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語法簡析
----
句式倒裝
文言文語法簡析
----
句式倒裝
文言文語法簡析
----課件制作
東方鶴
(河北寧晉四中)
課件制作東方鶴(河北寧晉四中)
古今漢語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況下,漢語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順序的。如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動詞謂語在前,賓語在后;修飾限制或在中心詞前,補充成份在謂語后。
但在古代漢語中,有些詞在充當句子成分時,與現代漢語的位置順序不一致。有時賓語可以放在動詞謂語前面,定語可以放在中心語的后面,甚至有時候謂語還可以放到主語的前面等。
古今漢語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況下,漢語句常見的倒裝有以下的五種:
1賓語前置:疑問句中
否定句中
2定語后置:數量性定語后置
修飾性定語后置
“者”字短語作定語后置
出現結構助詞3介詞賓語前置4介詞短語的位置,
5謂語前置
常見的倒裝有以下的五種:
1賓語前置:1)
賓語前置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其類有三:
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提前。
例如,
①
大王來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實不才,又誰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焉?
⑤“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⑥
吾
誰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問代詞“何”、“安”、“誰”、“孰”、“奚”,都是用作賓語而置于謂語的前邊的。例(3)的“敢”是能愿動詞,它必須與動詞連在一,所以“誰”用在“敢”之前。最有啟發性的是例(6),“欺天乎”當然也是疑問句。但由于“天”這個賓語是名詞。不是疑問代詞。所以放在動詞“欺”的后面。
1)賓語前置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二、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聞也
(未聞之)
③我無
爾詐,爾無我虞。
(無詐爾…)
④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莫欺之)
△疑問代詞作賓語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漢語中相當嚴格的。據統計,《左傳》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置于動詞前面的,并不那么嚴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況。例如:
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
何求。
漢代以后,這種賓語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
為之。
雖然漢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們可以認為前置是沿襲先秦語法規則,是文人仿古的結果。
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三)賓語后有結構助詞“是”、“之”等
為了突出賓語而把賓語提前,并在提前的賓語和動詞之間用上“是”或“之”,構成“賓語+是(之)+動詞”的格式,例如:①
宋何罪之有?②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
也。③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④
我周之東遷,晉鄭依焉。⑤
王貪而無信,唯蔡是感。(感通憾怨恨)⑥
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責備你)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過爾。
((三)賓語后有結構助詞“是”、“之”等
為了突出賓語而把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過爾。為了強調行為的單一性、排他性和論斷性,便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唯”、“惟”,構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這種格式。這種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語中,如“惟命是從”“唯利是圖”“唯才是舉”等。其他語句如:1惟余馬首是瞻。(只要看我的馬頭就行了)2惟陳言之務去。(只要是陳舊的語言就務必去除)以上各句翻譯要體現出“只要…就”的意思來,如只要是命令就聽從,只要有利就圖,只要是人才就舉薦。
古漢語中,還有些沒有形式標志的賓語前置,但并不多見。
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2)定語后置:
在現代漢語里,定語一般都放在名詞中心語前面,用來修飾中心語。但在古代漢語里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或者因為定語過長沒,而為了使語言更流暢,于是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后邊。今譯時,一般都應提到中心語前面,其格式有三類
〈1〉數量性定語后置
①
命子封帥
車--三百乘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飾性的定語后置
①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分別譯為:“長長的劍”(陸離,形容劍之長),“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廟堂,遠遠的江湖。
〈3〉“者”字短語作定語后置
①
太子賓客--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
譯為“知其事的太子賓客:“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的石頭:“好事的少年”。都因為有“者”字標志而將定語后置
。
(2)
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主要以下兩種:
〈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
奚為不自織?
(為什么?)
②何以
戰?
(憑什么?)
③客
胡為若此
(為什么?)
④曷為
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為何?)
⑤
學
惡乎始?
惡乎終?
(從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志,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
楚國
方城以為城,
漢水以為池。
②
楚戰士無不
一以當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張良
西向待。
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夜以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夠
(2)定語后置:
在現代漢語里,定語一般都放在名詞中心語前
(
3)
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主要以下兩種:
〈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
奚為不自織?
(為什么?)
②何以
戰?
(憑什么?)
③客
胡為若此
(為什么?)
④曷為
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為何?)
⑤
學
惡乎始?
惡乎終?
