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_第1頁
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_第2頁
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_第3頁
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_第4頁
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粘結修復技術口腔粘結修復技術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粘結技術

dentalbondingtechnique利用粘結樹脂在處理的牙體組織上直接修復成形或將修復體粘結固定完成修復的臨床技術包含兩個內涵口腔粘結技術

dentalbondingtechniqu粘結修復技術1955年Buonocore首先發明釉質粘結技術

酸蝕牙釉質可提高丙烯酸樹脂與牙的粘結力1959年丙烯酸脂樹脂取得專利1962年Bowen合成Bis-GMA(雙酚A-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樹脂隨后加入無機填料提高樹脂物理性能1971年光固化復合樹脂問世牙本質粘結技術在近15年發展近15年來成功開發了高效能牙本質粘結系統,使牙本質粘結技術得到飛躍發展粘結修復技術1955年Buonocore首先發明釉質粘結技術粘結修復技術豐富了傳統的技術和方法改變了現有的修復技術--ART原則良好的美學效果美好的應用前景粘結修復技術豐富了傳統的技術和方法

粘結材料與粘結機制粘結材料與粘結機制一、粘接劑與粘結的形成一、粘接劑與粘結的形成(一)粘結樹脂形成粘結的概要

粘結性樹脂材料最早應用正畸直接粘結系統DBS

兒牙窩溝封閉劑應用廣泛

1981年開發功能性粘結單體后粘結樹脂在樹脂中加入功能性粘結單體構成

(一)粘結樹脂形成粘結的概要粘結性樹脂材料粘結adhesionorbonding

粘結力adhesiveforce

粘結劑adhesiveagent

被著體或被粘體adherend

粘結強度adhesiveorbondingstrength粘結adhesionorbonding粘結劑傳統的三步粘結劑

酸蝕劑表面處理劑樹脂粘合劑粘結劑傳統的三步粘結劑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第4-7代樹脂粘結劑第4-7代樹脂粘結劑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粘結力的形成

化學結合(一次結合)分子間結合(二次結合,范德華力)氫鍵結合嵌合相互混合粘結力的形成粘結體系的形成

粘結面的前處理

牙釉質、牙本質、合金、陶瓷、復合樹脂等

潤濕

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水等液體有呈球特性,而抵抗這種張力的作用,與固體物表面產生親和力的現象

潤濕程度--接觸角

粘結劑結固

粘結體系的形成

粘接劑的結固粘接劑因聚合反應而結固時,粘結界面內部如發生變形會導致粘結強度的顯著下降由化學催化劑TBB(三丁基硼)引發聚合的粘接劑,聚合是從界面開始引起的,因此有利于粘結作用;而光固化型聚合是從照射面開始的,粘結材料與牙界面的聚合發生較遲一些粘接劑的結固

粘結體系的破壞方式即使界面粘結力很高,如果粘接劑或被粘體自身強度低,也不可能獲得很高的粘結強度。粘結體系破壞的方式通常有下述三種:①界面破壞在粘結力較低時出現②凝集破壞或混合破壞由粘接劑自身強度提高后,出現粘接劑與被粘體皆有的破壞③被粘體破壞由被粘體強度較低造成

粘結體系的破壞方式

粘結強度的測量方法

拉伸與壓縮剪切試驗來測定粘結強度,后者測定的值相對較低,誤差小一些實驗條件試件在37°C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后,再在60°C和4°C水浴中進行循環,進行測定。

試件在70°C的水浴中或在-195°C液氮浸泡與40°C的溫水中各浸泡1min,并連續交換20次后測定粘結強度的測量方法

拉伸與壓縮剪切試驗來測定粘結強度,后者粘結樹脂材料理想的口腔用粘結材料具備的條件:粘結力高、持久常溫3~5min內或光照快速固化生物相容性好物理性能良好化學穩定性好操作簡便、色澤良好、易修理材料豐富、價格便宜粘結樹脂材料理想的口腔用粘結材料具備的條件:粘結性樹脂材料的分類按化學結構:聚丙烯酸酯類、芳香族和脂肪族多甲基丙烯酸酯類、環氧-丙烯酸酯類等按固化體系:化學(自凝)固化、光固化、化學-光雙固化等按添加填料粒度:普通型、超微型和復合超微型、混合型等;不加填料者稱單一樹脂按使用部位:牙釉質粘接劑、金屬粘接劑等,起遮色和偶聯作用的稱遮色劑和偶聯劑粘結性樹脂材料的分類功能性粘結單體4-META

