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 緒論課件_第1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緒論課件_第2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緒論課件_第3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緒論課件_第4頁
馬克思主義哲學 緒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主講人:李艷萍

關于我我是李艷萍。我來自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共科部,現稱,思政課部。聯系方式:anxiaxin1028@126.com關于這學期的課……馬概原理考試學習期中成績平時成績期末成績作業+考勤⊙緒論部分的內容走進馬克思主義(Marxism)三馬概課課改情況及其所面臨問題一走近馬克思(Karl·Marx)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四

從總體上把握的馬克思主義五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六(一)課改情況(二)現存問題及產生原因原理課課改情況及其所面臨問題一原有的“兩課”結構

[98方案]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3、《毛澤東思想概論》4、《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5、《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6、《思想道德修養》7、《法律基礎》

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思想品德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研究生階段的《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政課+(二)現存的問題及原因

現存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1、高校政治課教學的大環境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自身的原因3、世俗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宏觀環境4、以訛傳訛,沒有真正了解馬克思及其學說

(一)馬克思其人、其事為人——浪漫、追求完美;不滿現存社會的非正義秩序,追求進步。為學——踏實勤奮,極其認真,崇尚自由。(三)現時代歐洲的“馬克思”熱鏡頭一:蟬聯榜首的馬克思鏡頭二:歷次國際性大會回眸鏡頭三:馬克思著作再現德國大學校園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三)科學社會主義走進馬克思主義(Marxism)三(一)馬克思主義哲學

什么是哲學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伊奧尼亞學派(水、無定、氣、火)

————————————變埃利亞學派︱︱元素派(是者)︱︱(種子、原子)

不變

————————————多

畢達哥拉斯學派(數字)ⅰ、【早期自然哲學】ⅱ、【古希臘后期的倫理哲學】ⅳ、【近代的理性哲學】

ⅲ、【中世紀的基督教哲學】

ⅴ、【后現代的哲學】泰勒斯

哲學無定論,變中有定。→無定:哲學各流派對于哲學問題的思考及答案都不同。→有定: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每個哲學家的心目中都居住著一個神明。哲學始終都是講理的。哲學始終都是思辯的。哲學始終采取的方法和態度是一致的。

(1921-1993)(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從哲學向政治經濟學的轉變政治經濟學的歷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從哲學向政治經濟學的轉變1、馬克思從法學向哲學研究的轉變2、馬克思從哲學向政治經濟學的轉向→起因:《林木盜竊法》辯論→導火線:《萊茵報》被查封(普魯士內閣1843年1月下通知4月停刊)→成果:《資本論》(1867年第一版、1885年第二版、1894年恩格斯整理出版第三版,歷時27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1、對象:馬克思明確指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是物,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經濟(生產)關系,也就是包含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之間的關系。2、任務:就是為了證明當時開始顯露的社會弊病是“現存”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同時,此弊病的出現也標志著這一生產方式快要瓦解,并且在這個正在瓦解的經濟運動形式中存在著未來的、能夠消除這些弊病的,新的生產組織和交換組織的因素。3、內容:提出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理論。(三)科學社會主義

它是理論邏輯上的目的和歸宿它是一種植根于當時現實的社會理想它是一種植根于當時現實的社會理想1、中國人的社會理想大同理想——《禮記·禮運篇》2、西方人的社會理想→神話的黃金時代→宗教的千年王國→政治的共產社會——是一種思想體系,一種社會制度,一種政治運動。(物質極大豐富、精神境界提升、個人自由全面的發展)對馬克思主義的總結1、從創造者和繼承發展的認識成果來看2、從階級屬性上來看3、從研究對象上來看4、廣義的馬克思主義和狹義的馬克思主義(一)馬克思主義產生的客觀條件——時代的產物(二)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主觀條件——個人的努力(三)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自學部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四實踐中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推薦觀看《大國崛起》地理大發現圈地運動海外殖民機器大生產工業革命經濟危機工業革命與全球暖化科學家發現,過去長期以來大氣中CO2含量一直比較穩定,大體是280ppm左右。但是從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后開始穩定上升。從那時到現在,人類用了240年時間,使大氣中CO2濃度從280ppm上升到2005年的379ppm;當前全球暖化呈加速發展態勢。根據全球地表溫度器測資料,尤其在1995-2006年間,有11年位列1850年以來最暖的12個年份之中。實踐中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

