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課件 之第一單元課件【全套】_第1頁
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課件 之第一單元課件【全套】_第2頁
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課件 之第一單元課件【全套】_第3頁
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課件 之第一單元課件【全套】_第4頁
新教材 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全冊課件 之第一單元課件【全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冊課件之第一單元全冊課件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目錄第一單元:聲音

第三單元:運動和力1.聽聽聲音

1.讓小車運動起來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2.用氣球驅動小車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4.彈簧測力計5.聲音的強與弱

5.運動與摩擦力6.聲音的高與低

6.運動的小車7.讓弦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7.設計制作小車(一)8.制作我的小樂器

8.設計制作小車(二)

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

1.感受我們的呼吸

2.呼吸與健康生活

3.測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營養

6.營養要均衡

7.食物在口腔里的變化

8.食物在身體里的旅行

2020秋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目錄第一單元:聲音第三單元:運

第1單元聲音

第1課聽聽聲音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1單元聲音

第1課聽聽聲音科學科教版四導入新課

謎面一個住這邊,一個住那邊,說話聽得見,從小到老不見面。(打一人體器官)謎底:耳朵導入新課謎面謎底:耳朵新知探究聽一聽周圍的聲音。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動物的叫聲、哪些是自然界的聲音、哪些是人類生活發出的聲音嗎?聚焦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聲音很強,我們很容易能聽得到,如小狗叫聲、汽車鳴笛聲、爆竹破裂聲等;有的聲音很弱,需要周圍環境靜下來,我們才能得到,如蚊子發出的聲音,石英鐘表轉動的聲音等。新知探究聽一聽周圍的聲音。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動物試一試、想一想1、聽一聽、說一說這是什么物體發出的聲音?2、這些聲音,你都喜歡嗎?為什么?聲音有的好聽,有的不好聽的。3、說一說這些聲音是屬于自然的聲音還是人類活動的聲音。ABCDEFGH相機刮風喇叭水流打碎玻璃蟋蟀汽笛打雷新知探究聚焦試一試、想一想1、聽一聽、說一說這是什么物體發出的聲音?AB討論:什么物質會發出聲音?固體會發出聲音么?液體會發出聲音么?氣體會發出聲音么?沒有物質,能有聲音么?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夠發出聲音。聲音的產生有物質基礎。新知探究聚焦討論:什么物質會發出聲音?固體會發出聲音么?新知探究聚焦新知探究仔細聆聽分辨,無論是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還是人類生產生活發出的聲音,它們都是種有特點,各不相同的。有的聲音強,有的聲音弱,有的聲音高,有的聲音低,有的聲音悅耳,有的聲音刺耳……我們可以將這些聲音分成不同的類別。聚焦新知探究仔細聆聽分辨,無論是動物的叫聲、自然界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聽到聲音時,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一探索云雀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聽到聲音時,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一探索蟋蟀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聽到聲音時,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一探索架子鼓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聽到聲音時,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一探索轟隆隆的雷聲是怎么發出來的?鼓槌敲擊鼓面時能發出聲音。有的動物是通過喉嚨發出聲音。這些聲音是怎么發出來的?描述你聽到的聲音。新知探究1、當我們新知探究2、描述你聽到的聲音。一探索聽到的聲音我對這些聲音的描述鳥叫聲喇叭聲很動聽,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很響,比較刺耳音樂聲悅耳動聽市場里的聲音刺耳、比較嘈雜我聽到的聲音(班級記錄表)日期:不同的聲音有不同的特點,聲音有高有低,有的聲音悅耳動聽,有的聲音刺耳難聽,有的聲音是嘈雜的聲音,還有的聲音是令我們感到不舒服的噪音。新知探究2、描述你聽到的聲音。一探索聽到的聲音我對這些聲音的新知探究3、描述聲音的詞匯。一探索(1)聲音高或低是指聲音的音調,如尖銳的聲音聽起來高,粗的聲音聽起來就低沉。(2)聲音強或弱是指聲音的響度,也就是我們主觀上感覺到聲音的大小(俗稱音量)。(3)悅耳或動聽是指比較優美、讓人愉悅的聲音。如安靜的音樂等。(4)刺耳或難聽是指尖銳、雜亂,使人聽著不舒服的聲音。如當我們使用話筒和音響設備時,音響里的聲音被話筒拾收,產生無限回授,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話筒嘯叫,這就是一種刺耳的聲音。(5)嘈雜或噪聲是指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新知探究3、描述聲音的詞匯。一探索(1)聲音高或低是指聲音的新知探究4、描述聲音一探索我們可以這樣描述鳥叫聲:很動聽,一會兒(),一會兒()。高低新知探究4、描述聲音一探索我們可以這樣描述鳥叫聲:很動聽,一新知探究4、描述聲音一探索一些歌唱家的歌聲被稱為“海豚音”,是因為他們能發出很()的聲音。高新知探究4、描述聲音一探索一些歌唱家的歌聲被稱為“海豚音”,新知探究4、描述聲音一探索摩托車的聲音很(),比較()。高刺耳新知探究4、描述聲音一探索摩托車的聲音很(),比較(新知探究回憶有關聲音的知識和相關問題,與同學進行交流。二探索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對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回憶一下你知道的有關聲音的知識,關于聲音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把你知道的有關聲音的知識和關于聲音你還想知道的問題記錄在學生活動手冊中,然后把你的記錄和同組同學進行交流。我已經知道的聲音知識我還想知道的聲音知識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聲音有強有弱,有高有低;可以利用不同物體發出聲音,有的聲音悅耳上,有的聲音刺耳;……聲音是怎么產生的?聲音為什么能聽到卻看不到?如何讓刺耳的聲音變得悅耳?聲音傳播速度有多快?……新知探究回憶有關聲音的知識和相關問題,與同學進行交流。二探索新知探究聽音樂辨高低三探索聽一段簡單的樂曲,你能識別樂曲中的音符嗎?說一說它們的高低順序。新知探究聽音樂辨高低三探索聽一段簡單的樂曲,你能新知探究聽音樂辨高低三探索聽一段簡單的樂曲,你能識別樂曲中的音符嗎?說一說它們的高低順序。新知探究聽音樂辨高低三探索聽一段簡單的樂曲,你能新知探究聽音樂辨高低三探索聽一段簡單的樂曲,你能識別樂曲中的音符嗎?說一說它們的高低順序。在單音體系中,用七個音樂符號表示音級,即通常我們使用的“do、re、mi、fa、sol、la、si”七個讀音,這七個音的高低不同,采取不同組合形式就構成了美妙的音符。音級從“1”到“7”依次升高。新知探究聽音樂辨高低三探索聽一段簡單的樂曲,你能拓展延伸動物的聲音不同種類的動物發出的聲音所代表的意義是有區別的,這些意義都和該種類動物的生活習性及生活環境有關,不同種類的動物發出的聲音所代表的意義可以說是大相徑庭。和人類的語言相比較,動物的語言要簡單、單調得多,但在這些單一的語言中卻能表達出豐富的含意,比如求偶的語言,覓食的語言,報警的語言等,還能表達出愉快、恐懼、生氣等心情。