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科中醫臨床路徑目錄TOC\o"1-5"\h\z\o"CurrentDocument"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中醫臨床路徑 1\o"CurrentDocument"一、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1二、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3\o"CurrentDocument"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 6\o"CurrentDocument"一、肺炎喘嗽(肺炎)輕癥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6二、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8\o"CurrentDocument"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 10\o"CurrentDocument"一、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10二、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12治療后隨訪1?6月情況 12治療后隨訪7?12月情況 13\o"CurrentDocument"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 14一、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14\o"CurrentDocument"二、 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15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 16一、 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16二、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18\o"CurrentDocument"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 20一、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 20\o"CurrentDocument"二、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急性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21\o"CurrentDocument"三、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遷延性及慢性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 22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 24一、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24\o"CurrentDocument"二、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急性期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26三、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遷延性及慢性期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28\o"CurrentDocument"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中醫臨床路徑 30\o"CurrentDocument"一、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30二、五遲、五軟、五硬(小兒腦性癱瘓)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 32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過敏性紫瘢的患兒。一、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紫瘢(TCD編碼:BEZ24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過敏性紫瘢(ICD-10編碼:D69.004)。(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新世紀教材《中醫兒科學》(注受傳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一一小兒內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和《諸福堂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胡亞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紫瘢(過敏性紫瘢)診療方案”。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臨床常見證候:風熱傷絡證血熱妄行證陰虛火旺證氣不攝血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紫瘢(過敏性紫瘢)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四) 標準住院日為<18天。(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紫瘢(TCD編碼:BEZ240)和過敏性紫瘢(ICD-10編碼:D69.004)的患者。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出現嚴重腹痛、嘔血、便血、腎臟損傷者,不進入本路徑。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入院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隱血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檢測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心電圖、胸部X線片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檢測;過敏原測定、C反應蛋白(CRP)、尿NAG酶、血沉、ENA抗體譜、血型、肝膽腎臟彩超檢查、乙肝五項、丙肝抗體、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篩查,如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抗體(ds-DNA);輸血前檢查;發熱或疑有感染者可選擇病原學檢查。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風熱傷絡證: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血熱妄行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陰虛火旺證:滋陰降火,涼血化瘀。氣不攝血證:益氣攝血,活血止血。辨證選擇中成藥注射液及中成藥中藥熏蒸療法:根據臨床辨證分型選擇不同治法方藥。兒科基礎治療:主要包括營養支持療法等。護理:辨證施護。出院標準病情穩定,無大量新出皮膚紫瘢。關節痛等臨床癥狀消失。沒有需要住院治療的并發癥。(十)有無變異及其原因分析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治療過程中由于病情變化,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如嚴重腹痛、嘔血、便血、尿
檢明顯異常、胃腸道穿孔等),需進行積極對癥處理,退出本路徑。因患兒及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小兒紫瘢(過敏性紫瘢)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紫瘢(過敏性紫瘢)(TCD編碼:BEZ240、ICD-10編碼:D69.004)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發病日期:—年月—日時間 年—月—日(第1天) 年—月—日(第1天)口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士亞□進行中醫證候判斷王要□完成病歷書寫及病程記錄診療□初步擬定診療方案十陣□完善輔助檢查工作□完成病情評估簽署相關告知書口密切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口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士亞□進行中醫證候判斷王要□完成病歷書寫及病程記錄診療□初步擬定診療方案十陣□完善輔助檢查工作□完成病情評估簽署相關告知書口密切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 口與家屬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口辨證膳食指導口中醫辨證口口服中藥湯劑口中成藥治療口靜點中成藥注射液口中藥熏蒸法口基礎治療重點
醫囑主要護理工作臨時醫囑:口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隱血;口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檢測;口凝血功能;□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放免檢測;口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其他檢查口對癥處理□護理常規□入院護理評估口完成護理記錄口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口進行入院健康教育及檢查前注意事項口飲食、日常護理指導口配合監護和急救治療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完成入院檢查口上級醫師查房,評估病情,調整和補充診療方案口完成病歷書寫及病程記錄口注意防治并發癥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口辨證膳食指導口中醫辨證口口服中藥湯劑口中成藥治療口靜點中成藥注射液口中藥熏蒸法口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口完善入院檢查口對癥處理口制定規范的護理措施口飲食指導口密切觀察病情,注意紫瘢、腹痛情況口無口有,原因:口無口有,原因:1.2.病情□無口有,原因:變異1.記錄2.