丙烯酸類,4-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偏苯三酸酐MDP

磷酸酯系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功能性粘結單體4-META二、牙粘結面的處理二、牙粘結面的處理

牙釉質粘結面的處理研究證明,采用30%~50%磷酸液處理正常釉質表面1min效果最佳用35%左右的膠狀磷酸處理但釉質發育異常者,按常規方法處理效果不佳,在酸蝕處理前應將釉質表層磨除牙釉質粘結面的處理研究證明,采用30%~50%磷酸酸蝕釉質表面的作用機制

表面清潔和粗糙化:酸蝕可清除牙面上無機和有機質污垢,使釉質表面脫鈣,形成無數微小的孔隙,呈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釉質表面極性化增加釉質可濕性酸蝕釉質表面的作用機制釉質酸蝕后電鏡圖像

電鏡下可見酸蝕后釉質如同蜂窩狀、魚鱗狀、斑紋狀或漏斗狀,微孔約4萬多個/mm2,侵蝕深度約20~40微米,從而增加釉質表面積,粘結樹脂可滲入孔隙中釉質酸蝕后電鏡圖像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釉質表面處理方法和程序

清潔牙面和護髓酸蝕處理沖洗、干燥酸蝕釉質的再礦化

實驗證實,口腔內牙釉質酸蝕后,即有粘蛋白覆蓋,唾液中礦物鹽逐漸沉積使釉質逐漸再礦化,其礦化時間因人而異

臨床觀察也得到證實,一般在1~3周內釉質光澤度可完全恢復。在口腔內經酸蝕過的釉質均可再礦化

釉質表面處理方法和程序酸蝕劑的刺激性

酸蝕釉質表面對牙髓無刺激性,但若酸蝕牙本質,酸液通過牙本質小管滲入牙髓,輕者牙過敏,重者牙髓炎或牙髓退變壞死;酸液若流向牙骨質,可引起過敏反應,輕者數天,重者1~2個月,尤以年齡大者為甚酸蝕處理中應注意保護牙髓及牙齦,酸過敏者可給予脫敏漱口液或酸蝕面上涂釉質粘合劑保護

酸蝕劑的刺激性

牙本質粘結面處理

牙本質組織結構與牙釉質不同無機物有機物水牙釉質86%2%12%牙本質70%20%10%

牙本質的處理有別于牙釉質,且處理方法應對牙髓無明顯刺激性和保護牙本質膠原不變性萎縮,可獲得高粘結強度。牙本質粘結面處理牙本質組織結構與牙釉質不同牙本質斷面

(200倍)可見玷污層栓牙本質斷面

(200倍)可見玷污層栓1.濕粘結技術理論:

牙本質酸蝕后在粘結面上形成膠原纖維疏松網,有水分子的存在支撐著膠原纖維網不會塌陷,隨后涂用含有揮發性溶劑的牙本質粘結劑,在其進入表面后替換掉水分子,與膠原纖維相互纏繞,待粘接劑固化后,就將膠原纖維包埋其中而形成混合層,達到兩者結合。1.濕粘結技術理論:關鍵技術酸蝕磷酸濃度10%

時間10~15s左右牙本質表層被脫礦,牙本質小管被打開涂底漆親水的單體進入預處理的牙本質的過程(Priming)涂粘結劑

粘結劑中疏水的單體和樹脂反應關鍵技術酸蝕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2.自酸蝕粘結技術

self-etchingtechnique

在牙本質表面直接應用含弱酸性單體成分的有機粘接劑與偶聯劑,通過自身弱酸性單體溶解牙本質表面的玷污層smearlayer,形成粘接劑的滲入通道,同時與仍保留的部分玷污層及有機膠原纖維混合層,待粘接劑結固后即形成了強有了的粘結2.自酸蝕粘結技術

