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古代詩歌中常見意象蘊含的意義。2.掌握鑒賞詩歌景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鑒賞詩歌景物形象一般的答題格式。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古代詩歌中常見意象蘊含的意義。詩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詩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敘事的詩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觀物象)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借以表達主觀感情的載體事物形象(詠物詩)(偏重寫景的詩歌)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萬物,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詩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A、詩中的抒情主人公B、作品中特定人物鑒賞景物形象的方法
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就是要捕捉意象,品味意境,分析蘊涵在形象中的思想情感和社會意義。
意象:是詩人在詩歌中描寫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物,意象是具體的。
意境:由許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藝術(shù)的組合到一起,形成的詩歌的基本的整體情境、氛圍。意境是空靈抽象的。如孤獨凄涼、閑適淡泊、清新飄逸、沉郁頓挫……鑒賞景物形象的方法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意象與意境的關(guān)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鐵絲網(wǎng)、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這樣簡單的關(guān)系式來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圍意象與意境的關(guān)系:用這樣簡單的關(guān)系式來表示:
一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無詩味,主要看意象;詩美不美,有無意蘊,主要則看意境。由詩味到詩美,實際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過程。離開了意象,就無以談意境。因此,在詩詞中,起點是意象,終點卻是意境。意境,或雄渾壯麗,或幽清明凈,或沉郁孤愁,或開闊蒼涼等。
一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無詩味,主要看意象;詩美不美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的《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就是意象。這些意象與“獨”、“縹緲”、“恨”、“寂寞”、“冷”
等詞的感情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征意味的詩句結(jié)合起來構(gòu)成了孤獨、凄涼的氣氛,這就是意境。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愿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tài)度。“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景物形象類題型考查類型第一種類型:分析意象型設(shè)問方式①這首詩選取的意象有什么特點?試作分析。②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一意象③詩中描寫某個意象有何作用?答題步驟1、析含義:分析意象的基本含義2、剖原因: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意象3、析效果:指出描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景物形象類題型考查類型(一)常見意象歸納舉例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行總結(jié),以助考生記憶,從而更好地解答詩詞鑒賞題:松梅竹菊寓高潔,
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
杜鵑鷓鴣啼凄凄,
梧桐葉落透悲意。
別時長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傳愁緒。
烏鴉燕子系興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詩歌中一些常見(一)常見意象歸納舉例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一、“松梅竹菊”寓高潔: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xiàn)高潔的情操。王吉《詠竹》:“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王旭《踏莎行》(2009浙江高考):“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一、“松梅竹菊”寓高潔: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二、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
皓月當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喚起詩人的懷遠之念。
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雁是一種候鳥,古詩詞常用大雁南飛的景象書寫在外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2004年湖北高考):“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二、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皓月當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三、“杜鵑”“鷓鴣”啼凄凄
杜鵑,又名子規(guī)、杜宇等,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讓位于他的臣子后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又說杜鵑叫聲如“不如歸去”,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了凄涼、哀傷的象征。晏幾道《鷓鴣天》(2004年全國卷Ⅱ):“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李白的《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三、“杜鵑”“鷓鴣”啼凄凄杜鵑四、“梧桐”葉落透悲意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朱淑真的《秋夜》: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四、“梧桐”葉落透悲意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五、別時“長亭”“柳”依依
