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_第1頁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_第2頁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_第3頁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_第4頁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有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受不同建筑風格的美。

2.初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建筑的特色。

3.激發了幼兒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

4.探究、發覺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建筑的特色。

活動預備:

1.幼兒用書:《世界建筑奇觀》。

2.掛圖:《世界建筑奇觀》。

3.教學電子資源:《世界建筑奇觀》。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溝通見過的有特色的房子,說出這些房子的特點。

1.我們住在什么城市,這個城市里的房子有什么特色?

2.外出旅行時你還見過什么有特色的房子?它們有什么特點?

(二)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和掛圖,觀賞不同建筑的美。

1.請幼兒分組自由爭論

你們知道這些建筑物在哪里嗎,他們看上去怎么樣?為什么我們稱這些建筑物是奇觀,你喜愛哪個建筑,為什么?

2.請每組派一名幼兒講解并描述他們的爭論結果,老師予以須要的補充說明。

(三)展示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援助幼兒感受不同建筑風格的美。

1.先請幼兒嘗試自主對圖片進行分類。

你覺得這些圖片里的房子可以分成幾類,為什么你要把它們分成一類?

2.老師依據不同風格將其分類,然后進行簡約的講解。

3.請幼兒嘗試在幼兒用書中找到可以歸入以上四類的建筑。

書中有沒有一些建筑也可以歸入其中,是哪幅呢,為什么不認為他們是一家,

(四)請幼兒活動結束后繼續搜集世界各地有特色房子的圖片,并將它們帶到幼兒園里與大家共享。

活動反思:

依據本課的作業提示,同學在畫出一處自然遺產后寫出感想,我們采用了同學相互溝通、評價在方法,讓同學在互評的同時了解其他同學的觀點,一箭雙雕。評價的要點有:

1、是否對世界自然遺產有初步的認識,并加強愛護、喜愛自然遺產的意識。

2、通過本次觀賞能否知道7——10處世界自然遺產,能具體的介紹2——3處世界自然遺產。

3、能否感受到自然遺產帶給我們在審美價值。

4、能否獨立收集、整理相關資料,自主學習相關知識。

在作業展示的時候,也可以開拓《世界自然遺產之窗》宣揚欄,把大家在作品展示在宣揚欄中,引導同學采納投票的評價方式,評出最受大家歡迎的世界遺。

有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使幼兒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變臟的一些主要緣由;

3.援助幼兒樹立起愛護水資源的意識,并初步形成愛護水資源的日常行動。

二、教學預備:

1.清水、臟水各一杯;一些透亮的盛水器皿;泥沙少許;

2.有關“水的用途”、“水污染的緣由”的圖片數幅;

3.幼兒與父母共同爭論河水變臟的緣由,可能的話請父母帶領幼兒觀測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質。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組織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和手來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覺。

2.依據幼兒的描述,老師講解:水是透亮無色、無味的液體,會處處流淌,因而沒有固定的外形。

〔二〕聯系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1.組織幼兒爭論水有哪些用途,啟發幼兒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動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舞幼兒大膽地講解并描述水的種種用途,如飲用、洗手、洗衣服、澆花、滅火等。

2.出示圖片,援助幼兒總結歸納水的用途。老師向幼兒說明:水是一種特別重要的物質。假如說地球是媽媽,水就是媽媽的乳汁,它培育著地球上的人、動物和植物。沒有了水,我們人會渴死,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地球將變成一個荒蕪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三〕出示臟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導幼兒比較臟水與清水的不同之處,說說幼兒對臟水的觀感。

2.老師講解、分析臟水的含義:江河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臟水。有時臟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覺水里充斥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臟水的顏色沒有發生改變,還是和原來一樣清亮見底,但水里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

3.組織幼兒爭論臟水的危害,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我們人喝了臟水會怎么樣?臟水可以澆花、養魚嗎?

4.老師講解并置疑: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水污染特別嚴峻。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喝了臟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邊卻沒水喝,沒有鮮魚活蝦吃,也無法用河水澆灌農作物,由于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為什么江河里的水會被污染變臟呢?

