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 心肺復蘇應急預案課件_第1頁
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 心肺復蘇應急預案課件_第2頁
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 心肺復蘇應急預案課件_第3頁
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 心肺復蘇應急預案課件_第4頁
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 心肺復蘇應急預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心肺復蘇應急預案1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心肺復蘇應急預案1h思考題1、呼吸、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2、判斷心肺復蘇的有效指征有哪些?2h思考題2h

概述:危重患者的定義:危重患者是指那些病情嚴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的患者。其特點:該類患者?;加卸嗯K器功能不全,病情重且復雜多變,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的、連續的病情觀察和全面的監護與治療。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是醫療、護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必須做好全面、充分的準備工作且需要常備不懈,一旦遇有急危重患者時,能全力以赴、及時進行搶救。3h概述:3h搶救工作的組織管理1、建立責任明確的系統組織結構2、制定搶救方案3、做好核對工作4、及時、準確做好各項記錄5、安排護士參加醫生組織的查房、會診、病例討論6、搶救室內搶救器械和藥品管理7、搶救用物的日常維護4h搶救工作的組織管理1、建立責任明確的系統組織結構4h

搶救設備管理包括搶救室、搶救床、搶救車、急救器械的管理。5h

5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危重患者就診→初步判斷病情→緊急呼救﹙尋求協搶救者﹚→搶救室﹙重癥監護室﹚→初步搶救治療﹙止血、開通靜脈通道、吸氧、心肺復蘇、按病種進行常規搶救措施等﹚→向陪人交代病情及簽危重通知書→遵醫囑執行相關急救措施→記錄﹙各種搶救項目清﹚→觀察病情根據輔助檢查結果進一步評估→搶救成功﹙督促家屬結算費用﹚→轉留觀室或病房→整理現場、消毒搶救器械、清點補齊急救藥品備用。6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危重患者就診→初步判斷病情→緊急呼救﹙尋求2010心肺復蘇

2010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7h2010心肺復蘇

2010Cardiopulmonary概述心肺復蘇:是對由于外傷、疾病、中毒、意外低溫、淹溺和電擊等各種原因,導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須緊急采取重建和促進心臟、呼吸有效功能恢復的一系列措施?;A生命支持技術﹙BLS﹚:又稱為現場急救,是心肺復蘇中的初始急救技術,是指專業或非專業人員進行徒手搶救,分為判斷技能和支持﹙干預﹚技術兩個方面,在開始CPR的A、B、C三個步驟,即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前,BLS的判斷階段是極其關鍵的。8h概述8h

呼吸、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1、突然面色死灰、意識喪失2、大動脈搏動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膚蒼白或發紺6、心尖搏動及心音消失7、傷口不出血其中僅憑意識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這兩項即可做出心臟驟停的判斷,并立即實施BLS技術。9h

呼吸、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9h高質量的心肺復蘇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將重點繼續放在高質量的CPR上

2、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區別于大約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4、按壓后保證胸骨完全回彈5、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6、避免過度通氣7、CPR中不再有“一聽二看三感覺”。8、30次胸外按壓后,單人搶救者開放被救者的氣道,并給予2次通氣。10h高質量的心肺復蘇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0h心肺復蘇的意義當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至8分鐘內建立基礎生命維持,保證人體重要臟器的基本血氧供應,直到建立高級生命維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復為止,其具體操作即心肺復蘇。心跳停止4分鐘內施行有效心肺復蘇:50%救活率;4-6分鐘:有10%存活率;超過6分鐘:4%存活率;超過10分鐘:幾無存活可能。11h心肺復蘇的意義當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至8分鐘概述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國際復蘇聯合會(ILCOR)和美國心臟協會(AHA)共同在美國達拉斯洲際酒店舉行的2010心肺復蘇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國際科學共識推薦會既要。2010年10月18日-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最新心肺復蘇(CPR)指南。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傳統的三個步驟,從原來的A-B-C改為C-A-B。這一改變適用于成人,兒童和嬰兒,但不包括新生兒。12h概述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國際復蘇聯合會(ILCOR原有步驟

修改后步驟A.保持氣道通暢。C.胸部擠壓。

B.人工呼吸。A保持氣道通暢。.C.胸部擠壓。B.人工呼吸。13h原有步驟修改后步驟A.保持氣道通暢。按壓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壓區,右手重疊在左手背上,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雙肩正對人胸骨上方,兩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壓。平穩地、有規律地進行,垂直向下按壓,每次抬起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保持已選擇好的按壓位置不變。

