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省廣州市執信、廣雅、六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廣東省廣州市執信、廣雅、六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廣東省廣州市執信、廣雅、六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廣東省廣州市執信、廣雅、六中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有關赤霉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赤霉素僅存在于高等植物體內,是一種植物激素B.赤霉素主要分布于植物的根尖、休眠的種子中C.赤霉素使大麥無須發芽就能產生α-淀粉酶D.赤霉素和生長素均能促進細胞生長,并具有兩重性2.圖為人體內免疫應答中的部分過程,結合圖像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與B細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細胞B.C為抗原-MHC復合體,僅分布在A細胞表面C.D物質為活化的輔助T細胞分泌的蛋白質D.無法確定圖示過程所屬的免疫應答類型3.下列與生物變異和進化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A.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會導致染色單體上的基因重組B.染色體變異只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C.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D.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4.如圖為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家系圖,甲病家族無乙病致病基因,乙病家族無甲病致病基因,其中一種遺傳病為伴性遺傳。人群中乙病的發病率為23/14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Ⅱ1與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沒必要進行遺傳咨詢C.若Ⅲ1為女孩,則其患病的概率為1/3D.Ⅲ2為正常女孩的概率為11/465.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組成成分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內質網膜和核膜含有的磷脂分子結構相同,但蛋白質不同B.鹽酸能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健那綠結合C.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質D.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既參與物質加工,又參與物質運輸6.下列是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實驗結果或實驗現象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A.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橙黃色的色素帶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B.韭菜葉含豐富的還原糖,可選其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實驗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產生CO2來確定D.鑒定蛋白質需要的試劑是NaOH和CuSO4溶液,并加熱至沸騰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以下是關于小鼠血糖平衡機理的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情況下,血糖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2)正常小鼠進食后,血糖濃度會影響相關激素的分泌,同時下丘腦作為反射弧的__________來分析和處理信息,然后通過傳出神經末稍釋放__________促進__________分泌胰島素,從而維持血糖的相對穩定。(3)若使用某種藥物破壞胰島素分泌細胞,小鼠易發生各種病菌的感染,結合胰島素的功能來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航天員是探索宇宙奧秘的英雄,進駐太空后機體會產生多種失重效應:(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統,為航天員提供了類似于地面的環境,有利于航天員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和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定。(2)失重環境中航天員頭部體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____(填“促進”或“抑制”),出現體液轉移反射性多尿現象。(3)經專業訓練的航天員可通過位于________的神經中樞調節,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減輕體位翻轉癥狀。(4)當航天員血糖含量降低時,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進血糖升高,此時血糖的來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失重會引起T淋巴細胞減少,導致由它增殖分化產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同時,由于淋巴因子的產生減少,導致漿細胞分泌的____________也減少,人體免疫力下降。9.(10分)為探究NaCl對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實驗。(注:檢測期間細胞的呼吸強度為2μmolCO2/(m2·s))(1)實驗步驟:①選取若干株生長狀況(生理狀態)等方面相同的該植物幼苗平均分成___組,依次編號。②每天傍晚分別將_________噴灑在各組幼苗的葉片上,次日上午10:00測定凈光合速率。(2)結果與分析:實驗結果如圖1,經分析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3)利用上述實驗進一步測定了對應NaC1濃度下的胞間CO2濃度(如圖2)、光合色素含量(如圖3)。當NaCl濃度在200~250mmol/L時凈光合速率顯著下降,自然條件下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中午凈光合速率也會出現下降的現象。分析原因,前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4)請在指定位置的坐標圖上繪制該實驗中總光合速率隨NaCl濃度變化的曲線________________。10.(10分)甲、乙兩圖分別表示光照強度和空氣中CO2含量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丙圖表示一天內某時間段蔬菜大棚內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中的B點與乙、丙圖中的________點葉肉細胞所處的生理狀態相同,此時細胞中能產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缺鎂的條件下,G點將向________方移動。(2)C點與B點相比較,葉綠體基質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較多”、“較少”或“不變)。(3)甲圖中A點所進行的生理反應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時,其速率將不再增加,圖中限制E點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據研究發現,當土壤干旱時,植物根細胞會迅速合成某種化學物質X。有人推測根部合成的X運輸到葉片,能調節氣孔的開閉。他們做了如下實驗:從該植株上剪取大小和生理狀態一致的3片葉,分別將葉柄下部浸在不同濃度X的培養液中,以分析葉片中X物質濃度與氣孔開放程度之間的關系。一段時間后,可以測得有關數據。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請指出來并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我國長江中下游某大型淡水湖泊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小型魚蝦→大型魚類”的捕食關系。由于人類過度捕撈大型魚類和大量生活生產污水入湖,造成藍藻大量繁殖,形成水華,局部湖區生態系統崩潰。回答下列問題。(1)浮游動物屬于第__________營養級,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2)大量生活生產污水入湖,造成藍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①污水中的有機物被藍藻直接利用②污水中的無機物被藍藻直接利用③分解者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被藍藻利用④藍藻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被自身利用(3)過度捕撈和大量污水入湖造成局部湖區生態系統崩潰,原因是外界干擾強度超過了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對該湖泊進行生態修復,修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類型為____________演替,該過程中大型魚類的種群數量將以___________型增長方式恢復。大型魚類數量的恢復有助于降低浮游植物的數量,從種間關系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學年模擬測試卷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C【答案解析】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促進麥芽糖化,促進營養生長,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等作用?!绢}目詳解】A、赤霉素也可存在于赤霉菌中,A錯誤;B、高等植物中的赤霉素主要存在于幼根、幼芽及未成熟的種子等部位,B錯誤;C、在啤酒工業上多用赤霉素促進α-淀粉酶的產生,避免大麥種子由于發芽而造成大量有機物的消耗,C正確;D、赤霉素和生長素均能促進細胞生長,后者具有兩重性,前者不具有,D錯誤。故選C。【答案點睛】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2、D【答案解析】