責任護士簽名簽名住院日期:年—月_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標準住院日:W18天 實際住院日:天
時間—年—月_日(第4?17天)—年—月—日(第18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上級醫師查房,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確定出院時間口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及病程記錄口防治并發癥口復查相關檢查項目口完成出院記錄口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項及隨診方案口通知出院口開具出院帶藥口書寫出院小結,預約復診日期重點醫囑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口辨證膳食指導口中醫辨證口口服中藥湯劑口中成藥治療口靜點中成藥注射液口中藥熏蒸法口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口復查異常檢查口對癥處理出院醫囑:口出院帶藥口門診隨診主要護理工作口觀察病情變化口指導患者飲食添加□健康宣教□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進行出院宣教口指導出院帶藥的煎法服法口指導出院隨訪口協助辦理出院手續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責任護士簽名醫師簽名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肺炎的輕癥患者。一、肺炎喘嗽(肺炎)輕癥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TCD編碼:BEZ02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肺炎(ICD-10編碼:J18.901)。(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試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2006年)。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肺炎喘嗽(肺炎)診療方案”。肺炎喘嗽(肺炎)輕癥臨床常見證候:風熱閉肺證痰熱閉肺證毒熱閉肺證正虛邪戀證(陰虛肺熱證、肺脾氣虛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肺炎喘嗽(肺炎)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肺炎)。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四) 標準住院日為<14天。(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TCD編碼:BEZ020)和肺炎(ICD-10編碼:J18.901)。符合輕度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患者。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六) 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入院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的項目: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C反應蛋白(CRP)肺炎支原體檢測胸部X線片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患兒的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養、血培養、呼吸道病毒檢測、肺部CT、血氣分析、血生化檢測、心肌酶譜、支氣管鏡檢查、肺功能、心電圖檢查、人型PPD、血液T淋巴細胞亞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煮散劑風熱閉肺證:疏風清熱,宣肺開閉。痰熱閉肺證:清熱滌痰,泄肺開閉。毒熱閉肺證:清熱解毒,泄肺開閉。陰虛肺熱證:清熱宣肺,養陰益胃。肺脾氣虛證:健脾益氣,宣肺化痰。辨證使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液外治法中藥敷胸藥物穴位敷貼療法肺炎貼經皮治療霧化吸入療法中藥敷臍中藥灌腸拔罐療法護理:辨證施護。出院標準咳嗽明顯減輕,無氣急,無氣喘,一般狀況良好。連續3天腋溫V37.5°C。肺部羅音消失,X線胸片顯示炎癥消失或吸收好轉。(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肺炎喘嗽變證出現或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膿毒性休克、中毒性腦病等重度肺炎表現或有先天性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住院期間病情加重,需要特殊處理,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退出本路徑。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嚴重并發癥時,退出本路徑。因患兒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肺炎喘嗽(肺炎)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肺炎喘嗽(肺炎)輕癥(TCD編碼:BEZ020,ICD-10編碼:J18.901)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發病日期:年_月—日住院日期:年_月—日出院日期:_年_月—日標準住院日:W14天 實際住院日:天時間—年_月—日(第1天)—年_月_日(第2?3天)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病史、體格檢查、舌象、指紋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記錄口初步擬定診療方案口完善輔助檢查口密切觀察、防治并發癥,必要時監護口與監護人溝通,向其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防治并發癥口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記錄口上級醫師查房: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或補充診療方案口完善入院檢查,據檢查結果予相應處理口注意病情變化重點醫囑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按不同年齡選擇喂養方式(母孚匕喂養、流質、半流質,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養)口辨證內服中藥湯劑、中藥煮散劑口辨證使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劑口外治法臨時醫囑口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C反應蛋白(CRP)口血生化檢測;口肺炎支原體檢測。口胸部X線片。□其他檢查口對癥處理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按不同年齡選擇喂養方式(母孚匕喂養、流:質、半流質,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養)口辨證內服中藥湯劑、中藥煮散劑口辨證使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劑口外治法臨時醫囑口繼續完善入院檢查口對癥處理主要護理工作□護理常規口完成護理記錄口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及救治過程口靜脈抽血口制定規范的護理措施口生活與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和危險性分層指導患者的喂養和跚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責任護士簽名