非洲草原上的熱帶草原猴會用不同的叫聲呼喚猴群中的其他成員,向它們報警:天敵(如蛇、鷹等)靠近了,它們會用不同的叫聲來區別不同的天敵。當啄木鳥在樹干上啄蟲子時,山雀常常跟在其后面,一邊啄食啄木鳥遺漏的“飯菜”,一邊鳴叫歌唱著,這其實是為啄木鳥放哨呢!狼長短不一的嚎叫聲在狼群中表示不同的聯絡信號,狼還用嚎叫聲向同伴說明自己的位置。很多狼聚集在一起嚎叫時,是在顯示集體的威力。拓展延伸動物的聲音不同種類的動物發出的聲音所代課堂練習1、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中,這里涉及的發聲體分別是()、()、()。一、填一填風馬黃河水解析:自然界的風、河水、海洋等都能發出聲音,絕大多數的動物也能發出聲音。課堂練習1、歌詞“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中,這里涉及的課堂練習一、填一填2、()體、()體和氣體都能發出聲音。固液解析:各種形態的物體都能發出聲音。課堂練習一、填一填2、()體、()體課堂練習一、填一填3、聲音可以用高低()、悅耳動聽()等進行描述、分類。強弱刺耳難聽解析:(答案不唯一)對于相同的事物,分類標準不同能得到不同的分類結果。因此分類標準不同,對于聲音的描述、分類也各不相同。課堂練習一、填一填3、聲音可以用高低()、悅耳動聽解析:動物有很多不同的發聲器,動物不一定都是由喉嚨發出聲音。上21世紀教育網下精品教學資源課堂練習1、聲音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傳遞信息。2、所有動物都是由喉嚨發出聲音的。()二、判斷對錯()解析:動物有很多不同的發聲器,動物不一定都是由喉嚨發出聲音。課堂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課堂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聽聽聲音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人類生活發出的聲音高低強弱悅耳刺耳板書設計聽聽聲音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生活中的聲音觀看視頻科學聚焦生活中的聲音觀科學聚焦說一說你知道的聲音科學聚焦(6)樹上鳥兒的聲音(7)鄰居大聲交談的聲音..(8)說話聲、笑聲、喊叫聲、咳嗽聲(9)歌聲、肚子咕叫聲、(10)拍手聲、跺腳聲(1)家里人說話的聲音(2)電視機發出的聲音(3)電話鈴聲(4)門窗打開的聲音(5)窗外汽車發動機的聲音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說一說你知道的聲音科學聚焦(6)樹上鳥兒的聲音(1)家里人說探索一:橡皮筋發聲實驗科學探索實驗材料橡皮筋小木棒(或鉛筆)科學實驗:研究橡皮筋是怎樣發出聲音的探索一:橡皮筋發聲實驗科學探索實驗材料橡皮筋小木棒(或鉛筆)實驗過程科學探索(1)拉伸橡皮筋(2)按壓橡皮筋(3)揉搓橡皮筋(4)彈撥橡皮筋觀察橡皮筋能否發出聲音實驗過程科學探索(1)拉伸橡皮筋(2)按壓橡皮筋(3)揉搓橡科學探索實驗,你發現了什么?方式能否發出聲音拉伸橡皮筋按壓橡皮筋揉搓橡皮筋彈撥橡皮筋否否否能科學探索實驗,你發現了什么?方式能否發出聲音拉伸橡皮筋按壓橡科學探索實驗分析輕輕拉伸、按壓、揉搓或拉動橡皮筋時,橡皮筋沒有明顯的振動,沒有發出聲音;當橡皮筋兩端固定下來,輕輕彈撥時,橡皮筋發生了明顯的振動,并發出了聲音,由此我們可推斷,橡皮筋發出聲音與它是否振動有關。科學探索實驗分析輕輕拉伸、按壓、揉搓或拉動橡皮筋時,橡皮筋沒科學探索實驗結論撥動橡皮筋,它會震動并發出聲音。當我們用手或其他工具將橡皮筋的振動停下來,它的聲音也聽不到了。當物體進行往復運動,即它的狀態改變的過程,我們把這樣的運動稱為振動。總結: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通過振動產生的。科學探索實驗結論撥動橡皮筋,它會震動并發出聲音。當我們用手或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觀看視頻科學探索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觀科學探索探索二:觀察其他發聲物體科學探索撥動鋼尺彎曲鋼尺撥動、拍打、敲擊都能夠使鋼尺發出聲音;慢慢彎曲鋼尺,鋼尺不能發出聲音。探索二:觀察其他發聲物體科學探索撥動鋼尺彎曲鋼尺撥動、拍打、探索二:觀察其他發聲物體科學探索敲擊鼓面按壓鼓面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擊鼓面,能使鼓發出聲音;慢慢按壓鼓面,鼓不能發出聲音。探索二:觀察其他發聲物體科學探索敲擊鼓面按壓鼓面用手拍打或用探索二:觀察其他發聲物體科學探索用小錘敲擊音叉,能使音叉發出聲音;輕輕觸摸音叉,音叉不能發出聲音。敲擊音叉輕輕觸摸音叉探索二:觀察其他發聲物體科學探索用小錘敲擊音叉,能使音叉發出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都能發出聲音;彎曲鋼尺、按壓鼓面、輕輕觸摸音叉都不能發出聲音。當用手輕輕觸摸這些還在發聲的物體時,會感覺它們在振動,隨著振動的停止,便不會聽到聲音。科學探索實驗現象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都能發出聲音;彎曲鋼尺、按壓鼓面科學探索實驗記錄發聲物體我看到的現象(示意圖)我的想法彈撥橡皮筋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橡皮筋在振動鋼尺上下振動鼓面產生振動音叉劇烈振動聲音的產生與物體的振動有關科學探索實驗記錄發聲物體我看到的現象(示意圖)我的想法彈撥橡科學探索實驗分析它們發出聲音時,都受到了力,并且產生了運動這一現象,猜測聲音的產生可能和物體受到的力和自身的運動有關。撥動鋼尺敲擊鼓面敲擊音叉科學探索實驗分析它們發出聲音時,都受到了力,并且產生了運動這科學探索實驗分析這三種情況,物體受到了力,也產生了運動,但卻沒有發出聲音,猜想聲音的產生可能和物體受力以及運動的方式(振動)有關。彎曲鋼尺按壓鼓面輕輕觸摸音叉科學探索實驗分析這三種情況,物體受到了力,也產生了運動,但卻科學探索實驗結論物體發聲時會有振動;物體停止振動后,不會發出聲音。總結:聲音的產生和物體受力以及運動的方式(振動)有關。科學探索實驗結論物體發聲時會有振動;總結:聲音的產生和物體受科學探索探索一: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證據可以支持你的想法?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如我們彈吉他時,吉他弦發生振動,并發出聲音。而當我們輕輕按壓吉他弦時,并沒有發出聲音,因為此時吉他弦并沒有振動;我們輕輕撥動橡皮筋,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橡皮筋產生了振動。而我們輕輕拉伸橡皮筋,不會聽到聲音,這是因為橡皮筋只是形狀發生變化,并沒有產生振動。科學探索探索一:你認為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證據可以支持你科學探索探索二:猜測一下,吹豎笛的時候是什么在振動呢?豎笛是通過中空部分的空氣柱(笛管內的空氣)振動來發出聲音,豎笛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調是由于空氣柱的振動,音調與振幅是由空氣柱的粗細、長短決定的。科學探索探索二:猜測一下,吹豎笛的時候是什么在振動呢?豎笛是我們的發聲器官科學拓展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聲帶。聲帶就像一根橡皮帶。當我們發聲時,聲帶變緊,并快速振動,產生聲音。聲帶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發聲時,我們把手輕輕地放在喉結聲帶處,就能感覺到聲帶的振動。中國成年男性的聲帶一般在18~24m,平均長度為20mm左右,成年女性的聲帶一般在14-18m,平均長度為15mm左右,因此男性的聲音通常比女性的聲音低。我們的發聲器官科學拓展我們的喉嚨里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能夠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不同狀態;能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的解釋。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能夠觀察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板書設計振動:當物體受力后,進行往復運動。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1.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板書設計振動:當物體受力后,進行往復完成課后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完成課后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

