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切割、壓強變化的教案設計_第1頁
固體切割、壓強變化的教案設計_第2頁
固體切割、壓強變化的教案設計_第3頁
固體切割、壓強變化的教案設計_第4頁
固體切割、壓強變化的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龍文教育輔導講義學員編號:學員:年級:初三輔導科目:物理輔導教師:課時總數:計劃課時:2課時余數:課題:固體壓強與液體壓強計算題復習授課時間:2011-9-1114:40—16:40備課時間:2011-9-08教學目標.理解壓強的概念、公式和單位,能利用壓強知識進行相關的計算.掌握柱形固體切割后壓強變化問題的原理.理解液體壓強變化特點,并進行相關計算4、掌握計算公式,并區分出深度與高度。5、掌握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與液體重力、容器形狀的關系。6、掌握液體傳遞壓強的特點。重點、難點重點:壓強知識解釋解釋簡單的現象,柱形固體切割后壓強變化問題難點:柱形固體切割后壓強變化問題考點及考試要求壓強變化計算為初三壓強教學中的重點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中考中必考一選擇一計算,而且全部以壓軸題形式出現教學容二、教學建議及設計(一)教學容知識點一、固體壓強、1、固體特點:(1)分子間作用力比較大所以有固定的體積。(2)分子排列的比較緊密所以有固定的形狀。(3)當固體一面受到壓力時,固體會把壓力傳遞到它的對面,且傳遞的壓力不變。即固體有等傳壓力的性質。2、固體的公式(1定義式:召=F(2當物體單獨放在平面上時,對接觸面的壓強公式P=F/S=G/S,S如果上面有疊加物體時:P=F/S=G1+G2/S。(3)、當物體是直柱體并且單獨在地面上時,根據F=G=Vg,V-Sh,p=—,不難推出p=0展=gh.SS3、固體切割問題:直柱體放在水平面上,如果沿豎直方向切一刀,對壓著的物體的壓強不變。沿水平方向切割,則對壓著雌體的壓強減小,當寫著切時,如果切掉后剩下的部分上窄下寬,則壓強減小,如一對應練習專題練果上寬下窄則壓強增大。常見的壓強題型1、日常生活中常見增大壓強或減少壓強的應用。1、(2007年中考)17.圖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3所為了增大壓強的是坦克車的車輪裝宥寬大的履帶鐵軌鋪在林木上A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3所為了增大壓強的是坦克車的車輪裝宥寬大的履帶鐵軌鋪在林木上A例2、(2008年海淀中考)5.圖例2、(2008年海淀中考)5.圖2所示的下列措施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2、影響壓強的大小因素及壓強公式的基本計算例1.圖14是小木桌放在細沙上的演示實驗的示意圖。這個實驗可以初步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跟有關。(2分)圖14例2.如圖4所示,兩手指用力捏住鉛筆,使它保持靜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圖14A.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左邊手指受到的壓強較大B.兩手指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右邊手指受到的壓力較大左”[二十右C.兩手指受到的壓力相同,右邊手指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圖4D.兩手指受到的壓強相同,左邊受到的壓力較大例3.把一塊磚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對地面產生的壓強為P,若把8一塊磚同樣的磚按圖5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它們對地面產生的壓強為/)A.8PB.4PC.2PD.(1/2)P|j-/例4.甲、乙、丙三個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相等,其中三個正方體的密度關系是:P甲<p乙<p丙。若在甲、乙、丙三個實心正方體的正中央,分別疊放A、B、C三個物體,使甲、乙、丙三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關于A、B、C三個物體質量的關系正確的是A.mA>mB>mCB.mA<mB<mCC.mA=mB=mCD.以上關系都不正確

3、壓強的公式應用例1.當壓力為F、受力面積為S時,壓強為p,那么A.當壓力變為2F、受力面積變為2s時,壓強變為2pB.當壓力變為F/2、受力面積變為S/2時,壓強變為p/2C.當壓力變為2F、受力面積變為S/2時,壓強變為p/4D.當壓力變為F/2、受力面積變為2S時,壓強變為p/4例2、如圖1所示,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TOC\o"1-5"\h\z()A、a、的密度小,受的重力小B、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大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C、a、的密度大,受的重力小例3、如圖1—4—12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仁二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Q例4、如圖所示圓柱體A、B,已知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F在分別把A、廣B水平切掉相同高度、則A、B剩下的壓強大小關系C'.7.例5.如圖4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

