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課件內分泌系統疾病_第1頁
病理學課件內分泌系統疾病_第2頁
病理學課件內分泌系統疾病_第3頁
病理學課件內分泌系統疾病_第4頁
病理學課件內分泌系統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分泌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概述內分泌系統內分泌腺內分泌組織內分泌細胞功能與神經系統共同調節機體的生長發育和代謝,維持體內平衡和穩定。分泌激素,并通過遠距離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胞內分泌等方式發揮作用。內分泌系統的組織或細胞發生增生、腫瘤、炎癥、血液循環障礙及其他病變等均可引起激素分泌增多或減少,導致功能亢進或減退,使相應靶組織或器官增生、肥大或萎縮。內分泌系統疾病甲狀腺疾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疾病胰島疾病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甲狀腺疾病甲狀腺頸部下方,左右葉+峽部(錐體葉),蝴蝶狀。

每葉4~6X1~2厘米,總重30克。分泌甲狀腺素,主控生長發育(長骨、腦)、新陳代謝。身體最大的碘池

。甲狀腺解剖前面觀甲狀腺的解剖學(后面觀)正常甲狀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甲狀腺腫(goiter)

甲狀腺增生性病變,包括

非毒性甲狀腺腫(nontoxicgoiter)

毒性甲狀腺腫(toxicgoiter)1.彌漫性非毒性甲狀腺腫又稱單純性甲狀腺腫,是由于甲狀腺素分泌不足,促使TSH分泌增多,導致甲狀腺濾泡上皮增生、膠質堆積而引起的甲狀腺腫大。本病呈地方性分布,也可為散發性。缺碘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的主要病因。臨床表現:

甲狀腺功能一般無明顯變化

僅出現因甲狀腺腫大而致的

頸部壓迫癥狀。

病因及發病機制1、缺碘;2、食物、水及藥物中各種致甲狀腺腫因子的作用;3、高碘;4、遺傳與免疫.增生期

彌漫增生性甲狀腺腫(diffusehyperplasticgoiter)膠質貯積期

彌漫性膠樣甲狀腺腫(diffusecolloidgoiter)結節期

結節性甲狀腺腫(nodulargoiter)病理變化增生期

肉眼:甲狀腺彌漫性中度腫大,表面

光滑,質軟。

鏡下:濾泡上皮增生肥大,呈立方形

或柱狀,有小濾泡新生,膠質

含量少,間質充血。膠質貯積期

肉眼:甲狀腺彌漫性顯著增大,表面

光滑,無結節形成,質軟;切面

呈淡褐色,半透明膠凍狀。

鏡下:濾泡上皮反復增生、復舊,除少

數濾泡上皮仍保持增生肥大及小

濾泡增生外,大部分濾泡上皮細

胞受壓變扁平,而濾泡腔顯著擴

大,充滿濃厚的膠質。

膠樣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呈不對稱結節狀腫大;結節數量及大小不一,有的境界清楚,但無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常繼發出血、壞死及囊性變、鈣化和疤痕形成。

鏡下:

有的濾泡過度擴大,上皮細胞受壓

變扁平;

有的濾泡上皮增生,部分呈乳頭狀;

結節間為多少不等的纖維結締組織;

常見出血、壞死及囊性變。

結局_x0002_:

多數病人無甲狀腺功能改變,可治愈;

少部分結節性甲狀腺腫可惡變;

流行區小兒可發生克汀病;

成人可發生粘液水腫。

2.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

又稱Graves/Basedowdisease。是具有甲狀腺毒癥的甲狀腺腫。甲狀腺毒癥(thyro-toxicosis)是由于血中甲狀腺素過多作用于全身組織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多見于20-40歲女性。

發病機制

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患者血中球蛋白增高并有多種抗甲狀腺抗體;

2.本病有家族性素質,提示有遺傳基因參與本

病發生;

3.血中存在與TSH受體結合的抗體;

4.因精神創傷干擾免疫系統促進疾病的發生。

病變特點

甲狀腺病變

肉眼:甲狀腺對稱性彌漫腫大,質較軟,

切面灰紅,膠質含量少。

鏡下:

以濾泡增生為主要特征

①濾泡大小不等,小濾泡為主,上皮多為

立方形,也可呈高柱狀,常向腔內形成

乳頭狀突起;