self-etchingtechn混合層混合層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三)塑料粘結面的處理含有4-ME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劑與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具有良好粘結力粘結時將塑料粘結面用乙醇擦去表面污物,用牙托水浸潤后即可粘結與膠、粉型化學固化復合樹脂(Bis-GMA體系)粘結與可見光固化復合樹脂粘結(三)塑料粘結面的處理含有4-ME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劑(四)金屬粘結面的處理氧化處理法采用4-META粘接劑時,金屬粘結面氧化處理所形成的氧化膜,可與粘結樹脂起分子間化學結合,提高其粘結強度金合金修復體可在電爐中加熱至400°C保持10min,使表面析出銅,形成氧化銅皺褶,依靠機械固位增強粘結強度鈷鉻或鎳鉻合金修復體粘結面經50~60微米氧化鋁噴砂處理后,用硝酸酸蝕5~10min,形成氧化膜,沖洗干燥后加壓粘結(四)金屬粘結面的處理氧化處理法電解蝕刻法非貴金屬修復體粘結面經噴砂處理后,采用電解酸蝕處理金屬修復體為陽極,然后用超聲波清洗,金屬粘結面形成許多微孔,粘結樹脂進入微孔中,起機械嵌合作用,提高粘結強度電解蝕刻法金合金表面鍍錫處理法粘結性樹脂與貴金屬粘結力差,與鋅、錫、鋁有穩定粘結性,與鈦、鉻、鉬、鐵、銅、鎳等有一定的粘結性。與鎳-鉻、鈷-鉻、銅基合金和18-8不銹鋼有較高粘結性為提高金合金粘結性,可將其表面噴砂處理后鍍錫形成微小凹凸面,增強粘結強度適于含4-META和MDP偶聯劑的粘結樹脂金合金表面鍍錫處理法有機硅烷處理法鎳-鉻合金修復體粘結面經噴砂處理后,直接用EB復合樹脂粘結,其抗張粘結強度為12.74MPa粘結前涂層5%KH-570乙醇溶液,干燥后粘結,粘結強度達27.44MPa。經紅外光譜測試,發現有化學鍵存在有機硅烷處理法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金屬粘結面微珠固位及失晶法固位臨床制作復合樹脂-金屬全冠或橋體,為增強金-塑界面機械結合和熱穩定性,金屬粘結界面上采用微珠固位體或失晶粗化金屬表面的方法在完成蠟行后的金塑結合面上粘上固位微蠟球,或在蠟型表面加熱陷入立方或長棱柱狀晶體鹽水溶解晶體后,蠟型表面形成規則凹陷,常規包埋、鑄造,形成粗化界面金屬粘結面微珠固位及失晶法固位(五)陶瓷粘結面的處理包括噴砂、酸蝕劑、化學偶聯劑處理等陶瓷表面噴砂時多用50微米的氧化鋁顆粒,壓力為0.4MPa;長石質陶瓷酸蝕多用2.5%~10%氫氟酸處理2~3min陶瓷偶聯劑為含有硅氧鍵的硅甲烷,作用原理:(五)陶瓷粘結面的處理包括噴砂、酸蝕劑、化學偶聯劑處理等(六)復合樹脂粘結面的處理口外制作的復合樹脂貼面或嵌體:粘結面清潔干燥,并可用筆式噴砂機輕輕噴砂涂一薄層釉質粘接劑溫熱空氣吹勻粘結口內復合樹脂修復體:表面磨除一層磷酸處理劑涂敷數秒(清潔)沖洗干燥薄層釉質粘接劑復合樹脂修復(六)復合樹脂粘結面的處理口外制作的復合樹脂貼面或嵌體:粘結口腔粘結修復技術口腔粘結修復技術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粘結技術

dentalbondingtechnique利用粘結樹脂在處理的牙體組織上直接修復成形或將修復體粘結固定完成修復的臨床技術包含兩個內涵口腔粘結技術

dentalbondingtechniqu粘結修復技術1955年Buonocore首先發明釉質粘結技術

酸蝕牙釉質可提高丙烯酸樹脂與牙的粘結力1959年丙烯酸脂樹脂取得專利1962年Bowen合成Bis-GMA(雙酚A-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樹脂隨后加入無機填料提高樹脂物理性能1971年光固化復合樹脂問世牙本質粘結技術在近15年發展近15年來成功開發了高效能牙本質粘結系統,使牙本質粘結技術得到飛躍發展粘結修復技術1955年Buonocore首先發明釉質粘結技術粘結修復技術豐富了傳統的技術和方法改變了現有的修復技術--ART原則良好的美學效果美好的應用前景粘結修復技術豐富了傳統的技術和方法