在古典詩詞里,楊柳常常與離情相關(guān)聯(lián)
柳永的《雨霖鈴》同時寫到了這兩種意象,分別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五、別時“長亭”“柳”依依在古典詩六、落“花”流“水”傳愁緒
“花”落讓人愛憐、傷感,“水”流或喧囂或舒緩,綿延不絕,最惹人愁緒,因此,在古詩詞中常用落花流水來表達憂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六、落“花”流“水”傳愁緒“花”落讓人愛憐、傷感,“水”七、“烏鴉”“燕子”系興衰
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衰敗的氛圍。燕子則因其有眷戀舊巢的特點,成為古典詩詞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歷史興衰感慨的寄托。出現(xiàn)“烏鴉”這一意象的高考題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陽送韋參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2006年江蘇卷《鷓鴣天》:“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七、“烏鴉”“燕子”系興衰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八、“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遷。古詩詞常用“草木”來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歷史興亡的感嘆。《揚州慢》“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2007年湖北卷《過華清宮》也用到了樹木的意象:“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八、“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晏幾道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析含義)(2)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剖原因)(3)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指作用)
最后兩句是說:流浪天涯的人啊哪里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一下“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孤舟聯(lián)結(jié)著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剖原因)作者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xiāng)、孤寂之感。(析效果)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第二種類型: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提問變體:這首詩歌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題步驟1、描圖景: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2、點氛圍: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意境氛圍特點。3、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種類型:分析意境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
遲日,春日。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春天陽光普照,江山明麗,春風(fēng)送來花草的馨香,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鴛鴦在溫暖的沙洲上靜睡,(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描圖景點氛圍析情感絕句二首(其一)答:春天陽光普照,江山明麗,春風(fēng)送來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
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09年江蘇卷)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fēng)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gòu)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⑵詞中寫了哪些“風(fēng)塵惡”的景象?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09年江蘇卷)鐵騎滿郊詩詞鑒賞中景物形象的意境術(shù)語及例子概括詩歌的意境,常用這樣一些術(shù)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翰遼闊、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朧渺遠、空靈高遠、空蒙迷茫、蒼涼悲壯、優(yōu)美迷人、清新明麗、清凈幽遠、寧靜恬淡、清凈悠閑、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雄渾開闊(雄壯浩翰,用以形容天空、大海等。開闊,指(面積或空間范圍)寬廣)----景物描寫氣勢浩瀚,氣魄雄偉,渾厚磅礴。景物色調(diào)大多是單一而非絢麗的。多傳達豪邁之情。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使至塞上(唐)王維詩詞鑒賞中景物形象的意境術(shù)語及例子雄奇瑰麗(雄偉奇特;形容異常美麗,可與玫瑰相媲美。)---景物雄壯,奇特非平常景色,異常美麗。亦多傳達豪情。李白詩如《蜀道難》李商隱《錦瑟》詩中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雄奇瑰麗(雄偉奇特;形容異常美麗,可與玫瑰相媲美。)---景空靈高遠(道家哲學(xué)境界,是指人或思想靈活而不可捉摸,空靜而帶有靈活的氣息。又高又遠)----既高深莫測,又變化多端,是動與靜的結(jié)合。多傳達遁世脫俗的情懷。王維的禪詩中多有體現(xiàn)。《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野花叢發(fā)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fēng)直似秋。”空靈高遠(道家哲學(xué)境界,是指人或思想靈活而不可捉摸,空靜而帶蒼涼悲壯(荒蕪悲涼、蒼茫凄涼;心緒哀傷,意氣激昂)---邊塞詩中多體現(xiàn)。多傳達思鄉(xiāng)懷親、愛國衛(wèi)國、征人愁怨等情感。范仲淹的〈漁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岑參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蒼涼悲壯(荒蕪悲涼、蒼茫凄涼;心緒哀傷,意氣激昂)---邊清新明麗(清爽而新鮮;明凈美麗)---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傳達閑適愉悅之情。杜甫《絕句二首》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清新明麗(清爽而新鮮;明凈美麗)---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寧靜恬淡(指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清靜淡泊)---環(huán)境安靜,即使有動態(tài)描寫,也是為了襯托靜景。