醫師簽名時間—年—月—日(第4?9天)—年—月—日(第10?14天)主要診療工作口上級醫師查房與診療評估口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防治并發癥口治療效果、危險性和預后評估□據檢查結果予相應處理口注意病情變化口上級醫師查房,確定出院時間。口符合出院標準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和隨訪方^案口指導出院后康復,預約復診日期。口通知出院口完成出院前的有關記錄□健康宣教重點醫囑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按不同年齡選擇喂養方式(母孚匕喂養、流質、半流質等)口口服中藥湯劑或煮散劑口口服中成藥口靜點中藥注射液口外治法臨時醫囑口復查異常檢查口對癥處理出院醫囑口開具出院醫囑口出院帶藥主要護理工作口配合治療口生活與心理護理□根據割兒酗質進行營養喂養指導口配合康復口協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口出院指導口送患者出院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責任護士簽名醫師簽名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一、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參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修訂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概念和判斷條件”。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診療方案”。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常見證候:肺脾氣虛證氣陰兩虛證肺胃積熱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患兒接受中醫治療。(四) 標準療程時間為W60天/療程。(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診斷的患兒。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患兒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時,不進入本路徑。(六) 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 門診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項目(1) 血常規(2) 尿常規(3) 大便常規(4) 血微量元素測定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唾液分泌型IgA(sIgA)及鼻、胸部X線檢查等。(八) 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 肺脾氣虛證:補益肺脾。(2) 氣陰兩虛證:益氣養陰。(3) 肺胃積熱證:清宣肺胃。其他療法(1) 捏脊療法。(2) 中藥穴位注射。(九) 完成路徑標準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數和病情符合同年齡組正常標準。異常的免疫功能、血微量元素等得到改善。(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在治療期內,患兒患急性呼吸道感染,因病情需要,針對性抗感染、對癥、支持等相應治療時間超過10天者,退出本路徑。治療期間患兒出現其他意外情況需進一步明確診斷時,退出本路徑。因患兒及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執行時,退出本路徑。
二、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姓名:性別:_年齡:—身高:cm(脫鞋)體重:Kg門診號:—進入路徑時間:—年_月—日 完成路徑時間:—年—月—日標準療程時間W60天 實際治療時間:天時間 年_月_日(第1天) 年—月_日(第2?28天) 年—月_日(第29?60天)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口血常規口尿常規口大便常規口血微量元素□其他檢查口完成初步診斷口中醫辨證口確定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藥/中成藥口捏脊療法口中藥穴位注射口完成首診門診病歷口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口完成復診記錄□據檢查結果予相應處理口注意病情變化□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健康宣教口復查異常檢查項目□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口制定隨訪計劃、門診隨訪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治療后隨訪1?6月情況時間 年_月_日(治后2個月) 年_月—日(治后4個月) 年_月_日(治后6個月)疾病改善情況隨訪2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口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口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口肺炎次平均病程 天隨訪4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口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齒 天口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齒 天口肺炎次平均病程 天隨訪6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口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口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程 天口肺炎次平均病程 天中醫證候改善情況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