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A.如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2C.如甲、乙質星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1D.如甲、乙質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24、壓強的比例計算(重點、難點)乙例1.如圖6所示,兩個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圓柱體a和b,b的橫截面積是a的3倍,將a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豎直放在a上,如圖甲所示,這時a對地面的壓強與b對a的壓強之比為3:2;若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6乙所示,則a對b的壓強與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乙A.1:1B.1:2C.1:3D.1:4例2.如圖6所示,同種材料制成的兩個正方體金屬塊人、B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的上表面施加豎直向下、大小為F的壓力。金屬塊人對B的壓強為p1,金屬塊8對地面的壓強為p2。已知:金屬塊A、B的邊長之比L1:L2=1:2,F:GA=3:5,則p1:p2為A.2:3B.6:5C.3:2D.4:3ll例3.甲、乙兩個正方實心體,分別由密度P1、P2的物質組成,將它們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時乙對地面的壓強與把乙放在甲上面時甲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B.P2P22—C.B.P2P22—C.PP―21pP12p;P1—22LL甲:L乙=2:l,密度p甲:p乙二例4、.有兩個實心正方體金屬工件甲和乙,它們的邊長2:7分別放在水平工作臺上。根據需要將甲、乙分別截去截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正方形邊長為各自原邊長的1/3,如圖6陰影部分所示)后,它們對水平臺面的壓強P甲:P是(截后截面如圖7所示)圖圖9練習1.高度相等的兩個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Va:Vb=2:1,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且Pa:Pb=3:2;如圖5所示,把A疊放在B后,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a:Pb'TOC\o"1-5"\h\z為~<圖5<一JA.3:1B.1:2C.1:4D.3:8練習2、在水平面上豎直立著A、B兩具實心圓柱體,它們的底面積之比是2:3,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A和PB,且PA:PB=1:3.把疊放在B上后,B對地面的壓強為pB,則pB與pB之比是().A.11:9B.9:11C.2:9D.9:2練習3、如圖1—4—25(甲)所示,兩個實心的長方體A、B疊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Pa:Pb=2:1底面積之比Sa:Sb=1:4,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2:3,B對地面的壓強為pB.若把B疊放在A的上面,如圖(乙)所示,B對A的壓強為pB.甲圖中,A放在B的中央。乙圖中,A的上表面仍位于B的下表面的中央.則pB:pB'為().A.1:2B.4:1C.3:2D.1:3練習4.(多選)如圖9所示,義B兩個正方體疊放在水平地面上,B對地面的壓強為p1,若取走A,B對地面的壓強為p2,已知P1:P2=3:2,若A、B的邊長之比為La:Lb=2:3,則下列說確的是A.A、B的體積之比VA:VB=8:27—

B.A、B的密度之比pA:pB=9:4C.A、B的質量之比mA:mB=1:2D.A、B的物重之比GA:GB=2:3練習5.有A、B兩個正方體,它們的邊長之比為2:1,密度之比為3:4。將它們如圖10所示疊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時A對B的壓強與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例11.如圖5所示,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對水平面的壓強相同,邊長a甲=2a乙。如果沿豎直方向將甲、乙分別切去厚度為各自邊長1的部分,然后將甲切去部分疊放在乙的剩余部分上,將乙切去部分疊放在甲的剩余部分上,此時甲對水平面的壓強I甲口p田,乙對水平面的壓強p7,甲對水平面的壓力F,乙對水平面的壓力F圖下甲乙甲乙列判斷正確的是A-p甲>p乙B-P甲<P乙5噓<F乙D3=F乙?????X?|???點,物體AJi?????X?|???點,物體AJiB桿平衡,此時A圖9物體A對水例1.如圖9所示的杠桿每小格的長度相等,質量不計,。為支是邊長為0.1m的正立方體。當杠桿右側掛一個物體B時,杠平桌面的壓強減小了100Pa,則物體8重N。圖15物體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平桌面的壓強減小了100Pa,則物體8重N。圖15例2.圖15是運動員利用器械進行訓練的示意圖,其中橫桿AB可繞固定點O在豎直平面轉動,OA:OB=4:5,系在橫桿A端的細繩通過滑輪懸掛著

物體M。質量為66kg的運動員小強站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為1.1x104Pa,當他用力舉起橫桿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1.6x104Pao則物體M的質量為kg(滑輪、橫桿AB、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g取10N/kg)例3.某工人通過如圖24所示裝置提升重物,甲、乙為定滑輪(質量不計),丙為動滑輪,連接杠桿的繩子、人手中的繩子都豎直。當工人對繩子施加豎直的拉力F1時,工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200N,杠桿剛好在水平位置平衡,重物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0.2x104pa。已知重物的底面積為0.5m2,AO=4BO,工人的質量70kg,動滑輪的質量10kg,(不計繩重、滑輪與軸的摩擦、杠桿的重力,g取10N/kg)求:(1)F1為多少牛?(2)重物的重力為多少牛?