第1單元聲音

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1單元聲音

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科學科教版新知導入花樣游泳的選手頭部潛入水中時,仍能隨音樂起舞。完美的“水中芭蕾”新知導入花樣游泳的選手頭部潛入水中時,仍能隨音樂起舞。完美的新知導入

敲擊鼓面時,鼓面振動,我們就聽到了鼓聲。而且,只要鼓聲足夠大,我們在教室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會聽到。聲音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新知導入敲擊鼓面時,鼓面振動,我們就聽到了新知導入

敲人和鼓之間除了空氣,沒有其他物質,我們猜想,聲音是通過空氣由鼓面傳播到人耳的;這說明,聲音的傳播不是單方向的,可能是向四面八方發散傳播的。聲音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向四面八方發散傳播的。新知導入敲人和鼓之間除了空氣,沒有其他物質新知導入聲音的傳播新知導入聲音的傳播新知講解1

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目的:通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和在真空中不能傳播的對比實驗,認識聲音的傳播也需要物質,沒有物質,既不能產生聲音,又不能傳播聲音。實驗材料:玻璃罩、抽氣筒、鬧鐘。實驗猜想:抽掉玻璃罩內的空氣后,我們______聽到鬧鐘的聲音(填“能”或“不能”)新知講解1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目的:通過聲音新知講解1

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步驟:(1)將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觀察能否聽到鬧鐘的聲音。(2)用抽氣筒將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仔細傾聽,觀察我們聽到的聲音是否發生變化。(3)將玻璃罩內抽至接近真空狀態,觀察鬧鐘聲音的變化。新知講解1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步驟:新知講解1

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現象:開始能清楚地聽見鬧鐘的聲音,隨著玻璃罩內空氣越來越少,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弱。玻璃罩內接近真空狀態時,就無法聽見鬧鐘的聲音了。新知講解1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現象:新知講解1

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分析:鬧鐘振動發聲,同時會引起周圍的空氣微粒發生振動,進而將這種振動向遠處傳播。當玻璃罩內空氣變少時,傳播聲音的物質也變少了,因此我們聽到的聲音也變弱了。當玻璃罩內接近真空狀態時,幾乎沒有傳聲物質,我們也就無法聽到聲音了。實驗結論:抽掉玻璃罩內的空氣后,我們不能聽到鬧鐘的聲音。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新知講解1驗證聲音的傳播與空氣是否有關。實驗分析:鬧鐘振動新知講解2

比較耳朵貼在桌面與不貼在桌面聽到聲音的不同。實驗目的:通過對比耳朵貼在桌面聽到的聲音與不貼在桌面聽到的聲音,比較聲音在固體中與空氣中傳播速度的不同。實驗材料:桌子、椅子。實驗步驟:(1)如圖所示,一名同學將耳朵貼在桌面的一端,聽一聽同桌在桌面另一端輕輕抓撓桌面的聲音。新知講解2比較耳朵貼在桌面與不貼在桌面聽到聲音的不同。實驗新知講解2

(2)坐直,將耳朵離開桌面,同桌繼續用手輕輕抓撓桌面,比較這兩種情況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實驗現象:耳朵貼在桌面聽到的聲音要比不貼在桌面聽到的聲音清晰。新知講解2(2)坐直,將耳朵離開桌面,同桌繼續用手輕輕抓撓新知講解2

實驗分析:我們把耳朵貼在桌面時,聽到的聲音主要是通過桌面傳遞過來的,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當耳朵離開桌面時,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耳朵。因為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要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快,所以耳朵貼在桌面聽著清晰。實驗結論:聲音可以通過桌面(固體)傳播,桌面(固體)傳播能力要比空氣強。新知講解2實驗分析:新知講解3

水是怎樣傳播聲音的?實驗目的:通過觀察振動的音叉會引起水面的波動,初步了解聲音的傳播方式。通過聽水中振動的音叉的聲音,了解聲音是否可以在水中傳播。實驗材料:音叉、小錘、水、水槽。新知講解3水是怎樣傳播聲音的?實驗目的:新知講解3

實驗猜想:

將音叉放入水中會產生波紋,波紋會向______擴散。(填“四周”或“某一方向”)

聲音______在水中傳播。

(填“可以”或“不可以”)新知講解3實驗猜想:新知講解3

實驗步驟:(1)在水槽里裝一半的水,等待水面平靜。用小錘輕輕敲擊音叉,慢慢將敲擊后的音叉接觸水面,觀察水面的變化。(2)將敲擊后的音叉放入水中一部分,讓另一名同學將耳朵貼在水槽邊,觀察是否能聽到音又振動的聲音。音叉從水面中心放入,不能觸碰到水槽壁。新知講解3實驗步驟:(2)將敲擊后的音叉放入水中一部分,讓新知講解3

實驗現象:(1)用敲擊過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會看到水面蕩起水波,這個水波是從音叉開始的,并且逐漸向四周擴散。(2)將耳朵貼在水槽邊時,會聽到音叉振動的聲音從水中傳來。新知講解3實驗現象:新知講解3