(從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志,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
楚國
方城以為城,
漢水以為池。
②
楚戰士無不
一以當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張良
西向待。
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夜以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留。
(3)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4)
介賓語短語的位置
介賓短語可以作狀語,也可以作補語,這是古今漢語相同的。但是,古漢語中表示方式、時間、處所、原因、比較、被動等的介賓斷語務作補語。“以、賓”式短語作狀語。補語參串,而這些補語的短語,今譯時一般要作狀語翻譯。若仍作補語直譯,便感到生際別扭,如:
①
何不
試之以足?(用腳試試)
②
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
③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從……比……)
④
兵數
破于齊秦。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對象,③介處所,主動者,⑤介時間,今譯時,都應譯作狀語。。
(4)
謂語前置
主倒置,是為了突出謂語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或是為了合乎講對仗,押音韻,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為君也!
⑤
灼灼其華
⑥
竹喧歸浣女,動下漁舟
以上之例分別體現了謂語前的三種情況。
A.疑問句
B.感嘆句
C.舊詩詞押韻
(4)介賓語短語的位置
介賓短語可以作狀語,也可以作補語(5)
謂語前置
主倒置,是為了突出謂語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或是為了合乎講對仗,押音韻,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為君也!
⑤
灼灼其華
⑥
竹喧歸浣女,動下漁舟
以上之例分別體現了謂語前的三種情況。
A.疑問句
B.感嘆句
C.舊詩詞押韻
(5)謂語前置
主倒置,是為了突出謂語的意義加重謂語的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鍥而不舍
金石可鏤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論你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論你在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后就不要悔恨。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抱最大的希望,為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過于家!游手好閑會使人心智生銹。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來看它。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上帝從不埋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埋怨上帝的不公。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世上最累人的事,莫過于虛偽的過日子。覺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實只在一念之間。第一個青春是上帝給的;第二個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少一點預設的期待,那份對人的關懷會更自在。思想如鉆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鉆下去才有力量。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如果你曾歌頌黎明,那么也請你擁抱黑夜。問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誠感人。未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不論你在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之后就不要停止。身體健康,文言文語法簡析
----
句式倒裝
文言文語法簡析
----
句式倒裝
文言文語法簡析
----課件制作
東方鶴
(河北寧晉四中)
課件制作東方鶴(河北寧晉四中)
古今漢語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況下,漢語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順序的。如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動詞謂語在前,賓語在后;修飾限制或在中心詞前,補充成份在謂語后。
但在古代漢語中,有些詞在充當句子成分時,與現代漢語的位置順序不一致。有時賓語可以放在動詞謂語前面,定語可以放在中心語的后面,甚至有時候謂語還可以放到主語的前面等。
古今漢語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況下,漢語句常見的倒裝有以下的五種:
1賓語前置:疑問句中
否定句中
2定語后置:數量性定語后置
修飾性定語后置
“者”字短語作定語后置
出現結構助詞3介詞賓語前置4介詞短語的位置,
5謂語前置
常見的倒裝有以下的五種:
1賓語前置:1)
賓語前置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是古代漢語中最為突出的一種語序現象。一般地說這種前置是有條件的。其類有三:
一、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提前。
例如,
①
大王來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實不才,又誰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焉?