治療后隨訪7?12月情況時間 年—月—日(治后8個月) 年—月_日(治后10個月) 年—月_日(治后12個月)主要工作口完成隨訪記錄口完成隨訪記錄口完成隨訪記錄口評定療效疾病改善情況隨訪8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口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齒 天口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齒 天口肺炎 次平均病齒 天隨訪10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口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程 天口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 天口肺炎一次平均病程 天隨訪12月內呼吸道感染情況口上呼吸道感染 次平均病齒缸天口氣管支氣管炎 次平均病齒一天口肺炎 次平均病齒天中醫證候改善情況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的急性發作期輕度患兒。一、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哮喘(TCD編碼為:BNF04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J45.901)。(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病期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急性發作期:突然發生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或原有癥狀急劇加重,兩肺聽診聞及哮鳴音。急性發作期嚴重度分級: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輕度:走路時可有氣短,說話時及休息時無氣短;可平臥;講話能成句;意識清楚,可有焦慮、煩躁;呼吸頻率輕度增加;常無輔助呼吸肌活動及三凹征;兩肺呼氣末期可聞及散在哮鳴音。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方案”。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臨床常見證候:寒性哮喘證熱性哮喘證外寒里熱證虛實夾雜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患兒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且其家長或監護人同意者。(四) 標準治療時間W7天(每個療程)(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哮喘(TCD編碼為:BNF040)和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J45.901)。急性發作期的輕度患兒。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治療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患兒處于中度、重度、危重度急性發作期、慢性持續期、臨床緩解期,不進入本路徑。(六) 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 門診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可選擇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氣分析,肺功能、胸部X線片等。(八) 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 寒性哮喘證:溫肺化痰、降氣平喘。(2) 熱性哮喘證:清肺化痰、降氣平喘。(3) 外寒里熱證:解表清里,止咳定喘。(4) 虛實夾雜證:溫肺平喘,補腎納氣。針灸療法:取定喘、天突、內關等穴位。(九) 完成路徑標準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消失。兩肺聽診未聞及明顯哮鳴音。沒有需要治療的并發癥。(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治療期間,患兒出現中、重或危重度哮喘發作,根據病情需要,使用抗炎、平喘等相應西醫治療措施,退出本路徑。治療期間,患兒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療,退出本路徑。因患兒或其監護人的意愿影響治療依從性,退出本路徑。二、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TCD編碼為:BNF040、TCD-10編碼為:J45.901)疾病分期:急性發作期病情程度:輕度患者姓名:性別:—年齡:—身高:cm體重:—Kg門診號:進入路徑時間:年_月—日 結束路徑時間:年_月—日標準治療時間W7天實際治療時間:—天時間年—月—日(第1天) 年―月—日(第4天) 年—月—日(第7天)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病史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必需的檢查項目口血常規口可選擇檢查項目口血氣分析口肺功能口胸部X線片□其他項目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完成初步診斷口確定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口針灸療法□交代注意事項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評估療效情況口調整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口針灸療法□交代注意事項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復查項目(根據需要)口血常規口血氣分析口肺功能口胸部X線片□其他項目口評估療效情況□交代注意事項口制定隨訪方案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支氣管哮喘的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的患兒。一、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哮喘(TCD編碼為:BNF04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J45.901)。(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病期診斷: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08年)。慢性持續期:近3個月內不同頻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現過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臨床緩解期:無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等癥狀,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維持3個月以上。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方案”。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臨床常見證候:(1) 痰瘀內伏證(2) 肺氣虧虛證(3) 脾氣虧虛證(4) 腎氣虧虛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哮喘(支氣管哮喘)。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患兒接收中醫治療。(四) 標準療程時間W90天/療程。(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哮喘(TCD編碼為:BNF040)和支氣管哮喘(TCD-10編碼為:J45.901)的患兒。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療期間不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疾病分期屬于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的患兒。患兒處于急性發作期,不進入本路徑。(六) 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 門診檢查項目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如血常規、血清特異性IgE、過敏源,肺功能、胸部X線檢查等。