②膠質稀少,周邊有吸收空泡;

③淋巴細胞浸潤并有淋巴濾泡形成。

毒性甲狀腺腫臨床主要表現

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代謝增高,心悸、多汗、多食、消瘦等癥狀。甲狀腺外病變

心臟肥大,擴張;

肝脂肪變性;

胸腺、脾腫大;

全身淋巴組織增生,

約1/3患者有眼球突出。

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功能低下是甲狀腺素合成和釋放減少或缺乏而出現的綜合征。根據年齡不同可發生克汀病及粘液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1、甲狀腺實質性病變腫瘤、炎癥、外傷、放射等;2、發育異常;3、甲狀腺素合成障礙長期缺碘,長期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先天性甲狀腺素合成障礙,特發性甲低;4、自身免疫性疾病;5、垂體或下丘腦病變。

1、克汀病

又稱呆小癥,主要由于地方性缺碘,在胎兒和嬰兒期從母體獲得或合成甲狀腺素不足或缺乏,導致生長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大腦發育不全、智力低下、表情癡呆;骨形成及成熟障礙,致四肢短小,形似侏儒;頭顱較大,鼻根寬且扁平,呈馬鞍狀,眼窩寬,加上表情癡呆,呈特有的愚鈍貌。克汀病

2、粘液水腫

是少年及成年人甲狀腺功能低下,組織間質內出現大量類粘液(氨基多糖)積聚。

鏡下可見間質膠原纖維分解、斷裂變疏松,充以藍染的膠凍狀液體。

臨床上出現怕冷、嗜睡、女性患者月經不規則;以后動作、說話及思維均減慢,皮膚發涼、粗糙,手足背部及顏面尤其是眼瞼蒼白浮腫(非凹陷性水腫)。粘液水腫甲狀腺炎(一)亞急性甲狀腺炎與病毒感染有關,中青年女性多見。臨床上發病急,可有短暫性甲狀腺功能異常,病程短。常在數月內恢復正常。病理變化

肉眼:甲狀腺呈不均勻結節狀輕度腫大,質實;切面灰白或淡黃色,可見壞死或疤痕,常與周圍組織粘連。鏡下:部分濾泡被破壞,膠質外溢,引起類似結核結節的巨細胞性肉芽腫形成,并有多量炎細胞浸潤,可形成微小膿腫,但無干酪樣壞死。愈復期巨噬細胞消失,濾泡上皮增生,間質纖維化和疤痕形成。(二)慢性甲狀腺炎

1、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亦稱橋本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見于中青年女性,臨床上常為甲狀腺彌漫腫大,晚期常有甲低的表現。病理變化

肉眼:甲狀腺彌漫對稱腫大,質韌,切面呈分葉狀,色灰黃,無出血和壞死。

鏡下:甲狀腺組織廣泛破壞、萎縮,濾泡內膠質少,大量淋巴細胞浸潤、淋巴濾泡形成,纖維組織增生,有時可見多核巨細胞。本病多累及雙側,早期可出現甲亢癥狀,晚期可出現甲低,并發惡變者也多見。

2、纖維性甲狀腺炎

又稱Riedel甲狀腺腫或慢性木樣甲狀腺炎,原因不明,罕見,中年婦女多見,早期癥狀不明顯,晚期可出現甲低,增生的纖維疤痕組織壓迫可產生聲音嘶啞、呼吸及吞咽困難。

病理變化

肉眼:甲狀腺中度腫大,病變呈結節狀,質硬似木樣,與周圍組織粘連,切面灰白。鏡下:甲狀腺濾泡萎縮,大量纖維組織增生、玻璃樣變、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不形成淋巴濾泡。甲狀腺腺瘤(thyroidadenoma)

是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多見于青、中年婦女。臨床主要表現為頸部生長緩慢的無痛性腫塊。

甲狀腺腫瘤甲狀腺腺瘤有完整的包膜,包膜內外甲狀腺組織結構不同;包膜內組織結構相對一致;包膜內瘤組織壓迫包膜外甲狀腺組織;常為單發孤立性結節。

甲狀腺腺瘤

組織學類型

①胚胎型腺瘤embryonaladenoma

②胎兒型腺瘤fetaladenoma

③單純型腺瘤simpleadenoma

④膠樣腺瘤colloidadenoma

⑤嗜酸性細胞腺瘤acidophiliccelladenoma

⑥非典型腺瘤atypicaladenoma

胚胎型甲狀腺腺瘤胎兒型甲狀腺腺瘤單純型甲狀腺腺瘤膠樣甲狀腺腺瘤甲狀腺嗜酸細胞腺瘤甲狀腺癌(carcinomaofthyroid)