難題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1、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如圖4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AP1+P2BP12+P22C(P13+P23)/P22D(P13+P23)/P1實驗題:1.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剛同學將六個不同的物體放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實驗,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實驗序號123實驗序號456實驗序號789壓力(N)333壓力(N)4.54.54.5壓力(N)666受力面積(cm2)51020受力面積(cm2)102030受力面積(cm2)102040下陷深度(cm)210.5下陷深度(cm)1.50.750.5下陷深度(cm)210.5表表二表三⑴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或7與8、8與9、7與9,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圖圖。圖O|(2)分析比較三個表中的實驗序號二可得出的遍結論是國LJ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2、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不同物體放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實驗,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表一表二表;實驗序號123實驗序號456實驗序號789壓力件)3.03.03.0壓力(牛)4.54.54.5壓力(牛)6.06.06一0受力面積(厘米351020受力面積(厘米]102030受力面積(厘米之)102040下陷深度210.5下陷深度1.50.750.5下陷深度210.5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2、2與3、1與3或4與5、5與6、4與6或7與8、8與9、7與9,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據,并歸納得出結論。(a);(b),1、如圖14.1.3所示,將實驗“小桌”放入沙盤中,觀察陷入沙中的深度。比較圖甲與圖乙的情況,可知壓力作用的效果與有關。比較圖乙與圖丙的情況,可知壓力作用的效果與有關。.在研究壓力形變效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選用了兩種不同材質的海綿A、B,若干完全相同的磚塊進行實驗。實驗中,他將磚塊分別疊放在A、B海綿的表面,并保持海綿的受力面積相同,實驗過程如圖7(a)(b)(c)(d)所示,觀察到海綿的形變程度為41、42、43和44,且△L2>14,41>43。請根據實驗條件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歸納得出初步結論。⑸⑹(c)(d)圖7|⑴分析比較圖7(a)和(b)或(c)和(d)中海綿形變程度以及相關條件可得:(2)分析比較圖7(a)和(c)或(b)和(d)中海綿形變程度及相關條件可得:.在學習“壓力”時,某小組同學把鉛筆壓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所示,發現兩手指與鉛筆接觸部位在受壓力作用時都有凹陷的現象存在;同時還發現:兩手指的凹陷程度9(選填“相同"或“不同")。由此引發“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該小組同學把同種材料制成的不同物體放在同一沙面上,進行了三組.表中。實驗,并分別將實驗測得的壓力F、受力面積S和物體在沙中的下陷深度h分別記錄在下面.表中。表一表二表三序號F(N)S(cm2)h(cm)序號F(N)S(cm2)h(cm)序號F(N)S(cm2)h(cm)15100.842.5100.472.5200.2210200.855200.485400.2315300.867.5300.497.5600.2⑴分析比較序號為1與4、2與5或3與6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⑵分析比較序號為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大小相等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不顯著。⑶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據,并歸納得出結論:①分析比較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得出單位面積的壓力相同時,壓力作用效果相同。②分析比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以得出.某同學通過實驗研究圓柱體對水平面的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該同學選用若干個高度相同,不同材料組成的實心柱體豎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了三組實驗,實驗現象如圖9所示,發現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鐵(a)(b)(c)分析圖9(a)或(b)或(c),你認為該同學想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的關系,從現象及相關條件可歸納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分析圖9(a)和(b)和(c),你認為該同學想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的關系,從現象及相關條件可知:。學生知識總結:題型一、練習你的公式與比例計算.一根筷子豎立在水平面上,對桌面的壓力是F,壓強為P,當把一雙同樣的筷子扎在一起豎立在水平桌面上時,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是:()A,2F,2P;B,2F,P;C,F/2,P/2;D,F,P.若壓力為F,橫截面積為S時,壓強為P,那么()A.當壓力變為2F、橫截面積變為2S時,壓強變為2PB.當壓力變為F/2、橫截面積變為S/2時,壓強變為P/2C.