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課件能源資源的開發復習_第1頁
高三地理課件能源資源的開發復習_第2頁
高三地理課件能源資源的開發復習_第3頁
高三地理課件能源資源的開發復習_第4頁
高三地理課件能源資源的開發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四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

——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第十四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1自主梳理知識點一資源開發條件水能生物能太陽能煤炭天然氣生態環境自主梳理知識點一資源開發條件水能生物能太陽能煤炭天然22.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1)煤炭資源豐富,________________

。(2)市場________。(3)位置適中,交通比較________。開采條件好廣闊便利2.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開采條件好廣闊便利3知識點二能源基地建設1.擴大煤炭開采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西山、沁水、霍西、河東等大型煤炭生產基地。2.提高晉煤外運能力: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運輸為主、________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1)建設________: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2)發展煉焦業:為____________發展提供能源,向外輸出________。大同平朔鐵路公路坑口電站冶金工業焦炭知識點二能源基地建設1.擴大煤炭開采量:形成了_______4以練促記(2012·煙臺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部分資源型城市三種產業GDP構成比較表(2006年)城市第一產業比重/%第二產業比重/%第三產業比重/%淄博7.462.430.2淮南7.162.330.6大慶1.688.010.4雞西7.950.241.9平頂山2.768.029.3鶴崗11.354.234.5白銀5.676.018.4金昌7.078.015.0以練促記(2012·煙臺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城市第一產5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省,其煤炭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到2008年的6.56億噸。59年間,山西共生產煤炭105.24億噸,占全國生產總量的1/4以上;外調量約為72.5億噸,占全國省際煤炭凈外調量的70%以上,山西煤炭還銷往亞、歐、拉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煤炭出口占全國煤炭出口量的50%以上。山西煤炭工業無論是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還是在興晉富民、支撐山西經濟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省,其煤炭產量從19496(1)分析材料中城市的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并闡述原因。(2)簡述山西省煤炭開采引起的環境問題及其解決措施。(1)分析材料中城市的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并闡述原因。7解析:(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產業結構不均衡,從表中的數據信息中,將其特點描述出來即可。(2)山西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位于黃土高原上,生態環境比較脆弱,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必然帶來許多的環境問題,抓住煤炭生產的特點進行環境問題分析即可,但要注意解決措施的分析應依據前面答出的問題進行歸納。解析:(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產業結構不均8答案:(1)不合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三大產業結構比例失調,第一產業基礎薄弱,第二產業比重偏大,第三產業比重過小。(回答出三大產業的特點即可)(2)問題:地面塌陷;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污染大氣、污染水源等。(任答四點即可)措施:利用礦渣或表土回填采空區;植樹造林,做好復墾工作;加強煤炭的儲存、運輸和使用的管理,防治對環境的污染。(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不合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三大產業結構比例失調,第9知識點三能源的綜合利用1.措施:進行____________調整,主要構建了煤—電—鋁、______________、煤—鐵—鋼三條產業鏈,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2.效果:形成________結構,實現了產業結構的________。產業結構煤—焦—化多元升級知識點三能源的綜合利用1.措施:進行____________10知識點四環境的保護與治理1.工礦區生態環境建設。(1)生態問題的成因(2)治理措施:通過工程及________,結合土地的________,建立集約經營的高效_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基地。蔬菜、水果及肉蛋奶露天礦生物措施復墾知識點四環境的保護與治理1.工礦區生態環境建設。(2)治理112.“三廢”的治理。(1)“三廢”的產生:燃煤發電、________、煉焦等。(2)治理措施。①以________為先導;②改變傳統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模式;③提高煤炭的______________和廢棄物利用技術;④推進____________產業的發展。清潔能源洗煤技術創新綜合利用技術2.“三廢”的治理。清潔能源洗煤技術創新綜合利用技術123.調整產業結構。(1)調整原有____________,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2)大力發展________、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重化工業農業3.調整產業結構。重化工業農業13要點突破要點一能源資源開發條件評價及能源的綜合作用1.開發條件評價的內容。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和方向由區域能源開發條件所決定,具體如下所示:要點突破要點一能源資源開發條件評價及能源的綜合作用1.14如山西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有:如山西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有:152.能源的綜合利用。能源綜合利用的核心是圍繞主體能源,調整相關產業結構,延長生產鏈,提高能源的綜合價值和綜合利用程度,實現由單一產業結構向多元結構的升級。如山西煤炭的綜合利用:2.能源的綜合利用。16學以致用讀山西省原煤生產圖,回答(1)~(2)題。學以致用讀山西省原煤生產圖,回答(1)~(2)題。