實驗分析:(1)音又接觸水面蕩起水波,說明物體在振動發聲的同時會引起周圍物體的振動,并且會從中心處以波的形式逐漸向四周傳播。(2)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因此當耳朵貼在水槽邊時,可以聽到水中音叉振動的聲音。實驗結論: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新知講解3實驗分析:新知講解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新知講解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新知講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新知講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新知講解聲音在氣體、固體、液體中的傳播新知講解聲音在氣體、固體、液體中的傳播新知講解聲音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1聲音的傳播方式: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就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如土電話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借助的是棉線和空氣;鼓聲在傳播過程中借助的是空氣;音叉的聲音在傳播過程中借助的是水和水槽。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質?新知講解聲音是怎樣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的?1聲音的傳播方新知講解為什么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時需要借助電子通信設備才能進行溝通?2這是因為太空中不但沒有空氣,而且也沒有傳播聲音的物質,所以他們必須依靠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無線電波來進行溝通。新知講解為什么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時需要借助電子通信設備才能進行新知講解聲音傳播的其他方式新知講解聲音傳播的其他方式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實驗目的:感受聲音在棉線或尼龍繩中傳播的過程,初步形成對聲波的認識。實驗材料:兩個紙杯、一根(約5米長)棉線或尼龍繩、鋼針。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實驗目的: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實驗步驟:(1)先用鋼針分別在兩個紙杯底部扎一個小孔,再將棉線或尼龍繩穿過小孔,打結固定。(2)兩位同學距離5米左右,一位同學低聲說話,另一位同學觀察能否聽清。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實驗步驟: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3)電話線(棉線或尼龍繩)保持松弛狀態,一位同學在電話線(棉線或尼龍繩)一端對著話筒(紙杯)說話,另一位同學用聽筒(紙杯)接聽,觀察能否聽清。(4)將電話線(棉線或尼龍繩)拉直,觀察聽到的聲音是否發生變化。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3)電話線(棉線或尼龍繩)保持松弛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實驗現象:直接聽或者在電話線(棉線或尼龍繩)松弛狀態下聽,都聽不清對方說話的內容,將電話線(棉線或尼龍繩)拉直后聽,可以清楚地聽到對方說話的內容。拓展提高做個“土電話”。實驗現象:直接聽或者在電話線(棉線或拓展提高實驗分析:聲音能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帶的振動→空氣的振動→紙杯的振動→傳遞給棉線→對面的紙杯實驗結論:聲音能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拓展提高實驗分析:新知講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新知講解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拓展提高伏罌而聽的含義及科學道理拓展提高伏罌而聽的含義及科學道理課堂練習

判斷:1.聲音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2.聲音的傳播需要借助其他物質。()3.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是相同的。()4.水中的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5.宇航員在太空工作時需要借助電子通信設備才能進行溝通。()6.土電話設備簡單,不能說明固體能傳播聲音。()√×√√×√課堂練習課堂練習

選擇:1.將振動的音叉放入水槽內的水中,我們用耳朵貼在水槽邊可以聽到音叉振動的聲音,其傳播路徑是()。A.音叉→水→水槽→人耳B.音叉→人耳C.音叉→空氣→人耳2.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水面,水面會產生波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這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B.音叉將振動傳給了水C.聲音只能沿水面傳播CA課堂練習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設計了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實驗,對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進行了比較。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而物體在振動時會引起周圍的空氣等物體跟隨振動,使聲音慢慢傳向遠方,而且聲音在真空中是不會傳播的。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設計了聲音在不板書設計

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聲音的傳播需要氣體、固體、液體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板書設計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第1單元聲音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1單元聲音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科學科教版新知導入唱響經典紅歌《我的祖國》玖月奇跡演唱會新知導入唱響經典紅歌《我的祖國》玖月奇跡新知導入

在九月奇跡演唱會上,玖月奇跡使用雙排鍵演奏了美妙悅耳的樂曲,我們是用什么器官聽到這些美妙聲音的呢?

耳朵,聲音通過空氣傳播到聽眾的耳中。那么,耳朵是怎樣使我們聽到聲音的呢?耳朵是怎樣使我們聽到聲音的呢?新知導入在九月奇跡演唱會上,玖月奇跡使用雙新知導入聽覺的產生點擊觀看視頻新知導入聽覺的產生點擊觀看視頻新知講解1

觀察耳朵的結構圖。耳朵的結構:外耳、中耳、內耳。新知講解1觀察耳朵的結構圖。耳朵的結構:外耳、中耳、內耳。新知講解1

觀察耳朵的結構圖。1.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等。耳郭負責收集空氣里的聲波。人的外耳就像一個隧道,聲音通過這條隧道到達鼓膜。新知講解1觀察耳朵的結構圖。1.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等。新知講解1

觀察耳朵的結構圖。2.中耳:包括鼓膜和聽小骨等。鼓膜是一個半透明的薄膜,呈淺漏斗狀,凹面向外,外耳與中耳以它為界。鼓膜很薄且有彈性,即使是輕微的聲音,它也會產生振動。新知講解1觀察耳朵的結構圖。2.中耳:包括鼓膜和聽小骨等。新知講解1

觀察耳朵的結構圖。3.內耳:結構復雜,包括耳蝸和前庭等。耳蝸可以把聲波的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物體的振動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而聽小骨就會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大腦接受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了聲音。新知講解1觀察耳朵的結構圖。3.內耳:結構復雜,包括耳蝸和新知講解2

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目的:通過實驗證明耳郭有什么作用。實驗猜想:耳郭有收集聲波的作用。實驗材料:雙面膠帶、一張A4紙。新知講解2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目的:新知講解2

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步驟:(1)把一張A4紙卷成圓狀,用雙面膠帶黏住,做成一個“喇叭”。(2)在一定的距離,用耳朵朝向一個細微的聲音,仔細感受聲音的大小。新知講解2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步驟:新知講解2

探究耳郭的作用。(3)把“喇叭”小的一端緊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一個細微的聲音,仔細感受聲音的大小。(4)重復以上步驟多次實驗,仔細感受聲音的變化。新知講解2探究耳郭的作用。(3)把“喇叭”小的一端緊靠耳朵新知講解2

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記錄裸耳(聲音)用紙喇叭(聲音)一微小變更清楚了二微小變更清楚了三微小變更清楚了方式次數新知講解2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記錄裸耳(聲音)用紙喇叭(聲新知講解2

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現象:用裸耳能聽到微小的聲音;用自制紙喇叭聽聲音的時候,聽得更清楚了。實驗分析:用紙喇叭聽聲音時,收集聲波的范圍更大,因此聽得就更清楚。由此推斷,我們的耳郭主要起到收集聲波的作用。實驗結論:耳郭有收集聲波的作用。新知講解2探究耳郭的作用。實驗現象:新知導入耳朵是如何能聽到聲音的呢?點擊觀看視頻新知導入耳朵是如何能聽到聲音的呢?點擊觀看視頻新知講解3