由圖可知,A細胞為巨噬細胞,C結構為抗原-MHC復合體,B細胞為輔助性T細胞。【題目詳解】A、巨噬細胞與T淋巴細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巨噬細胞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B、抗原-MHC復合體不僅出現在巨噬細胞上,也可出現在被感染的體細胞或癌細胞上,B錯誤;C、A細胞為巨噬細胞,D物質為巨噬細胞分泌的,C錯誤;D、由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能出現上述過程,故無法確定圖示過程所屬的免疫應答類型,D正確。故選D。3、A【答案解析】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題目詳解】A、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會導致基因重組,A正確;B、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都能發生染色體變異,B錯誤;C、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統稱為突變,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基因突變,C錯誤;D、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不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D錯誤。故選A?!敬鸢更c睛】本題考查變異的類型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區分三種可遺傳的變異。4、D【答案解析】

分析乙病:3號和4號患病生出正常的女兒和兒子,可知該病是顯性遺傳病,再根據父親患病,女兒正常,則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設用字母A、a表示;分析甲?。阂阎}干中另一種病為伴性遺傳,再根據1號患病,2號正常,可知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設用字母B、b表示,據此答題?!绢}目詳解】A、據分析可知,甲病為伴X隱性遺傳病,乙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A錯誤;B、Ⅱ1患有甲病,與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有患病概率,因此需要進行遺傳咨詢,B錯誤;C、Ⅱ3的基因型是aaXbY,Ⅱ4的基因型是1/3AAXBXB或2/3AaXBXB,則所生后代是女兒其患病的概率是1-2/3×1/2=2/3,C錯誤;D、人群中乙病的發病率23/144,則正常的概率aa=121/144,a=11/12,則人群中Aa的概率為22/23,為Ⅱ6的基因型是aaXBY,其后代的女兒一定不患甲病,則只需求患乙病的概率,Ⅱ7的基因型是22/23aa,因此患病的概率是22/23×1/2=11/23,是女兒的概率再乘以1/2,因此Ⅲ2為正常女孩的概率為11/46,D正確。故選D。5、B【答案解析】