17(1)圖中表示的是我國在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方面采取的哪項措施()A.擴大煤炭開采量B.提高晉煤外運能力C.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D.提高能源工業的經濟效益(2)屬于緩解交通運輸壓力措施的是()①加強鐵路運輸建設②輔以公路建設③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④發展煉焦業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圖中表示的是我國在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方面采取的哪項措施18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措施。通過讀圖可知措施之一是增加煤炭開采量;由于本區市場需求有限,因而煤需大量外運,進行運輸專線鐵路建設,輔以公路及坑口電站的建設均為緩解交通運輸壓力的措施。答案:(1)A(2)C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措施。通過讀圖可知措施19要點二山西能源基地的環境保護1.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緣由。要點二山西能源基地的環境保護1.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緣由。202.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術。2.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21(2)調整產業結構。(2)調整產業結構。22(3)“三廢”的治理。(3)“三廢”的治理。23學以致用山西是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區,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展,生產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下圖是山西某地煤炭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學以致用山西是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區,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展,24(1)該地生產結構的變化,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①減輕交通運輸的壓力②提高煤炭的產量③促進產業結構的轉移④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該生產結構的變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①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②減緩當地氣候變暖的趨勢③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④加劇當地水資源的短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該地生產結構的變化,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25解析:(1)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氣化,減輕了交通運輸的壓力;二氧化硫等部分氣體的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該生產結構體現了產業結構的調整。(2)由于減少了煤炭的外運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氣體將增多,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同時工業用水增加加劇了當地水資源的短缺。答案:(1)C(2)C解析:(1)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氣化,減輕了交26高分跨欄熱門考點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命題規律】區域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歷年高考的重點,選擇題和綜合題的題型均有出現,并且往往以某區域圖形式出現,讓考生根據各種圖表進行區域判斷,然后根據該區域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考查資源的開發與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高分跨欄熱門考點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命題規律】27【例】(2012·大綱全國卷)下圖示意2008年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四個國家的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2)題。【例】(2012·大綱全國卷)下圖示意2008年中國、美國28(1)圖示四個國家中,人均煤炭消費量最高的是()A.中國B.美國C.印度D.日本(2)借助圖示資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應國家的()A.單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進出口量D.煤炭自給率(1)圖示四個國家中,人均煤炭消費量最高的是()29解析:(1)按照中國人口約13億、美國約3億、印度約12億、日本人口約1億,進行簡單的計算即可得出人均煤炭的消費量最高的是美國。(2)圖中僅顯示出了煤炭的消費量,所以無法推知單位GDP能耗,選項A錯;由于各國能源利用率不同,所以煤炭排放量也無法計算,所以選項B錯;能源除了煤炭以外,還有石油、天然氣等,所以無法推算出能源出口量,所以選項C錯;根據圖中給出的煤炭生產和煤炭消費量的比較數據,可以計算出各國的煤炭自給率,因此選項D對。答案:(1)B(2)D解析:(1)按照中國人口約13億、美國約3億、印度約12億、30解題秘笈區域優勢資源開發的分析思路在此類問題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該區域的地理背景,找到發展的優勢條件,然后針對該區域的優勢條件進行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解題秘笈區域優勢資源開發的分析思路在此類問題的分析中,首先需31【例】(2011·四川卷)科學地開發和利用能源才能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亞馬孫河口位置圖(下圖)。【例】(2011·四川卷)科學地開發和利用能源才能促進人類32(1)許多大河河口地區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據材料,分析亞馬孫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2)簡述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風能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解析:(1)解答本題可以通過兩種方法解決,一是從圖上獲取河口形狀、緯度位置等信息,然后針對“潮汐潮位高”這一現象進行解釋,二是對比比較熟悉的錢塘潮的成因進行遷移。這兩種方法并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2)解答本題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想想東南沿海的風力為什么大。