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八新民主主義革命【含答案】_第1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八新民主主義革命【含答案】_第2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八新民主主義革命【含答案】_第3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八新民主主義革命【含答案】_第4頁
2022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八新民主主義革命【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新民主主義革命(40分鐘60分)一、選擇題(共12題,每小題3分,共36分)1.1919年5月6日,《民國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國民外交協會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山東是“鄒魯之名邦”“孔孟之圣跡A.借傳統文化深化愛國意識B.促使民主思想進一步擴散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強理解選A。材料“1919年5月6日”“山東是……‘文明吐露之源泉’”反映了山東對中國的巨大意義,這說明當時部分文化精英希望借傳統文化深化愛國意識,故A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民主思想,故B錯誤;根據材料“1919年5月6日”可知,當時新文化運動已經展開,儒家思想受到抨擊,故C錯誤;材料中2.五四運動前,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國家主義、自由主義思想都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五四運動后,先進的知識分子大多匯集到社會主義的旗幟下。這表明五四運動()A.推動了國民民族意識的覺醒B.加快革命領導力量的改變C.影響了國人救國方案的選擇D.促進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選C。根據題目中“傳入中國的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國家主義、自由主義思想都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先進的知識分子大多匯集到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得出,五四運動影響了國人救國方案的選擇,故C正確。3.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毛澤東在《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論》等文章中把五四運動定性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主義的分界線,形成了權威闡釋。這種闡釋強調了五四運動()A.是一場具有思想啟蒙的文化運動B.是在反對封建思想上的啟蒙C.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標志D.是在革命思想意義上的啟蒙選D。由材料“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可知五四運動是一場文化革命,故A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五四運動是文化革命而非思想啟蒙,故B錯誤;材料強調的是五四運動是文化革命而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C錯誤;由材料中“定性為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革命,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主義的分界線”可知強調五四運動在革命思想上的啟蒙,故D正確。4.(2021年河北適應性測試)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遭到北洋軍閥的殘酷鎮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對此,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表文告稱:“勞動者能有武器,豈能任他們如此殺戮?”這表明,年幼的中國共產黨已經認識到()A.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B.軍閥是革命的主要對象C.走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道路D.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選D。本題解題關鍵在于抓住“勞動者能有武器”來反思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的原因,即工人階級赤手空拳,無力戰勝強大的敵人,突出了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5.中共二大根據列寧的建黨學說,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少數絕對服從多數”“下級機關須完全執行上級機關之命令”“全國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之決議,本黨黨員皆須絕對服從之”。這說明中國共產黨()A.實現從幼稚到成熟的轉變B.高度重視黨內組織建設C.避免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D.開始受到國際因素影響選B。材料“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少數絕對服從多數’‘下級機關須完全執行上級機關之命令’”等內容是組織建設的表現,故選B;“根據列寧的建黨學說,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不能體現其自己的思想和能力,不算成熟,排除A;“右傾機會主義”在國民革命中受到共產國際的影響而產生,排除C;“開始”說法錯誤,中共一大就是在共產國際的支持下召開的,排除D。6.1925年,中共四大決議指出,我們參加民族運動……若是忘了無產階級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階級革命之準備,而沉溺在資產階級性的民族民主運動中,便遺無產階級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減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這說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A.掌握革命和武裝領導權的重要性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務的艱巨性C.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問題D.國共合作中應保持黨的獨立性選D。材料“我們參加民族運動”和“1925年”說明國共仍在合作,材料“無產階級在民族革命中階級革命之準備”則強調保持無產階級的獨立性,故D正確。7.據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記載:“(1925年)北方地區的國民黨,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已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表現出了長足進步。”這主要得益于()A.中國共產黨的妥協讓步B.中國國民黨的正確領導C.國共合作的強有力推動D.國民黨得到民眾的支持選C。根據材料“北方地區的國民黨,已經走上了一條政黨的軌道,已經有了比較嚴密的組織與紀律,已經慢慢地取得民眾的同情與支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表現出了長足進步”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主要得益于國共合作,故C正確。8.1928年7月,周恩來曾指出:“我們還有一個根本的固定的軍事工作方針,就是為了聯合戰線,不能破壞國民革命軍而要幫助國民黨鞏固國民革命軍,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無產階級的獨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轉變的前途而得出這樣不通的結論?!敝芏鱽淼贸龅倪@一認識()A.是對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反思B.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C.吸取了中國共產黨“左”傾錯誤的教訓D.