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第四節-胃-炎(本科)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四節-胃-炎(本科)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四節-胃-炎(本科)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四節-胃-炎(本科)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第四節-胃-炎(本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消化系統疾病(jíbìng)病人護理第一頁,共六十四頁。第四節胃炎▲急性(jíxìng)胃炎▲慢性胃炎第二頁,共六十四頁。概述

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癥,常伴有上皮損傷、粘膜炎癥和上皮細胞再生三個過程(guòchéng)。胃炎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按臨床發病緩急和病程的長短,一般將胃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型。第三頁,共六十四頁。急性(jíxìng)胃炎第四頁,共六十四頁。

急性胃炎是指由多種病因引起(yǐnqǐ)的急性胃粘膜炎癥。主要病理改變: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出血。概述第五頁,共六十四頁。急性胃炎急性(jíxìng)單純性胃炎急性(jíxìng)化膿性胃炎急性(jíxìng)腐蝕性胃炎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分類第六頁,共六十四頁。第七頁,共六十四頁。急性(jíxìng)糜爛出血性胃炎各種病因引起,以胃粘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變伴有胃粘膜出血(chūxiě),也可伴有一過性淺潰瘍形成概念(gàiniàn)第八頁,共六十四頁。一.病因和發病(fābìng)機制第九頁,共六十四頁。(一)病因(bìngyīn)1.藥物最常見的是非甾體類抗炎藥2.急性應激如各種臟器(zānɡqì)功能衰竭、大面積燒傷、大手術、腦血管意外,甚至精神心理因素等3.酒精4.十二指腸液反流

5.細菌或毒素各種細菌、真菌、病毒第十頁,共六十四頁。(二)發病(fābìng)機制各種(ɡèzhǒnɡ)病因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mílàn)、出血第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第十二頁,共六十四頁。正常(zhèngcháng)的胃(肉眼觀)急性(jíxìng)胃炎(肉眼觀)第十三頁,共六十四頁。二.臨床表現第十四頁,共六十四頁。1.癥狀

輕者多無明顯癥狀,少數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飽滿、疼痛、惡心(ěxīn)和嘔吐。由應激引起的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病人以突發的嘔血和(或)黑便為首發癥狀。2.體征

上腹部壓痛是最常見體征。第十五頁,共六十四頁。三、檢查(jiǎnchá)及診斷第十六頁,共六十四頁。(一)檢查

1.糞便檢查: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2.胃鏡檢查:是確診的依據。鏡下可見胃粘膜多發性糜爛、出血、水腫(shuǐzhǒng)和淺表潰瘍。第十七頁,共六十四頁。無明顯(míngxiǎn)臨床表現,突發嘔血和(或)黑便急診胃鏡檢查(jiǎnchá)確診明確(míngquè)診斷(二)診斷第十八頁,共六十四頁。四、治療(zhìliáo)要點第十九頁,共六十四頁。1.急性應激狀態或十二指腸液反流者:積極治療原發病。2.藥物引起者:立即停用該藥。3.細菌(xìjūn)感染者:應用抗生素。4.酒精引起者:停止飲酒。第二十頁,共六十四頁。五、護理診斷(zhěnduàn)及措施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四頁。1.知識缺乏:缺乏有關本病的病因及防治知識與缺乏指導有關。2.潛在并發癥:上消化道大量出血。3.焦慮與消化道出血及病情(bìngqíng)反復有關。(一)護理(hùlǐ)診斷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四頁。1.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2.一般護理:避免精神緊張、勞累;進食(jìnshí)定時、有規律,不可暴飲暴食,避免辛辣剌激食物;發作時進少渣、溫涼半流質飲食,少量多餐,每日5~7次。

(二)護理(hùlǐ)措施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四頁。3.用藥護理4.病情觀察:注意上消化道出血(chūxiě)征象。5.健康指導。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四頁。