乳頭狀腺癌(papillaryadenocarcinoma)濾泡性腺癌(follicularadenocarcinoma)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髓樣癌(medullarycarcinoma)乳頭狀腺癌最常見(70~80%),多發生于青少年女性;生長緩慢,轉移發生晚,預后較好;肉眼為孤立無包膜的腫塊,直徑多為1-2cm,切面灰白,質硬;乳頭狀腺癌癌細胞排列成乳頭狀;細胞核染色質少,呈毛玻璃樣,無核仁;間質常有砂粒體形成。

濾泡性腺癌占10~20%,常見于女性;早期可發生血道轉移;肉眼觀:灰白色結節,直徑多為2~4cm,部分可侵犯周圍組織。鏡下觀: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濾泡構成,常侵犯血管或包膜。甲狀腺髓樣癌占甲狀腺癌的5%,多發于30歲左右,有家族性;起源于濾泡旁細胞(C細胞),惡性程度不一,屬于APUD系統腫瘤;肉眼觀:黃褐色,質軟,境界清;

光鏡:瘤細胞排列成簇狀、索狀,間質內常有淀粉樣物質和鈣鹽沉著。甲狀腺髓樣癌未分化癌多發生在50歲以上,男女無差別;惡性度高,生長快,早期即可浸潤、轉移;肉眼觀:切面灰白色,常有出血、壞死;未分化癌

鏡下:可分為小細胞型、巨細胞型和

梭形細胞型,巨細胞型癌預后最差。

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缺乏和(或)胰島素的生物效應降低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的一種慢性疾病。高血糖、糖尿。“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少。分類、病因及發病機制原發性糖尿病IDDM(I型)

NIDDM(II型)繼發性糖尿病發病率

10%

90%

少見年齡

青少年

成年人與原發疾病有關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與遺傳、病毒感染有關不清楚,可能與肥胖有關炎癥、腫瘤、手術或其他內分泌疾病等臨床表現急、重、快,胰島降低,易出現酮癥,依賴胰島素治療緩、輕、慢,胰島素正常、增多或降低,不易出現酮癥,不依賴胰島素治療原發疾病+糖尿病胰島胰島A、B細胞病理變化一、胰島的病變1、Ⅰ型糖尿病:(1)胰島炎病變:胰島及其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2)胰島細胞進行性破壞、消失,A細胞相對增多,胰島變小,數目減少;(3)胰島纖維化。2、Ⅱ型糖尿病:(1)胰島B細胞減少;(2)胰島淀粉樣變,B細胞周圍及毛細血管間有淀粉樣物質沉著。二、其他組織病變(1)動脈病變:①動脈粥樣硬化;②細動脈玻璃樣變。(2)腎臟病變:①腎小球硬化;②動脈硬化及小動脈硬化性腎硬化;③急性和慢性腎盂腎炎;④腎近曲小管遠端上皮細胞有糖原沉積。(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4)神經系統病變:運動神經、感覺神經和植物神經缺血性損傷,出現肢體疼痛、感覺喪失、肌肉麻痹等;腦細胞也可發生廣泛變性。(5)其他器官病變:肝細胞核內糖原沉積;黃色瘤結節或斑塊。(6)糖尿病性昏迷。(7)感染。Ⅰ型糖尿病胰島炎癥Ⅱ型糖尿病淀粉樣變糖尿病之胰腺病變糖尿病的胰腺胰島細胞瘤胰島細胞瘤因其構成細胞不同,所分泌的激素和引起的癥狀也不同。部分為無功能性腫瘤,臨床上不出現任何特殊癥狀。在常規切片上不能區分出細胞的種類,常需借助特殊染色、電鏡及免疫組化技術鑒別。分為:B細胞腫瘤

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B細胞腫瘤B細胞發生的腫瘤有腺瘤和腺癌。大約80%是單發性腺瘤,10%為多發性腺瘤,10%是癌。本瘤40~50歲為多見。肉眼:胰體、尾部多見,有完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