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_第1頁
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_第2頁
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_第3頁
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_第4頁
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陋室銘[唐]劉禹錫十年未考陋室銘[唐]劉禹錫原文譯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靈驗。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原文譯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2原文譯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讀書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它好比諸葛亮隱居南陽住的草廬,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原文譯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出名,有名

靈驗

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大

博學的人出名,有名靈驗這能散布很遠的香氣,4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

調弄

不加裝飾的琴

指弦樂器指管樂器

指官府文書形體、軀體

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調弄不加裝飾的琴指弦樂器5映入

在國內

進入合乎

映入在國內進入合乎6使……勞累

勞苦慰問

使……勞累勞苦慰問7出名,有名命名

出名,有名命名8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靈驗名詞用作動詞,出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擾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靈驗名詞用作動詞,出名形容詞的使動用9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靈驗。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10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6.孔子云:何陋之有?(倒裝句。賓語前置)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11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12文章要點文13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文章從三個方面表現了“陋室”不陋:環境清幽寧靜,交往人物博學,生活情趣高雅。(

)2.文章結尾列舉諸葛廬、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

)(“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4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從正面實寫,表現主人生活的從容恬靜;“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從反面虛寫,表現主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棄。(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淡雅中又生機盎然,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中充滿生機的鮮活的生活狀態。(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從正面實寫,表現主人生活的從容恬靜155.“素琴”“金經”暗示了陋室生活的枯燥無味,“無絲竹之亂耳”表現了他對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

)(“素琴”“金經”暗示了質樸高雅的情趣。)6.本文與《愛蓮說》的旨意均非直白顯豁道出,而是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達出來,意境雋永、韻味深長。(

)(“借景抒情”有誤,應是“托物言志”。)7.從表達方式看,本文融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5.“素琴”“金經”暗示了陋室生活的枯燥無味,“無絲竹之亂耳16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通過寫“陋室不陋”,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思想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B.作者雖然身處“陋室”,物質生活艱難,但精神生活還是豐富的。C.作者自比諸葛亮、揚雄,勇于以古人為榜樣,保持高尚節操。D.文中舉諸葛廬、子云亭的例子,是為了引出孔子“何陋之有”的觀點。D是為了說明“陋室不陋”。綜合選擇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用孔子的話收束全文,含蓄地表達了作者以君子自況的高雅情趣,與開頭“惟吾德馨”遙相呼應。D.本文以記敘為主,具體而生動地描述了這間“陋室”內外的情景。D是夾敘夾議,不是描述。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是夾陋室銘[唐]劉禹錫十年未考陋室銘[唐]劉禹錫原文譯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靈驗。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原文譯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20原文譯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讀書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它好比諸葛亮隱居南陽住的草廬,揚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原文譯文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出名,有名

靈驗

能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德行美好大

博學的人出名,有名靈驗這能散布很遠的香氣,22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

調弄

不加裝飾的琴

指弦樂器指管樂器

指官府文書形體、軀體

平民,指沒有功名的人調弄不加裝飾的琴指弦樂器23映入

在國內

進入合乎

映入在國內進入合乎24使……勞累

勞苦慰問

使……勞累勞苦慰問25出名,有名命名

出名,有名命名26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靈驗名詞用作動詞,出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擾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詞類活用形容詞用作動詞,靈驗名詞用作動詞,出名形容詞的使動用27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靈驗。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8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說說笑笑的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平民。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6.孔子云:何陋之有?(倒裝句。賓語前置)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9陋室銘(中考復習課件系列)30文章要點文3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文章從三個方面表現了“陋室”不陋:環境清幽寧靜,交往人物博學,生活情趣高雅。(

)2.文章結尾列舉諸葛廬、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

)(“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32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從正面實寫,表現主人生活的從容恬靜;“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從反面虛寫,表現主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棄。(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淡雅中又生機盎然,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中充滿生機的鮮活的生活狀態。(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從正面實寫,表現主人生活的從容恬靜335.“素琴”“金經”暗示了陋室生活的枯燥無味,“無絲竹之亂耳”表現了他對燈紅酒綠生活的鄙棄。(

)(“素琴”“金經”暗示了質樸高雅的情趣。)6.本文與《愛蓮說》的旨意均非直白顯豁道出,而是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達出來,意境雋永、韻味深長。(

)(“借景抒情”有誤,應是“托物言志”。)7.從表達方式看,本文融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5.“素琴”“金經”暗示了陋室生活的枯燥無味,“無絲竹之亂耳34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通過寫“陋室不陋”,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思想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B.作者雖然身處“陋室”,物質生活艱難,但精神生活還是豐富的。C.作者自比諸葛亮、揚雄,勇于以古人為榜樣,保持高尚節操。D.文中舉諸葛廬、子云亭的例子,是為了引出孔子“何陋之有”的觀點。D是為了說明“陋室不陋”。綜合選擇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