二是影響風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比較全面。(1)許多大河河口地區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據材料,分析亞馬孫33答案:(1)河口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東北信風(或信風)影響,信風順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風助潮勢);該河流年徑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頂托抬高潮位。(2)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熱力差異顯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緯度低,熱帶氣旋活動頻繁;濱海地區晝夜海陸熱力差異形成晝夜更替的風(或海陸風);下墊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對風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風能資源豐富。答案:(1)河口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潮位34熱點聚焦目前我國能源緊張的原因及解決措施(1)原因。①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我國高能耗的工業發展快,加速了能源緊張;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④能源勘探、開采跟不上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⑤國際石油價格上漲;⑥我國缺少石油儲備體系。熱點聚焦目前我國能源緊張的原因及解決措施(1)原因。35(2)解決措施。①采取多元化進口石油戰略;②建立石油儲備體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開發力度,特別是西北、沿海等重點地區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產量;④加快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川氣東輸等工程建設;⑤穩妥發展核電(我國已在常規能源資源少、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且能源需求量大的東部沿海地區,建設了大亞灣、嶺澳、秦山、田灣和陽江、臺山等核電站);(2)解決措施。36⑥因地制宜發展沼氣、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⑦加大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⑧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節能意識;⑨實現產業升級,適當限制耗能大的工業發展。⑥因地制宜發展沼氣、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37【例】(2012·泉州模擬)讀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藝流程示意圖,回答(1)~(2)題。【例】(2012·泉州模擬)讀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藝流38(1)我國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區域內石油資源十分短缺B.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C.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D.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2)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A.工藝流程復雜 B.環境污染嚴重C.水資源短缺 D.消費市場狹小(1)我國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39解析:第(1)題,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啟動“煤變油”工程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第(2)題,從“煤變油”工藝圖可以看出,該工藝需要大量的用水,而本區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答案:(1)B(2)C

解析:第(1)題,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啟動“煤變油40鞏固落實1.山西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要如何正確對待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是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據此完成(1)~(2)題。(1)山西省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是()A.露天開采B.礦區道路的鋪設C.井礦巷道的建設D.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鞏固落實1.山西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41(2)山西能源基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B.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D.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解析: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山西省產生生態問題的根源。因此,應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答案:(1)D(2)B(2)山西能源基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解析:以重化工業為422.(2012·江蘇卷)下圖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變化圖。讀圖回答(1)~(2)題。2.(2012·江蘇卷)下圖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43(1)能源消費與GDP的增長特點是()A.單位GDP能源消費2002年最低B.能源消費量2007年開始下降C.能源消費與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單位GDP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2)能源與GDP增長的關系是()A.能源消費增長會減緩GDP增長B.GDP增長速度取決②地區能源儲量大小C.GDP增長是影響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D.我國能源豐富,可以滿足GDP高速增長的需要(1)能源消費與GDP的增長特點是()44解析:(1)20年來我國GDP不斷上升,2007年之后能源消費量呈下降趨勢但仍然在上升,只是上升速度趨緩。單位GDP2010年最低,能源消費GDP的年均增速自2007年后差異明顯。