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_第1頁
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_第2頁
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_第3頁
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_第4頁
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甌越文化)第二節永嘉詩韻一、 教學目標1.借江心嶼的自然風光從文學角度解讀江心嶼,讓學生了解外來文人對溫州文學的影響。2.介紹東晉詩人謝靈運與溫州的關系,突出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3.以“永嘉四靈”為例,了解一些溫州作家的代表作。4.了解“市井七子”,突出溫州文學的特點。5.通過本章節的學習,讓學生感悟溫州深厚的文學底蘊。二、教學課時課時三、教學環節(一)說明導入市教育局日前公布了初中地方課程中考范圍。今年中考首次將初中地方課程納入語文學科學業考試,考試范圍:溫州地方課程《文化溫州》第二章“甌越文化”第二節“永嘉詩韻”,考試分值不超過試卷總分的5%。帶著中考的這一要求,讓我們一起走進《永嘉詩韻》的學習。(二)欣賞詩之景——江心嶼江心嶼以其獨特的位置和優美的景色,名揚天下,成為中國四大孤嶼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具文學特色的。嶼上遍布殿堂亭榭,古跡眾多,加上古木蔥蘢,風景秀麗,因而,一向有“甌江蓬萊”之稱。歷代許多文人騷客來此游覽觀賞并留下大量的墨寶。據統計,歷代歌詠江心嶼的詩篇約有1000多首,這是全國各大風景點中極為少見的,在中國島嶼中更是獨一無二的,因而,江心嶼便有了中國“詩之島”之稱。1.江心寺簡介及對聯解讀古時的江心嶼是有兩個小島組成。宋紹興七年(1137年),僧人清了奉旨來江心嶼設壇傳經,率眾人填塞中川,兩嶼于是連接為一島,并建寺名中川,通稱“江心寺”。寺院大門兩邊楹柱上有一副疊字對聯。它相傳是宋代的王十朋撰寫的,現在懸掛在寺門的對聯由書法家方介堪重寫。對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讀法:上聯中第1、3、4、6、8字之“朝”,讀音為“朝夕”的“朝”;其余讀為“朝拜”的“朝”。下聯中第1、3、4、6、8字之“長”,讀音為“長短”的“長”;其余讀為“生長”的“長”。意思:浮云早晨來會聚,每天早晨來會聚,早晨會聚后早晨飛散了;潮水常漲,時常上漲,時常上漲后時常消退。妙處:本對聯生動地描繪了浮云聚散、潮水漲落的奇特景象,確是一副妙字好聯。結合課本第38頁,景點相配的詩句選擇E和F。2.浩然樓在江心寺的東側,有一座樓為木結構三開間重檐歇頂的建筑,就是浩然樓。其樓名取意文天祥《正氣歌》中“浩然”二字。登樓遠眺,甌江上的往來巨輪小帆,以及市區鱗次櫛比的房屋與海壇、翠微諸山一覽無余。。唐代詩人孟浩然有詩句“眾山遙相對,孤嶼共題詩。”正對應此景點浩然樓。結合課本第38頁,景點相配的詩句選擇B。3.宋文天祥祠在江心寺與浩然樓之間有一座庭院式的建筑,便是宋文信國公祠。公元1276年,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脫險來溫,留居中川寺,作《北歸宿中川寺》。公元1482年,邑人為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就義200周年而建此祠。結合課本第38頁,景點相配的詩句選擇H。a)澄鮮閣和謝公亭澄鮮閣系二層三間木構建筑,在西塔山南麓,原名水陸閣,又名江上樓。后取謝靈運詩《登江中孤嶼》中“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之意,改名澄鮮閣。這首詩成為現存最早描寫江心嶼的詩。謝公亭位于澄鮮閣東南側江畔,相傳謝公游江心嶼時,常憩此亭觀賞江景并吟詩作對。因而,連遠在千里之外的李白、杜甫也寫下了“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和“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的詩句,抒發詩人對江心嶼的向往之情。結合課本第38頁,景點相配的詩句選擇A和C、D。5.來學亭來學亭位于孤嶼的東北角,遙對永嘉羅浮山。環境清幽,景色宜人,水木皆含情,隔湖與“情人島”相望,頗具詩情畫意。古人喜在此作畫賦詩,特別是在冬天,來觀雪景更屬幸事。此乃“江心嶼十景”中第一佳景。結合課本第38頁,景點相配的詩句選擇H。6.東西塔東塔位于孤嶼東峰山,西塔位于孤嶼西峰山。雙塔對峙挺拔,有凌云之勢,往來船只,遙見二塔便知已到溫州市區。從而,雙塔亦成溫州風光的標幟。結合課本第38頁,景點相配的詩句選擇G。(三) 走近詩之人1.山水詩宗——謝靈運溫州那繁華的五馬街、古老的康樂坊、謝池巷以及幽雅古樸的池上樓等地都和一個人有關,他就是謝靈運。(學生介紹,教師補充)謝靈運(385-433),東晉詩人。謝靈運世襲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永初三年(422年),他被貶為永嘉太守,在任一年,游遍永嘉各地,先后創作了《登江中孤嶼》《登池上樓》《北亭與吏民別》等著名詩篇。