⑤“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⑥
吾
誰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問代詞“何”、“安”、“誰”、“孰”、“奚”,都是用作賓語而置于謂語的前邊的。例(3)的“敢”是能愿動詞,它必須與動詞連在一,所以“誰”用在“敢”之前。最有啟發性的是例(6),“欺天乎”當然也是疑問句。但由于“天”這個賓語是名詞。不是疑問代詞。所以放在動詞“欺”的后面。
1)賓語前置
賓語在一定的語境中,要放在動詞謂語之前,這二、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聞也
(未聞之)
③我無
爾詐,爾無我虞。
(無詐爾…)
④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莫欺之)
△疑問代詞作賓語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漢語中相當嚴格的。據統計,《左傳》中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置于動詞前面的,并不那么嚴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況。例如:
①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
何求。
漢代以后,這種賓語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
為之。
雖然漢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們可以認為前置是沿襲先秦語法規則,是文人仿古的結果。
二、否定句中代詞賓語要前置
常見的否定詞有:不、母、無、((三)賓語后有結構助詞“是”、“之”等
為了突出賓語而把賓語提前,并在提前的賓語和動詞之間用上“是”或“之”,構成“賓語+是(之)+動詞”的格式,例如:①
宋何罪之有?②
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
也。③
將虢是滅,何愛于虞?④
我周之東遷,晉鄭依焉。⑤
王貪而無信,唯蔡是感。(感通憾怨恨)⑥
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責備你)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過爾。
((三)賓語后有結構助詞“是”、“之”等
為了突出賓語而把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過爾。為了強調行為的單一性、排他性和論斷性,便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唯”、“惟”,構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就是這種格式。這種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語中,如“惟命是從”“唯利是圖”“唯才是舉”等。其他語句如:1惟余馬首是瞻。(只要看我的馬頭就行了)2惟陳言之務去。(只要是陳舊的語言就務必去除)以上各句翻譯要體現出“只要…就”的意思來,如只要是命令就聽從,只要有利就圖,只要是人才就舉薦。
古漢語中,還有些沒有形式標志的賓語前置,但并不多見。
其各例意思分別是:宋有何罪、說的是虞虢、將滅虢、依晉鄭、感蔡(2)定語后置:
在現代漢語里,定語一般都放在名詞中心語前面,用來修飾中心語。但在古代漢語里為了強調和突出定語或者因為定語過長沒,而為了使語言更流暢,于是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后邊。今譯時,一般都應提到中心語前面,其格式有三類
〈1〉數量性定語后置
①
命子封帥
車--三百乘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飾性的定語后置
①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分別譯為:“長長的劍”(陸離,形容劍之長),“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廟堂,遠遠的江湖。
〈3〉“者”字短語作定語后置
①
太子賓客--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一蟲。
譯為“知其事的太子賓客:“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的石頭:“好事的少年”。都因為有“者”字標志而將定語后置
。
(2)
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主要以下兩種:
〈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
奚為不自織?
(為什么?)
②何以
戰?
(憑什么?)
③客
胡為若此
(為什么?)
④曷為
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為何?)
⑤
學
惡乎始?
惡乎終?
(從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志,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
楚國
方城以為城,
漢水以為池。
②
楚戰士無不
一以當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張良
西向待。
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夜以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夠
(2)定語后置:
在現代漢語里,定語一般都放在名詞中心語前
(
3)
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但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放在介詞之前,主要以下兩種:
〈1〉疑問句中,介詞的賓語前置
①許子
奚為不自織?
(為什么?)
②何以
戰?
(憑什么?)
③客
胡為若此
(為什么?)
④曷為
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
(為何?)
⑤
學
惡乎始?
惡乎終?
(從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詞賓語的前置。
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雖無形式標志,但也可以將賓語提到介詞之前。例如:
①
楚國
方城以為城,
漢水以為池。
②
楚戰士無不
一以當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張良
西向待。
在現代漢語中,還有“夜以繼日”這類成語是古漢語的遺留。
(3)介詞賓語前置
介詞結構的賓語通常是在介詞后面,(4)
介賓語短語的位置
介賓短語可以作狀語,也可以作補語,這是古今漢語相同的。但是,古漢語中表示方式、時間、處所、原因、比較、被動等的介賓斷語務作補語。“以、賓”式短語作狀語。補語參串,而這些補語的短語,今譯時一般要作狀語翻譯。若仍作補語直譯,便感到生際別扭,如:
①
何不
試之以足?(用腳試試)
②
五畝之宅,
樹之以桑。
③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從……比……)
④
兵數
破于齊秦。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對象,③介處所,主動者,⑤介時間,今譯時,都應譯作狀語。。
(4)
謂語前置
主倒置,是為了突出謂語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或感情色彩,或是為了合乎講對仗,押音韻,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火鍋店創業全攻略
- 生鮮店陳列管理教程
-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字剪輯創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綜合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流化造粒包衣干燥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數據庫課程設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漳州理工職業學院《現代數控機床及控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體育職業學院《人文經典閱讀實踐(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型破碎路面施工方案
- 遼寧大學《編排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 2025年上半年江蘇南通市通州區事業單位統一招聘52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教案-古希臘神話
- 自考《英語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卷與參考答案(2025年)
- 信托業務數字化轉型-洞察分析
- 音樂節組織與執行流程指南
- 專題26 實驗與探究 十年(2015 2024)高考生物真題分類匯編(全國) (解析版)
- 機械工程師中級考試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關于對全市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檢查情況的通報
- 辦公5s管理內容和標準
- 有限空間安全技術交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