14h按壓位置

14h以掌跟按壓

15h以掌跟按壓

15h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

16h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

16h按壓方法

按壓時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軸,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

17h按壓方法

17h與2005主要變化1.生存鏈: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鏈改為五個鏈環:1)早期識別與呼叫;2)早期CPR:強調胸外心臟按壓,對未經培訓的普通目擊者,鼓勵急救人員電話指導下僅做胸外按壓的CPR;3)早期除顫:如有指征應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ACLS);(藥物、心電監護、電除顫)5)完整的心臟驟停后處理。18h與2005主要變化1.生存鏈: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鏈改為五與2005主要變化2.幾個數字的變化:1)胸外按壓頻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為“至少100次/min”2)按壓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為“至少5cm”3)人工呼吸頻率不變、按壓與呼吸比不變4)強烈建議普通施救者僅做胸外按壓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對普通目擊者要求對ABC改變為“CAB”即胸外按壓、氣道和呼吸5)除顫能量不變,但更強調CPR6)腎上腺素用法用量不變,不推薦對心臟停搏或無脈電活動(

PEA)者常規使用阿托品7)維持自主循環恢復(ROSC)的血氧飽和度在94%-98%8)血糖超過10mmol/L即應控制,但強調應避免低血糖9)強化按壓的重要性,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s19h與2005主要變化2.幾個數字的變化:19h與2005主要變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級生命支持(ACLS)程序圖2010年AHA(美國心臟學會)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發生變化是將成人和兒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兒)BLS中“ABC”(氣道,呼吸,胸外按壓)的步驟更改“CAB”(胸外按壓,氣道,呼吸)。其重要性是減少開始首次胸外按壓的時間,這一步驟順序變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學習心肺復蘇術。20h與2005主要變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級

指南推薦變化的理由如下:

–、絕大多數心跳驟停發生在成人,據報告所有年齡心臟驟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屬被目擊的室顫(VF)或無脈搏性室性心動過速(VT)患者。這些患者CPR早期最關鍵要素是胸外按壓和電除顫。二、“A-B-C”程序中,胸部按壓往往被延遲,因為目擊者要開放氣道,給予口對口呼吸或應用屏障器具或其他通氣裝備。將程序改為C-A-B,則胸部按壓可迅速開始。三、開始先做胸部按壓,可以保證有較多的患者接受CPR救治。即使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夠為患者提供通氣,但至少可以完成胸部按壓。四、施救者針對發生心臟驟停最可能的原因制定復蘇救治程序是合乎情理的。

21h

指南推薦變化的理由如下:

–、絕大多數心跳驟停發生在成人,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1.發現病人倒地,確認現場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以免影響救治。2.判斷病人意識,(注意做到輕拍重喚?。┤鐭o反應,立即呼救并撥打急救電話或請求他人撥打。3.立即將病人置于復蘇體位(平臥位),觸摸頸動脈,未觸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4.按壓30次后立即開放氣道,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比例為2:30。單純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每分鐘頻率至少為100次。有條件要及早實施體外除顫。22h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1.發現病人倒地,確認現場是否存在2010心肺復蘇方法23h2010心肺復蘇方法23h2010心肺復蘇方法24h2010心肺復蘇方法24h2010心肺復蘇方法一手的魚際處緊貼在按壓部位上,雙手重疊握緊,雙臂繃直,雙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壓,按壓力量應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壓下后放松,但雙手不要離開胸壁。反復操作,頻率大于100次/分鐘。25h2010心肺復蘇方法一手的魚際處緊貼在按壓部位上,雙手重疊握心肺復蘇的有效性判斷1、能捫及大動脈搏動,血壓維持在60mmHg以上;2、口唇、面色、甲床等顏色由發紺轉為紅潤;3、室顫波由細小變為粗大,甚至恢復竇性心律;4、瞳孔隨之縮小,有時可有對光反應;5、呼吸逐漸恢復;6、昏迷變淺,出現反射或掙扎。26h心肺復蘇的有效性判斷26h心肺復蘇終止指標

①病人已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確定病人已死亡。③心肺復蘇進行30分鐘以上,檢查病人仍無反應、無呼吸、無脈搏、瞳孔無回縮。27h心肺復蘇終止指標①病人已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27心肺復蘇流程