當壓力變為2F、橫截面積變為S/2時,壓強變為P/4D.當壓力變為F/2、橫截面積變為2S時,壓強變為P/4TOC\o"1-5"\h\z.同種物質制成的甲、乙兩實心體,質量之比為2:1,它們的密度之比()A.2:1B.1:2C.1:1口.無法判斷.如圖是小敏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的固體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得出的圖象。如果用上述兩種物質做成甲、乙兩個質量相同的實心正方體,把它們放在水平面上,則根據圖象可知,甲、乙兩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之比為()A.P甲:P乙=8:1B.P甲:P乙=4:1C.P甲:P乙=2:1D.P甲:P乙=1:1.A、B兩正方體實心金屬塊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邊長之比為1:3,對地面的壓強之比為2:3,則兩金屬的密度之比是()A.4:9B.9:4C.1:2D.2:1.甲、乙兩個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則甲、乙的底面積之比是()A.1:2B,2:1C.1:4D.4:1.質量相同的三個正方體塊,A為銅塊力為鐵塊工為鋁塊,(p銅邛鐵邛鋁)把它們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A.Pa=Pb=PcB.Pa<Pb<PcC.Pa>Pb>PcD無法判斷.A、B兩個均勻實心立方體,自由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積之比為SA:SB=4:1,它們對桌面TOC\o"1-5"\h\z的壓強之比PA:PB=1:2,則A、B兩立方體重力之比GA:GB是:()A.2:1B.1:2C.1:8D.8: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桌面上,他們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甲、乙兩個正方體的邊長之比為6:5,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都截去甲邊長的1/3,則甲、乙兩個正方體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A.6:5B.5:6C.10:9D.9:10甲乙卜浜r林a林浜r林a林浜r林a林浜r林a林浜r密密I.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立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Dp2。如圖6-5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A.pl+p2B.P12+P22C.(P13+P23)/P22D.(P13+P23)/P12.已知兩個實心圓柱體a、B的底面積之比為1:3,高度之比為2:3,構成A、B兩個圓柱體物質的密度分別為PA和PB。將B放在水平地面上,A疊放在B上面(如圖5甲所示),B對地面的壓強為p。若把8疊放在A上面(如圖5乙所示),8對A的B[;]1甲乙壓強為p2。若p1:p2=1:2,則「2「8為()圖5A.3:2B.1:3C.2:5D.9:4.(多選)如圖所示,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甲和乙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重小,乙重5N,甲對乙的壓強與乙對桌面的壓強相等;把它們分別投入足夠多的水中,甲漂浮在水面上.下列關于對甲、乙的密度之比P甲:P乙和甲、乙浸入水中的深度之比h甲:h乙的判斷中正確的是(甲、乙兩物體的質量分布均勻)()A?p甲:p乙=4:5B?p甲:p乙=27:10C.h甲:h乙=9:5D.h甲:h乙=4:5.(多選、天津)如圖7,質地均勻粗細相同的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pA:pB=1:2,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A:PB=1:3.則()A、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2:3B、它們的高度之比hA:hB=3:4C、它們的質量之比mA:mB=2:3D、它們的質量之比mA:mB=1:3題型二、切割問題:(i)規則物體單獨切割問題r-z—―甲乙解題技巧:規則物體指柱體,一般先用p=pgh來計算壓強,再算壓力變一化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它們的材料密度p甲P乙(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將兩物體同時沿某一方向切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仍相等,則應_。(請寫出兩種沿不同方向切的具體做法)2、如圖所示,a、b兩個不同的實心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等,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切割類型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D、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所以壓強★★注意要點:豎直切割,物體是柱體,物體的密度和高度,所以壓強3、如圖所示,質量相同的甲、乙兩個均勻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別沿豎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甲乙等的部分后,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甲和p乙的關系為(),」…LA、p甲<p乙B、p甲二p乙C、p甲>p乙D、以上都有可能。4、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已知p甲<p乙。