫子兵法.計篇》
[例]岳家軍嚴明的紀律:
餓死不拆屋,凍死不虜掠;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兵不犯令,民不厭兵。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三)廟算:戰前籌劃“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夫未戰而妙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妙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孫子兵法.計篇》備戰——慎戰——速戰——智戰——修戰四、孫子的安全觀“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孫子兵法.形篇》(一)備戰——有備無患【例】晉悼公聽從魏絳意見緩攻鄭國晉悼公魏絳
唯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
——《尚書》
“不,你錯了,就我個人而言,我絕不會失
敗,世界的明天很大程度依賴于這里的成功。”
——麥克阿瑟二戰中麥克阿瑟輕視日本人敗走菲律賓“日本軍人黃軍衣肥大,褲筒寬松,羅圈腿短得可笑,士兵好像又臟又縐的牛皮紙包裹,軍官挎著和身高極不相稱的戰刀,仿佛是一具玩偶。”
——《燃燒的島群》“沒想到,美軍歷史上最龐大的一次繳械行動竟然出自我的手上。”——麥克阿瑟“我出來了,但我將要回去。”
——麥克阿瑟“丟失一個釘子折了一個鐵蹄,折了一個鐵蹄跌了一匹戰馬,跌了一匹戰馬傷一個騎士,傷一個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
——西方民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生于壘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經六十四章》克虜伯公司的嚴格管理。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矣。”
——《孫子兵法.形篇》“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孫子兵法.九變篇》“作為一個軍人,心中裝著的只有國家和國家的敵人。”——拿破侖(二)慎戰:悠著點兒。
要審時度勢,不可輕啟戰端。
“非利不用,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孫子兵法.火攻篇》“是以數勝得天下者稀,五勝者禍,四勝者敝,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
——《吳子兵法.圖國》
公元219年關羽被東吳所殺,劉備興兵討伐,兵敗身死。(彝陵之戰)
1979年12月,蘇聯入侵阿富汗,長達10年,拖垮國家。
1990年8月2日,薩達姆進攻科威特。(海灣戰爭)國家利益;國家是否到了危急時刻;國際環境;情況判斷。影響開戰的因素:
(三)速戰——速戰速決
一旦戰端開啟,就要速戰速決,不可久拖不決,陷入戰爭泥潭。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故兵貴勝,不貴久。”
——《孫子兵法.作戰篇》
美國發動第二次伊拉克戰爭。2003年3月20日-2003年4月19日(正規戰爭結束)-2010年8月31日(美軍戰斗部隊撤出伊國)-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4487名美國人死亡,32226名美國人受傷,伊拉克8000名士兵死亡。中國軍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印度軍隊陣亡4383人,負傷1047人中國獲勝,軍隊回撤到戰前位置中印自衛反擊戰:1962年6月至11月
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中越自衛反擊戰23天,速戰速決,干凈利落。中越自衛反擊戰:(四)修戰:鞏固戰爭勝利成果“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名曰費留。”
——《孫子兵法.火攻篇》【例】陸賈勸劉邦理政。“劉邦左股72黑子。”“折券棄責。”
——《史記.高祖本紀》“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史記.酈食其陸賈列傳》“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
——《史記.酈食其陸賈列傳》
“逆取而順守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
——《史記.酈食其陸賈列傳》
“君主無所事事,官府門可羅雀,官員閑著沒事,社會平安穩定。”現實生活工作中,每一項任務完成后需要反思、回顧、總結。(五)智戰:勝利、巧妙、合算敵人的漏洞就是我們的先機。智戰之一,尋找戰機。空城計: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
