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初三物理兩種電荷教案
興趣可以使人集中留神,產生高興慌張的心理狀態,假設要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就要飽含情感。以下是我共享給大家的初三物理兩種電荷教案的資料,夢想可以幫到你!
初三物理兩種電荷教案
學習目標1、熟悉摩擦起電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2、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電荷量及其單位;
3、了解原子布局,熟悉元電荷、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
4、了解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學習重點兩種電荷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學習難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驗電器的原理及電荷的移動。
教具絲綢、毛皮、橡膠棒、玻璃棒、散開的塑料繩,碎紙屑、驗電器、金屬棒
學法指導閱讀課本第32-34頁,利用雙色筆將書中重點勾畫出來,看完書后對重點學識點默記一次,完成自學檢測。
一、溫故知新:
1、常見的物質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構成的。
2、關于熱機的效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熱機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確定越高
B.熱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確定越高
C.熱機做確定的有用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確定越高
D.熱機做功越快,效率確定越高
二、自主學習:
(一)、兩種電荷
閱讀課本32頁至33頁內容,請自主完成以下問題,斟酌:
當空氣枯燥時用塑料梳子梳頭發,為什么頭發會隨梳子"飄'起來;假設我們身上穿了化纖衣服,衣服會粘在皮膚上,在晚上脫衣時,有時會發出響聲,甚至展現火花。這些現象發生的理由是什么?
1.摩擦起電:演示測驗:用毛皮摩擦橡膠棒,用絲綢摩擦玻璃棒,分別把棒靠近紙屑,乒乓球等輕小物體,現象:_______________。說明摩擦過的物體能夠_____。
結論:摩擦過的物體具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或說物體帶了。習慣上把帶了電的物體叫做帶電體。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
2.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演示圖15.1-1
①正電荷:被摩擦過的所帶的電荷。
負電荷:被摩擦過的所帶的電荷。
②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同種電荷,異種電荷。
3.電荷量:①定義:,簡稱。
②單位:,簡稱,符號。
4.驗電器:
(1)構造:。
(2)原理:兩片金屬箔帶同種電荷由于。
(3)用途:檢驗物體。
(二)、原子及其布局
1、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遜察覺原子具有布局的機要。
2、原子由___和____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是_____,____帶正電,____帶負電。
3、在通常處境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_____所以整個原子呈中性。
4、元電荷:電子是帶有最小的粒子,所帶的電荷量為。符號。
5、摩擦起電的理由: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才干不同。當兩個物體摩擦時,哪個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才干,它的一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由于缺少電子而帶電,得到電子的物體由于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電。
6、摩擦起電的理由: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使正、負電荷分開。
(三)、導體和絕緣體:演示圖15.1-4、15.1-5
1.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
演示測驗:
取兩個驗電器A和B。用金屬桿把A和B連接起來,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屬箔都張開了。
改用橡膠棒把A和B連接起來,重做上面測驗,可以看到只有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而B依舊閉合。
測驗現象說明:電荷在金屬桿中定向移動。
(1)導體:的物體。如、、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等;
(2)絕緣體:的物體。常見的絕緣體有、、、、玻璃、塑料等;
備注
(3)自由電子:在金屬中片面電子可以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金屬內部自由移動,這種電子叫做。金屬導電靠的是___________
留神:導體與絕緣體之間沒有十足的畛域。如:濕木是________,玻璃是_______,被燒紅玻璃是_________。
三、學識點總結
摩擦起電及其理由、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規律、導體與絕緣體。
四、自我檢測
【作業布置】
初三物理教案一
【學識點津】
1、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根本布局。
2、了解顯微鏡、望遠鏡的根本原理。
【自學檢測】
1、顯微鏡是由和兩組凸透鏡組成。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物鏡成、的像。目鏡使"物體'成、的像。
2、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靠近眼睛的是,靠近被查看物體的是,物體經過成一個放大的像,這個像再經過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體了。
3、望遠鏡是由和兩組透鏡組成。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物鏡成、的像。目鏡使"物體'成、的像。
4、望遠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鄰近成實像,目鏡相當于一個,用來把這個像。天文望遠鏡的物鏡口徑做的較大,是為了。
5、我們不能看清一個物體,與物體對我們的眼睛所成的視角大小有關,物體離我們越近,視角越,看物體越領會。
【學測同步】
學識點1顯微鏡的原理
查看時,將小物體放在物鏡焦距以外鄰近處,經物鏡生成倒立、放大的實像,該實像恰好在目鏡焦距以內鄰近處,再經過目鏡放大正立的虛像。
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的焦距很短,目鏡的焦距比物鏡稍大。
使用顯微鏡查看物體,該物體應放在物鏡的何處?
