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及其健康促進策略學習課件_第1頁
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及其健康促進策略學習課件_第2頁
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及其健康促進策略學習課件_第3頁
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及其健康促進策略學習課件_第4頁
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及其健康促進策略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少年衛生學

兒童少年健康問題及其健康促進策略2目錄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0102033重點難點

掌握兒童少年健康維度和指標體系;闡述當前兒童少年主要健康問題及社會變革給兒童健康帶來的新問題;闡述人體功能水平和慢性病危險因素的生命歷程變化規律,說明在生命早期開展

健康促進的重要意義;討論一系列健康促進重要策略在兒童少年人群中的運用方式。4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51.身體健康

(1)體格發育;(2)生理功能;(3)運動能力;(4)日常生活自理能力。2.心理健康

(1)

心理/精神癥狀和行為表現;(2)認知功能;(3)智力和個性;(4)主觀幸福度。3.良好社會適應

可從校內人際關系、學習適應、日常適應、挫折耐受力等方面研究適用和可行的指標。4.道德健康

可圍繞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習慣等方面制定各項指標。

(一)衡量健康的維度和指標體系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6疾病譜變化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嬰幼兒死亡主要原因是急性傳染病(如天花、霍亂、黑熱病、鼠疫等)、腹瀉和嚴重營養不良。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中國兒童少年的健康問題發生明顯變化,疾病譜和死亡譜已轉向非傳染性疾病為主。(二)兒童少年健康問題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71.當前兒童少年主要健康問題(1)傷害成為兒童少年第一位死因(2)心理行為問題日益突出(3)

肥胖和近視成為影響兒童少年健康的常見疾?。?)慢性疾病低齡化日漸突顯(5)其他:體能下降和傳染性疾病易感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8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2000年和2050年全球不同年齡組近視患病情況(HoldenBA等,2016)92.社會變革與中國兒童少年新的健康問題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速,社會人口流動規模不斷擴大。流動的主要形式是從農村到城市,以20~50歲中青年人為主,由此產生了跟隨父母一起流向城市的流動兒童或留著家鄉的留守兒童。這一群體兒童少年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其身心健康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10(1)城市流動兒童流動兒童是指0~14周歲隨父母或監護人在流入地暫時居住半年以上的未成年人。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流動人口數量已達2.6億,其中流動兒童人數已經達到2000萬。流動兒童面臨以下的主要健康問題。

1)各種傳染性疾病發病風險增高

2)營養性疾病檢出率高3)心理壓力大4)健康危險行為多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11(2)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居住在農村、年齡18歲以下、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的兒童。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這一比例仍在不斷增加。許多留守兒童自幼與父母分離,被迫面臨“缺失型”的成長環境,主要存在的健康隱憂如下:

1)心理健康問題

2)社會化和教育問題

3)安全問題

4)營養相關疾病較高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121.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持續下降2010年全國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13.1‰和16.4‰,比2000年下降了59.3%和58.7%。2015年全國嬰兒死亡率為8.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0.7‰,兩項指標進一步下降,已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兒童生長發育水平不斷提高2002—2012年的10年間,中國城市兒童少年男性身高平均增加2.3cm,體重平均增加3.6kg;女性身高平均增加1.8cm,體重平均增加2.1kg。農村兒童少年男性身高平均增加4.1cm,體重平均增加4.7kg;女性身高平均增加3.5cm,體重平均增加3.4kg。農村兒童少年身高體重增長率已經明顯高于城市。數字說話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中國兒童少年健康改善引自:葛輝.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33.兒童營養狀況不斷改善2002—2012年的十年間,兒童少年生長遲緩率由6.3%下降為3.2%。6~11歲兒童貧血率由12.1%下降為5.0%。1990—2010年,5~14歲兒童少年營養不良導致的死亡率明顯下降。如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造成的生命損失年(YLL)由21.30/10萬人年下降為3.66/10萬人年;缺鐵性貧血造成的YLL由7.93/10萬人年下降到1.54/10萬人年;碘缺乏造成的YLL由0.42/10萬人年下降到0.16/10萬人年。數字說話第一節兒童少年健康問題中國兒童少年健康改善(引自: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葛輝,等.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4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151.生命歷程觀生命過程的各個階段組成了人的生命歷程(lifecourse)。生命歷程觀(lifecourseperspective)主張在多學科、多維度的原則下,觀察個體所生活的物質和社會歷史環境,來考察各種社會經濟、社會組織和制度、公共衛生以及社區和家庭環境因素對個體身心健康的影響。(一)健康的生命歷程觀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16年齡