——京劇《空城計》諸葛亮判斷的依據:
司馬懿生性多疑;習慣按經驗辦事;而諸葛亮自己則一生謹慎。“吾不如孔明也。”——司馬懿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孫子兵法.形篇》【例】袁崇煥破奴爾哈赤后被離間身死崇楨袁崇煥判斷后金軍隊:驕傲輕敵;訓練不足;戰法落后。袁崇煥應對辦法:鼓舞士氣,提升戰斗意志;嚴明軍紀,懲戒到位;憑城固守,以守為攻;部署11門紅衣大炮;囤田積糧,作長期打算。【例】年輕博士應聘沒揀掃帚。劉備煮酒論英雄佯裝不知國家整體實力軍事實力智戰之二,實力比拼。【例】秦國的崛起(白起、尉繚、商鞅)“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史記.秦本記》“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勝兵若鎰稱銖,敗兵若銖稱鎰。”——《孫子兵法.形篇》“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基業。”——王充《論衡.解書篇》商鞅變法:延續135年,秦國人口500萬。
獎勵耕戰——提供農具,善養耕牛;獎勵軍功——斬獲敵首,可獲爵位;“稱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孫子兵法.形篇》
“潛龍勿用。”
——《易經》[例]中國共產黨的壯大。黨員從一大的50人到到今天的8700萬人軍隊由長征結束的4萬人到抗日戰爭結束時的132萬人。道:政治。修明政治法:法度保全法制智戰之三,修道保法。[例]樊噲、張良勸說劉邦戒奢理政,與三秦父老約法三章。
“先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為天下除殘去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從樊噲言。”
——《史記.留侯世家》“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皆除去秦法。”
——《史記.高祖本紀》[例]項羽在關中喪失民心。項羽【例】毛澤東在抗日戰爭時期提出統一戰線政策,強調我軍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的山地游擊戰。智戰之四,造勢誘敵。【例】姜太公與文武王的對話。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
——《六韜》“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去使用它”
——恩格斯
“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與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孫子兵法.勢篇》【例】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利用繳獲的敵電臺欺騙敵人,隱藏我軍調動至錦州的計劃。
“如果你進攻得非常順利,那你一定鉆進了敵人的口袋。”
——美國流行語“故善戰者,求之于勢而不責于人,故能責人而任勢。任勢者,人也。”——《孫子兵法.勢篇》“勝可為也。知雖眾,可使無斗。”——《孫子兵法.軍爭篇》“肚子疼別怨灶王爺。”——諺語“人窮怪屋基。”——鎮巴諺語。智戰之五,謀勢任人。【例】毛澤東與蔣介石不用的用人觀:毛澤東:五湖四海放手使用依法用人蔣介石:黃浦浙江超級指揮帝王之術【例】劉伯承自我檢討的風范。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智戰之六,爭取主動。雙方兵力對比:英阿軍艦遠洋作戰中近海作戰飛機200371(1.9:1)軍隊人數900013000(1.44:1)阿根廷的判斷失誤:1、英國不可能參戰;2、戰爭準備不足。[例]英阿馬島之戰。1982年4月2日—1982年6月14日。馬島之戰示意圖:智戰之七,隱己露敵。“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
——《孫子兵法.虛實篇》[例]解放戰爭時期延安保衛戰。“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孫子兵法.虛實篇》故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孫子兵法.虛實篇》兩個廠家銷售茉莉花茶的不同做法。“茉莉”改為“萊莉”。[例]現實中的“忌諱效應”。
智戰之八,策作形角,探聽虛實。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處。”
——《孫子兵法.虛實篇》分析研究。傾向于個案、單個問題。策:[例]毛澤東朝鮮戰爭的出兵決策。
投石問路。偵察。調查研究。你能得到多少取決于你能知道多少。作:[例]北宋年間算命先生的機敏。
李宗仁歸來,程思遠告訴毛澤東,有一個國民黨官員曾說過:“調查不夠不決策,準備不夠不行動。”