(八) 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 痰瘀內伏證:化痰祛瘀。(2) 肺氣虧虛證:益肺固表。(3) 脾氣虧虛證:健脾化痰。(4) 腎氣虧虛證:補腎益氣。穴位敷貼膏方(冬至時開展)(九) 完成路徑標準兩肺聽診未聞及哮鳴音。沒有需要治療的并發癥。(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治療期間,患兒出現哮喘急性發作,退出本路徑。治療期間,患兒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其他治療,退出本路徑。因患兒或其監護人的意愿影響治療依從性,退出本路徑。二、小兒哮喘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疾病分期:慢性持續期和臨床緩解期對者姓名:性別:—年齡:—身高:—cm體重:—Kg門診號:進入路徑時間:—年_月—日 結束路徑時間:—年_月—日標準治療時間W90天 實際治療時間:天時間年—月—日(第1天) 年_月—日(15?30天) 年—月—日(31?45天)診斷小兒哮要診療工作支氣管(TCD口詢問病史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可選擇的檢查項目口血常規□IgE□過敏源口肺功能口胸部X線□其他項目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完成初步診斷口確定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編甥敷冬至時開展-1。編碼為□交代注意事項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評估療效情況口調整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口穴位敷貼口膏方(冬至時開展)□交代注意事項V:J45.901)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評估療效情況口調整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口穴位敷貼口膏方(冬至時開展)□交代注意事項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時間年—月—日(46?60天) 年_月—日(61?75天) 年_月—日(76?90天)
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評估療效情況口調整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口穴位敷貼口膏方(冬至時開展)□交代注意事項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評估療效情況口調整治療方案口辨證口服中藥湯劑口辨證口服中成藥口穴位敷貼口膏方(冬至時開展)□交代注意事項口詢問治療后情況口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復查項目(根據需要)口血常規□IgE□過敏源口肺功能口胸部X線□其他項目口評估療效情況□交代注意事項口制定隨訪方案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小兒腹瀉病的輕型腹瀉患者。一、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門診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K52.904)。(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胡亞美、江載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疾病分期(1) 急性期:病程2周以內。(2) 遷延性期:病程2周至2個月。(3) 慢性期:病程大于2個月。疾病分型(1) 輕型(2) 中型(3) 重型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方案”。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臨床常見證候:風寒泄瀉證濕熱泄瀉證傷食泄瀉證寒濕泄瀉證脾虛泄瀉證脾腎陽虛泄瀉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四) 標準療程時間急性泄瀉W5天/療程,遷延性及慢性泄瀉<10天/療程。(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和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K52.904)。輕型腹瀉者。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六) 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七) 門診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項目(1)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2) 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電解質、便培養等。(八) 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1) 中藥湯劑(2) 中藥煮散劑(3) 中成藥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1) 敷貼療法(2) 中藥灌腸法(3) 針灸療法(九) 完成路徑標準大便成形,次數明顯減少,全身癥狀明顯改善。便常規、血電解質正常。(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因實驗室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門診治療時間延長,費用增加。若檢查結果出現侵襲性細菌感染;嚴重水、電解質紊亂;合并心、腦、肝、腎、肺及造血系統疾病,退出本路徑。因患兒及家屬的意愿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急性期中醫臨床路徑門診表單適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進入路徑時間: 年_月_日 結束路徑時間: 年—月—日象準治療時間:W5天 實際治療時間:—天第
時間—年—月—日(第1天)—年—月_日(第2?4天)—年—月_日(第5天)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口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口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口心肌酶口電解質口便培養口完成初步診斷口中醫辨證口確定治療方法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其他療法口完成首診門診病歷口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口完成復診記錄口病情評估口判斷治療效果口制定隨訪計劃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時間—年—月——年—月_日—年—月_日—年—月—日診日(第2?4天)(第5?時間—年—月——年—月_日—年—月_日—年—月—日診日(第2?4天)(第5?8天)(第9天)(第1天)適疾病分期為遷延性及慢性期對者姓名: 性別:一時間: 年—月- 年齡: 門診號:__日 結束路徑時間: 年__進入路徑—月—日標準治療時間:W9天第實際治療時間:—一天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TCD編碼:BNP110,ICD-10編碼:K52.904)
