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750-2019水電站(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_第1頁
DB1750-2019水電站(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_第2頁
DB1750-2019水電站(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_第3頁
DB1750-2019水電站(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_第4頁
DB1750-2019水電站(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A47

DB63青 海 省 地 方 標 準DB63/T1750—2019(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20192019061920190901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63/T1750DB63/T1750—2019目 次前言 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水電站(廠)防雷類別劃分 2接地裝置測試內容與要求 2接地裝置參數測量要求及方法 4大型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試 5土壤電阻率的測試 5測試周期 5附錄A(規范性附錄)接地電阻測試方法 7附錄B(規范性附錄)架空線路桿塔測試要求和方法 9附錄D(規范性附錄)場區地表電位梯度分布測試 13附錄附錄D(規范性附錄)場區地表電位梯度分布測試 13附錄E(規范性附錄)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測試 14附錄F(規范性附錄)土壤電阻率的測試 16前 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青海省氣象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青海省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南州氣象災害防御技術中心、青海省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歐建芳、王玉娟、杜海榮、楊成山、牛曉東、祁海霞、黃志鳳、趙永業、司楊。IIII水電站(廠)防雷與接地性能測試技術規范范圍(廠及測試周期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陸上各類水電站(廠)防雷裝置性能及接地特性參數測試。規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900.73電工術語接地與電擊防護GB/T21431 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B50057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T50064 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設計規范GB/T50065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DL/T475 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NB/T35050水力發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3術語和定義DL/T475 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NB/T35050水力發電廠接地設計技術導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水電站(廠)將水流能量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又稱水電廠。3.2(電力)系統接地電力系統的一點或多點的功能接地和保護接地,也叫工作接地。[GB/T2900.73,定義195-01-14]3.3保護接地為了電氣安全,將系統、裝置或設備的一點或多點接地。[GB/T2900.73,定義195-01-11]3.4雷電保護接地1為雷電保護裝置(避雷針、避雷線和避雷器等)向大地泄放雷電流而設的接地。[GB/T50065,定義2.0.4]3.5防靜電接地為防止靜電對易燃油、天然氣貯罐和管道等的危險作用而設的接地。[GB/T50065,定義2.0.5]3.6有效接地系統變壓器和發電機的中性點直接或經過小阻抗與接地裝置連接的系統。[NB/T35050,定義2.0.3]3.7非直接接地系統接的系統。[NB/T35050,定義2.0.4]3.8高土壤電阻率土壤電阻率土壤電阻率>500·m時為高土壤電阻率。4水電站(廠)防雷類別劃分生產性建筑物劃分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含大壩、主廠房、副廠房、變電(開關)站、主控室、配電裝置室等。一般性建筑物劃分為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含辦公用房、生活區等。5接地裝置測試內容與要求系統和保護接地測試內容和要求系統接地測試包括有效接地系統和非直接接地系統測試。——有效接地系統測試內容包括:接地變壓器中性點;變壓器中性點電抗器接地端;線路并聯電抗器中性點電抗器接地端;電壓互感器二次繞組;接地開關接地端。——非直接接地系統測試內容包括:a)直接接地的消弧線圈接地端;2中性點電阻接地端;絕緣監視電壓互感器一次側中性點。