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疆域和人口2015課件_第1頁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2015課件_第2頁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2015課件_第3頁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2015課件_第4頁
中國的疆域和人口2015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二節中國的疆域與人口1234567891011121314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陸疆與鄰國陸上鄰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14個)陸上疆界22000千米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隔海相望國家6個三、行政區劃2、三級行政區:省、縣、鄉三級,目前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

3、“三字經”速記法:京津滬、黑吉遼,內蒙古、晉陜甘;

青新寧、冀魯豫,蘇浙皖、湘鄂贛;

川黔滇、桂粵閩,藏瓊臺、渝澳港。1、三級行政區劃分的目的:我國疆域遼闊,為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民族團結.重要的省區輪廓圖重要的省區輪廓圖重要的省區輪廓圖重要的省區輪廓圖一、人口總數:1、人口基數大:13.7億,世界第一2、人口總數大,面臨環境和發展的雙重壓力社會經濟負擔加重環境資源壓力巨大二、人口增長:1、人口在增長模式轉變:傳統型過渡型現代型2、原因:社會生產力水平、政策3、現階段人口增長產生的問題:出生人口比率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進入老年劃社會;出生人口總數大,人口壓力大。四、人口遷移:1、人口遷移變化:(1)、解放前:無序、自發:

受自然災害、戰爭等影響大;(2)、解放后至80年代前:有序,國家號召組織,從城市到農村,從東部到西部、中部。

受政策影響。(3)、80年代后:自發,規模大。從農村到城市,從西部、中部到東部。

受經濟因素影響。2、影響:80年代后的人口遷移,促進了城市化和東部經濟的發展;加強了東西部交流。五、人口性別比:1、男女比例不協調,男性比重較大2、原因: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等。。。3、影響:男女比例不協調,社會秩序4、措施:男女平等。六、中國的民族1、民族構成:由56個民族構成,其中漢族最多,55個少數民族(壯族人最多)2、民族分布:(1)特點:大雜居,小聚居(2)漢族:分布最廣,集中在東部和中部(3)少數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邊疆地區壯族(人口最多的少數名族,有1600多萬人)人口超過五百萬的少數民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土家族身著民族服裝的珞巴族青年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三月街”節——云南大理白族人民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查白歌節——貴州黔西南一帶布依族傳統節日蘆笙節——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2014·山東卷)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口遷移日趨頻繁。完成8~9題。8.上圖為2012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數量統計圖,該圖可以反映人口遷移狀況。圖中①②③④對應的省級行政區最可能是A.粵、豫、黔、滬 B.豫、粵、黔、滬C.粵、豫、滬、黔 D.豫、粵、滬、黔9.下列對當前人口遷出主要流向的表述豫實際最相符的是A.河北流向遼中南地區B.安徽流向京津地區C.湖南流向長三角地區D.廣西流向珠三角地區AD(2013年新課標1)下圖示意某城市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變化率,當前該城市中人口約1300萬。據此完成1—2題。國際凈遷移自然增長國際凈遷移國內凈遷移國內凈遷移總人口增長總人口增長

1981~19901991~200002314-3-1-202314-3-1-2人口年變化率%

1.20世紀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