1、生物膜的成分:脂質、蛋白質和少量的糖類.磷脂構成了細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原理:①DNA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細胞質中;②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RNA的親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將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③鹽酸(HCl)能夠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绢}目詳解】A、細胞膜、內質網膜和核膜都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支架,磷脂分子結構相同,但三種膜的功能不同這與各種膜上所含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有關,A正確;B、鹽酸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甲基綠)結合,B錯誤;C、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含有DNA、RNA和蛋白質,C正確;D、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都與蛋白質的加工、運輸有關,D正確。故選B。【答案點睛】本題需要考生識記生物膜的結構,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6、A【答案解析】

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最理想的實驗材料是含糖量較高的生物組織(或器官),而且組織的顏色較淺,易于觀察;可選用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卜等,但不能選用甜菜、甘蔗,因為它們所含的蔗糖是一種非還原糖;馬鈴薯因含淀粉較多也不能做實驗材料;不能選西瓜、血液(含葡萄糖)、含還原糖的綠色葉片等做實驗材料,以避免顏色的干擾?!绢}目詳解】A、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橙黃色的色素帶是胡蘿卜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高,則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A正確;B、韭菜葉含豐富的還原糖,但含有色素會妨礙觀察,一般不可選其作為實驗材料做還原糖的鑒定,B錯誤;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用是否產生酒精來確定,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都能產生二氧化碳,C錯誤;D、鑒定蛋白質需要的試劑是NaOH和CuSO4溶液,先加NaOH溶液2毫升,再加CuSO4溶液3-4滴,搖均觀察,不要加熱,D錯誤。故選A?!径ㄎ弧咳~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檢測蛋白質的實驗,檢測還原糖的實驗,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點睛】本題相關實驗應注意以下內容:(1)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由上到下(濾液細線在下方)依次為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橙黃色的胡蘿卜素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2)鑒定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只有鑒定還原糖時才需加熱,其他的常溫即可觀察顏色變化。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轉化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神經中樞神經遞質胰島B細胞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減弱,蛋白質合成減少,抗體水平較低,免疫功能下降(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減弱,產生ATP較少,免疫功能下降)【答案解析】

1.血糖的來源主要有3條途徑。①飯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為血糖的主要來源。②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③脂肪等非糖物質變成葡萄糖。

2.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3條:①全身各組織細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供人體利用消耗;②變成肝糖元、肌糖原儲存起來;③轉變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當血糖濃度過高超過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能力,就會出現糖尿。3.機體內血糖平衡調節過程如下: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引起胰島素的合成并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某區域的興奮發出神經支配胰島B細胞的活動,使胰島B細胞合成并釋放胰島素,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貯存,從而使血糖下降;當血糖下降時,血糖會直接刺激胰島A細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釋放,同時也會引起下丘腦的另一區域的興奮發出神經支配胰島A細胞的活動,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過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的轉化從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腦在這種情況下也會發出神經支配腎上腺的活動,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強,腎上腺素也能促進血糖上升。【題目詳解】(1)由分析可知,正常情況下,血糖的去向有氧化分解供能、合成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轉化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2)正常小鼠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進而會影響相關激素的分泌,血糖平衡的調節中樞在下丘腦,因此,下丘腦作為神經中樞,在接受來自血糖升高的信號刺激后經過分析和處理信息,然后通過傳出神經末稍釋放神經遞質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能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從而維持血糖的相對穩定。(3)若使用某種藥物破壞胰島素分泌細胞,則胰島素的分泌會減少,由于胰島素能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因此小鼠體內血糖轉化為非糖物質減弱,蛋白質合成減少,抗體水平較低,免疫功能下降(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減弱,產生ATP較少,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導致小鼠易發生各種病菌的感染?!敬鸢更c睛】熟知血糖平衡調節過程以及相關激素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構建血糖平衡與免疫調節之間的聯系是解答本題最后一問的突破口。8、組成(化學)成分抑制小腦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轉化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抗體【答案解析】

