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一講緒論_第1頁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一講緒論_第2頁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一講緒論_第3頁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一講緒論_第4頁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第一講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緒論一、地球的圈層構造二、環境與環境問題三、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四、中國環境保護發展歷程一、地球的圈層構造二、環境與環境問題三、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四、中國環境保護發展歷程外部圈層概念組成意義大氣圈地球的氣體層氣體和懸浮物質,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礎條件水圈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等人類關系最密切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地球表層是最適宜的人居環境輻射地表固液氣體并存,互相接觸,滲透,相互作用強烈。地表進行著復雜的能量和物質的交換和循環。地表是影響地球的內力和外力作用最

地方,產生著各種自然現象,氣候變化,特殊的地質和地貌?!ぃ?/p>

Rachel

Carson,1907年-1964年)一、地球的圈層構造二、環境與環境問題三、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四、中國環境保護發展歷程環二、環境與環境問題主體環境環境的概念1、廣義的概念定義一個物系,物系之外的相關物稱之為環境。所關注的事物或研究對象主體所存在的空間及該空間中諸事物的總和2、狹義的概念中心事物是人類,以人類為主體的外部世界,即人類生存、繁衍所必須的相適應的環境,或物質條件的綜合體。自然環境人工環境環境的概念3、《中

環境保

》所稱環境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環境的概念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

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環境的分類主體人類環境要素自然環境生物環境社會環境環

境范圍聚落環境性質物理環境地理環境化學環境地質環境生物環境星際環境二、環境與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廣義: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態平衡破壞,最后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客觀存在的問題。狹義:由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使自然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反過來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問題。環境問題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超出環境承載力,使生態環境質量惡化或資源枯竭和工業化高速發展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原生或第一環境問題次生或第二環境問題自然問題人文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分類人對立的關系環境環境問題環

據環境污染物總量≤環境容量無污染問題環境污染物總量>環境容量產生污染問題萌芽階段階段第一次第二次1930年12月1948年10月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多

煙霧事件1952-1962年倫敦煙霧事件1936年

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1953-1956年水俁事件1931-1972年富山事件1955年1968年四日時間米糠油事件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硫酸廠、冶煉廠、煉焦廠等排放SO2、SO3等有害氣體強烈刺激呼吸道,造成60人,數患呼吸道疾病。工廠的廢氣排放是巨大的污染源倫敦煙霧事件1952,英國倫敦,大氣中煤煙、

SO2,Fe2O3粉塵濃度高,久積不散。居民呼吸

,咳嗽、頭疼、、 人數達4000人,受害者10000余人。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1936年到50年代,洛杉磯,汽車排氣中的大量石油廢氣、CO、PbO等在紫外線作用下產生光化學煙霧。刺激眼、鼻、喉等,嚴重時致人。造成家畜患病,影響農作物生長,損壞建筑物。光化學煙霧籠罩下的洛杉磯水俁事件1953-1956年,九洲南郡水俁鎮工廠以氯化、硫酸

為催化劑,含甲基

廢水、廢渣排入水體。精神失常、耳聾眼瞎、全身麻木、嚴重時(共43人)。米糠油事件1968年,

九洲愛知縣23個府縣,生產中使用的熱載體多氯聯苯

,混入米糠油中患者眼皮發腫、

、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直至

。病患者5000余人,

16人。當前重大環境問題全球性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大面積酸雨;淡水資源枯竭區域性環境問題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壤

及沙漠化;森林面積銳減突發性嚴重污染事故海上溢油事故;核電站泄漏事故;

泄漏事故;油庫

事故,南極上空2000年9月的臭氧層空洞面積達到2830萬平方公里山東濱州段干枯對棕櫚油不斷上升的需求導致

洲大片熱帶雨林的殆盡,中拍攝的從而對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和生存環境造成

。是沙撈越熱帶雨林中的梯田和田間小路。石油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地球上1/3的資源——“自然

”被消耗殆盡正在以每年6%的速度失去淡水生態系統正在以每年4%的速度失去海洋生態系統正在不斷的加速,并已開始失去其維持生命過程的全世界每一種生命系統的能力和延續能力。過去半個世紀:全世界已喪失了在

年限內將失去寄生著25%的海洋生物Paracitise表土層(topsoil)森林覆蓋(timberland)珊瑚礁(coral

reef)一、地球的圈層構造二、環境與環境問題三、環境科學四、中國環境保護發展歷程醞釀于20世紀60年代,集成于20世紀70年代3環境科學是以“人類-環境”系統為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該系統的發生和發展、調節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學2環境科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邊緣科學三、環境科學1環境科學環境科學環

規境

劃地

評學

學生

經物

價1、水質凈化與水污染控制工程研究預防和治理水體污染,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及提供不同用途和要求用水的工藝技術和工程措施。2、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研究預防和控制大氣污染,保護和改善大氣質量的工程技術措施3、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與管理工程研究城市

、工業廢渣、放射性及其它

有害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和回收利用資源化等的工藝技術措施。4、噪聲、振動與其它公害防治技術研究聲音、振動、電磁輻射等對人類的影響及消除這些影響的技術途徑和控制措施。5、環境規劃、管理和環境系統工程研究利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對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和防治技術措施進行整體的系統分析,進行合理的環境規劃、運行和管理。6、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研究環境中污染物的性質、成份、來源、含量和分布狀態、變化趨勢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對環境質量進行定量的判定、解釋和

。一、地球的圈層構造二、環境與環境問題三、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四、中國環境保護發展歷程一、中國環保事業的起步(1973~1978年)1973年

第一次

環境保護會議“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二、

開放時期環保事業的發展(1979~1992年)(一)第二次

環境保護會議的歷史貢獻“三同步”、“三

方針的提出確定了符合國情的三大環境政策提出了到20世紀末的環保

目標(二)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二、

開放時期環保事業的發展(1979~1992年)(三)我國環保政策、

體系已初步形成環保

:憲法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單行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章環保

及環境保護部門規章環境標準環境保護其他規章二、

開放時期環保事業的發展(1979~1992年)(四)第三次

環境保護會議的歷史貢獻提出努力開拓有總結確定了有的環境保護道路的環境管理制度三、可持續發展時代的中國環境保護(1992年以后)(一)世界已進入可持續發展時代國際貿易中的環境原則工業生產發展的環境原則經濟決策中的環境原則三、可持續發展時代的中國環境保護(1992年以后)環境保護會議(二)第四次1.

歷史貢獻“九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規劃。2.

作出了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的《決定》(三)

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四、現階段環境保護工作中

民 環境保 (自 起施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濕地、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第三條 本法適用于中

民 領域和中

民 管轄的其他海域。第四條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采取有利于節約和循環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四、現階段環境保護工作中

民 環境保 (自 起施行)第五條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第六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地方各級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