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00245刑法學試題答案_第1頁
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00245刑法學試題答案_第2頁
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00245刑法學試題答案_第3頁
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00245刑法學試題答案_第4頁
全國2017年10月自學考試00245刑法學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刑法學試題課程代碼:00245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現代罪刑法定原則的思想基礎是(D)2-75A.自然法思想 B.三權分立學說C.心理強制學說 D.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主義2.甲讓13周歲的兒子乙殺人,甲屬于(B)8-151A.主犯 B.間接正犯C.教唆犯 D.組織犯3.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不包括(D)7-138A.犯罪預備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4.主要客體是對下列哪種客體的分類(D)5-100A.犯罪客體 B.一般客體C.同類客體 D.直接客體5.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界限主要是(A)7-140A.是否著手實施犯罪 B.是否屬于意志以外的原因C.是否完成犯罪 D.是否具有犯罪的故意6.我國最近實施的一次特赦的時間是(D)14-214教材無A.1959年 B.1975年C.2009年 D.2015年7.在我國適用面最廣的主刑是(C)11-175A.無期徒刑 B.罰金C.有期徒刑 D.死刑8.下列關于刑罰目的之說法正確的是(D)10-168A.消滅犯罪 B.懲罰犯罪C.改造罪犯 D.預防犯罪9.下列屬于刑法的基本機能的是(A)1-65A.自由保障機能 B.維護社會秩序的機能C.懲罰犯罪的機能 D.保衛國家的機能10.重大飛行事故罪的犯罪主體是(D)17-245A.一般主體 B.空勤人員C.地勤人員 D.航空人員11.阻礙軍人執行職務罪的犯罪主體是(D)22-416A.軍人 B.一般單位C.國家工作人員 D.除軍人以外的一般自然人12.根據《刑法》第385條第2款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行為(A)23-428A.應以受賄論處 B.應以貪污論處C.應以索賄論處 D.應以濫用職權論處13.在生產、銷售的飼料中添加鹽酸克倫特羅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品,或者銷售明知是添加有該類藥品的飼料,情節嚴重的(A)18-299A.應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B.應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C.應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定罪處罰D.應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定罪處罰14.走私文物罪中的文物是指(A)18-257A.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 B.國家珍貴文物C.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 D.二級以上文物15.《刑法》第l21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嚴重破壞的,處死刑。”應當認為該條后段規定的是(A)15-220A.絕對確定的法定刑 B.相對確定的法定刑C.浮動法定刑 D.絕對不確定的法定刑16.倒賣文物罪中的文物是指(B)21-390A.國家珍貴文物 B.國家禁止經營的文物C.國家級文物 D.具有重大文化價值的文物17.依照《刑法》規定,以虛假、冒用的身份證件辦理入網手續并使用移動電話,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較大的行為(B)20-352A.應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B.應以詐騙罪定罪處罰C.應以侵占罪定罪處罰 D.應以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定罪處罰18.在搶劫過程中,為了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殺人的(A)20-340A.應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B.應以搶劫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C.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D.是牽連犯,應擇一重罪定罪處罰19.暴力取證罪的行為對象是(A)19-325A.證人 B.犯罪嫌疑人C.被告人 D.在押人員20.刑法為保護各國共同利益,懲治國際犯罪所采取的管轄原則是(B)3-88A.保護管轄原則 B.普遍管轄原則C.屬地管轄原則 D.屬人管轄原則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21.關于刑法的性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CDE)1-65A.保護范圍的廣泛性 B.保護范圍的不完整性C.補充性 D.嚴厲性E.對其他部門法的保障性22.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包括(ABC)5-121A.對象錯誤 B.打擊錯誤C.因果關系錯誤 D.客體錯誤E.法律認識錯誤23.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ABCD)8-149A.任意共同犯罪與必要共同犯罪B.事前通謀的共同犯罪與事前無通謀的共同犯罪C.簡單共同犯罪與復雜共同犯罪D.一般共同犯罪與特殊共同犯罪E.故意共同犯罪與過失共同犯罪24.刑法與其他法律制裁的區別主要有(ABCDE)10-168A.適用機關不同 B.適用對象不同C.適用根據不同 D.嚴厲程度不同E.確立機關不同25.下列犯罪中,犯罪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犯罪有(CDE)19-332A.侵犯通信自由罪 B.誣告陷害罪C.非法剝奪公民宗教自由罪 D.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E.報復陷害罪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評分參考】(1)考生作答所用詞語、句式、前后順序與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確,就應給分。(2)考生要點回答不完整,也應酌情給分。26.特別刑法1-64答:是指僅適用于特別人、特別時、特別地或特別事項(犯罪)的刑法。(3分)27.犯罪中止7-142答: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3分)28.故意傷害罪19-305答: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3分)29.緩刑12-202答:是指對于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如果暫緩執行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就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在考驗期內,如果遵守一定條件,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一項制度。