促使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選A。材料中“失掉了無產階級的獨立性”,是對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反思,故A正確;1928年時,國民革命運動已經失敗,故B錯誤;吸取了中國共產黨右傾錯誤的教訓,故C錯誤;1927年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武裝斗爭,不符合時間限制,故D錯誤。9.(2021年遼寧適應性測試)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紅色中華》曾刊載一篇報道:“江西省為了供給全省各縣,特別是邊區新干部的需要,最近連續地開辦了幾次訓練班:‘土地訓練班’‘財政訓練班’‘裁判訓練班’‘選舉運動訓練班’等?!睋丝芍?開辦訓練班的目的是()A.加速國民革命發展進程B.加強工農民主政權建設C.為革命中心轉移做準備D.推動根據地的經濟發展選B。結合材料中的刊物及江西省開辦訓練班,綜合分析應該是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同時訓練班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武裝斗爭等各方面綜合內容,故B正確。當時進行的是工農武裝割據,故A錯誤;開辦訓練班是為了促進農村根據地的發展,故C錯誤;訓練班的內容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方面的,故D錯誤。10.在1927年秋收起義部隊的三灣改編中規定:黨支部建在連上(此前營、連、排沒有黨組織),排設黨小組;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決議案(1929年12月)規定: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上述規定旨在()A.確立黨指揮槍的建軍原則B.明確革命軍隊的政治任務C.把發展黨員作為中心工作D.強化革命軍隊的軍事紀律選A。由材料中的“黨支部建在連上……排設黨小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可知中國共產黨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故A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黨指揮槍即軍隊由誰指揮的問題,而沒有明確軍隊的政治任務,故B錯誤;題干沒有涉及發展黨員的問題,故C錯誤;題干沒有強調軍隊的軍事紀律問題,只是指揮權的問題,故D錯誤。11.(2021年重慶適應性測試)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一行飛抵重慶。8月29日,《大公報》發表社評:“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無疑問的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B.意味著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已經形成C.順應了中國人民和平建國的強烈愿望D.標志著國共兩黨就建立聯合政府達成共識選C。由社評中“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可以看出抗戰結束后共產黨人赴重慶談判順應了中國人民和平建國的強烈愿望,故C正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標志是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簽訂,故A錯誤;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形成于解放戰爭時期,故B錯誤;標志著國共兩黨就建立聯合政府達成共識與史實不符,故D錯誤。12.據表中信息可知()1935年全國各出版社出版的各類論著數量統計有關社會主義有關辯證唯物主義有關歷史唯物主義有關計劃經濟有關國民黨歷史有關三民主義32本23本23本19本8本13本A.民眾喪失了對國民黨的信心B.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主流思想C.蘇聯對中國共產黨控制加深D.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擴大選D。由材料“有關社會主義”“有關辯證唯物主義”“有關歷史唯物主義”“有關計劃經濟”等關于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論著數量遠遠超出有關國民黨歷史、三民主義的論著數量,可知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故D正確。二、非選擇題(第13題12分,第14題12分,共24分)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近代中國走向世界,其目的當然是國家民族的復興。……簡言之,這一時代既見證著舊體制的崩散,也意味著通向未來的道路已經開啟。不過,一個有著廣土眾民而身系天下安危的大國,不宜像島國一樣把國家命運賭在外貿上,更不能像城市規模的國家和地區一樣總是眼光向外,忽略自身的主體性?!幾粤_志田《國家目標的外傾——近代民族復興思潮的一個背景》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近代中國與世界”擬定一個具體論題,并就所擬定的論題進行簡要的闡述。(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合理)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考生要認真解讀材料,圍繞“近代中國與世界”提煉出一個觀點,由材料“國家民族的復興?!喲灾?這一時代既見證著舊體制的崩散,也意味著通向未來的道路已經開啟……更不能像城市規模的國家和地區一樣總是眼光向外,忽略自身的主體性”可見材料強調要結合國情才能實現近代化,可以用中國民主革命的相關史實論證。答案:示例:論題:中國民主革命是在發揮民族主體性的基礎上取得勝利的。(2分)論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危機加深,先進的中國人先后發起了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等,但由于對西方道路的過于盲從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先后都失敗了。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進行了俄國式的城市工人運動,與國民黨合作進行國民革命運動后遭到了重大挫折。20世紀二三十年代,毛澤東根據中國國情,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道路,發揮中國人民革命的主體性,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8分)可見,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是在依據中國國情的基礎上保持民族的主體性,有選擇地學習,才取得勝利的。(2分)(其他觀點或論述,只要符合設問要求同樣可以)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年份黨員人數年份黨員人數1921年7月(一大)531934年30萬1922年6月(二大)1951937年初4萬1923年6月(三大)4321940年80萬1925年1月(四大)9941945年4月(七大)121萬1927年4月(五大)5.7萬1947年12月270萬1927年4月后1萬1949年10月448萬1928年6月(六大)4萬——摘編自孫應帥《中國共產黨黨員數量與結構變化及發展趨勢》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圍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變化”自行擬定一個主題,并進行論證。(要求:主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格中列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員人數在不同時期的數據,從中可以提煉出不同的角度,確立不同的主題,如①就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減少現象,進行分析論證(1927年和1934-1937年初)。②就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由少增多,選取任意兩個時間段進行分析論證(1925-1927年;1927-1934年和1937-1940年等)。③選取增減各一個時期,進行分析論證。④從變化總的趨勢,看中國共產黨如何在奮斗中不斷壯大。最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答案:示例:論題:中國共產黨黨員人數減少原因略探(2分)論證:①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后發動“四一二”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