詩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雜務(wù)干擾。白居易〈村夜〉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別外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多有體現(xiàn),《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寧靜恬淡(指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清靜淡泊)---凄涼冷落(孤寂冷落悲涼;冷清;不熱鬧)----多秋冬蕭瑟之景。多傳達悲傷落寞之情。杜甫詩中: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柳永詞中: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凄涼冷落(孤寂冷落悲涼;冷清;不熱鬧)----多秋冬蕭瑟之景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供兩兩組合的詞有: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幽遠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zhuǎn)、朦朧、靜美繁復(fù)——繁麗、熱烈、高亢、繁華、喧鬧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荒蕪、淳樸、清麗(清新明麗)、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可供兩兩組合的詞有: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
分析意境特點時的常用術(shù)語(一般為四字短語)雄渾壯麗、壯闊蒼茫、蒼涼悲壯、閑適恬淡、清幽明凈、明麗清新、蕭條凄寂、寧謐寂靜、淡雅朦朧、高遠深邃、繁華熱鬧、清冷幽靜、孤寂衰敗、寥廓曠遠、纏綿婉轉(zhuǎn)分析意境特點時的常用術(shù)語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1、析含義: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2、剖原因: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3、指作用: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1、描圖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再現(xiàn)畫面時既要忠于原詩,又要力求語言優(yōu)美2、點氛圍: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3、析感情:分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yīng)答出為什么而“哀傷”。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第三種類型:景物特色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是如何描寫景物的?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在寫景方面有何特色?簡要分析這首詩歌描寫景物的方法。答題步驟明手法——闡運用——析效果(情感)第三種類型:景物特色型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遠近;聽覺、觸覺、視覺等的變化2、看寫景的方法:修辭(比喻、比擬、夸張……),表現(xiàn)手法(襯托、對比、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點面結(jié)合、側(cè)面描寫……)3、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思歸的感傷。絕句(唐)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4、看詞語的錘煉:動詞、形容詞、有活用的詞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2012湖北省黃岡中學(xué)期中)村晚雷震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2)本詩在寫景上極有特色,請從表達技巧角度任選兩個方面加以賞析。(4分)
①煉字,作者用“滿”字寫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麗,春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見,渾然一體,別有趣味;“橫”字準確傳神寫出牧童嫻熟的牧牛技巧和聰明活潑的性格;②動靜結(jié)合,作者先寫靜景后寫動景,景物層次分明,有機結(jié)合,完整構(gòu)成一幅幽靜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圖;③以動襯靜,牧童的短笛襯托出晚村的幽靜;④比擬,“銜”用比擬手法寫出日落景象,化靜為動,形象生動;⑤情景交融,詩中情與景高度統(tǒng)一,水乳交融,詩中的每一處景物都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向往。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2012湖北省黃A、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的色調(diào),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愉悅的的B、陰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調(diào),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痛苦的A、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的色調(diào),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愉第四種類型:景物作用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描寫的景物(或景物的特點)有何作用?這首詩歌寫景的目的是什么?描寫某一景物有何好處?正確解答:1.渲染氣氛、烘托心情2.含蓄地表達感情(借景抒情、以景襯情//以景結(jié)情,含蓄雋永)3.襯托人物氣節(jié)、性格、或品質(zhì)(常見于詠物詩)4.為人物活動提供環(huán)境(交代時令、地點、環(huán)境)5.奠定感情基調(diào)第四種類型:景物作用型例、下面是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一),讀后回答問題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問:詩題為《秋詞》,那么作者在詩中寫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答:詩中的環(huán)境所抒寫的景象都暗合“秋詞”的要求。金井梧桐,秋深葉黃,夜深霜重。作用:①點明題意,向讀者暗示,這是一首宮怨詩;②渲染烘托凄清孤寂氣氛,奠定哀怨感情基調(diào);③烘托人物孤苦抑郁的心境。例、下面是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其一),讀后回答問題練習(xí)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問題。雙調(diào)·清江引張司久