課堂(kètáng)小結▲急性胃炎是急性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出血,無特殊(tèshū)臨床表現,可有黑便。▲急診胃鏡檢查是確診的重要依據。▲治療、護理主要是去除誘因,保護胃粘膜。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四頁。慢性(mànxìng)胃炎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四頁。

病人,男,45歲,近二年來反復上腹部脹痛,反酸噯氣,食欲不振等。平時嗜酒和咖啡(kāfēi)。二天前上述癥狀加重,檢查:生命體征無異常,消瘦,大便潛血試驗(+),胃鏡見胃粘膜呈顆粒狀,粘膜血管顯露,色澤灰暗,皺壁細小,幽門螺桿菌檢測為陽性。初步診斷慢性萎縮性胃炎。

病例(bìnglì)導入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四頁。

病例(bìnglì)導入結合(jiéhé)上述病例請思考該病人:1、為什么該病人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2、慢性胃炎與急性胃炎有什么不同?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四頁。

主要(zhǔyào)是由Hp感染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癥,常好發于胃竇部。概述慢性(mànxìng)胃炎分類慢性(mànxìng)胃竇炎(B型)多見慢性胃體胃炎(A型)

①淺表性胃炎②萎縮性胃炎③特殊類型

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四頁。一.病因與發病(fābìng)機制第三十頁,共六十四頁。【病因(bìngyīn)及發病機制】

1.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目前認為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病因。2.飲食長期飲食中的高鹽,飲濃茶、酒、咖啡,食用過熱、過冷、過于粗糙食物,缺少新鮮(xīnxiān)蔬菜水果等,與慢性胃炎的發生密切相關。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四頁。【病因(bìngyīn)及發病機制】(一)病因(bìngyīn)

3.自身免疫存在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4.理化因素服用(fúyònɡ)大量NSAIDs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腸液反流等。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四頁。Hp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的機制①Hp具有鞭毛結構(jiégòu),依靠其黏附在胃黏膜上皮細胞,直接侵襲胃黏膜;②Hp分泌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NH3而中和胃酸,即形成了利于Hp生存的中性環境,損傷了上皮細胞;【病因(bìngyīn)及發病機制】(一)發病(fābìng)機制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四頁。Hp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的機制③Hp分泌空泡毒素(dúsù)蛋白,在損傷上皮細胞的同時,引起強烈的炎癥反應;④Hp菌體胞壁作為抗原,產生免疫反應。【病因(bìngyīn)及發病機制】(一)發病(fābìng)機制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四頁。2.不良的飲食習慣、大量服用NSAIDs及十二指腸液反流等,均會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gōngnéng),使其容易受胃酸-胃蛋白酶的損害。【病因(bìngyīn)及發病機制】(一)發病(fābìng)機制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四頁。病理(bìnglǐ)炎癥化生萎縮(wěisuō)異型增生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四頁。二.臨床表現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四頁。1.癥狀多數病人無任何癥狀,部分病人表現為非特異性的消化不良,如上腹痛或不適、食欲不振、飽脹、噯氣、反酸及惡心等。胃黏膜有糜爛者,有上消化道出血;自身免疫性胃炎病人,出現明顯畏食、貧血和體重減輕;極少數慢性多灶萎縮性胃炎,經長期(chángqī)演變發展為胃癌,出現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及上腹痛等癥狀。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四頁。2.體征多不明顯,有時(yǒushí)上腹部輕壓痛。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四頁。三、檢查(jiǎnchá)及診斷第四十頁,共六十四頁。(一)檢查

1.胃鏡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zhěnduàn)方法。

正常(zhèngcháng)胃粘膜淺表性胃炎(wèiyán)萎縮性胃炎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四頁。

2.幽門(yōumén)螺桿菌檢測:如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檢查、14C或13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Hp抗原檢測等。

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四頁。

3.血清胃泌素測定:萎縮性胃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明顯升高。

4.胃液分析(fēnxī):胃體萎縮性胃炎胃酸降低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四頁。(二)診斷