主要診療工作口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口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口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口心肌酶口電解質口便培養口完成初步診斷口中醫辨證口確定治療方法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其他療法口完成首診門診病歷口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口完成復診記錄口中醫四診信息采集口注意證候變化□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口完成復診記錄口病情評估口判斷治療效果口制定隨訪計劃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醫師簽名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小兒腹瀉病的中型腹瀉患者。一、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K52.904)。(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胡亞美、江載芳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疾病分期(1) 急性期:病程2周以內。(2) 遷延性期:病程2周至2個月。(3) 慢性期:病程大于2個月。疾病分型(1) 輕型(2) 中型(3) 重型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方案”。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臨床常見證候:風寒泄瀉證濕熱泄瀉證傷食泄瀉證寒濕泄瀉證脾虛泄瀉證脾腎陽虛泄瀉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患兒適合,監護人同意接受中醫治療。(四) 標準住院日為:急性泄瀉W7天/療程,遷延性及慢性泄瀉W14天/療程。(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小兒泄瀉(TCD編碼:BNP110)和小兒腹瀉病(ICD-10編碼:K52.904)的患兒。中型腹瀉者。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入院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大便輪狀病毒檢測,夏季需檢查大便培養C-反應蛋白(CRP)電解質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大便培養等。治療方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中藥湯劑風寒泄瀉證:疏風散寒,化濕和中。濕熱泄瀉證:清腸解熱,化濕止瀉。傷食泄瀉證:運脾和胃,消食化滯。寒濕泄瀉證:溫脾燥濕、滲濕止瀉。脾虛泄瀉證:健脾益氣,助運止瀉。脾腎陽虛泄瀉證:溫補脾腎,固澀止瀉。中藥煮散劑中成藥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敷貼療法中藥灌腸法針灸療法出院標準大便成形,次數明顯減少,全身癥狀明顯改善。便常規、血電解質正常。(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因實驗室檢查結果異常需要復查,導致住院時間延長,增加住院費用。若檢查結果出現侵襲性細菌感染;嚴重水、電解質紊亂;合并心、腦、肝、腎、肺及造血系統疾病,退出本路徑。
因患兒及家屬的意愿影響本路徑的執行,退出本路徑。二、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急性期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適用疾病分期為急性期對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象病時間:—年—月—日住院日期:年_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標準住院日:W7天 實際住院日:天第時間—年—月—日(第1天)_年—月—日(第2?4天)—年—月_日(第5?6天)—年—月—日(第7天)斷:主蝕兒診泄療瀉工瀉作(小兒口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口進行脫水程度評估、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評估等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初步擬定診療方案口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記錄口完善輔助檢查口密切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必要時監護口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根據檢查結果及時予以相應處理口上級醫師查房,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或補充診療方案口完成病歷書寫、病程記錄及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口完善入院檢查口防治并發癥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根據檢查結果及時予以相應處理口上級醫師查房與診療評估口完成當日病程和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口防治并發癥口治療效果和預后評估口上級醫師查房,同意其出院口完成當日病程及出院記錄口向患兒及家長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及隨訪方案□開具出院診斷書口開具出院帶藥口指導出院后合理喂養腹(TCD重點八、、醫囑長期醫囑編碼畤辨牌理常規CD-10編口分級護理口流質、半流質飲食,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養口中醫辨證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口兒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口完善入院檢查口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口大便輪狀病毒檢測□C-反應蛋白(CRP)口心肌酶口電解質□其他檢查依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口對癥處理長期醫囑颶兒科拘理常規口分級護理口流質、半流質飲食,乳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養口中醫辨證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口兒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口完善入院檢查口復查異常項目口對癥處理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口流質半流質飲食,孚1糖不耐受者為低乳糖奶粉喂養口中醫辨證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口兒科基礎治療臨時醫囑口復查異常項目口對癥處理出院醫囑口出院帶藥口門診隨診