西風(fēng)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達標練習(xí)問題:作者抓住哪些景物點染出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思?練習(xí)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的問題。達標練習(xí)問題:作者抓
抒發(fā)了游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xiāng)的愁情。(1)找出詩中的意象(2)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意象,點出這些意象所營造的氛圍(3)意象的作用,即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這首詩描寫西風(fēng)、雁、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節(jié)特征的景物;西風(fēng)送來了萬里之外的家書,大雁在滿山紅葉的時節(jié)中鳴叫,詩人靜聽雨聽芭蕉的聲音渲染出一種濃深的秋意;抒發(fā)了游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xiāng)的愁情。(1)找出詩中的意象(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勤懇讀書,廣泛閱讀,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閱讀科技書籍,我們能豐富知識,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文學(xué)作品,我們能提高文學(xué)鑒賞水平,培養(yǎng)文學(xué)情趣;通過閱讀報刊,我們能增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許多書籍還能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情操,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們前進。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景物形象鑒賞課件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鑒賞詩歌的景物形象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古代詩歌中常見意象蘊含的意義。2.掌握鑒賞詩歌景物形象的方法。3.掌握鑒賞詩歌景物形象一般的答題格式。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古代詩歌中常見意象蘊含的意義。詩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A、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詩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重敘事的詩歌)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觀物象)詩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東西借以表達主觀感情的載體事物形象(詠物詩)(偏重寫景的詩歌)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萬物,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詩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A、詩中的抒情主人公B、作品中特定人物鑒賞景物形象的方法
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就是要捕捉意象,品味意境,分析蘊涵在形象中的思想情感和社會意義。
意象:是詩人在詩歌中描寫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物,意象是具體的。
意境:由許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藝術(shù)的組合到一起,形成的詩歌的基本的整體情境、氛圍。意境是空靈抽象的。如孤獨凄涼、閑適淡泊、清新飄逸、沉郁頓挫……鑒賞景物形象的方法鑒賞古代詩歌的景物形象,意象與意境的關(guān)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鐵絲網(wǎng)、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這樣簡單的關(guān)系式來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圍意象與意境的關(guān)系:用這樣簡單的關(guān)系式來表示:
一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無詩味,主要看意象;詩美不美,有無意蘊,主要則看意境。由詩味到詩美,實際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過程。離開了意象,就無以談意境。因此,在詩詞中,起點是意象,終點卻是意境。意境,或雄渾壯麗,或幽清明凈,或沉郁孤愁,或開闊蒼涼等。
一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無詩味,主要看意象;詩美不美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的《卜算子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鴻”、“寒枝”等就是意象。這些意象與“獨”、“縹緲”、“恨”、“寂寞”、“冷”
等詞的感情色彩和“揀盡寒枝不肯棲”這個具有象征意味的詩句結(jié)合起來構(gòu)成了孤獨、凄涼的氣氛,這就是意境。表達的是作者孤高自賞,不愿與世俗同流的生活態(tài)度。“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景物形象類題型考查類型第一種類型:分析意象型設(shè)問方式①這首詩選取的意象有什么特點?試作分析。②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一意象③詩中描寫某個意象有何作用?答題步驟1、析含義:分析意象的基本含義2、剖原因: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意象3、析效果:指出描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景物形象類題型考查類型(一)常見意象歸納舉例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行總結(jié),以助考生記憶,從而更好地解答詩詞鑒賞題:松梅竹菊寓高潔,
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
杜鵑鷓鴣啼凄凄,
梧桐葉落透悲意。
別時長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傳愁緒。
烏鴉燕子系興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詩歌中一些常見(一)常見意象歸納舉例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意象進一、“松梅竹菊”寓高潔: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xiàn)高潔的情操。王吉《詠竹》:“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王旭《踏莎行》(2009浙江高考):“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一、“松梅竹菊”寓高潔: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二、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