謝靈運多寫山水詩,詩歌清麗自然、渾然天成,被稱為“謝靈運體”,標志著中國山水詩的正式誕生,所以謝靈運被稱為“山水詩鼻祖”。.永嘉四靈永嘉四靈指當時生長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溫州)的4位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淵)、趙師秀(字靈秀)、翁卷(字靈舒)。因其字或號中又都帶有“靈”字,故稱永嘉四靈。四人中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璣和趙師秀做過小官。詩歌成就以趙師秀為最高。他們的詩體的特點是:繼承了山水詩人、田園詩人的傳統,滿足于日常生活、山水小景的閑逸生活。“四靈”主要寫五律詩,特別注重推敲中間兩聯;他們也寫七絕,雖不多,卻各有若干首屬宋代絕句中的上乘之作。3.市井七子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溫州的下層平民中出現了幾位頗有名氣的詩人。他們的詩風剛健清新,多本色語,富有生活氣息。這些人中比較出名的共有七人,號稱“市井七子”。他們是:菜販季碧山,營卒黃巢松,茶館跑堂祝圣源,魚販梅方通,剃頭匠計化龍,鐵匠周士華,銀匠張丙光,其中尤以季碧山成就最高,名氣也最大。4.歷代文化名人徐霞客②朱自清③陶弘景(分別由學生介紹教師再補充總結)(四) 品讀詩之情1.謝靈運《登池上樓》中“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句。仕途坎坷的詩人久病初愈,初登池上樓,看到瀲滟的池水邊已吐出了嫩綠的青草,花園中的柳林間,春鳥亂飛,鳴聲上下。這種新鮮而美麗的景色,確能使一直被苦悶和憂慮纏繞著的詩人的胸懷得到暫時的開豁,這種富有生意的新鮮感受與一時的愉悅心情融為一體,情韻兼勝,臻于化境。此詩句作者準確抓住了初春時節景物變化,不但注意到了樹木花草的變化,連冬去春來樹梢鳴鳥的悄然變化也捕捉到了。這兩句詩寫出了作者臥病之后登樓臨窗突然感受到的一種春色滿園的喜悅,原先那種憂傷郁悶至此似乎一掃而光。2.徐璣《新涼》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景象:田里的水稻,正在茂盛地生長,早晨的陽光照退了煙霧。愛好新涼的黃鶯,在青山的遠影里,啼唱著清麗小曲。.徐照《舟上》這首詩所描繪的是:坐在一葉輕舟上的詩人停漿眺望,江畔坐落著四五戶人家,在朦朧的清晨中,曉光浸潤著月色,逐漸發光的晨光里,一片霧氣彌漫在山色之間。.趙師秀《約客》詩所描繪的是: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五)模擬試題展示1.填空TOC\o"1-5"\h\z中國四大孤嶼中被譽為“詩之島”的是 ,它一向有“ ”之稱。描寫江心嶼的詩中,現存最早的是 (作者)的《 》。被稱為中國“山水詩鼻祖”的是 (朝代)詩人 ,世稱“ ”。謝靈運《登池上樓》詩中兩句膾炙人口的名聯“ , ⑤如今梅雨潭邊有一座亭,名叫“ 2.連線題《新涼》《舟上》《約客》《鄉村四月》徐璣 字靈秀翁卷 字靈暉徐照 號靈淵趙師秀 字靈舒東西塔謝公亭江心寺澄鮮閣浩然樓3.選擇題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叢林忽涌中流地,雙塔曾擎半壁天。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寺影拳石,潮聲四面風。江心寺正門的楹柱上對聯的作者是 ( )A.謝靈運 B.趙師秀 C.文天祥 D.王十朋溫州的康樂坊、謝池巷、五馬街等地和—有關。( )A.朱自清 B.謝靈運 C.翁卷 D.徐璣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是描繪—之景。( )A.梅雨潭B.楠溪江 C.江心嶼 D.雁蕩山④標志著中國山水詩的正式誕生的是—的山水詩。( )

杜甫 B.孟浩然 C.李白 D.謝靈運TOC\o"1-5"\h\z下列作品中描寫仙巖梅雨潭的是( )A.《背影》 B.《荷塘月色》C.《綠》D.《白水三祭》判斷題南宋時人們稱之為“永嘉四靈”的是徐照、徐璣、趙師秀、謝靈運。 ( )“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是李白《與周生》中的詩句。 (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云日相輝映,水共澄鮮”是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中的詩句。 ( )賞析《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對這首宋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訪時的感受。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么心情?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的出來的?(以上答案及更多試題見附件)六)配樂讀詩1.謝靈運《登池上樓》登池上樓謝靈運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痾封空林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持操豈獨古,無悶徵在命。2.陶弘景《答謝中書書》《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溫州市甌海區婁橋中學