若在兩個正方體的右側,沿豎直方向截去相同質量的部分,則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關系中正確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無法判斷★★注意要點:水平切割,物體是柱體,物體的密度不變,高度變小,所以壓強變小,壓力變小。TnniiHfHHHniiD口5、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們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分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則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壓M強p以及剩余部分質量mTnniiHfHHHniiD口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二m乙。6、如圖兩個實心圓柱體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分別截去其上部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則他們原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關系()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不能確定

7、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兩物體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做法是()A、如果它們的密度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B、如果它們的密度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質量。C、如果它們的質量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D、如果它們的質量相等,將它們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質量。8、甲、乙、丙三個實心正方體分別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已知「甲<P乙<P丙。若沿水平方向分別在甲、乙、丙三個正方體上部切去一塊,使三個正方體的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則切去部分的質量關系為()A“mA“m甲二由乙二由丙。B.4m甲vm乙vm丙。C.^m甲C.^m甲〉^m乙〉^m丙。D.由甲〉加丙〉所乙。題型三、規則物體疊加放置比值問題1、如右下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小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p2。正確的推理是()A如甲、乙密度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1。B如甲、乙密度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2。C如甲、乙質量相等,將甲放到乙上,乙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1。D如甲、乙質量相等,將乙放到甲上,甲對地面的壓強有可能變為p2。2、把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立方體,分別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2P和P.把甲疊放在乙的上面,如圖2所示,則乙對桌面的壓強為.3、如圖3所示人力兩個圓柱體疊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圓柱體A,B的高度比為1:2,底面積比為2:3,若圓柱體A對圓柱體B的壓強與圓柱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這兩個圓柱體的密度比為()A.2:1B.2:3C.3:2D.6:14、材料相同的兩個圓柱體A,B,他們的底面半徑為RA,RB,將它們分別放在水平桌面上,B對桌面的壓強為p1.將B疊放在A上(如圖4所示)人對桌面的壓強為p2,已知Ra:Rb=2:1,p1:p2=1:3,則兩圓柱體的高度之比hA:hB為()A.5:2B.11:4C.2:5D.4:115、有兩個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體甲和乙,已知甲,乙的邊長比為1:2.如圖5所示才把甲疊放在乙上,甲對乙的壓強為乙對桌面壓強的一半.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之比為.6、正立方體甲和乙的邊長之比是2:3,將它們分別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時,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均為p.將甲如圖6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對桌面的壓強為p’.則p’:p等于()A.9:13B.13:9C.9:4D.13:4☆規則物體疊加放置的壓強1、如圖所示,甲、乙兩個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均勻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可能使甲和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的方法是()A、沿水平線截去質量相同的部分。B、沿水平線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C、將質量相同的物體分別放在甲、乙的上面。D、分別以甲、乙物體上表面的面積大小加上相同高度的該種物質。2、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物塊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邊長大于乙的邊長。甲對地面的壓強為p1,乙對地面的壓強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