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目的:利用鼓膜模型研究鼓膜的作用。實驗猜想:鼓膜______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振動。(填“會”或“不會”)實驗材料:氣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錘、細沙或碎紙屑等。新知講解3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目的:實驗材料:氣球皮、塑新知講解3

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步驟:(1)把氣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繃緊,用橡皮筋固定(氣球皮模擬鼓膜)。(2)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細沙或碎紙屑。新知講解3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步驟:新知講解3

模擬鼓膜振動實驗。(3)用音叉等能發聲物體,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強弱不同和遠近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鼓膜”是怎樣振動的,上面的細沙或碎紙屑是如何變化的。(4)重復以上的步驟多次實驗,仔細觀察“鼓膜”的振動。新知講解3模擬鼓膜振動實驗。(3)用音叉等能發聲物體,在“新知講解3

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記錄模擬“鼓膜”振動實驗記錄表相同條件不同條件“鼓膜”是怎樣振動的聲音距“鼓膜”的遠近不變聲音較強時振動劇烈聲音較弱時振動平緩聲音的強弱不變聲音較遠時振動平緩聲音較近時振動劇烈新知講解3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記錄模擬“鼓膜”振動實驗記新知講解3

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現象:用小錘敲擊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氣球皮時,會看到氣球皮上的細沙或碎紙屬跳起來。音叉距離氣球皮的遠近和敲擊音叉力量的大小都會影響到細沙或碎紙屑跳動的高度。實驗結論:通過模擬實驗,我們可以證明鼓膜會在聲波的作用下產生振動,聲音的遠近和強弱等條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動也不同。新知講解3模擬鼓膜振動實驗。實驗現象:用小錘敲擊音叉,把音新知導入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點擊觀看視頻新知導入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呢?點擊觀看視頻新知講解對人耳結構和功能的認識。1大腦耳郭能收集聲音。鼓膜能感受到聲音信號,產生振動。聽小骨能放大聲音信號。耳蝸能轉化聲音信號。聽覺神經外耳道新知講解對人耳結構和功能的認識。1大腦耳郭能收集聲音。鼓膜能新知講解對人耳結構和功能的認識。1(1)耳郭能收集聲音。(2)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一層膜,鼓膜能將聲音轉化為振動。(3)聽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動傳給內耳。(4)耳蝸可以把聲波的信號轉化為神經信號。新知講解對人耳結構和功能的認識。1(1)耳郭能收集聲音。新知講解你認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鼓膜的作用是接收空氣的振動。當外界有聲波(空氣振動),鼓膜也振動,鼓膜借助連接它的聽小骨,將振動傳遞給內耳,內耳將其轉化為神經信號經過聽覺神經傳遞給大腦,產生聽覺。1對人耳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新知講解你認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1對人耳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新知講解耳與聽覺點擊觀看視頻新知講解耳與聽覺點擊觀看視頻新知講解1.耳郭與紙喇叭在聚集聲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處?耳郭與紙喇叭在結構上都是由大到小的,紙喇叭外部越大,聚集到的聲音越清晰。2耳郭的作用。新知講解1.耳郭與紙喇叭在聚集聲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處?2耳郭新知講解2.你能解釋醫生用的聽診器是怎樣工作的嗎?聽診器頭的薄膜結構能夠隨著聲音產生振動,聽診器的聽筒和耳郭的作用一樣能聚集聲音,醫生用的聽診器是“拉長變大的耳郭”。2耳郭的作用。新知講解2.你能解釋醫生用的聽診器是怎樣工作的嗎?2耳郭的作新知導入感覺世界點擊觀看視頻新知導入感覺世界點擊觀看視頻拓展提高聽診器聽診器是1816年由法國醫師雷奈克發明的。當時,雷奈克為一個胸痛的肥胖病人看病,他將耳朵貼在病人的胸前,但是病人肥胖的胸部隔音效果太強了,聽不到從內部傳出來的聲音,雷奈克非常懊惱。拓展提高聽診器聽診器是1816年由法國醫師雷奈克發明的。當時拓展提高聽診器有一天,雷奈克獨自一人在路上散步,他發現兩個小孩蹲在一條長木梁的兩端做游戲,一個小孩用針尖刮劃他那一端的木梁,另一端的孩子則把耳朵貼在木梁上,靜聽彼端傳來的聲音。雷奈克思路頓開,返回醫院,用紙卷成圓錐筒,用寬大的錐底置于病人的胸部,傾聽了一陣,驚喜地發現,可以聽到聽診器病人胸部內的聲音了。拓展提高聽診器有一天,雷奈克獨自一人在路上散步課堂練習

判斷:1.人聽不到聲音一定是鼓膜破了。()2.用兩只耳朵聽聲音與用一只耳朵聽聲音沒有區別。()3.耳郭具有收集聲音的作用。()4.鼓膜很薄、有彈性,很輕的聲音也會引起它的振動。()5.即使鼓膜接收到不同的聲音,產生的振動情況也相同。()6.小明研究強弱不同的聲音對“鼓膜”振動的影響。他先把小音叉放在離“鼓膜”15厘米的地方輕輕敲,再把小音叉放在離“鼓膜”30厘米的地方重重敲。他的做法是對的。()√××××√課堂練習課堂練習

選擇:1.耳朵是由()構成的。 A.耳郭、鼓膜、內耳B.外耳、中耳、內耳C.耳郭、中耳、內耳2.耳蝸把振動變成大腦能接收的()。A.信號B.聲音C.聲波3.鼓膜受外耳道傳送的聲波而產生()。A.聲音B.振動C.音質4.下列保護我們聽力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A.遠離噪聲

B.控制物體發聲

C.耳機音量開到最大ABBC課堂練習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使用探究性試驗正反兩方面驗證得出聲音的產生。人耳中的鼓膜能感應聲波并振動,進而傳到內耳,引起聽覺。進一步利用簡單的實驗材料研究強弱、遠近不同的聲音對自然鼓膜模型的振動產生的影響,在探究過程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使用探究性試驗板書設計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外耳:耳郭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內耳:耳蝸聽覺神經板書設計