“我的經驗歷來如此,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了。”
——毛澤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設計、動腦,讓對方自現原形。生死立現。
形:
[例]戰國時代齊威王的兒子田嬰測試父親選妃子。
[例]某博物館公開失竊案。使個小招探聽敵人虛實,長短處。角:
[例]黔驢技窮的故事。
[例]商湯滅夏桀的故事。智戰之九,隱蔽自己,后發制人。[例]希特勒愛聽輕音樂的習慣被打破。庫爾斯克會戰。(希特勒朱可夫)“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澗不能窺,智者不能謀。”
——《孫子兵法.虛實篇》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清平調》[例]李白仕途失意。“多聞闕疑,慎言其余。”
——《論語.為政》
[例]
楊
修
的
故
事智戰之十,懸權而動,統攬全局。大處著眼,權衡利弊得失,作出正確選擇。“意豁如也。”
——司馬遷《高祖本紀》[例]劉邦起義的故事“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孫子兵法.火攻篇》[例]毛澤東1958年作出炮擊金門的決策。“我們向金門打了幾萬發炮彈,是火力偵察。我們不說要登陸金門,也不說不登陸金門。們相機行事,慎之又慎,三思而行。因為登陸金門不是小事,而是關系重大。問題不是那里有95000蔣軍,這個好辦。而在于美國政府的態度。”
——毛澤東“美國與國民黨簽訂了共同防御條約,防御范圍是否包括金門、馬祖在內,沒有明確規定。美國人是否把這個包袱也背上,還得觀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偵察蔣軍的防御,而是偵察美國人的決心,考驗美國人的決心。”
——毛澤東打而不登,斷而不死。【例】朝鮮核試后中國與美國一道對朝鮮進行經濟制裁但又不容在家門口生戰生亂的決策。治氣治心治力治變智戰之十一,治軍有道。人的精氣神很重要。“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孫子兵法.軍爭篇》治氣:“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之氣者也。”
——《孫子兵法.軍爭篇》“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例】垓下之戰:四面楚歌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記.項羽本紀》夫將之所以戰者兵也;兵之所以戰者氣也;氣之所以盛者鼓也。
——劉基《百戰奇略》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緊。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長征組歌【例】紅軍長征取得勝利就是有一股子氣,信念堅定。
治心: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
——《孫子兵法.軍爭篇》[例]草木皆兵的故事。苻堅的部隊只知道打勝仗,卻不知道打敗仗怎么應對。
“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
——《晉書.苻堅載記》治力: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機,此治力者也。
——《孫子兵法.軍爭篇》【例】平型關戰役。1937年9月25日。我方,八路軍115師;敵方,東條縱隊。【例】毛澤東的游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治變: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孫子兵法.軍爭篇》
[例]毛澤東的山地游擊戰。
[例]牛仔褲的由來。【例】彼德弗雷特尋找金子,做花盆。
具體的用兵技巧五、孫子的戰術觀中國古代常把“戰略”稱為:“謀”“猷”“韜”“方略”“兵略”等。(一)效益最大——“謀”的訣竅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謀攻篇》(二)詭道之道——“變”的藝術。“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子兵法.計篇》詭道,不是“騙”而是“變”。“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孫子兵法.計篇》“陳列而鼓”“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不加喪,不因兇”
——《司馬法.仁本》“權出于戰,不出于忠仁”——《司馬法.仁本》“自春秋自戰國,出奇設伏,門類詐之兵并作。”
——《漢書.藝文志》[例]于仲文與尉遲炯決戰。
“軍自遠來,士馬疲敝,不可決勝。”
——《隋書.于仲文列傳》“前兵疲不可交戰,竟而克勝,其計安在?”