保護接地測試內容:——電機、變壓器和高壓電氣的底座和外殼;——發電機中性點柜的外殼、發電機出線柜、封閉母線的外殼和變壓器、開關柜等(配套)的金屬母線槽等;——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的接地端子;——配電、控制和保護用的屏(柜、箱)等的金屬框架;——箱式變電站和環網柜的金屬箱體等;——發電站(廠)電纜溝和電纜隧道內,以及地上各種電纜金屬支架等;——屋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和鋼筋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欄和金屬門;——電力電纜接線盒、終端盒的外殼,電力電纜的金屬護套或屏蔽層,穿線的鋼管和電纜橋架等;——裝有(架空地線、又稱避雷線)的架空線路桿塔;——裝在配電線路桿塔上的開關設備、電容器等電氣裝置;——高壓電氣裝置傳動裝置;——附屬于高壓電氣裝置的互感器的二次繞組和鎧裝控制電纜的外皮。1表1接地裝置的工頻接地電阻系統名稱接地裝置特點接地電阻()有效接地系統一般土壤電阻率地區R≤2000/IR≤0.(I>4000A)高土壤電阻率地區R≤5非直接接地系統僅用于高壓電力設備的接地裝置R≤250/I≤10高壓與低壓電力設備共用的接地裝置R≤120/I≤4高土壤電阻率地區地網外高壓電力設備R≤30水電站(廠)接地系統R≤15低壓系統低電壓電力設備R≤4并列運行的電力設備總容量﹤100kVA時R≤10并列運行的電力設備總容量≥100kVA時R≤4高壓系統1kVR≤50/I≤4低電阻接地系統的高壓配電電氣裝置R≤4保護配電柱接地裝置R≤10注:R是季節變化的最大接地電阻,單位為歐姆(;I是計算用流經接地裝置的最大入地電流,單位為安培(A,有效值。5.2雷電保護接地的測試內容和接地電阻值5.2雷電保護接地的測試內容和接地電阻值雷電保護接地的測試內容和接地電阻值的要求見表2。3DB63/T1750DB63/T1750—2019表2防雷裝置測試內容與要求裝置類別測試內容接地電阻()一般性建筑物接閃器測試方法及接地電阻要求見GB/T21431第5章的規定。引下線接地裝置雷擊電磁脈沖屏蔽等電位連接電涌保護器生產性建筑物防直擊雷過電壓保護而采用的接閃桿、接閃線所有設有接閃桿、接閃線的構架均應設集中接地裝置并符合GB/T50064第5.4.2的規定,接地電阻≤4。獨立接閃桿10壤電阻率地區接地電阻應符合NB/T35050第3.1.7的規定。線路屏蔽和布線的電氣連接符合GB50343第5.3的規定,過渡電阻≤0.2,接地電阻≤1。電子設備等電位連接符合GB500576.3.16.3.4≤0.2,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按接入設備的中要求的最小值確定。防靜電接地的測試內容和接地電阻要求水電站(廠)30。30水電站(廠)30。3010),3020m~25m應接30。架空線路桿塔的接地電阻要求水電站(廠)3表3架空線路桿塔的工頻接地電阻5.4.2變電(開關)10。6接地裝置參數測量要求及方法6.1NB/T3505012.1.14土壤電阻率(·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工頻接地電阻()1015202530注:如土壤電阻率超過2000·m,接地電阻很難降低到30時,可采用6~8根總長不超過500m的放射形接地體,或采用連續伸長接地體,接地電阻不受限制。A。B。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試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試內容及要求接地裝置的特性參數測試應包含以下內容:——電氣完整性測試;——接地阻抗測試(含分流測試);——場區地表電位梯度分布測試;——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的測試。DL/T4756.1DL/T4756.5DL/T4756.6C。GB/T500654.2(包括地形、地質、接地裝置的大小和運行年限等)綜合判斷。6.2D。E。7.2接地裝置特性參數現場測試步驟接地裝置特性參數現場測試步驟如下:——根據圖紙和現場確定地網的結構和尺寸;——現場踏勘,確定電位極和電流極位置;——現場布線及布置接地極;D。E。7.2接地裝置特性參數現場測試步驟接地裝置特性參數現場測試步驟如下:——根據圖紙和現場確定地網的結構和尺寸;——現場踏勘,確定電位極和電流極位置;——現場布線及布置接地極;——測試回路調試,包括線路絕緣狀況測試、干擾測試、回路阻抗測試;——接地阻抗測試(含分流測試);——場區地表電位梯度分布、跨步電位差、接觸電位差測試;——測試數據準確性的驗證;——收線及恢復現場。注:現場安全措施需滿足要求,進行安全技術交底。8土壤電阻率的測試土壤電阻率測試的基本要求見DL/T 475第10.1條的規定。F。9測試周期51262~3進行。水電站(廠)1(含分流測試)366附錄A(規范性附錄)A.1電流-電壓表三極法電流-電壓表三極測試有以下三種方法:a)直線法:說明:G—被試接地裝置;C—電流極;P—電位極;D—被試接地裝置最大對角線長度;dCG—電流極與被試接地裝置中心的距離;dPG—電位極與被試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圖A.1電流-電壓表三極法測試電極布置示意圖電流線和電位線保持盡量遠的距離,以減小互感耦合對測試結果的影響。30°夾角法:如果土壤電阻率均勻,可采用dCG和d說明:G—被試接地裝置;C—電流極;P—電位極;D—被試接地裝置最大對角線長度;dCG—電流極與被試接地裝置中心的距離;dPG—電位極與被試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圖A.1電流-電壓表三極法測試電極布置示意圖電流線和電位線保持盡量遠的距離,以減小互感耦合對測試結果的影響。