胡飛穎2007年4月3日附件:

模擬試題一、填空TOC\o"1-5"\h\z被稱為中國“山水詩鼻祖”的是 (朝代)詩人 ,世稱“ ”南宋時期溫州詩人中被稱為之“永嘉四靈”的詩人 、 、 、 。其中以 的詩歌成就最咼。中國四大孤嶼中被譽為“詩之島”的是 ,它一向有“ ”之稱。謝靈運《登池上樓》詩中兩句膾炙人口的名聯“ , 。”描寫江心嶼的詩中,現存最早的是 (作者)的《 》在楠溪江大箬巖景區有個陶公洞,這陶公是指 ,時人稱他為“ ”。7.江心寺的寺院大門兩邊有一副為宋代王十朋撰寫的疊字聯為 0如今梅雨潭邊有一座亭,名叫“ ”。二、連線題1.東西塔1.東西塔A.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a.2.謝公亭B.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b3.江心寺C.叢林忽涌中流地,雙塔曾擎半壁天。c.4.澄鮮閣D.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d5.浩然樓E.寺影一拳石,潮聲四面風。e.6.來雪亭F.羅浮山下雪來,揚子江心月照誰?f宋唐宋唐宋東?文天祥?孟浩然?林景熙?杜甫?張擴晉?謝靈運許化龍梅方通許化龍梅方通張丙光季碧山祝圣源周士華黃巢松魚販銀匠.剃頭匠.鐵匠.營卒13.茶館跑堂字靈秀字靈暉號靈淵字靈舒14-《新涼》 字靈秀字靈暉號靈淵字靈舒《舟上》 O.翁卷《約客》 P.徐照《鄉村四月》 Q.趙師秀三、選擇題標志著中國山水詩的正式誕生的是 的山水詩。( )杜甫 B.孟浩然 C.李白D.謝靈運現存最早的描寫江心寺的詩是()。A.《登江中孤嶼》 B.《登池上樓》C.《題江心寺》 D.《約客》TOC\o"1-5"\h\z下列作品中描寫仙巖梅雨潭的是( )。A.《背影》 B.《荷塘月色》C.《綠》D.《白水三祭》素有“甌江蓬萊”之稱的是( )。A.鼓浪嶼 B.江心嶼 C.焦山島 D.橘子洲頭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是描繪 之景。( )A.梅雨潭 B.楠溪江 C.江心嶼 D.雁蕩山江心寺正門的楹柱上對聯的作者是( )A.謝靈運 B.趙師秀 C.文天祥D.王十朋TOC\o"1-5"\h\z溫州的康樂坊、謝池巷、五馬街等地方和 有關。( )A.朱自清 B-謝靈運 C-翁卷 D.徐鞏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句“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與江心嶼—景點有關。( )A.浩然樓 B.江心嶼 C.澄鮮閣 D.謝公亭宋代詩人文天祥的詩句“羅浮山下學來未,揚子江心月照誰?”與江心嶼—景點有關。( )A.西塔B.澄鮮閣C.來雪亭D.東塔10.江心嶼被譽為“ ”。()A-美食島B.迎客島C.詩之島D.自然島四、判斷題(對丁錯X)TOC\o"1-5"\h\z江心嶼西塔上面長著一株無土培植的榕樹。 ( )朱自清描寫仙巖梅雨潭的作品是《綠》。 ( )南宋時人們稱之為“永嘉四靈”的是徐照、徐鞏、趙師秀、謝靈運。( )描寫江心嶼的詩中現存最早的是謝靈運的《登池上樓》 ( )“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是李白《與周生》中的詩句。 (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是謝靈運《登江中孤嶼》的詩句。 ( )五、賞析說說江心寺對聯中八個“朝”字和“長”字的讀法。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說說江心寺對聯的意思和妙處。妙處:結合《登池上樓》的詩意,說說“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一聯的妙處。《約客》賞析 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⑴對這首宋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前兩句寫出了時令特色和地方氣息,從側面透露出詩人在靜候友人來訪時的感受。第三句點題,以“夜半”說明詩人在久久等待,但約客未至,卻只聽到陣陣的雨聲、蛙聲第四句描寫了“閑敲棋子”這一細節,生動地表現出詩人此時閑適恬淡的心情。全詩通過對環境和人物動作的渲染,描寫詩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韻味。⑵詩中主人公當時是什么心情?是通過什么表現出來的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