——《隋書.于仲文列傳》“五所部將士皆山東人,果于速進,不宜持久,乘勢擊之,所以制勝。”——《隋書.于仲文列傳》經濟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慈善責任[例]企業家要負的四種責任:
[例]鄧艾出奇兵奪取成都。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岳飛詭道,靠書本學不來。[例]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
“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不經打,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屢屢取勝。偽裝。對自己:“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對敵人: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親而離之。具體的戰術——兵不厭詐“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韓非子【例】雪兔白色的身體可躲雪狼、雪狐。【例】解放軍頭上戴樹枝。現在的偽裝技術太好了。【例】假招,二戰希特勒假招麻痹法軍。“親愛的法國朋友,我們是朋友,我們不是敵人。我們沒有理由在這里作戰,我們應該到對方家里做客。”“晚安,我的法國朋友。我們為什么要相互射擊呢?我們應該美美地睡一覺。”【例】袁崇煥被崇楨枉殺。
袁崇煥(三)依地而行——“水”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老子《道德經》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兵法.虛實篇》“水”的智慧——適應、應變[例]諸葛亮伐魏未成。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諸葛亮判斷失誤:蜀國已無政治優勢、地形優勢、實力優勢。北伐失敗。避實擊虛要正確估計自己人的實力。
當實力超過目標時,任何作戰技巧都無能為力。
[例]莊子山中伐木、故人烹雁的故事。
翹翹者易缺,
皎皎者易污
——《后漢書.黃瓊傳》“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弟子對孔子的評價攻守、奇正、分合、虛實、利害、迂直
(四)兩面下注——“致”的奇觀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孫子兵法.形篇》
攻守——轉手易位
[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正奇——正合奇勝。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老子.道德經》第57章
“五音”:宮、商、角、徵、羽。(1、2、3、5、6)“五味”:酸、甜、苦、辣、咸“五色”:紅、黃、青、黑、白“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孫子兵法.勢篇》“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熟能窮之?”
——《孫子兵法.勢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澤東正:塔山阻擊。奇:錦州圍殲我方傷亡3774人,消滅敵人6549人攻取錦州,殲敵10萬人。
【例】遼沈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1948、10、13—15日)
具體的戰術:兵不厭詐見招拆招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兵不厭詐:“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孫子兵法.計篇》
“繁禮忠信,不厭其煩,戰陣之間,不厭其詐。”——韓非子[例]抗美援朝戰爭中邱少云潛伏利而誘之:
“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孫子兵法.勢篇》
“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孫子兵法.虛實篇》[例]假道伐虢的故事。
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傳.僖公五年》
宮之奇:“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左傳.僖公五年》亂而取之:混水摸魚[例]曹操采納荀攸的意見繼續攻打袁氏兄弟。
“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若有所并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矣。”——《三國志.荀攸傳》實而備之:
“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禮記.大學》[例]美國建國后采取孤立主義政策華盛頓:美國第一任總統[例]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策略鄧小平: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強而避之:大智慧有定力適者生存[例]曹劌論戰(公元前684年)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傳.魯莊公十年[例]中國共產黨由弱變強的過程。定力:佛學話。戒、定、慧,以戒生定,以定生慧,以慧解惑,有定力的人,正念堅固,靜水如波,不為物流,不為潮起潮落所左右,不為假象所迷惑,不為名利所動心,意志堅定,光明磊落。[例]豐田發揮自己的長處,生產經濟實用型小車從而占領市場。
一個優秀企業是能夠長期生存下來的企業怒而撓之:“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孫子兵法.作戰篇》(司命:天上文昌宮掌管人間生死的星宿。)“大將剛戾者,可激之令怒,則逞志快意,志氣擾亂,不顧本謀也。”——《杜牧注<孫子兵法>》[例]林則徐在辦公室書寫“制怒”二字。[例]戰國時期楚懷王被張儀戲弄。
[例]馬歇爾講:“一個脾氣暴躁的人不是性格問題而是思維有問題。”卑而驕之:[例]石勒打敗王浚的故事
“石公來,欲奉我耳,敢言擊者斬。”——《李荃注<孫子兵法>》佚而勞之:[例]豹子獅子攻擊角馬、羚羊時先轟、追,使之疲勞。親而離之:[例]歌曲《團結就是力量》[例]使用離間計袁崇煥被崇楨枉殺