30°夾角法:如果土壤電阻率均勻,可采用dCG和dPG相等的等腰三角線,此時使θ約為30°,dCG=dPG≥2D。遠離夾角法:θ≥45°,dPG的長度與dCG地阻抗用DL/T475式(2)修正。A.2電位降法7電位降法測量接地阻抗的接線圖如A.2所示。說明:G—被試接地裝置;P—電位極;C—電流極;D—被試接地裝置最大對角線長度;dCG—x—電位極與被試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d—測試距離間隔。圖A.2電位降法測試電極布置示意圖流過被試接地裝置流過被試接地裝置G和電流極C的電流IP從G與電位線夾角通常在45°,可以更大,但一般不小于30°,每間隔d(50m或100或200m)測試一次P與G之間的電位差UU與x試驗電流下被試接地裝置的電位升高Vm,接地裝置的接地阻抗值Z由DL/T475式(1)確定。C路;當地下情況復雜,可考慮以其他方法來測試和校驗。8附錄B(規范性附錄)架空線路桿塔測試要求和方法一般要求水電站(廠)內架空線路桿塔接地裝置的接地阻抗測試的一般要求如下:桿塔接地阻抗測試采用三級法。100mA,以保證測試的有效性和準確性。40HZ的標準正弦波。測試應遵守現場安全規定,雷云在桿塔上方活動時應立即停止測試,并撤離測試現場。測試方法說明:G—被試桿塔接地裝置;P—電位極;C—電流極;L—說明:G—被試桿塔接地裝置;P—電位極;C—電流極;L—桿塔接地裝置的最大射線長度;dCG—電流極與桿塔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dPG—電位極與桿塔接地裝置邊緣的距離。圖B.1架空線路桿塔接地裝置的接地阻抗測試示意圖全部斷開,并將各接地引下線短接。測試方式視放線路徑實際情況確定,放線路徑狹窄,采用直線法,否則采用夾角法。具體要求見DL/T475第7.2.2的規定。9注意事項三級法測試桿塔接地裝置接地阻抗的注意事項如下:延長線同方向布線。置方向,或增大防線的距離,重新測試。B.1C2P2與接地裝置之間引線的長度。1010附錄C(規范性附錄)接地裝置的電氣完整性測試方法分與參考點之間的直流電阻。如果開始即有很多設備測試結果不良,宜考慮更換參考點。測試的范圍不同場所的接地裝置電氣完整性測試的范圍分別如下:(開關)站的接地裝置:各個電壓等級的場區之間;各高壓和低壓設備,包括構架、分線箱、匯控箱、電源箱之間;主控機內部各接地干線,場區內和附近的通信及內部各接地干線之間;獨立接閃桿與主地網之間;其他必要部分與主地網之間。局部地網和主地網之間;廠房與主地網之間;各發電機單元與主地網之間;局部地網和主地網之間;廠房與主地網之間;各發電機單元與主地網之間;間。測試中應注意的問題測試中應注意減小接觸電阻的影響。當發現測試值在50m以上時,應反復測試驗證。測試儀器11.0時應注意扣除測試引線的電阻。C.5測試結果的判斷和處理測試結果判斷和處理如下:a)狀況良好的設備測試值應在50m以下;1150m~200m的設備狀況尚可,宜在以后例行測試中重點關注其變化,重要的設備宜在適當的時候檢查處理;200m~1理;1以上的設備與主地網未連接,應盡快檢查處理;獨立接閃桿的測試值應在500m以上,否則視為沒有獨立;測試中相對值明顯高于其他設備,而絕對值又不大的,按狀況尚可對待。1212附錄D(規范性附錄)場區地表電位梯度分布測試D.1測試方法接地裝置如圖D.130m(間距d通常為1或2測試地表與參考點之間的電位D.1V-x說明:P說明:P—電位極;d—測試間距。圖D.1場區地表電位梯度分布測試示意圖當間距d為1T按DL/T4(7折算得到實際系統故障時的單位場區地表電位梯度UT。電位極P20cm物。測試線較長時,應注意電磁感應的干擾。D.2測試結果的判定超過35kA時,折算后得到的單位場區地表電位梯度通常在20V/m以下,一般不超過60V/m,如果接近或超過80V/m電流超過35kA時,折算后參照以上原則判斷測試結果。13附錄E(規范性附錄)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測試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允許值規定在有效接地系統中的允許值和式(E.1)計算所得的數值:???????????????(.)????????????????(.)式中:t(;sρsCs—表層衰減系數;ts—接地故障電流持續時間。在非直接接地系統中的允許值當電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后,當不迅速切除故障時,產生的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不應超過式(E.3)和式(E.4)計算所得的數值:????????????????(.)????????????????E4)接觸電位差和跨步電位差的測試接地裝置如圖A.2施加實驗電流后,根據圖E.120cm1.0m的3~4個不同方向測試,找出接觸電位差最大值,按式(E.5)計算出最大入地電流下的實際接觸電位差Us,并與本標準中規定的允許值進行比較判斷。14式中:t(;t’—接觸電位差測量值(;Is—被測接地裝置內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電流;Im—注入地網的測試電流。圖E.1接觸電位差、跨步電位差測試示意圖

????????????????E5)根據圖根據圖E.1測試設備的跨步電位差,測試電極的處理與接觸電位差測試相同,在場區邊緣、重1.0m3~4個不同方向測試,找出跨步電位差最大值,按式(E.6)計算出最大入地電流下的實際跨步電位差Ut,并與本標準中規定的允許值進行比較判斷。????????????????E6)式中:s(;s’—跨步電位差測量值(;Is—被測接地裝置內系統單相接地故障電流;Im—注入地網的測試電流。15附錄F(規范性附錄)測試方法四極等距法或稱為Wenner法,布線如圖F.1所示,4個測試電極位于同一深度的一條直線上,兩電極之間的距離ɑ不小于電極埋設深度h的20倍。實驗電流流入外側兩個電極,接地電阻測試儀通過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