1.反復上腹脹痛及消化不良表現

2.Hp檢測(jiǎncè)

3.胃鏡及胃粘膜活組織病理學檢查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四頁。四、治療(zhìliáo)要點★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四頁。1.Hp相關(xiāngguān)胃炎

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四頁。鉍劑+兩種抗生素

1.鉍劑標準(biāozhǔn)劑量+阿莫西林500mg+甲硝唑400mg2.鉍劑標準劑量+四環素500mg+甲硝唑400mg3.鉍劑標準劑量+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

根除(gēnchú)H.pylori的治療方案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四頁。根除H.pylori的治療(zhìliáo)方案(續)質子泵抑制劑(PPI)+兩種抗生素

1.PPI標準(biāozhǔn)劑量+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2.PPI標準劑量+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3.PPI標準劑量+克拉霉素250mg+甲硝唑400mg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四頁。根除H.pylori的治療(zhìliáo)方案(續)三、四聯療法1.雷尼替丁枸櫞酸鉍(RBC)400mg替代(tìdài)推薦方案二中的PPI2.H2受體阻斷劑(H2RA)或PPI+推薦方案一,組成四聯療法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四頁。◆對癥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者,停藥并給予(jǐyǔ)抗酸藥;膽汁反流者,服用氫氧化鋁凝膠來吸附,或硫糖鋁及胃動力藥物以中和膽鹽,防止反流。有胃動力學改變者應用多潘立酮等。◆自身免疫性胃炎伴有惡性貧血者,遵醫囑應用維生素B12。第五十頁,共六十四頁。4.胃黏膜異型增生(zēngshēng)的治療第五十一頁,共六十四頁。五、護理診斷(zhěnduàn)及措施第五十二頁,共六十四頁。疼痛(téngtòng)12營養(yíngyǎng)失調3常見(chánɡjiàn)護理診斷/問題與胃黏膜炎性病變有關。與畏食和消化吸收不良等有關。第五十三頁,共六十四頁。(一)般護理1.休息與活動胃炎急性發作或伴有消化道出血病者,臥床休息,病情緩解后,進行適當運動和鍛煉,避免過度(guòdù)勞累。2.飲食護理原則為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易消化的飲食,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細嚼慢咽;避免攝入過咸、過甜、過冷、過熱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護理措施(cuòshī)第五十四頁,共六十四頁。護理措施(二)病情觀察

◆觀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質,嘔吐物和糞便的顏色、量及性狀,用藥前后其癥狀(zhèngzhuàng)是否改善;◆監測上消化道出血的征象,如嘔血和(或)黑便等;◆監測便隱血檢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第五十五頁,共六十四頁。護理措施(三)腹痛(fùtònɡ)護理◆腹部疼痛或不適者,避免(bìmiǎn)精神緊張,采取轉移注意力、做深呼吸等方法緩解疼痛。◆用熱水袋熱敷胃部,解除痙攣,減輕腹痛。第五十六頁,共六十四頁。護理措施(四)用藥(yònɡyào)護理禁用或慎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遵醫囑應用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gǎnrǎn)的藥物、抑酸劑及胃黏膜保護劑時,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第五十七頁,共六十四頁。護理措施(五)心理(xīnlǐ)護理應主動安慰病人,解釋說明疾病(jíbìng)的知識及正規治療方法,使其樹立治療信心,配合治療,消除焦慮、恐懼心理。第五十八頁,共六十四頁。護理措施(六)健康(jiànkāng)指導◆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本病的病因和預后,指導病人避免誘發因素。◆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fāngshì),飲食規律,注意飲食衛生和飲食營養。◆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常用藥物的名稱、作用、服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第五十九頁,共六十四頁。

病例(bìnglì)分析1.診斷分析

病人病程遷延,無特異癥狀,有消化不良表現,胃鏡見慢性(mànxìng)萎縮性胃炎征象,幽門螺桿菌檢測為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