[例]女生走夜道遇色魔怎么辦?(強而避之,卑而驕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分與合——忽分忽合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孫子兵法.軍爭篇》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消滅敵人。
——毛澤東為陣之法,在于分合。
——《徐向前軍事文選》虛與實——避實擊虛
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澗不能窺,智者不能謀。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孫子兵法.虛實篇》
虛實有準備無準備主動被動實力強大實力弱小如何造虛:
利敵害敵勞敵饑敵動敵利與害——利害相輔
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
——《孫子兵法.九辯篇》迂與直——欲速可達
故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勝。——《孫子兵法.軍爭篇》[例]兩個采磨菇的人躲避熊的追趕。【例】平型關大捷后毛澤東改變思路【例】紅軍長征大迂回【例】瓊斯到餐館應聘接受考驗。【例】上帝關于苦果與樂果的選擇【例】孩子的早期教育。
收益—成本=+X收益—成本=-X
“總體”“全局”“整個”與“破”“偏”“隅”相對(一)“全”的方案。老子:道孔子:仁孫子:全“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篇》[例]上甘嶺戰役攻方:美軍第8軍守方:志愿軍第15軍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利己。”
——《孫子兵法.謀攻篇》上上策:通過謀略取勝。上中策:通過外交策略取勝。中策:通過野戰取勝。下策:攻取敵人的城池取勝。[例]晏嬰的折沖樽俎。
[例]劉亞樓指揮攻取天津戰役。[例]農夫山泉的買一瓶農夫山泉等于給奧運捐一分錢。“知”在《孫子兵法》中出現79次,只有《勢篇》《行軍篇》沒有出現“知”字。(二)“知”的力量。知識: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孫子兵法.計篇》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于內,則早應之于外。火發兵靜者,待而勿攻,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火可發于外,無待于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孫子兵法.火攻篇》[例]1945年3月10日美國轟炸東京投擲燃燒彈。[例]一戰中法德交戰,一只波斯貓給主人帶來滅頂之災。
[例]美國西點軍校建立健全龐大的知識系統。強調讀書。“今天我們閱讀了嗎?”了解:“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
——《孫子兵法.用間篇》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孫子兵法.作戰篇》“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子兵法.謀攻篇》智慧。佛學中的“般若”。指超越世俗虛幻的認識,達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即對事物正確的理解、判斷、解決的能力。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
——《孫子兵法.九地篇》
[例]巴頓將軍的訓話。
“誰第一次打仗都怕死,我也在內。說不怕死那是撒謊。但是我打了幾十年的仗,為什么沒有死?就是因為后來我不怕死了,膽子也一下子就上來了。真正的英雄就是知道自己害怕還要打!一個真正的軍人決不會因為怕死就放棄他的榮譽。”
“我本不應該率領這支軍隊,我也不應該在英格蘭的。我在這里的唯一理由就是有一天,我要看到有一天他們屁滾尿流鬼哭嚎地說‘老天啊,怎么又是他媽的第三集團軍,又是那狗娘養的巴頓。’我就等著看這句話。”
“我的孩子們,等打完仗回家了,你們這幫人可以講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想想二十年后,當你抱著孫子坐在火爐邊時,你會覺得感激,因為當他問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干了什么時,你不用干咳兩下,把他抱到另一條腿上,然后說‘呃……爺爺那時在路易斯安那州鏟糞。’不,先生,你可以直盯著他的眼睛說‘孩子,那時候,你爺爺我在偉大的第三集團軍和狗娘養的喬治.巴頓一起沖鋒陷陣’”——喬治.巴頓
巴頓看到隆美爾說:“隆美爾,好樣兒的,你真厲害,我要向你學習。你的《步兵攻擊》我讀過兩遍了。”判斷
預測性思維是人們對研究客觀事物未來發展變化的推斷和測定,其本意就是從現在探索過去,從現在預見未來,預測是一種超前思維方法,它也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孫子兵法.謀攻篇》【例】朝鮮戰爭美國購買歐洲(德林公司)情報以預測中國是否出兵。共用了23個“先”。指進攻、主動。(三)“先”的訣竅。先知: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者也。”——《孫子兵法.用間篇》
【例】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轉戰陜北打羊馬河、青化砭、蟠龍集三戰。胡宗南“盲人奇瞎馬,夜半臨深池。”
延安保衛戰取勝的因素:群眾基礎好;閑棋冷子發揮了作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例】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與法軍司令蘇比士交戰。腓特烈說:“我后面跟著100個間諜,他后面跟著100個廚師。”
先算:計、謀。道、天、地、將、法。“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后成。”——班固《漢書.藝文志》“先計算,后冒險。”——“總參謀部”創始人、德國人赫爾穆特.毛奇“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現矣。”——《孫子兵法.計篇》【例】諸葛亮的“隆中對”極具戰略縱深。