〔四〕爭論水污染的主要緣由

1.引導幼兒回憶與父母爭論的結果及在父母帶領下觀測江水或池水,讓幼兒講解并描述他們的想法。

2.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緣由:

〔1〕工業廢水這是嚴峻的污染源。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假如不經處理,徑直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響了江河的水質。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很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會使江河里的水變質。

〔3〕生活垃圾很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式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里,把江河搞臟搞臭了。

〔4〕農藥和化肥農田假設施用了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殘余的農藥和化肥會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會毫無遮攔地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爭論愛護江河的方法

1.引導幼兒依據水污染的'主要緣由商量愛護江河的方法。

2.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

〔1〕節省用水,一水多用;

〔2〕愛惜花草樹木;

〔3〕垃圾分類處理;

〔4〕建議父母運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延伸活動:開展“護水小衛士”競賽活動。

有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進行力所能及的田間或種植園地的勞動,學習一些簡約的勞動技能。

2.讓幼兒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辛苦,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3.培育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育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預備:

1.聯系好豐收的農家園地,依據需要聯系好車輛。

2.與幼兒一起預備好相宜的勞動工具。

3.提示幼兒預備好外出的必備物品:合適的服裝、鞋、背包、水等。

活動過程:

1.出發前與幼兒談話,使幼兒明白活動的目的和留意的事項,提示幼兒在路上留意安全。如:路上排好隊,跟好老師和同伴,在車上不把頭和手伸到車外等。

2.沿途中引導幼兒欣賞秋天的景色,認識一些農田種的蔬菜和果實,感受田園豐收的美景。

3.引導幼兒分組進行采摘活動。

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勞動工具和農作物的采摘方法,如:挖紅薯、挖花生等。組織幼兒在成人的援助下分組進行采收勞動,留意提示幼兒安全運用勞動工具,并能把收獲的農作物分類放好。

4.引導幼兒整理物品、工具,溝通自己收獲的農作物,體驗豐收后的喜悅和勞動的不易。

活動延伸:

1.回幼兒園后和幼兒一起清洗、品嘗收獲后的勞動果實、體驗勞動后的樂趣。

2.引導幼兒說說秋天都有什么豐收了。

活動反思:

〔一〕自主觀測、查找秋天的歡樂。

讓同學依據自己的喜愛自由組合,分4個小組走進大自然去查找秋天的歡樂:

第一組,走進田野。查找秋天豐收的歡樂,放眼望去,成熟的稻子就像金色的海洋,笑彎了腰的稻穗,似乎正等待人們去收割呢.農民伯伯們正忙著收谷子呢.臉上露出歡樂的笑容,地里的玉米、花生、南瓜、土豆、紅薯、辣椒也豐產了,

第二組,走進樹林,看紅艷的楓葉,金黃的銀杏樹葉、蔥翠的松柏,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和野菊花……,收集各種植物標本

第三組,走進果園。觀看累累碩果:紅紅的石榴露出珍珠般的笑容,黃澄澄的橘子掛在枝頭,成筐成筐的桔子正等著裝車呢!紅紅的柿子在綠葉間露出笑臉,葡萄園的葡萄成熟了,栗子看見這豐收的景像,的肚子都笑破了。香甜的氣味勾住了小伙伴的腳,都來品嘗佳果美味。

第四組,走進農家,體驗豐收的歡樂,院子里堆成小山似的玉米,房梁上掛滿了玉米,曬壩里曬滿了玉米,墻角下堆放著又大又圓的南瓜,人們的臉上掛滿了喜悅的笑容。

這一環節,同學通過觀測與查找,抓住了秋天的獨特與迷人,感受到秋天的歡樂,就會說出他們心中秋天的歡樂。從而能使同學在體驗中豐富自己的見解,提高自己的認識,構建自己的認識,將感知轉化為思維。