主要護理工作□護理常規口完成護理記錄口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口配合監護口配合急救及治療口制定規范的護理措施口保持肛周清潔,觀察便色、便次并記錄口注意腹脹及排氣情況口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口配合治療口保持肛周清潔,觀察便色、便次并記錄口注意腹脹及排氣情況口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口協助辦理出院手續□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進行衛生宣教口指導出院帶藥的煎服方法口送病人出院病情變異記錄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責任護士簽名醫師簽名三、小兒泄瀉(小兒腹瀉病)遷延性及慢性期中醫臨床路徑住院表單tin-丑戶、
J-VT'
UA3A-
--/z-X7-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病時間:—年—月—日住院日期:年_月—日出院日期:—年月象標準治療日:W14天 實際住院日:天時間第一診主斷診為療小工頑泄瀉(_年—月_日(第1天)口詢問病史與體格檢查口進行脫水程度評估、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評估等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初步擬定診療方案口完成病歷書寫和病程記錄口完善輔助檢查口密切觀察病情,防治并發癥,必要時監護口向家長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項—年_月—日(第2?5天)口病重患兒繼續監護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根據檢查結果及時予以相應處理,并向上級醫師匯報口上級醫師查房,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或補充診療方案口完成病歷書寫、病程記錄及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口完善入院檢查口防治并發癥_年_月_日(第6?13天)口采集中醫四診信息口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口根據檢查結果及時予以相應處理口上級醫師查房與診療評估口完成當日病程和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口繼續完善必要檢查口防治并發癥口治療效果和預后評估—年—月―日(第14天)口上級醫師查房同意其出院口完成當日病程及出院記錄口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及隨訪方案口開具出院診斷書口開具出院帶藥口指導出院后合理喂養兒腹(TCD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流質、半流質飲食編IH喂養受者為低-倔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流質、半流質飲食糖矚艇者為疾新長期醫囑口兒科護理常規口分級護理口流質、半流質飲食,出院醫囑口出院帶藥口門診隨診重
點八、、
醫口中醫辨證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口兒科基礎治療口中醫辨證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口兒科基礎治療糖口中醫辨證口中藥內服口小兒推拿療法□其他療法口兒科基礎治療囑臨時醫囑 臨時醫囑 臨時醫囑口完善入院檢查口血常規、便常規口大便輪狀病毒檢測□C-反應蛋白(CRP)口心肌酶口電解質□其他檢查依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口對癥處理口繼續完善入院檢查口復查異常項目口對癥處理口復查異常項目口對癥處理主要護理工作□護理常規口完成護理記錄口觀察并記錄病情變化口配合監護口配合急救及治療口制定規范的護理措施口保持肛周清潔,觀察便色、便次并記錄口注意腹脹及排氣情況口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口配合治療口保持肛周清潔,觀察便色、便次并記錄口注意腹脹及排氣情況口飲食指導,健康宣教口協助辦理出院手續□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進行衛生宣教口指導出院帶藥的煎服方法口送病人出院病情變異記錄口無□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口無口有,原因:1.2.責任護士簽名醫師簽名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中醫臨床路徑路徑說明:本路徑適合于西醫診斷為腦性癱瘓的患兒。一、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中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 適用對象中醫診斷:第一診斷為五遲、五軟、五硬(TCD編碼:BEZ180、BEZ160)西醫診斷:第一診斷為腦性癱瘓(ICD-10編碼:G80.901)(二) 診斷依據疾病診斷(1)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中醫兒科學》第六版(王萍芬主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2)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諸福棠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及新世紀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兒科學》第一版王雪峰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證候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診療方案”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臨床常見證候:脾腎兩虧證肝腎虧虛證肝強脾弱證痰瘀阻絡證心脾兩虛證(三) 治療方案的選擇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協作組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診療方案”診斷明確,第一診斷為五遲、五軟、五硬(腦性癱瘓)患兒適合并接受中醫治療。(四) 標準住院日為090天。(五) 進入路徑標準第一診斷必須符合五遲、五軟、五硬(TCD編碼:BEZ180、BEZ160)和腦性癱瘓(ICD-10編碼:G80.901)的患兒。患兒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療期間無需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本路徑。中醫證候學觀察四診合參,收集該病種不同證候的主癥、次癥、舌、脈(指紋)特點。注意證候的動態變化。入院檢查項目必需的檢查項目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乙肝病毒表面標志物。可選擇的檢查項目:根據患兒病情需要而定,如頭顱影像學檢查(CT或MRI)腦電圖檢查、髖關節X線檢查、聽力篩查等。治療方法推拿療法針刺療法灸療中藥熏洗其他療法:根據病情需要,選擇穴位注射、經絡導平等療法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脾腎兩虧證:健脾補腎,生肌壯骨。肝腎虧虛證:滋補肝腎,強筋健骨。肝強脾弱證:柔肝健脾,益氣養血。痰瘀阻絡證:滌痰開竅,活血通絡。心脾兩虛證:健脾養心,補益氣血。康復訓練:根據患兒病情選擇運動療法、作業療法、言語訓練、引導式教育、感覺統合訓練、吞咽功能障礙的訓練、益智療法等多方面內容。護理:辨證施護。出院標準粗大運動功能量表評價治療后比治療前總分數提高N5分。異常姿勢減輕。(十)有無變異及原因分析病情加重,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治療過程中發生了病情變化,出現嚴重其他系統并發癥,退出本路徑。因患兒及其家屬意愿而影響本路徑的執行時,退出本路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