粘結材料與粘結機制粘結材料與粘結機制一、粘接劑與粘結的形成一、粘接劑與粘結的形成(一)粘結樹脂形成粘結的概要

粘結性樹脂材料最早應用正畸直接粘結系統DBS

兒牙窩溝封閉劑應用廣泛

1981年開發功能性粘結單體后粘結樹脂在樹脂中加入功能性粘結單體構成

(一)粘結樹脂形成粘結的概要粘結性樹脂材料粘結adhesionorbonding

粘結力adhesiveforce

粘結劑adhesiveagent

被著體或被粘體adherend

粘結強度adhesiveorbondingstrength粘結adhesionorbonding粘結劑傳統的三步粘結劑

酸蝕劑表面處理劑樹脂粘合劑粘結劑傳統的三步粘結劑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第4-7代樹脂粘結劑第4-7代樹脂粘結劑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粘結力的形成

化學結合(一次結合)分子間結合(二次結合,范德華力)氫鍵結合嵌合相互混合粘結力的形成粘結體系的形成

粘結面的前處理

牙釉質、牙本質、合金、陶瓷、復合樹脂等

潤濕

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水等液體有呈球特性,而抵抗這種張力的作用,與固體物表面產生親和力的現象

潤濕程度--接觸角

粘結劑結固

粘結體系的形成

粘接劑的結固粘接劑因聚合反應而結固時,粘結界面內部如發生變形會導致粘結強度的顯著下降由化學催化劑TBB(三丁基硼)引發聚合的粘接劑,聚合是從界面開始引起的,因此有利于粘結作用;而光固化型聚合是從照射面開始的,粘結材料與牙界面的聚合發生較遲一些粘接劑的結固

粘結體系的破壞方式即使界面粘結力很高,如果粘接劑或被粘體自身強度低,也不可能獲得很高的粘結強度。粘結體系破壞的方式通常有下述三種:①界面破壞在粘結力較低時出現②凝集破壞或混合破壞由粘接劑自身強度提高后,出現粘接劑與被粘體皆有的破壞③被粘體破壞由被粘體強度較低造成

粘結體系的破壞方式

粘結強度的測量方法

拉伸與壓縮剪切試驗來測定粘結強度,后者測定的值相對較低,誤差小一些實驗條件試件在37°C水中浸泡一定時間后,再在60°C和4°C水浴中進行循環,進行測定。

試件在70°C的水浴中或在-195°C液氮浸泡與40°C的溫水中各浸泡1min,并連續交換20次后測定粘結強度的測量方法

拉伸與壓縮剪切試驗來測定粘結強度,后者粘結樹脂材料理想的口腔用粘結材料具備的條件:粘結力高、持久常溫3~5min內或光照快速固化生物相容性好物理性能良好化學穩定性好操作簡便、色澤良好、易修理材料豐富、價格便宜粘結樹脂材料理想的口腔用粘結材料具備的條件:粘結性樹脂材料的分類按化學結構:聚丙烯酸酯類、芳香族和脂肪族多甲基丙烯酸酯類、環氧-丙烯酸酯類等按固化體系:化學(自凝)固化、光固化、化學-光雙固化等按添加填料粒度:普通型、超微型和復合超微型、混合型等;不加填料者稱單一樹脂按使用部位:牙釉質粘接劑、金屬粘接劑等,起遮色和偶聯作用的稱遮色劑和偶聯劑粘結性樹脂材料的分類功能性粘結單體4-META

丙烯酸類,4-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偏苯三酸酐MDP

磷酸酯系10-甲基丙烯酰氧癸基磷酸酯功能性粘結單體4-META二、牙粘結面的處理二、牙粘結面的處理

牙釉質粘結面的處理研究證明,采用30%~50%磷酸液處理正常釉質表面1min效果最佳用35%左右的膠狀磷酸處理但釉質發育異常者,按常規方法處理效果不佳,在酸蝕處理前應將釉質表層磨除牙釉質粘結面的處理研究證明,采用30%~50%磷酸酸蝕釉質表面的作用機制