內環境穩態是指內環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丘腦是水平衡調節中樞,滲透壓下降會抑制下丘腦合成、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小腦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當血糖含量升高時,胰島B細胞可分泌胰島素促進細胞對血糖的攝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轉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當血糖含量降低時,胰島A細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臟,主要促進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從而使血糖升高?!绢}目詳解】(1)內環境穩態的實質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和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定。(2)失重環境中航天員頭部體液增多,使機體的內環境滲透壓下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3)小腦具有維持平衡、協調運動的功能,因此航天員可通過位于小腦的神經中樞調節,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減輕體位翻轉癥狀。(4)當血糖含量降低時,胰島A細胞可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臟細胞,促進肝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質轉化。(5)T淋巴細胞會增殖分化產生的效應T細胞和記憶細胞;抗體由漿細胞產生?!敬鸢更c睛】本題以航天員失重及專業訓練為背景,考查人體免疫系統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水平衡調節、神經調節的相關內容,需要學生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并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干信息對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9、7等量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在一定范圍內,隨著NaCl溶液濃度的增加,該植物幼苗的凈光合速率也隨之升高;當NaCl溶液濃度超過一定濃度以后,該植物幼苗的凈光合速率則隨之降低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胞間CO2濃度降低【答案解析】

分析圖解可知,實驗中均設置了對照組,因此與對照組實驗結果比較可知,隨著NaCl濃度的升高,凈光合速率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而胞間CO2濃度呈不斷上升的趨勢。NaCl濃度在200~250mmol/L時凈光合速率顯著下降,而此濃度下胞間CO2濃度反而上升,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均有所下降?!绢}目詳解】(1)①根據題圖(1個對照組和6個實驗組)和實驗設計控制單一變量原則,應選取若干株生長狀況(或生理狀態)等方面相同的植物幼苗平均分成7組,依次編號。②每天傍晚分別將等量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噴灑在各組幼苗的葉片上,次日上午10:00測定凈光合速率,記錄數據并繪制柱形圖。(2)分析圖1的柱形圖可知:在一定范圍內,隨著NaCl溶液濃度的增加,該植物幼苗的凈光合速率也隨之升高;當NaCl溶液濃度超過一定濃度以后,該植物幼苗的凈光合速率則隨之降低。(3)當NaCl濃度在200~250mmol/L時凈光合速率顯著下降,而圖2中在200~250mmol/L時胞間CO2濃度上升,圖3中NaCl濃度在200-250mmol/L時,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所以導致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是光合色素含量減低。夏季晴朗的中午,蒸騰作用過于旺盛,導致氣孔關閉,胞間CO2濃度降低,CO2供應不足,光合作用強度降低。(4)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檢測期間細胞的呼吸強度為2μmolCO2/(m2·s),保持相對穩定,所以總光合速率表現為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圖示為:【答案點睛】本題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識,考生要識記相關生理過程,并能從圖中獲取有效解題信息,難度適中。10、D、G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右上較少溫度、光照強度等樣本量太少應取大小和生理狀態一致的葉片若干、平均分成三組缺乏空白對照,應增加一組,將葉片的葉柄浸在不含X的培養液中【答案解析】

1、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包括: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2、分析圖解:圖甲中,隨著光照強度的逐漸增強,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漸增加,但是到C點時達到光飽和點;圖中A點時,光照強度為0,此時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B點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為0,表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乙圖中,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漸增加,但是到E點時達到飽和點;D點時也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丙圖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表示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只進行呼吸作用;曲線下降時,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G點為二氧化碳濃度的平衡點,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绢}目詳解】(1)甲圖中的B點時二氧化碳吸收量為0,表明此時光合作用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可對應乙圖中D點;丙圖表示一天內某時間段蔬菜大棚內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FG段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表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而GH段二氧化碳含量不斷減少,表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平衡點G點時光合作用剛好等于呼吸作用。由于這三點均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時進行,因此細胞中能產生ATP的部位有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原料,缺鎂葉綠素的合成受阻,光合作用減弱,導致G點向右上方移動。(2)C點與B點相比較,C點光照強度增加,則光反應產生的ATP和[H]將增多,這將促進暗反應中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因此短時間內葉綠體基質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減少。(3)甲圖中A點的光照強度為零,此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在氧氣的參與下分解有機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反應式為:。(4)圖乙中E點時光合作用達到飽和點,即二氧化碳濃度升高不會影響光合速率的改變,因此限制E點的外界因素可能是溫度、光照強度等。(5)根據重復性原則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