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專題八聲甘州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0002)課件_第1頁
高中語文專題八聲甘州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0002)課件_第2頁
高中語文專題八聲甘州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0002)課件_第3頁
高中語文專題八聲甘州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0002)課件_第4頁
高中語文專題八聲甘州蘇教版選修《唐詩宋詞選讀》(000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柳永

作者簡介

柳永

(約980--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耆卿。年輕時一連兩次科舉不中,便寫了那首著名的《鶴沖天》:“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卻因此得罪皇帝。柳永在下一次考試好不容易通過了,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宋仁宗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給勾掉了。其詞多描繪城市生活的繁華,歌妓悲歡、愿望及男女愛情的苦痛,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此外也有些反映勞動者悲苦生活、詠物、詠史、游山玩水等等。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雨霖鈴》、《八聲甘州》、《望海潮》等頗有名。但作品中時有頹廢思想和庸俗情趣。有《樂章集》。與蘇詞風格對比: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

“愁”1、自由誦讀,思考全詞主要寫什么內容?思鄉——“望故鄉渺邈,歸思難受”懷人——“想佳人”由此,可以看出本詞的詞眼是哪個字?從哪里看出來?“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研討探究上片描繪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點?雨—瀟瀟

秋—清

霜風—凄慘

關河—冷落(日)照—殘

紅翠—衰減物華—休

長江水—無語自由朗讀上片,說說這些意象組合成怎樣的意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從時間、天氣、作者所見所感入手)

時間——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殘照”)天氣——雨、風(瀟瀟、霜風凄慘)所感——霜風凄慘所見——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紅衰翠減、物華已休、江水東流蘇軾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對這三句,卻大加贊賞,認為“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為什么?A“唐人高處”:把山水自然和自己的感情結合在一起且表現得開闊博大。B蒼茫寥廓、高遠雄渾。如“江天”“霜風”“關河”“殘照”等意象。以暮雨、霜風、江流描繪了一幅風雨急驟的秋江雨景:“瀟瀟”狀其雨勢之狂猛;“灑江天”狀暮雨鋪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風凄緊”以下寫雨后景象:以關河、夕陽之冷落、殘照展現驟雨沖洗后蒼茫浩闊、清寂高遠的江天境象,內蘊了蕭瑟、峻肅的悲秋氣韻。而“殘照當樓”則暗示出此樓即詞人登臨之地。“是處”二句寫“紅衰翠減”的近景細節,詞人情思轉入深致低回,以“物華休”隱喻青春年華的消逝。“長江水”視野轉遠,景中見情,暗示詞人內心惆悵、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為由景入情的過渡。自由誦讀詞的下片抒情,可分幾個層次?①“不忍登高······何事苦淹留”哀嘆長年漂泊,有家難歸。②

“想佳人······識歸舟”,設想佳人也在樓上盼望自己③“爭知我······正恁凝愁”,回應上層,再抒相思之愁。下片句句都在寫思鄉,哪句話最能體現詞人的思鄉之情?“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1.這本是誰在思念誰?

2.而本句詞卻是從誰的角度來寫思念的?

3.哪些詞能準確的描述佳人的情感變化?

怎樣變化的?

詞人在思念佳人

佳人。

“望、誤、識”。

由全神貫注盼望的焦急,到誤認歸舟的驚喜,再到清醒不是后的懊喪。

4.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佳人行為的畫面?

5.這句詞不但寫我思人,而且想像人思我,這樣寫為什么更動人?

常待閨閣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園,梳洗打扮,登樓望望,總以為那出現在地平線上的就是丈夫的歸船,等到近頭,方才知道誤認了。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樓頭凝神觀望,這是何等的深情啊!對一個在外漂泊之人來說又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這是更深一層寫法,由單向思念寫為雙向思念,情感更深沉,從表達手法上顯得文筆更曲折,引人玩味。

下闋思歸之情羈旅之苦懷念遠人遙望故鄉,觸發“歸思難收”羈旅萍蹤,深感游宦淹留憐惜“佳人凝望”,相思太苦

6.八聲甘州是詞牌名

詞有詞牌

還有的有題目

比如

沁園春

長沙

念奴嬌

赤壁懷古

這首詞沒有題目

我們給他加個題目應該是什么?思鄉

同樣是寫詞,柳永達到了“凡有井水引處,即能歌柳詞”。那么這首思鄉詞能夠引起我們巨大的共鳴,除了它本身的才情之外,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情景交融

層層鋪墊

襯托

八聲甘州

(思鄉)

柳永

暮雨

江天

清秋霜風

關河

殘照

長江情景交融

層層鋪墊

詞人思鄉思佳人

“對”字領起全詞,以登高望遠展示暮雨瀟瀟的江上清秋。“漸”字領起三句,氣象闊大,寓意深遠。“是處”兩句一轉,刻繪出眾芳凋謝的秋景。“惟有”兩句又一轉,展現出大江東流的蒼茫境界,暗示羈旅情懷。品讀與探討

圈出《八聲甘州》中的領字,說說他們在結構全詞、表達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