皓月當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喚起詩人的懷遠之念。
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雁是一種候鳥,古詩詞常用大雁南飛的景象書寫在外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2004年湖北高考):“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二、借“月”托“雁”寄鄉(xiāng)思皓月當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三、“杜鵑”“鷓鴣”啼凄凄
杜鵑,又名子規(guī)、杜宇等,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讓位于他的臣子后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又說杜鵑叫聲如“不如歸去”,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了凄涼、哀傷的象征。晏幾道《鷓鴣天》(2004年全國卷Ⅱ):“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李白的《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三、“杜鵑”“鷓鴣”啼凄凄杜鵑四、“梧桐”葉落透悲意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朱淑真的《秋夜》: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四、“梧桐”葉落透悲意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五、別時“長亭”“柳”依依
在古典詩詞里,楊柳常常與離情相關(guān)聯(lián)
柳永的《雨霖鈴》同時寫到了這兩種意象,分別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五、別時“長亭”“柳”依依在古典詩六、落“花”流“水”傳愁緒
“花”落讓人愛憐、傷感,“水”流或喧囂或舒緩,綿延不絕,最惹人愁緒,因此,在古詩詞中常用落花流水來表達憂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六、落“花”流“水”傳愁緒“花”落讓人愛憐、傷感,“水”七、“烏鴉”“燕子”系興衰
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衰敗的氛圍。燕子則因其有眷戀舊巢的特點,成為古典詩詞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歷史興衰感慨的寄托。出現(xiàn)“烏鴉”這一意象的高考題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陽送韋參軍》:“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2006年江蘇卷《鷓鴣天》:“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七、“烏鴉”“燕子”系興衰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八、“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遷。古詩詞常用“草木”來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歷史興亡的感嘆。《揚州慢》“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2007年湖北卷《過華清宮》也用到了樹木的意象:“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八、“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卻已悄然發(fā)生變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晏幾道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么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1)古人認為杜鵑的啼叫聲好像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析含義)(2)這首詞的主題是游子思鄉(xiāng),最適宜從描寫杜鵑的啼叫聲入手。(剖原因)(3)很好地傳達出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指作用)
最后兩句是說:流浪天涯的人啊哪里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表達了作者無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跡天涯有家難歸的感慨。例、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請結(jié)合全詩分析一下“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孤舟聯(lián)結(jié)著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剖原因)作者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xiāng)、孤寂之感。(析效果)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第二種類型: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提問變體:這首詩歌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題步驟1、描圖景: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2、點氛圍: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意境氛圍特點。3、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種類型:分析意境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
遲日,春日。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春天陽光普照,江山明麗,春風(fēng)送來花草的馨香,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鴛鴦在溫暖的沙洲上靜睡,(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xiàn)了詩人結(jié)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描圖景點氛圍析情感絕句二首(其一)答:春天陽光普照,江山明麗,春風(fēng)送來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