(2)能源是產業的動力,GDP增長標志產業活動發展,能源消耗相應會增多。A選項的說法顯然不合理,B選項中區域能源缺乏可以通過調配來彌補,D選項中中國常規能源需求很大,與迅速發展的經濟需求不相適應。答案:(1)D(2)C解析:(1)20年來我國GDP不斷上升,2007年之后能源消453.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我國設立的第九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下圖是山西省交通、礦產、主要城市分布概況圖。3.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我國設立的第九個46材料二下圖為煤矸石及粉煤灰綜合利用產業鏈示意圖。材料二下圖為煤矸石及粉煤灰綜合利用產業鏈示意圖。47(1)山西省除煤炭外,還應大力發展電力、________、機械、化工、________等工業部門。(2)結合材料,從地理位置、市場和交通三個方面簡析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3)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產生的綜合效益有哪些?(4)請結合所學知識,為山西省實現資源型經濟的全面轉型出謀劃策。(1)山西省除煤炭外,還應大力發展電力、________、機48解析:(1)讀材料一可知,山西省除了豐富的煤炭資源外,還有比較豐富的鋁土、鐵和銅等礦產資源,具備發展鋼鐵產業和有色金屬冶煉產業的條件。(2)本問是對教材知識的考查,結合所學知識表述即可。(3)本問主要考查從文字和圖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認真閱讀材料即可作答。(4)要想正確作答,必須先明確山西省目前的資源利用狀況、產業結構等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轉型的方向。解析:(1)讀材料一可知,山西省除了豐富的煤炭資源外,還有比49答案:(1)鋼鐵有色金屬冶煉(2)地理位置:地處我國中部地帶,鄰近工業城市,距離市場近。市場方面:我國經濟發展迅速,能源消費量大,且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市場廣闊。交通方面:位置適中,交通通達度較高,外運條件較好。(3)節約土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減輕環境污染等。(4)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延長產業鏈,促進產業升級改造,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強化政策優勢,完善區域發展規劃等。答案:(1)鋼鐵有色金屬冶煉50第十四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第一節能源資源的開發

——以我國山西省為例

第十四章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51自主梳理知識點一資源開發條件水能生物能太陽能煤炭天然氣生態環境自主梳理知識點一資源開發條件水能生物能太陽能煤炭天然522.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1)煤炭資源豐富,________________

。(2)市場________。(3)位置適中,交通比較________。開采條件好廣闊便利2.山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條件。開采條件好廣闊便利53知識點二能源基地建設1.擴大煤炭開采量: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西山、沁水、霍西、河東等大型煤炭生產基地。2.提高晉煤外運能力: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運輸為主、________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1)建設________: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2)發展煉焦業:為____________發展提供能源,向外輸出________。大同平朔鐵路公路坑口電站冶金工業焦炭知識點二能源基地建設1.擴大煤炭開采量:形成了_______54以練促記(2012·煙臺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部分資源型城市三種產業GDP構成比較表(2006年)城市第一產業比重/%第二產業比重/%第三產業比重/%淄博7.462.430.2淮南7.162.330.6大慶1.688.010.4雞西7.950.241.9平頂山2.768.029.3鶴崗11.354.234.5白銀5.676.018.4金昌7.078.015.0以練促記(2012·煙臺模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城市第一產55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省,其煤炭產量從1949年的267萬噸,到2008年的6.56億噸。59年間,山西共生產煤炭105.24億噸,占全國生產總量的1/4以上;外調量約為72.5億噸,占全國省際煤炭凈外調量的70%以上,山西煤炭還銷往亞、歐、拉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煤炭出口占全國煤炭出口量的50%以上。山西煤炭工業無論是為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還是在興晉富民、支撐山西經濟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材料二山西省是我國煤炭儲量最豐富的省,其煤炭產量從194956(1)分析材料中城市的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并闡述原因。(2)簡述山西省煤炭開采引起的環境問題及其解決措施。(1)分析材料中城市的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并闡述原因。57解析:(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產業結構不均衡,從表中的數據信息中,將其特點描述出來即可。(2)山西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位于黃土高原上,生態環境比較脆弱,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必然帶來許多的環境問題,抓住煤炭生產的特點進行環境問題分析即可,但要注意解決措施的分析應依據前面答出的問題進行歸納。解析:(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產業結構不均58答案:(1)不合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三大產業結構比例失調,第一產業基礎薄弱,第二產業比重偏大,第三產業比重過小。(回答出三大產業的特點即可)(2)問題:地面塌陷;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污染大氣、污染水源等。(任答四點即可)措施:利用礦渣或表土回填采空區;植樹造林,做好復墾工作;加強煤炭的儲存、運輸和使用的管理,防治對環境的污染。(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不合理。資源枯竭型城市的三大產業結構比例失調,第59知識點三能源的綜合利用1.措施:進行____________調整,主要構建了煤—電—鋁、______________、煤—鐵—鋼三條產業鏈,提高了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2.效果:形成________結構,實現了產業結構的________。