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導論生理心理學的性質腦與行為的演化與發展腦發育與行為腦與行為關系的探索與發展第一節生理心理學的性質一、什么是生理心理學(一)生理心理學的定義生理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生理機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腦而產生心理現象的物質過程的科學。
PhineasGage蓋齊(美)鐵路工人被約6公斤的鐵釬擊中,幾分鐘后蘇醒,并自己走上樓梯,幾天后因感染發炎,但兩個月后回到小鎮,由原來一個和藹可親的人變得粗暴無禮固執反復無常的人.Gage的頭蓋骨二生理心理學的學科性質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的臨近學科心理生理學神經心理學神經行為學認知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科學納米神經生物學
(三)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手段一、干預機體二、干預行為三、觀察行為和機體變量的共變關系(四)研究對象和不同層次的分析(五)生理心理學研究的目的
(六)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歷史
1、樸素唯物主義對心理機制的看法①心理活動與心臟聯系起來例如:中國的漢字:想、思、意、感等西方:亞里士多德
②心理活動與多種器官相聯系代表人物: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古羅馬醫生蓋倫③腦是心理的器官代表人物:阿爾克米翁、埃拉西斯特拉圖斯
我國古代對心理機制的看法“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不可毀”明代李時珍:“腦為元神之府”清代王清任:“靈機發于心”2、近代心理生理機制的研究
1791年意大利Galvani發現刺激蛙的臀部肌肉能產生電流,提出神經沖動是電的論斷。
1811年英國Bell指出神經的某些結構是運動的,另一些是感覺的,不同的神經元擔任不同的職能完成不同的心理機能。
19世紀30年代繆勒提出“神經特殊能力”說19世紀初奧利地醫生Gall首次提出大腦皮層機能定位
謬論:“顱相術”1866年,布羅卡(P·BroCa)發現了位于額葉的“言語運動中樞”;1874年,維爾尼克(K.WerniCke)發現了語言感覺區17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首次運用反射的概念解釋心理活動俄羅斯生理學家謝切諾夫把反射分為開始環節、中間環節、終末環節三個環節,指出心理現象是在中間環節產生的17世紀-19世紀中葉感覺心理學發展迅速:赫爾姆霍茨提出色覺的“三原色學說”和聽覺的“共鳴說”,闡明了色覺和聽覺的生理機制德國學者馮特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學原理》一書,指出“科學的心理學就是生理心理學,馮特的《生理心理學原理》可以作為生理心理學這門學科誕生的標志。意大利學者Golgi的神經元理論前蘇聯生理學家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