表面清潔和粗糙化:酸蝕可清除牙面上無機和有機質污垢,使釉質表面脫鈣,形成無數微小的孔隙,呈凹凸不平的粗糙面

釉質表面極性化增加釉質可濕性酸蝕釉質表面的作用機制釉質酸蝕后電鏡圖像

電鏡下可見酸蝕后釉質如同蜂窩狀、魚鱗狀、斑紋狀或漏斗狀,微孔約4萬多個/mm2,侵蝕深度約20~40微米,從而增加釉質表面積,粘結樹脂可滲入孔隙中釉質酸蝕后電鏡圖像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釉質表面處理方法和程序

清潔牙面和護髓酸蝕處理沖洗、干燥酸蝕釉質的再礦化

實驗證實,口腔內牙釉質酸蝕后,即有粘蛋白覆蓋,唾液中礦物鹽逐漸沉積使釉質逐漸再礦化,其礦化時間因人而異

臨床觀察也得到證實,一般在1~3周內釉質光澤度可完全恢復。在口腔內經酸蝕過的釉質均可再礦化

釉質表面處理方法和程序酸蝕劑的刺激性

酸蝕釉質表面對牙髓無刺激性,但若酸蝕牙本質,酸液通過牙本質小管滲入牙髓,輕者牙過敏,重者牙髓炎或牙髓退變壞死;酸液若流向牙骨質,可引起過敏反應,輕者數天,重者1~2個月,尤以年齡大者為甚酸蝕處理中應注意保護牙髓及牙齦,酸過敏者可給予脫敏漱口液或酸蝕面上涂釉質粘合劑保護

酸蝕劑的刺激性

牙本質粘結面處理

牙本質組織結構與牙釉質不同無機物有機物水牙釉質86%2%12%牙本質70%20%10%

牙本質的處理有別于牙釉質,且處理方法應對牙髓無明顯刺激性和保護牙本質膠原不變性萎縮,可獲得高粘結強度。牙本質粘結面處理牙本質組織結構與牙釉質不同牙本質斷面

(200倍)可見玷污層栓牙本質斷面

(200倍)可見玷污層栓1.濕粘結技術理論:

牙本質酸蝕后在粘結面上形成膠原纖維疏松網,有水分子的存在支撐著膠原纖維網不會塌陷,隨后涂用含有揮發性溶劑的牙本質粘結劑,在其進入表面后替換掉水分子,與膠原纖維相互纏繞,待粘接劑固化后,就將膠原纖維包埋其中而形成混合層,達到兩者結合。1.濕粘結技術理論:關鍵技術酸蝕磷酸濃度10%

時間10~15s左右牙本質表層被脫礦,牙本質小管被打開涂底漆親水的單體進入預處理的牙本質的過程(Priming)涂粘結劑

粘結劑中疏水的單體和樹脂反應關鍵技術酸蝕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2.自酸蝕粘結技術

self-etchingtechnique

在牙本質表面直接應用含弱酸性單體成分的有機粘接劑與偶聯劑,通過自身弱酸性單體溶解牙本質表面的玷污層smearlayer,形成粘接劑的滲入通道,同時與仍保留的部分玷污層及有機膠原纖維混合層,待粘接劑結固后即形成了強有了的粘結2.自酸蝕粘結技術

self-etchingtechn混合層混合層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口腔修復學:口腔粘結修復技術課件(三)塑料粘結面的處理含有4-ME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劑與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具有良好粘結力粘結時將塑料粘結面用乙醇擦去表面污物,用牙托水浸潤后即可粘結與膠、粉型化學固化復合樹脂(Bis-GMA體系)粘結與可見光固化復合樹脂粘結(三)塑料粘結面的處理含有4-ME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粘接劑(四)金屬粘結面的處理氧化處理法采用4-META粘接劑時,金屬粘結面氧化處理所形成的氧化膜,可與粘結樹脂起分子間化學結合,提高其粘結強度金合金修復體可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