資本家:延長勞動時間、增大勞動強度、降低工人工資、廉價雇傭女工和童工。

工人:搗毀機器、燒毀工廠→罷工↓自發、零散↓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更加突出,開始成為首要地位的社會矛盾。沒有革命理論的指導和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工人的起義失敗↓總結和升華無產階級實踐經驗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對現存社會進行革命改造的系統理論總結:(二)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主觀條件——個人的努力前人的功勞:馬克思對前人理論的批判和吸收本人的成就:馬、恩的品質——學者和革命者 馬克思對前人理論的批判和吸收

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費爾巴哈、黑格爾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空想社會主義:莫爾、康帕內拉;摩萊里、馬布利、巴貝夫;歐文、傅立葉、圣西門馬、恩的品質——學者和革命者非常豐富淵博的知識和全面的才能;崇高的理想和愿望、深刻的階級感情;批判的革命精神;注重現實、親自參加革命實踐;馬恩友誼;恩格斯(1820-1895)出生于萊茵省的一個工廠主家庭。他17歲時,由于父親的堅持而輟學習商,這使恩格斯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貧苦的工人群眾。1842年他寫作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揭露了資本家對工人群眾的殘酷剝削。1845年,在英國曼徹斯特時,他更是深情地告訴工人們:“我愿意在你們的住宅中看到你們,觀察你們的日常生活,同你們談談你們的狀況和你們的疾苦,親眼看看你們為反抗你們的壓迫者的社會的和政治的統治而進行的斗爭。”(三)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西方科學技術取得重要成果↓生產規模的擴大,生產和資本日益集中↓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勝利的歷史條件(德國:1848-1871-1883-1895;俄國;中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新世紀新階段的發展目標和宏偉藍圖而奮斗的根本指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八榮八恥你所把握的馬克思主義是什么樣的(一)理論特征(二)政治立場(三)理論品質(四)社會理想

從總體上把握的馬克思主義五統一性科學性是前提革命性是必然結論

實踐性

闡明實踐的觀點的基礎和核心作用

經過實踐檢驗并隨著實踐發展的科學真理

強調其改造世界的實踐功能從總體上把握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一)理論特征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核心: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和它被社會主義必然代替的歷史命運。

闡明了由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客觀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獲得徹底解放的歷史條件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

為認識歷史和時代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原則。(二)政治立場革命性:批判性、發展性階級性:無產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致力于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三)理論品質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四)社會理想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精神境界極大提高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共產主義社會

以上所述的四個方面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內容,體現了其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是從整體上領會和把握的馬克思主義。總之,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場,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并把握和順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必由之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用實際行動,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崇高理想而奮斗。這是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所要努力達到的目的。小結(一)學習《原理》的目的(二)學習《原理》的意義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六(一)學習《原理》的目的

改造主觀世界:訓練思維能力、化理論為方法,

培養精神境界、化理論為德性。改造客觀世界:改造社會、實現正義,改造自然、實現幸福。(二)學習《原理》的意義宏觀層面:精神層面——基本的哲學知識、哲學素養、心理健康實踐層面——口頭表達能力、做人的必備品質微觀層面:考試和考研的需要

“絕大多數智者的創造或幻想經過一段時間以后,便永久地消失了。這段時間可能只是一頓飯的工夫,最長不超過一代人的時間。但另一些作品不是這樣。它們經歷過失落,但他們重新出現了,它們不是作為未被認識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出現,而是以作者個人的方式、帶有個人的印跡出現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