〔二〕精彩回放,溝通秋天的歡樂。

同學各人預備好觀測到的資料,先在小組中溝通自己在秋天里感受到的歡樂,再在班上匯報展示。并要求其它同學在仔細傾聽的前提下進行補充與評價。老師也隨機進行點撥指導。

這一環節,讓同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小伙伴之間自由交際,共同共享秋天的歡樂。在這一平臺上,讓同學充分展示自己學習、探究的成果,讓同學品嘗勝利地喜悅。同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自我體驗的過程也得到了表達。同學在感受秋天歡樂的同時,口語交際技能也得到了有效訓練,讓同學初步學習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能對別人的談話進行評價,能在小組學習中學會合作。

在溝通中只要說得有特點,想得獨特,表達流利,都能獲得老師送的一份禮物。使每個同學都能品嘗勝利的喜悅,獲得勝利的滿意感,從而加強口語交際的自信和志氣,也使同學的學習與老師的評價渾然一體。

〔三〕、培育創新技能,贊美秋天的歡樂

讓同學大初步了解秋天的歡樂的基礎上用最擅長的方式來贊美秋天。1、同學在小組中爭論集體討論出方案,2、各組選一名代表向大家作匯報展示。〔可以背誦描寫秋天的詩句或唱一唱贊美秋天的歌曲〕。這一環節設計,能讓同學在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開心地學習溝通,使其學習思維得到拓展,學習性格得到張揚,主體地位更加得到充分呈現。

〔四〕、拓展延伸,留住秋天的歡樂。

新課標指出:“要鼓舞同學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熬煉口語交際技能。”我組織同學溝通爭論怎樣才能把秋天的歡樂留在我們的身邊?總結布置課后作業,以小組的形式,選擇:畫畫、辦專題手抄報、攝影、寫進習作里等等。這一教學環節能充分發揮同學的制造性思維,把課堂延伸到課外。能讓同學把秋天的歡樂留在自己的回憶里,寫在自己的成長中,同時讓同學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會了創新,得到了進展。實現了一種技能的遷移。

有用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4

目的:

1.認識超市的購物環境,了解超市購物的基本常識。

2.收集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

3.通過角色扮演體驗交往的樂趣,提高解決問題的技能。

預備:

1.幼兒已具備肯定的購物閱歷。

2.有關超市的錄像。

3.共同收集、制作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及物品,如貨架、收款機、存包架、購物籃、工作服等。

過程:

活動一認識超市

1.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幼兒嘗試獨立購買2元以內的學習用品。

2.引導幼兒聯系生活閱歷與購物經受,溝通對超市的印象,重點爭論超市購物的優點(自選、省時、方便)。

3.放錄像,引導幼兒認真觀看超市購物的基本環節:存包一取籃一購物一付款一取包離開。

4.制作商品標簽,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超市購物的步驟以及物品陳設的特點。

老師指導重點:

1.讓家長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及意義,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協作。

2.傾聽和關注幼兒之間的談話,了解幼兒已有的知識閱歷,從而確定錄像重點。

3.啟發幼兒大膽想像,以各種圖形或符號制作物品分類標識,給幼兒充分想像、表達的機會。

活動二創建超市

1.鼓舞幼兒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開辦超市所需的材料。

2.引導幼兒依據自制的物品分類標識,將所收集的材料分區分類擺放。

3.啟發幼兒分組爭論、制作標價卡。

4.開展店名征集活動,為超市取個洪亮好聽的名字。

老師指導重點:

1.老師參加收集活動,提倡廢物利用,以物代物。

2.引導幼兒互助合作,共同商討解決問題。如:怎樣布置寄包處、收銀區、貨架,如何擺放物品才整齊美觀,價格標示是否合理,等等。

3.提示幼兒關注四周超市的名字,與爸爸媽媽一起為超市取一個洪亮好聽的名字,并能講出店名的意義。

活動三經營超市

1.幼兒通過競選及自薦,分別擔負經理、收銀員、導購員等工作。

2.超市開張營業,工作人員各就各位。部分幼兒扮演顧客,用自制的錢幣(每次不超過10元)購買商品。

3.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服務立場、不同的銷售方式所產生的不同結果,并以“出金點子”的方式想出有效的促銷策略,如特價銷售、買一送一等。

老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