“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陳壽《三國志.隆中對》【例】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后,美國第步兵第4師抓薩達姆。先行:“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孫子兵法.形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制人而不制于人。”——《孫子兵法.虛實篇》
【例】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的肚子里。
【例】項梁、項羽會稽會殷通。先發制人。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后則為人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恒楚為將。”——《史記.項羽本記》【例】毛澤東《論持久戰》分析敵我力量,提出持久戰的思想。共有33個“善”。擅長美好(四)“善”的優長。
“故善戰者,求之于勢而不責于人。故能責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若決積水于千刃之山者,形也。”——《孫子兵法.勢篇》“四道”責任之道仁德之道知兵之道地形之道責任之道:“王者用人非難,盡其才之為難。觀太宗之責任也,謀斯從,言斯聽,才斯奮,洞然不疑。”——歐陽修《新唐書》“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國之寶也。”——《孫子兵法.地形篇》“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無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孫子兵法.地形篇》[例]北宋王朝的屢戰屢敗清明上河圖北宋地圖
“不知兵之敝也。”
——《宋史.張亢傳》
[例]粟裕解放戰爭時期向毛主席“斗膽直陳”。仁德之道:
“視卒如嬰兒,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可以與之俱死。”
——《孫子兵法.地形篇》【例】李廣愛兵的故事李廣工資:年2000石糧食,每天120斤,全年24萬斤,每斤按現在小麥0.7元算,共16.8萬元。掙了40年,死時家里沒有錢財。
“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近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史記.李將軍列傳》知兵之道:
“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無窮。”
——《孫子兵法.地形篇》【例】巴頓嚴酷訓練軍隊
“戰爭就是殺人,你們必須把敵人殺死,否則敵人就會殺死你們。如果你們在平時流出一品脫汗水,那么戰時你們就會少流一加侖的鮮血。”——巴頓
(1品脫等于0.473升,1加侖等于3.578升)
【例】皮定鈞1946年6月24日突圍中原,把一個旅完整地帶到蘇皖根據地。
【例】劉志丹指揮三交鎮戰役對敵人估計失誤地形之道: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
——《孫子兵法.地形篇》【例】出門開車遭到扣分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孫子兵法.謀攻篇》(五)“勝”的微笑。【例】秦伐楚先用李信后用王翦。(公元前225年)【例】毛澤東用兵:戰略上以一對十,戰術上以十對一,靈活機動,不死守城池。【例】孟良崮戰役消滅張靈甫。
國民黨整編師24個45萬人,我軍10萬人。周圍有黃伯韜的25師,李良榮的28師,段霖茂的57師,李振的65師,李天霞的83師。1947年5月13日下午7時打響,17日下午3時張靈甫被擊斃。【例】古德里安攻占敦刻爾克被希特勒干預。【例】現代管理如何做好“控權”與“放權”的關系。“五德”“五危”六、孫子的用人觀。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孫子兵法.作戰篇》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青島市超銀中學2025年初三新課程第三次適應性測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津南區咸水沽三中學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摸擬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省晉中學市靈石縣重點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網考)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天津商業大學《冰雪運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醫療服務營銷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建筑施工組織及BIM應用》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6中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質量預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珠寶首飾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鐵道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北工業大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實驗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羽毛球教案36課時
- 第三章煤層氣的儲層壓力及賦存狀態
- 100以內兩位數進退位加減法測試習題(1200道)
- 六年級上冊數學圓中方方中圓經典題練習
- 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檢測報告
- ansys教學算例集汽輪機內蒸汽平衡態與非平衡態仿真分析
- 安全管理機構架構
- 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介紹
- 自卸車生產過程檢驗表
- 辭退公務員審批表辭退國家公務員審批表
- 纏論纏中說禪秋葉正紅三級聯立分析報告操作系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