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1.5聲音的強與弱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1.5聲音的強與弱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非洲鼓《逆戰》觀看視頻科學聚焦非洲鼓《逆戰》觀科學聚焦聲音的強弱是怎么形成的?科學聚焦非洲鼓表演時鼓手在鼓面上拍打就能發出不同的節奏和音符,敲擊非洲數,我們發現,輕輕敲鼓,發出的聲音小;用力敲鼓,發出的聲音大,因為用力的大小不同,鼓面產生的振動情況不同,聲音的輕重就不同,音樂課上,我們將輕重不同的聲音稱為聲音的強弱不同。聲音的強弱是怎么形成的?科學聚焦非洲鼓表演時鼓手在鼓面上拍打科學探索探索一:研究鋼尺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實驗步驟(1)將鋼尺伸出桌面大約10厘來,用一只手壓住鋼尺的一端。(2)用另一只手輕輕撥動鋼尺的另一端,仔細聽鋼尺發出的聲音并觀察鋼尺的振動幅度。(3)用另一只手用力撥動鋼尺的另一端,仔細聽鋼尺發出的聲音并觀察鋼尺的振動幅度。(4)重復3次,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科學探索探索一:研究鋼尺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實驗步驟實驗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實驗方法聲音的強弱振動幅度1輕輕撥動鋼尺用力撥動鋼尺2輕輕撥動鋼尺用力撥動鋼尺3輕輕撥動鋼尺用力撥動鋼尺小弱強大小弱強大小弱強大實驗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實驗方法聲音的強弱振動幅度1輕輕撥動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輕輕撥動鋼尺,發出的聲音弱,振動幅度小;用力撥動鋼尺,發出的聲音強,振動幅度大。鋼尺的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鋼尺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輕輕撥動鋼尺,發出的聲探索二:研究橡皮筋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在一塊木板上釘4個釘子,將橡皮筋均勻地圍在釘子之間。(2)輕輕撥動橡皮筋的一側,仔細傾聽,描述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并觀察橡皮筋的振動幅度。(3)用力撥動橡皮筋的同一側,仔細傾聽,描述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并觀察橡皮筋的振動幅度。(4)重復3次,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實驗材料:四個釘子、一塊木板、一根橡皮筋探索二:研究橡皮筋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科學探索實驗步驟實驗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實驗方法聲音的強弱振動幅度1輕輕撥動橡皮筋用力撥動橡皮筋2輕輕撥動橡皮筋用力撥動橡皮筋3輕輕撥動橡皮筋用力撥動橡皮筋小弱強大小弱強大小弱強大實驗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實驗方法聲音的強弱振動幅度1輕輕撥動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輕輕撥動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弱,振動幅度小;用力撥動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強,振動幅度大。橡皮筋的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橡皮筋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輕輕撥動橡皮筋,發出的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將碎紙屑均勻地灑在鼓面上。(2)輕輕敲擊鼓面,仔細聽鼓發出的聲音并觀察鼓面上碎紙屑的變化,推測鼓面振動幅度的變化。(3)用力敲擊鼓面,仔細聽鼓發出的聲音并觀察鼓面上碎紙屑的變化,推測鼓面振動幅度的變化。(4)重復3次,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探索三:研究鼓面的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系實驗材料:鼓、一些碎紙屑、一對鼓槌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將碎紙屑均勻地灑在鼓面上。探索三:研究實驗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實驗方法聲音的強弱紙屑的變化振動幅度1輕輕敲擊鼓面用力敲擊鼓面2輕輕敲擊鼓面用力敲擊鼓面3輕輕敲擊鼓面用力敲擊鼓面小弱強大小弱強大小弱強大輕微的跳動被彈起很高輕微的跳動被彈起很高輕微的跳動被彈起很高實驗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實驗方法聲音的強弱紙屑的變化振動幅度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輕輕敲擊鼓面,發出的聲音弱,振動幅度小;用力敲擊鼓面,發出的聲音強,振動幅度大。鼓面發出的聲音較弱時,碎紙眉只能輕微地跳動,說明鼓面的振動幅度小;鼓面發出的聲音較強時,碎紙屑會被彈起很高,說明鼓面的振動幅度大。鼓面的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鼓面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輕輕敲擊鼓面,科學探索研討一:分析你的記錄,你能發現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與聲音強弱的關系嗎?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音量越大;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越小。我們可以打開一個音頻的應用播放音樂,聲音越強,顯示聲波的振動幅度就越大,反之則越小。科學探索研討一:分析你的記錄,你能發現物體振動幅度的大小與聲科學探索研討二1.我們輕輕走路時,腳步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音小;重重走路時,腳步振動的幅度大,發出的聲音大。2.我們大聲說話時,聲帶振動的幅度大;小聲說話時,聲帶振動的幅度小。我們還能舉出哪些事例證明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科學探索研討二1.我們輕輕走路時,腳步振動的幅度小,發出的聲科學探索3.在鐵架臺上用細線吊個乒乓球,乒乓球挨著旁邊的音叉,當我們敲擊音叉時,會發現乒乓球也跟著擺。當我們用力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變強,乒乓球的擺動幅度也變大。乒乓球的擺動幅度相當于振動幅度,說明振動幅度越大,聲音的強度就越大。研討二科學探索3.在鐵架臺上用細線吊個乒乓球,乒乓球挨著旁邊的音叉科學拓展科學零距離音量又稱響度、音強,是描述聲音強弱的量。音量的大小與發聲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同一個物體,振動幅度越大,音量越大;振動幅度越小,音量越小。聲音的強弱等級可以用分貝(dB)來表示。音量科學拓展科學零距離音量又稱響度、音強,是描述聲音強弱的量。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音量越大;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越小。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物體1.5聲音的強與弱板書設計振幅越大,聲音越強,音量越大;振幅越小,聲音越弱,音量越小。1.5聲音的強與弱板書設計振幅越大,聲音越強,音量越大;完成課后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完成課后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1.6聲音的高與低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1.6聲音的高與低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月光奏鳴曲》鋼琴演奏觀看視頻科學聚焦《月光奏鳴曲》鋼琴演奏觀科學聚焦聲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科學聚焦鋼琴能彈奏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聲音高,有的聲音低;生活中一般來說,女性的聲音比男性的聲音要高,大人比小孩的聲音要低一些。聲音的高低簡稱音高。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科學聚焦鋼琴能彈奏科學探索探索一: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敲琴棒琴片科學探索探索一: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敲琴棒琴片科學探索探索一: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1)用相同的力度敲擊鋁片琴,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2)反復實驗3次,描述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實驗步驟科學探索探索一: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1)用相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琴片越長,聲音越低;琴片越短,聲音越高。同樣材料由于大小不同,當用相同的力度敲擊的時候,就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聲音有高低的不同,鋁片琴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琴片的長短。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琴片越長,聲音探索二:吹奏口琴,使它發出不同的聲音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2)反復實驗3次,描述聽到的聲音有什么不同。仔細觀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聲音和簧片有什么關系?探索二:吹奏口琴,使它發出不同的聲音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用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簧片越長,聲音越低;簧片越短,聲音越高。口琴的發聲部分是固定在簧板上的簧片,當用相同的力度吹奏口琴的時候,就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聲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簧片的長短。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簧片越長,聲音探索三:鋼尺實驗科學探索實驗猜想1.鋼尺振動的快慢與發出的聲音的關系。隨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音高可能也會發生變化,伸出越長,音高越________;伸出越短,音高越________。(填“低”或“高”)探索三:鋼尺實驗科學探索實驗猜想1.鋼尺振動的快慢與發出的聲聲音傳播的特性觀看視頻科學聚焦聲音傳播的特性觀科學聚焦探索三:鋼尺實驗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根據鋼尺的長度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分別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2)將鋼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書蓋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壓住。探索三:鋼尺實驗科學探索實驗步驟(1)根據鋼尺的長度確定鋼尺探索三:鋼尺實驗科學探索實驗步驟(3)用力撥動鋼尺,反復3~4次,仔細傾聽鋼尺發出聲音的高低并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然后記錄下來。音高用高、較高、較低、低來描述,振動用快、較快、較慢、慢來描述。(4)把鋼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重復以上實驗過程。探索三:鋼尺實驗科學探索實驗步驟(3)用力撥動鋼尺,反復3~實驗記錄科學探索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厘米)我聽到的我看到的音高振動5~610~1115~1620~21快高較高較快較低較慢低慢實驗記錄科學探索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厘米)我聽到的我看到的音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聲音的高低就不同。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長,發出的聲音低;鋼尺仲出桌面的長度短,發出的聲音高。(1)通過對記錄表的分析,可以發現聲音高低的變化與鋼尺振動的頻率有關。鋼尺振動越快,聲音越高;鋼尺振動越慢,聲音越低。(2)聲音高低與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有關,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聲音越高;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得越快,聲音越高;振動得越慢,聲音越低。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鋼尺伸出桌面的音高科學探索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單位:赫茲。我們可以用柱形圖表示聲音高低的變化與鋼尺振動長度之間的關系。音高科學探索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分析實驗結論通過對“音高變化柱形圖”的分析,可以直觀地看到音高與鋼尺伸出桌面長度的關系。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聲音越高;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得越快,聲音越高;振動得越慢,聲音越低。實驗分析與結論科學探索實驗分析實驗結論通過對“音高變化柱形圖科學探索研討一:從鋼尺振動長度與聲音高低實驗的記錄表和柱形圖中,你能發現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嗎?音高的變化與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聲音越高,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鋼尺聲音的高低與鋼尺的振動頻率有關,鋼尺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則越低。科學探索研討一:從鋼尺振動長度與聲音高低實驗的記錄表和柱形圖科學探索研討二:通過以上三個實驗,你認為發聲物體的聲音高低變化有怎樣的規律?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科學探索研討二:通過以上三個實驗,你認為發聲物體的聲音高低變科學探索研討三:推測聲音高低變化,并說明理由不同粗細、長短長短相同粗細不同粗細相同,長短不同科學探索研討三:推測聲音高低變化,并說明理由不同粗細、長短長科學探索經過逐敲擊,我們發現粗、長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低;細、短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高。因為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長短、粗細(振動頻率)有關,物體越細、越短,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則越低。研討三:推測聲音高低變化,并說明理由科學探索經過逐敲擊,我們發現粗、長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低;細、短科學拓展科學零距離當一輛鳴著笛的汽車或火車向你駛來時,鳴笛聲就會變得越來越高;當一輛鳴著笛的汽車或火車離你而去時,鳴笛聲就會變得越來越低。這是因為聲源相對于我們發生運動時,會使人耳感受到音高在發生變化。同理,有經驗的炮兵會根據炮彈在空中音高的變化來判斷炮彈是飛向他還是遠離他。根據聲音判斷物體運動的方向科學拓展科學零距離當一輛鳴著笛的汽車或火車向你駛來時,鳴笛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音量越大;物體振動的越慢,聲音越弱,發出的聲音越低。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1.6聲音的高與低板書設計振動越快,聲音越高;振動越慢,聲音越低;1.6聲音的高與低板書設計振動越快,聲音越高;完成課后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完成課后同步練習題課后作業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1.6聲音的高與低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1.6聲音的高與低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新知導入鋁片琴演奏點擊觀看視頻新知導入鋁片琴演奏點擊觀看視頻新知導入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大人與小孩在一起說話,他們的聲音相同嗎?你能說出誰的聲音高,誰的聲音低嗎?聲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新知導入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大人與小孩在一起說話新知導入這是由他們的聲帶決定的。聲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的高低簡稱音高。音高也叫音調,音調主要與聲音的頻率有關。一般來說,女性的聲音頻率總高于男性。爸爸的聲音低沉,渾厚。女兒的聲音清脆、響亮。新知導入這是由他們的聲帶決定的。聲音有高有低。高低不同的聲音新知講解1