病人突然意識喪失→迅速判斷﹙呼吸、心跳是否停止)→緊急呼叫﹙尋求協同搶救者或打120等﹚→置病人于搶救體位﹙去枕仰臥于硬板床﹚→心臟按壓﹙頻率≥100次/分、幅度≥5㎝、據情電除顫)→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按壓與通氣比為30:2,持續進行5個循環,可暫停檢查脈搏呼吸恢復情況,應控制暫停時間在5秒鐘以內→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用藥)→復蘇成功或終止搶救。28h心肺復蘇流程

病人突然意識喪失→迅速判斷﹙呼吸、心跳是否停心肺復蘇流程圖發現病人意識喪失緊急呼叫(尋求協同搶救者或打120)迅速判斷(呼吸心跳)安置搶救體位(去枕仰臥硬板床)先心臟按壓30次人工呼吸再開放氣道5個循環評估效果建立靜脈循環復蘇成功或終止搶救29h心肺復蘇流程圖發現病人意識喪失緊急呼叫(尋求協同搶救者或本次課程結束,謝謝大家30h本次課程結束,謝謝大家30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心肺復蘇應急預案31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心肺復蘇應急預案1h思考題1、呼吸、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2、判斷心肺復蘇的有效指征有哪些?32h思考題2h

概述:危重患者的定義:危重患者是指那些病情嚴重,隨時可能發生生命危險的患者。其特點:該類患者?;加卸嗯K器功能不全,病情重且復雜多變,隨時會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的、連續的病情觀察和全面的監護與治療。對危重患者的搶救是醫療、護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必須做好全面、充分的準備工作且需要常備不懈,一旦遇有急危重患者時,能全力以赴、及時進行搶救。33h概述:3h搶救工作的組織管理1、建立責任明確的系統組織結構2、制定搶救方案3、做好核對工作4、及時、準確做好各項記錄5、安排護士參加醫生組織的查房、會診、病例討論6、搶救室內搶救器械和藥品管理7、搶救用物的日常維護34h搶救工作的組織管理1、建立責任明確的系統組織結構4h

搶救設備管理包括搶救室、搶救床、搶救車、急救器械的管理。35h

5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危重患者就診→初步判斷病情→緊急呼救﹙尋求協搶救者﹚→搶救室﹙重癥監護室﹚→初步搶救治療﹙止血、開通靜脈通道、吸氧、心肺復蘇、按病種進行常規搶救措施等﹚→向陪人交代病情及簽危重通知書→遵醫囑執行相關急救措施→記錄﹙各種搶救項目清﹚→觀察病情根據輔助檢查結果進一步評估→搶救成功﹙督促家屬結算費用﹚→轉留觀室或病房→整理現場、消毒搶救器械、清點補齊急救藥品備用。36h危重病人的搶救流程危重患者就診→初步判斷病情→緊急呼救﹙尋求2010心肺復蘇

2010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37h2010心肺復蘇

2010Cardiopulmonary概述心肺復蘇:是對由于外傷、疾病、中毒、意外低溫、淹溺和電擊等各種原因,導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須緊急采取重建和促進心臟、呼吸有效功能恢復的一系列措施?;A生命支持技術﹙BLS﹚:又稱為現場急救,是心肺復蘇中的初始急救技術,是指專業或非專業人員進行徒手搶救,分為判斷技能和支持﹙干預﹚技術兩個方面,在開始CPR的A、B、C三個步驟,即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前,BLS的判斷階段是極其關鍵的。38h概述8h

呼吸、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1、突然面色死灰、意識喪失2、大動脈搏動消失3、呼吸停止4、瞳孔散大5、皮膚蒼白或發紺6、心尖搏動及心音消失7、傷口不出血其中僅憑意識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這兩項即可做出心臟驟停的判斷,并立即實施BLS技術。39h

呼吸、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9h高質量的心肺復蘇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將重點繼續放在高質量的CPR上