產業結構煤—焦—化多元升級知識點三能源的綜合利用1.措施:進行____________60知識點四環境的保護與治理1.工礦區生態環境建設。(1)生態問題的成因(2)治理措施:通過工程及________,結合土地的________,建立集約經營的高效_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基地。蔬菜、水果及肉蛋奶露天礦生物措施復墾知識點四環境的保護與治理1.工礦區生態環境建設。(2)治理612.“三廢”的治理。(1)“三廢”的產生:燃煤發電、________、煉焦等。(2)治理措施。①以________為先導;②改變傳統的煤炭資源開發利用模式;③提高煤炭的______________和廢棄物利用技術;④推進____________產業的發展。清潔能源洗煤技術創新綜合利用技術2.“三廢”的治理。清潔能源洗煤技術創新綜合利用技術623.調整產業結構。(1)調整原有____________,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2)大力發展________、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比重。重化工業農業3.調整產業結構。重化工業農業63要點突破要點一能源資源開發條件評價及能源的綜合作用1.開發條件評價的內容。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規模和方向由區域能源開發條件所決定,具體如下所示:要點突破要點一能源資源開發條件評價及能源的綜合作用1.64如山西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有:如山西煤炭資源開發的優勢條件有:652.能源的綜合利用。能源綜合利用的核心是圍繞主體能源,調整相關產業結構,延長生產鏈,提高能源的綜合價值和綜合利用程度,實現由單一產業結構向多元結構的升級。如山西煤炭的綜合利用:2.能源的綜合利用。66學以致用讀山西省原煤生產圖,回答(1)~(2)題。學以致用讀山西省原煤生產圖,回答(1)~(2)題。67(1)圖中表示的是我國在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方面采取的哪項措施()A.擴大煤炭開采量B.提高晉煤外運能力C.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D.提高能源工業的經濟效益(2)屬于緩解交通運輸壓力措施的是()①加強鐵路運輸建設②輔以公路建設③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④發展煉焦業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圖中表示的是我國在加強能源基地建設方面采取的哪項措施68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措施。通過讀圖可知措施之一是增加煤炭開采量;由于本區市場需求有限,因而煤需大量外運,進行運輸專線鐵路建設,輔以公路及坑口電站的建設均為緩解交通運輸壓力的措施。答案:(1)A(2)C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措施。通過讀圖可知措施69要點二山西能源基地的環境保護1.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緣由。要點二山西能源基地的環境保護1.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緣由。702.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術。2.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71(2)調整產業結構。(2)調整產業結構。72(3)“三廢”的治理。(3)“三廢”的治理。73學以致用山西是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區,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展,生產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下圖是山西某地煤炭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學以致用山西是我國煤炭輸出最多的省區,隨著煤炭深加工的發展,74(1)該地生產結構的變化,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①減輕交通運輸的壓力②提高煤炭的產量③促進產業結構的轉移④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該生產結構的變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①實現了廢棄物的零排放②減緩當地氣候變暖的趨勢③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④加劇當地水資源的短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該地生產結構的變化,其社會經濟效益表現在()75解析:(1)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氣化,減輕了交通運輸的壓力;二氧化硫等部分氣體的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該生產結構體現了產業結構的調整。(2)由于減少了煤炭的外運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氣體將增多,加劇了當地大氣、水的污染,同時工業用水增加加劇了當地水資源的短缺。答案:(1)C(2)C解析:(1)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氣化,減輕了交76高分跨欄熱門考點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命題規律】區域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歷年高考的重點,選擇題和綜合題的題型均有出現,并且往往以某區域圖形式出現,讓考生根據各種圖表進行區域判斷,然后根據該區域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考查資源的開發與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高分跨欄熱門考點區域能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命題規律】77【例】(2012·大綱全國卷)下圖示意2008年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四個國家的煤炭生產量和消費量。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完成(1)~(2)題。【例】(2012·大綱全國卷)下圖示意2008年中國、美國78(1)圖示四個國家中,人均煤炭消費量最高的是()A.中國B.美國C.印度D.日本(2)借助圖示資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應國家的()A.單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進出口量D.煤炭自給率(1)圖示四個國家中,人均煤炭消費量最高的是()79解析:(1)按照中國人口約13億、美國約3億、印度約12億、日本人口約1億,進行簡單的計算即可得出人均煤炭的消費量最高的是美國。(2)圖中僅顯示出了煤炭的消費量,所以無法推知單位GDP能耗,選項A錯;由于各國能源利用率不同,所以煤炭排放量也無法計算,所以選項B錯;能源除了煤炭以外,還有石油、天然氣等,所以無法推算出能源出口量,所以選項C錯;根據圖中給出的煤炭生產和煤炭消費量的比較數據,可以計算出各國的煤炭自給率,因此選項D對。