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鋁片琴的結構,高低不同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實驗步驟:(1)用相同的力度敲擊鋁片琴,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2)反復試驗3次,描述聽到聲音有什么不同。琴片敲琴棒新知講解1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鋁片新知講解1

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實驗現象:琴片越長,聲音越低;琴片越短,聲音越高。實驗結論:聲音有高低的不同,鋁片琴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琴片的長短。新知講解1敲擊鋁片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實驗現象:新知講解2

吹奏口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聲音和簧片有什么關系?實驗步驟:(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聽聽聲音有什么不同。(2)反復試驗3次,描述聽到聲音有什么不同。簧片新知講解2吹奏口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仔細觀察口琴的新知講解2

吹奏口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實驗現象:簧片越長,聲音越低;簧片越短,聲音越高。實驗結論:聲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聲音的高低取決于簧片的長短。新知講解2吹奏口琴,使它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實驗現象:新知講解3

鋼尺實驗。1.鋼尺振動的快慢與發出的聲音的關系。實驗目的:不斷地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有什么變化,發出的聲音會怎樣改變。實驗猜想:隨著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的變化,音高可能也會發生變化,伸出越長,音高越____;伸出越短,音高____。(填“低”或“高”)新知講解3鋼尺實驗。1.鋼尺振動的快慢與發出的聲音的關系。新知講解3

鋼尺實驗。實驗材料:鋼尺、硬皮書。實驗步驟:(1)根據鋼尺的長度確定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分別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2)將鋼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書蓋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壓住(如上圖)。新知講解3鋼尺實驗。實驗材料:鋼尺、硬皮書。新知講解3

鋼尺實驗。實驗步驟:(3)用力撥動鋼尺,反復3~4次,仔細傾聽鋼尺發出聲音的高低并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然后記錄下來。音高用高、較高、較低、低來描述,振動用快、較快、較慢、慢來描述。(4)把鋼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重復以上實驗過程。新知講解3鋼尺實驗。實驗步驟:(4)把鋼尺依次伸出桌面10新知講解3

鋼尺實驗。鋼尺振動實驗記錄表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厘米)音高振動5~6高快10~11較高較快15~16較低較慢20~21低慢實驗現象: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同,聲音的高低就不同。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長,發出的聲音低;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短,發出的聲音高。新知講解3鋼尺實驗。鋼尺振動實驗記錄表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新知講解3