例.(2012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09年江蘇卷)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fēng)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gòu)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⑵詞中寫了哪些“風(fēng)塵惡”的景象?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09年江蘇卷)鐵騎滿郊詩詞鑒賞中景物形象的意境術(shù)語及例子概括詩歌的意境,常用這樣一些術(shù)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翰遼闊、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朧渺遠、空靈高遠、空蒙迷茫、蒼涼悲壯、優(yōu)美迷人、清新明麗、清凈幽遠、寧靜恬淡、清凈悠閑、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雄渾開闊(雄壯浩翰,用以形容天空、大海等。開闊,指(面積或空間范圍)寬廣)----景物描寫氣勢浩瀚,氣魄雄偉,渾厚磅礴。景物色調(diào)大多是單一而非絢麗的。多傳達豪邁之情。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使至塞上(唐)王維詩詞鑒賞中景物形象的意境術(shù)語及例子雄奇瑰麗(雄偉奇特;形容異常美麗,可與玫瑰相媲美。)---景物雄壯,奇特非平常景色,異常美麗。亦多傳達豪情。李白詩如《蜀道難》李商隱《錦瑟》詩中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雄奇瑰麗(雄偉奇特;形容異常美麗,可與玫瑰相媲美。)---景空靈高遠(道家哲學(xué)境界,是指人或思想靈活而不可捉摸,空靜而帶有靈活的氣息。又高又遠)----既高深莫測,又變化多端,是動與靜的結(jié)合。多傳達遁世脫俗的情懷。王維的禪詩中多有體現(xiàn)。《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野花叢發(fā)好,谷鳥一聲幽。夜坐空林寂,松風(fēng)直似秋。”空靈高遠(道家哲學(xué)境界,是指人或思想靈活而不可捉摸,空靜而帶蒼涼悲壯(荒蕪悲涼、蒼茫凄涼;心緒哀傷,意氣激昂)---邊塞詩中多體現(xiàn)。多傳達思鄉(xiāng)懷親、愛國衛(wèi)國、征人愁怨等情感。范仲淹的〈漁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岑參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蒼涼悲壯(荒蕪悲涼、蒼茫凄涼;心緒哀傷,意氣激昂)---邊清新明麗(清爽而新鮮;明凈美麗)---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多傳達閑適愉悅之情。杜甫《絕句二首》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清新明麗(清爽而新鮮;明凈美麗)---景物淡雅疏朗,色彩明亮寧靜恬淡(指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清靜淡泊)---環(huán)境安靜,即使有動態(tài)描寫,也是為了襯托靜景。詩人心情平和,多不受外物雜務(wù)干擾。白居易〈村夜〉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別外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多有體現(xiàn),《歸園田居》: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寧靜恬淡(指平靜;安靜;清靜寡欲,不慕榮利。清靜淡泊)---凄涼冷落(孤寂冷落悲涼;冷清;不熱鬧)----多秋冬蕭瑟之景。多傳達悲傷落寞之情。杜甫詩中: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柳永詞中: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凄涼冷落(孤寂冷落悲涼;冷清;不熱鬧)----多秋冬蕭瑟之景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供兩兩組合的詞有: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幽遠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zhuǎn)、朦朧、靜美繁復(fù)——繁麗、熱烈、高亢、繁華、喧鬧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荒蕪、淳樸、清麗(清新明麗)、恬淡、凄清冷落、冷森幽僻可供兩兩組合的詞有: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
分析意境特點時的常用術(shù)語(一般為四字短語)雄渾壯麗、壯闊蒼茫、蒼涼悲壯、閑適恬淡、清幽明凈、明麗清新、蕭條凄寂、寧謐寂靜、淡雅朦朧、高遠深邃、繁華熱鬧、清冷幽靜、孤寂衰敗、寥廓曠遠、纏綿婉轉(zhuǎn)分析意境特點時的常用術(shù)語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1、析含義: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2、剖原因: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3、指作用: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1、描圖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再現(xiàn)畫面時既要忠于原詩,又要力求語言優(yōu)美2、點氛圍: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3、析感情:分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yīng)答出為什么而“哀傷”。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第三種類型:景物特色型提問方式:這首詩歌是如何描寫景物的?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在寫景方面有何特色?簡要分析這首詩歌描寫景物的方法。答題步驟明手法——闡運用——析效果(情感)第三種類型:景物特色型正確解答這類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1、看描景的角度:如高低、俯仰、遠近;聽覺、觸覺、視覺等的變化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虛損病護理診斷
- 2025年DH(DHP)離心壓縮機項目合作計劃書
- 物業(yè)電梯設(shè)備管理
- 國際石油鉆井平臺長期運維管理合同書
- 外賣店鋪大數(shù)據(jù)分析與運營托管合同
- 電池產(chǎn)品生產(chǎn)安全事故理賠補充協(xié)議
- 高效網(wǎng)絡(luò)直播設(shè)備維護保養(yǎng)與性能優(yōu)化合同
- 工業(yè)廢水處理藥劑及配套設(shè)施融資租賃與技術(shù)支持合同
- 氫能技術(shù)轉(zhuǎn)化氫燃料電池項目投資合同
- 跨國物流保險理賠糾紛解決協(xié)議
- 急診突發(fā)事件處理流程圖解
- 定價原理與價格策略的數(shù)字化應(yīng)用
- 醫(yī)院保安服務(wù)規(guī)范
- 2024(商務(wù)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總復(fù)習(xí) 課件
- 離散數(shù)學(xué)第6章
- 危險化學(xué)品企業(yè)安全培訓(xùn)空間建設(shè)應(yīng)用指南
- 《沁園春·雪》PPT課件下載【優(yōu)秀課件PPT】
- 國開電大本科《外國文學(xué)專題》在線形考(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
- 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
- 04.第四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機械傷害安全培訓(xùn)-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