答案:(1)B(2)D解析:(1)按照中國人口約13億、美國約3億、印度約12億、80解題秘笈區域優勢資源開發的分析思路在此類問題的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該區域的地理背景,找到發展的優勢條件,然后針對該區域的優勢條件進行開發,在開發的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解題秘笈區域優勢資源開發的分析思路在此類問題的分析中,首先需81【例】(2011·四川卷)科學地開發和利用能源才能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亞馬孫河口位置圖(下圖)。【例】(2011·四川卷)科學地開發和利用能源才能促進人類82(1)許多大河河口地區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據材料,分析亞馬孫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2)簡述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風能資源豐富的自然條件。解析:(1)解答本題可以通過兩種方法解決,一是從圖上獲取河口形狀、緯度位置等信息,然后針對“潮汐潮位高”這一現象進行解釋,二是對比比較熟悉的錢塘潮的成因進行遷移。這兩種方法并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2)解答本題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想想東南沿海的風力為什么大。二是影響風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比較全面。(1)許多大河河口地區有豐富的潮汐能資源。據材料,分析亞馬孫83答案:(1)河口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東北信風(或信風)影響,信風順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風助潮勢);該河流年徑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頂托抬高潮位。(2)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熱力差異顯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緯度低,熱帶氣旋活動頻繁;濱海地區晝夜海陸熱力差異形成晝夜更替的風(或海陸風);下墊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對風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風能資源豐富。答案:(1)河口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寬變窄,潮位84熱點聚焦目前我國能源緊張的原因及解決措施(1)原因。①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我國高能耗的工業發展快,加速了能源緊張;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④能源勘探、開采跟不上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⑤國際石油價格上漲;⑥我國缺少石油儲備體系。熱點聚焦目前我國能源緊張的原因及解決措施(1)原因。85(2)解決措施。①采取多元化進口石油戰略;②建立石油儲備體系;③加大能源勘探、開發力度,特別是西北、沿海等重點地區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產量;④加快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川氣東輸等工程建設;⑤穩妥發展核電(我國已在常規能源資源少、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且能源需求量大的東部沿海地區,建設了大亞灣、嶺澳、秦山、田灣和陽江、臺山等核電站);(2)解決措施。86⑥因地制宜發展沼氣、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⑦加大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⑧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節能意識;⑨實現產業升級,適當限制耗能大的工業發展。⑥因地制宜發展沼氣、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87【例】(2012·泉州模擬)讀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藝流程示意圖,回答(1)~(2)題。【例】(2012·泉州模擬)讀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藝流88(1)我國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區域內石油資源十分短缺B.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C.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D.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2)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A.工藝流程復雜 B.環境污染嚴重C.水資源短缺 D.消費市場狹小(1)我國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89解析:第(1)題,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啟動“煤變油”工程可以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第(2)題,從“煤變油”工藝圖可以看出,該工藝需要大量的用水,而本區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水資源短缺。答案:(1)B(2)C

解析:第(1)題,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啟動“煤變油90鞏固落實1.山西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要如何正確對待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是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據此完成(1)~(2)題。(1)山西省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是()A.露天開采B.礦區道路的鋪設C.井礦巷道的建設D.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鞏固落實1.山西煤炭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但91(2)山西能源基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A.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B.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C.合理利用土地資源D.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解析: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是山西省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