2、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區別于大約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4、按壓后保證胸骨完全回彈5、胸外按壓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中斷6、避免過度通氣7、CPR中不再有“一聽二看三感覺”。8、30次胸外按壓后,單人搶救者開放被救者的氣道,并給予2次通氣。40h高質量的心肺復蘇提高搶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0h心肺復蘇的意義當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至8分鐘內建立基礎生命維持,保證人體重要臟器的基本血氧供應,直到建立高級生命維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復為止,其具體操作即心肺復蘇。心跳停止4分鐘內施行有效心肺復蘇:50%救活率;4-6分鐘:有10%存活率;超過6分鐘:4%存活率;超過10分鐘:幾無存活可能。41h心肺復蘇的意義當人突然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時,必須在4至8分鐘概述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國際復蘇聯合會(ILCOR)和美國心臟協會(AHA)共同在美國達拉斯洲際酒店舉行的2010心肺復蘇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國際科學共識推薦會既要。2010年10月18日-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最新心肺復蘇(CPR)指南。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傳統的三個步驟,從原來的A-B-C改為C-A-B。這一改變適用于成人,兒童和嬰兒,但不包括新生兒。42h概述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國際復蘇聯合會(ILCOR原有步驟

修改后步驟A.保持氣道通暢。C.胸部擠壓。

B.人工呼吸。A保持氣道通暢。.C.胸部擠壓。B.人工呼吸。43h原有步驟修改后步驟A.保持氣道通暢。按壓位置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壓區,右手重疊在左手背上,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雙肩正對人胸骨上方,兩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壓。平穩地、有規律地進行,垂直向下按壓,每次抬起時,掌根不要離開胸壁,保持已選擇好的按壓位置不變。

44h按壓位置

14h以掌跟按壓

45h以掌跟按壓

15h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

46h兩手手指蹺起(扣在一起)離開胸壁

16h按壓方法

按壓時上半身前傾,腕、肘、肩關節伸直,以髖關節為軸,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進行按壓

47h按壓方法

17h與2005主要變化1.生存鏈: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鏈改為五個鏈環:1)早期識別與呼叫;2)早期CPR:強調胸外心臟按壓,對未經培訓的普通目擊者,鼓勵急救人員電話指導下僅做胸外按壓的CPR;3)早期除顫:如有指征應快速除顫;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ACLS);(藥物、心電監護、電除顫)5)完整的心臟驟停后處理。48h與2005主要變化1.生存鏈: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鏈改為五與2005主要變化2.幾個數字的變化:1)胸外按壓頻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為“至少100次/min”2)按壓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為“至少5cm”3)人工呼吸頻率不變、按壓與呼吸比不變4)強烈建議普通施救者僅做胸外按壓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對普通目擊者要求對ABC改變為“CAB”即胸外按壓、氣道和呼吸5)除顫能量不變,但更強調CPR6)腎上腺素用法用量不變,不推薦對心臟停搏或無脈電活動(

PEA)者常規使用阿托品7)維持自主循環恢復(ROSC)的血氧飽和度在94%-98%8)血糖超過10mmol/L即應控制,但強調應避免低血糖9)強化按壓的重要性,按壓間斷時間不超過5s49h與2005主要變化2.幾個數字的變化:19h與2005主要變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級生命支持(ACLS)程序圖2010年AHA(美國心臟學會)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發生變化是將成人和兒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兒)BLS中“ABC”(氣道,呼吸,胸外按壓)的步驟更改“CAB”(胸外按壓,氣道,呼吸)。其重要性是減少開始首次胸外按壓的時間,這一步驟順序變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學習心肺復蘇術。50h與2005主要變化3.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級

指南推薦變化的理由如下:

–、絕大多數心跳驟停發生在成人,據報告所有年齡心臟驟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屬被目擊的室顫(VF)或無脈搏性室性心動過速(VT)患者。這些患者CPR早期最關鍵要素是胸外按壓和電除顫。二、“A-B-C”程序中,胸部按壓往往被延遲,因為目擊者要開放氣道,給予口對口呼吸或應用屏障器具或其他通氣裝備。將程序改為C-A-B,則胸部按壓可迅速開始。三、開始先做胸部按壓,可以保證有較多的患者接受CPR救治。即使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夠為患者提供通氣,但至少可以完成胸部按壓。四、施救者針對發生心臟驟停最可能的原因制定復蘇救治程序是合乎情理的。

51h

指南推薦變化的理由如下:

–、絕大多數心跳驟停發生在成人,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1.發現病人倒地,確認現場是否存在危險因素,以免影響救治。2.判斷病人意識,(注意做到輕拍重喚?。┤鐭o反應,立即呼救并撥打急救電話或請求他人撥打。3.立即將病人置于復蘇體位(平臥位),觸摸頸動脈,未觸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4.按壓30次后立即開放氣道,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比例為2:30。單純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時,每分鐘頻率至少為100次。有條件要及早實施體外除顫。52h201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1.發現病人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