鋼尺實驗。實驗分析:(1)通過對記錄表的分析,可以發現聲音高低的變化與鋼尺振動的頻率有關。鋼尺振動越快,聲音越高;鋼尺振動越慢,聲音越低。(2)聲音高低與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有關,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聲音越高;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實驗結論: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振動得越快,聲音越高;振動得越慢,聲音越低。新知講解3鋼尺實驗。實驗分析:(1)通過對記錄表的分析,可新知講解3

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振動得越快,聲音越高;振動得越慢,聲音越低。2.音高。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3.音高變化柱形圖。我們可以用柱形圖表示聲音高低的變化與鋼尺振動長度之間的關系。新知講解3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2.音新知導入點擊觀看視頻聲音傳播的特征新知導入點擊觀看視頻聲音傳播的特征新知導入點擊觀看視頻聲音的高低變化新知導入點擊觀看視頻聲音的高低變化新知講解

音高的變化與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聲音越高,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聲音越低。鋼尺聲音的高低與鋼尺的振動頻率有關,鋼尺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則越低。1

從鋼尺振動長度與聲音高低實驗的記錄表和柱形圖中,你能發現聲音高低與物體振動之間的關系嗎?新知講解音高的變化與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鋼尺伸出新知講解通過以上三個實驗,你認為發聲物體的聲音高低變化有怎樣的規律?2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新知講解通過以上三個實驗,你認為發聲物體的聲音高低變化有怎樣新知講解不同粗細、長短的音叉。音叉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響;音叉越長,發出的聲音越低。3觀察下圖中的物體,推測它們發出的聲音高低將會怎樣變化,并說一說理由。新知講解不同粗細、長短的音叉。3觀察下圖中的物體,推測它們發新知講解3觀察下圖中的物體,推測它們發出的聲音高低將會怎樣變化,并說一說理由。長短相同,粗細不同的鋼管。鋼管越細,發出的聲音越高;鋼管越粗,發出的聲音越低。新知講解3觀察下圖中的物體,推測它們發出的聲音高低將會怎樣變新知講解3觀察下圖中的物體,推測它們發出的聲音高低將會怎樣變化,并說一說理由。粗細相同,長短不同的編鐘。編鐘越大,發出的聲音越低;編鐘越小,發出的聲音越高。新知講解3觀察下圖中的物體,推測它們發出的聲音高低將會怎樣變新知講解經過逐一敲擊,我們發現粗、長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低;細、短的物體發出的聲音高。因為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長短、粗細(振動頻率)有關,物體越細、越短,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則越低。3新知講解經過逐一敲擊,我們發現粗、長的物體發出拓展提高根據聲音判斷物體運動的方向當一輛鳴著笛的汽車或火車向你駛來時,鳴笛聲就會變得越來越高;當一輛鳴著笛的汽車或火車離你而去時,鳴笛聲就會變得越來越低。這是因為聲源相對于我們發生運動時,會使人耳感受到音高在發生變化。同理,有經驗的炮兵會根據炮彈在室中音高的變化來判斷炮彈是飛向他還是遠離他。拓展提高根據聲音判斷物體運動的方向當一輛鳴著笛的拓展提高鋁片琴音樂欣賞點擊觀看視頻拓展提高鋁片琴音樂欣賞點擊觀看視頻課堂練習

判斷:1.音高和音量沒什么區別。()2.“哆"和“咪”這兩個音階,音高是不同的。()3.改變物體振動部分的長度,就可以改變物體振動發出的音量大小。()4.音高的高低與尺子振動的幅度大小無關。()5.條形柱狀圖可以更直觀地表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與音高變化之間的規律。()×√×√√課堂練習課堂練習選擇:1.一邊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邊持續敲擊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發出的聲音會()。A.越來越高B.越來越低C.無法判斷2.用電鋸鋸木頭時發出的聲音刺耳描述的是音高,這是物體振動的()引起的。A.快慢B.強弱C.方向3.口琴的簧片長短、薄厚和寬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時,()的簧片發出的聲音較低。A.長、厚、寬B.長、厚、窄C.長、薄、寬ABA課堂練習選擇:ABA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聲音的高低強弱與什么有關,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讓發聲物體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聲音的高與低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聲音的高低板書設計

6聲音的高與低

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板書設計

6聲音的高與低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謝謝觀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

第1單元聲音

7讓弦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科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

第1單元聲音

7讓弦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科學科教版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二胡始于唐朝,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有兩根琴弦,分里弦和外弦,依靠琴弓與弦的摩擦發出聲音。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二胡始于唐朝,是一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小提琴,是一種弦樂器。總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發出聲音。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小提琴,是一種弦樂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吉他(六弦琴),是一種彈撥樂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狀與提琴相似。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吉他(六弦琴),是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樂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多為21根弦,依靠手指彈撥發出聲音。新知導入不同樂器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新知導入

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等樂器,是靠弦的振動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的,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呢?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新知導入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等樂器,是靠弦新知導入

觀察琴弦的粗細、松緊,以及琴弦振動部分的長短變化,來找出影響弦的音高的因素。新知導入觀察琴弦的粗細、松緊,以及琴弦振動部分的新知導入以吉他為例,6根琴弦粗細不同,撥動時發出的聲音也不同。當琴弦松或緊時,發出的聲音也有變化。當一只手撥動琴弦,另一只手放在這個琴弦的不同位置時,發出的聲音也會發生變化。新知導入以吉他為例,6根琴弦粗細不同,撥動時發出的聲音也不同新知講解1

小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1.選定一種弦樂器,討論要解決的問題。先選定你要進行探究的樂器,再仔細觀察它的弦。弦的音高應該與弦的松緊有關。弦的音高應該與弦振動部分的長短有關。弦的音高應該與弦的粗細有關。弦的音高應該與撥動弦的力度有關。新知講解1小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關。1.選定一新知講解2

2.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弦的音高,推測音高變化可能存在的規律。(1)影響弦的音高的因素。推測可能影響的因素弦樂器弦的長短弦的松緊弦的粗細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箏√√√新知講解22.找一找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弦的音高,推測音高新知講解2

(2)我的預測。①弦越長,聲調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高低)。②弦越緊,聲調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高低)。③弦越粗,聲調______(越高越低),音高越______(高低)。新知講解2(2)我的預測。新知講解3

在弦樂器上反復試彈,驗證預測。在弦樂器上不斷地進行彈試,聽聽其音高是否發生變化。琴弦與音高的關系記錄表影響因素音高變化預測試彈結果粗細粗聲音低聲音低細聲音高聲音高松緊松聲音低聲音低緊聲音高聲音高長短長聲音低聲音低短聲音高聲音高新知講解3在弦樂器上反復試彈,驗證預測。在弦樂器上不斷地進新知講解4

設計能讓弦的音高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