人體功能水平殘疾閾值相同年齡者的功能水平范圍生命早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外部環境改變可以降低殘疾閾值康復和確保生活質量人體功能水平的生命全程(引自:WHO/HPS,Geneva2000)2.人體功能水平的生命歷程變化規律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173.生命歷程中的慢性病危險度長期累積現象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展年齡

整個生命歷程中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累積危險度(編譯自:WHO.Lifecourseperspectivesoncoronaryheartdisease,strokeanddiabetes.2002,WHO/NMH/NPH/02.1)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181.母親孕期健康與子女健康的關系健康和疾病的發育起源(developmentaloriginsofhealthanddisease,DOHaD)學說,又稱“DOHaD理論”,是指人體如果在早期發育過程中(包括胎兒、嬰幼兒時期)經歷不利因素,比如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人體組織器官在結構和功能上將發生永久性或程序性改變,導致成年期的一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腫瘤、代謝綜合征、精神障礙、神經性疾病、哮喘、骨質疏松等)的發生和發展。成人疾病的胎源假說(thehypothesisoffetaloriginsofadultdisease,FOAD)的基礎。該假說認為,胎兒宮內不良反應使其自身代謝和器官的組織結構發生適應性調節,如果營養不良得不到及時糾正,這種適應性調節將導致重要的機體組織和器官,包括血管、胰腺、肝臟和肺臟等,在代謝結構上的永久性改變,進而演變為成人期疾病。(二)兒童少年健康危險因素的生命歷程觀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192.兒童青少年時期體格生長發育因素與成年期健康的關系兒童青少年時期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不僅影響生理機能、智力發育、學習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甚至青春期性發育的時機也會受到影響。兒童期肥胖可以持續到青少年期和青年期,他們成年后的BMI及血壓會相對較高,左室壁增厚,左室心肌質量增加,提示兒童期單純肥胖癥是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青春發動時相提前也可能會給兒童甚至其成人后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如較矮的成人身高和較大的BMI、多囊卵巢綜合征、代謝綜合征、癌癥等。幼年時期的血壓軌跡就能預測成年后的心血管結局,有害的血壓軌跡可在兒童期開始識別,成年時合并各種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可能性也較高。(二)兒童青少年時期健康危險因素的生命歷程觀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203.形成于青少年時期的不健康心理行為問題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adolescenthealth-riskbehaviors),是指任何能給青少年的健康和完好狀態乃至成年期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直接或間接損害的行為。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在表現形式上多種多樣,對健康的危害作用也各異,但它們都往往明顯地偏離了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的期望,容易在一些個體、群體聚集,與個體的健康認知和信念、伙伴關系、家庭因素、學校和社會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二)兒童青少年時期健康危險因素的生命歷程觀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21(1)易導致非故意傷害的行為(2)易導致故意傷害的行為(3)物質濫用(4)網絡成癮(5)不安全性行為(6)不良飲食和體重控制行為(7)體力活動不足和靜態行為值得關注的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種類健康危險行為對人體健康損害作用的表現特點潛伏期長特異性差聯合作用廣泛存在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22根據2013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在系統分析188個國家人群的總共79種行為、環境和職業暴露、代謝性危險因素后發現,這79種行為和環境危險因素導致了2013年57.2%的全球死亡、41.6%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的喪失。其中,6個方面的行為和環境危險因素直接導致了超過5%傷殘調整生命年的減少,分別為:飲食危險因素(1130萬死亡和24140萬DALYs)高血壓(1040萬死亡和20810萬DALYs)婦幼營養不良(170萬死亡和17690萬DALYs)吸煙(610萬死亡和14350萬DALYs)空氣污染(550萬死亡和14150萬DALYs)高BMI(440萬死亡和13400萬DALYs)深度了解第二節兒童少年健康的生命歷程觀行為危險因素的疾病負擔(引自:GBD2013RiskFactorsCollaborators*.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comparativeriskassessmentof79behavioural,environmentalandoccupational,andmetabolicrisksorclustersofrisksin188countries,1990–2013: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13.Lancet,2015;386:2287–2323.)23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24所謂全生命周期保?。╨ifecoursecare),就是把生命體看作是一個由出生、生長發育、成熟和衰老漸變的周期過程,通過把人生劃分為胎兒期和嬰幼兒期、兒童少年期、成年工作期和晚年期4個明確的階段,并針對這些不同年齡組的人群在不同的場所(家庭、托幼機構/學校、社區、工作場所)實施連續性預防服務措施,從而保證人生的不同階段能有效地獲得有針對性的預防服務,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和遺漏,既高效又節省地達到促進人群健康目的。這被認為是保證整個人群健康,促進健康老齡化的最佳途徑。