(3分)四、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說明其正確或錯誤的理由。【評分參考】(1)考生作答所用詞語、句式、前后順序與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確,就應給分。(2)考生要點回答不完整,也應酌情給分。30.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就是犯罪。4-92答:×(1分)社會危害性是質與量的統一,并非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都是犯罪,只能嚴重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法益,才可能構成犯罪。(3分)31.對于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如果抗拒改造,就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11-178答:×。(1分)根據《刑法修正案(九)》規定,對于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只有故意犯罪,情節惡劣的,才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只是抗拒改造而沒有故意犯罪的,或雖有故意犯罪但不屬于于情節惡劣的,都不能報請最高法院核準執行死刑。(3分)32.張某竊得同事一張銀行借記卡及身份證,向丈夫何某謊稱路上所拾。張某與何某根據身份證號碼試出了借記卡密碼,持卡消費8000元。對于張某與何某應以盜竊罪共犯定罪處罰。18-282答:×。(1分)根據刑法的規定,張某的行為屬于盜竊信用卡并使用,應以盜竊罪定罪處罰,何某的行為屬于冒用他人信用卡,應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3分)33.行為人在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未救助傷者致使其死亡的,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17-246答:×。(1分)對于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未救助傷者而致使傷者死亡的,應當分別不同情況,分別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3分)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評分參考】(1)考生作答所用詞語、句式、前后順序與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確,就應給分。(2)考生要點回答不完整,也應酌情給分。34.牽連犯的特征。9-166答:(1)必須出于一個犯罪目的。(2分)(2)行為人必須實施了數行為,而且數行為之間存在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原因行為與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2分)(3)在目的行為或者原因行為觸犯了一個罪名的情況下,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另一個罪名。(2分)35.減刑的適用條件。13-205答:(1)前提條件。只能對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減刑;(2分)(2)實質條件。①可以減刑的實質條件:犯罪人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或者立功表現;(2分)②應當減刑的實質條件;犯罪人在刑罰執行期間,有重大立功表現。(2分)36.《刑法》第269條規定的轉化型搶劫罪的構成條件。20-339答:(1)行為人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罪。(2分)(2)必須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2分)(3)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毀滅罪證、抗拒抓捕。(2分)六、論述題:本大題14分。37.試論述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8-147答:(1)主體條件:二人以上,在通常情況下,二人以上都是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人,因而“二人以上”都承擔責任。“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單位(2分)8-147(2)主觀條件:必須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通常情況下,共同犯罪中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為的性質、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各共犯人主觀上相互溝通,彼此聯絡,都認識到自己是在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3分)8-147根據這一要求,下列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首先,共同過失犯罪的行為;(1分)其次,故意犯罪行為與過失犯罪行為不成立共同犯罪。(1分)第三,同時犯不成立共同犯罪。(1分)第四,先后故意實施的相關犯罪,彼此之間沒有主觀聯系的不成立共同犯罪。(1分)第五,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1分)第六,事前無通謀的窩藏、包庇、窩贓、銷贓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1分)(3)客觀條件: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各共犯人的行為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形成一個整體,都與發生的危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共同犯罪行為可以是共同作為共同不作為或者作為與不作為的結合。也可以表現為實行行為、組織行為、教度行為、幫助行為等。(3分)【評分參考】(1)考生作答所用詞語、句式、前后順序與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確,就應給分。(2)考生要點回答不完整,但所回答要點論述較好,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加分,但每小題得分不得超過該題滿分。(3)考生作答與答案要點意思不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但每小題得分不得超過該題滿分。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38.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甲(男,l8歲)在某中學操場邊與乙(13歲)玩游戲。二人在玩游戲過程中發生爭執,在推搡過程中,甲將乙推到在地,乙的頭部正巧碰到地上一塊大石上.甲見乙臉色蒼白,沒有聲音,就將乙背到自己家的豬圈內,但半天也不見乙蘇醒。甲害怕事情鬧大承擔責任,遂起殺人滅口之心,于是到屋外拿回一塊石頭猛砸乙頭部。當晚,將乙的尸體拋入河中。案發后經法醫鑒定,乙頭部被砸傷痕跡系死后傷。問:對甲的行為如何定罪處罰并說明理由。19-303/304答:甲將乙推到并致其死亡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2分)說明理由:因甲與乙是在玩游戲中甲不小心致乙的頭部上而死亡,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成立條件。(2分)甲誤認為乙沒有死亡而實施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