(一)全生命周期保健策略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25全生命周期保健策略強調:從生命形成之前即孕前至整個生命的各個時期,生長與發育的每一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的延續、后一階段的開始,受前一階段的影響,同時又影響著下一階段自然社會環境和個人行為因素在不同時點對人體健康產生的長遠影響強調特定的關鍵/敏感期如胎兒期、幼兒期、青春期的一些經歷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健康和發展提醒人們,在生命全程的各個關鍵/敏感時期,明確或強化通過哪些保健和健康促進措施來改善整體健康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26生命初始1000天,是指從懷孕胚胎形成開始至孩子出生后兩周歲生日為止的這段時期。該窗口期適宜的營養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未來的學習和擺脫貧困的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生命初始1000天(thefirst1,000days)是聯合國提出的一項旨在改善兒童生命早期健康的行動計劃。其理論基礎是建立在DOHaD理論之上,它強調了胎兒期至出生后2歲這一期間健康的重要性。因為這一時期的營養,不僅關系到胎嬰兒期的體格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而且可能關系到成人后的健康。成年期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與胎兒、嬰幼兒時期的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相關聯。該策略倡導人們重視生命最初一千天內的健康生長與發育,以減少成年后慢性非傳染病的發生,促進并改善人類健康。(二)生命初始1000天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27健康不平等(healthinequality):不同社會經濟特征的人群之間的健康水平差異,已經成為影響全球健康的核心問題。健康不平等既包括健康狀況差異,又包括獲得良好健康狀態的機會、條件的差異,即健康不公平(healthinequity)。不公平反映在就學質量和環境上,體現在就業性質和工作環境上,并顯現在居住環境狀況以及所處自然環境的質量上。社會結構性因素和日常生活環境交雜在一起,構成了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國家內部、國與國之間健康不公平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均與此有關。(三)基于健康社會決定因素理論的健康不平等改善策略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28健康社會決定因素(socialdeterminantsofhealth),影響健康的“原因背后的原因”WHO影響健康的社會因素的概念框架(引自:郭巖,謝錚.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1:125-128)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29決定兒童少年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1.日常生活環境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各種健康危險因素的暴露程度都與其所處的社會階層密切相關,包括各種物質生活條件、社會環境和氛圍等。不同社會階層人群擁有不同的物質條件、社會支持和行為選擇,甚至生物遺傳因素等,這些都決定了他們所接受的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和治療等衛生服務利用水平,并最終決定是否能夠獲得或維持健康。2.社會結構性因素包括社會各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大小,文化、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國際和國內的社會政策,國際、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制度等,這些結構性因素從宏觀上決定了人們可以獲得怎樣的生活環境、衛生保健服務利用水平,以及最終的健康狀態。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30實現健康公平的行動原則1.改善日常生活環境改善人們出生、成長、學習、工作及老年生活環境,避免和減少環境危險因素的暴露,促進健康和康復。2.改善社會結構性因素在全球、國家和地方各級,改變造成那些能夠導致不健康環境因素暴露和促進衛生保健服務利用的社會結構性因素,解決權力、金錢和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3.提高公眾認識提高公眾對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的認識,幫助他們理解各種政策和措施的必要性和意義。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31為實現健康公平,WHO健康決定因素委員會特別給各國政府提供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建議,以供不同政府在決定采取行動策略時參考。為減少健康不平等和社會分層的政策降低弱勢人群所受健康危害的政策保護弱勢人群的政策改善弱勢人群在社會、經濟和健康等方面不公平的政策國際視野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WHO健康決定因素委員會提供的行動策略建議(引自:健康問題社會決定因素委員會《用一代人時間彌合差距》日內瓦,WHO,2008)32“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healthinallpolicies,HiAP)是一種旨在改善人群健康和健康公平的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它系統地考慮了公共政策可能帶來的健康影響,尋求部門之間的合作,避免政策對公眾健康造成不良影響。這是基于這樣的一個理念和事實:健康不僅僅是受到衛生部門制定的政策影響,其他部門(如教育、農業、環境等部門)制定的政策也會影響人群的健康。2013年6月,第八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大會的主題就是“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很多國家將這一策略運用到了改善居民健康、解決健康不公平、提高公共政策制定能力構建中。在2016年8月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被確定為新時期我國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重要方針之一。(四)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33“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這一理念,并不僅僅意味著健康是每項政策的核心,而是強調為了達到共同的健康目標需要跨部門間的合作?!皩⒔】等谌胨姓摺暗男袆涌蚣埽捍_定HiAP的需要和優先活動構建行動計劃確定支持性框架和過程促進評價和參與確保監測、評價和報告構建行動能力第三節兒童少年健康促進策略34為了促進兒童青少年人群的健康,多部門協作、多學科知識融合是必然的。多部門合作解決兒童少年人群健康問題的思路: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和問責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