隨堂練習
生物課上常用的顯微鏡能對微小的物體舉行高倍放大,它們用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那么物鏡和目鏡對被查看物所成的像是()
A.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物鏡和目鏡都成實像
C.物鏡和目鏡都成虛像
D.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學識點2視角
視角越大,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越大,人對物體看的越明顯。
視角的大小抉擇于物體的大小和物體到眼睛的距離。物體越大,離眼越近,視角越大。
例2小明查看遠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兩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A.15m遠1.7m高的
B.15m遠1.5m高的
C.10m遠1.7m高的
D.10m遠1.5m高的
隨堂練習
小明站在平面鏡前,當他逐步靠近鏡子時,由于像相對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視角逐步,所以產生一種"像在變大'的錯覺,其實所成的像的大小,由于平面鏡成的像。
學識點3開普勒望遠鏡的原理
查看時,物體遠大于物鏡二倍焦距,經物鏡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該實像恰在目鏡焦距以內鄰近處,再經目鏡放大成正立的虛像。
例3對于望遠鏡,若物鏡焦距為f1,目鏡焦距為f2,目鏡與物鏡的距離為s,那么必有s2f1+f2。這是為什么?
隨堂練習
以下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實像
B.使用顯微鏡查看物體,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虛像
C.全體望遠鏡的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
D.以上說法都不對
課堂小結
1、顯微鏡原理:物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投影儀的__________,能成一個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能成一個像,經過兩次放大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的像。
2、望遠鏡的原理:物鏡的作用相當于一架照相機,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鄰近成一個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因此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的像。
3、視角:物體對眼睛所成的視角越大,它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就越。
限時檢測
1、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叫做目鏡,叫做物鏡。物鏡所成的像是、的實像,它離目鏡的距離在。
2、望遠鏡中被查看物體到物鏡的距離遠大于,成的像到目鏡的距離。
3、做透鏡成像測驗時,燭焰的像在屏幕的下邊緣處,假設不變更燭焰及屏幕的位置,而計劃移動透鏡使像移到屏幕的中央,應將透鏡向移。
4、顯微鏡最下端反光鏡的作用是()
A.反射載物片上物體發出的光
B.反射由目鏡處射來的光
C.反射由物鏡中射來的光
D.反射光源發出的光使其會聚在被觀測物體上
5、同一個物體離眼睛越近,其視角()
A.越小
B.越大
C.不變
D.無法確定
學識拓展
1、查看細胞等微小物體要用__________,查看遠處的物體和天體的運動要用________。
2、顯微鏡和望遠鏡在構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們大都是由______組_________組成,并且大都相當于一個_________鏡。
3、為了得到更加明顯的天體照片,可把天文望遠鏡安置在________外,以制止_______的干擾。
4、顯微鏡的反光鏡用的是()
A.凹透鏡
B.平面鏡
C.凸透鏡
D.凹面鏡
5、關于顯微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物鏡有發散作用,目鏡有會聚作用
B.物鏡有會聚作用,目鏡有發散作用
C.物鏡得到放大的像,目鏡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物鏡得不到像,目鏡得到物體放大的像
6、關于天文望遠鏡的說法錯誤的是()
A.讓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鏡中
B.力求把物鏡的口徑加大
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鏡作物鏡
D.增大查看的視角
7、關于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體的望遠鏡都是由兩個凸透鏡組成的
B.望遠鏡都是由一個凸透鏡和一個凹透鏡構成的
C.除了凸透鏡外,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做物鏡
D.只有用透鏡才能做望遠鏡
初三物理教案二
教學目標
一、學識與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查看,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通過收集、交流浮力應用的資料,了解浮力應用的社會價值。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熟悉科學技術對社會進展的影響。
2.初步建立應用科學學識的意識。
重點:阿基米德原理
難點:阿基米德原理
教學用具:水、水槽、鐵塊、彈簧測力計、阿基米德原理測驗裝置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平常,我們見過船、鴨子能浮在水面,會游泳的人也可以浮在水面上,而鐵塊放在水面上就會沉下去,這是什么理由呢?這節課我們來研究與這些現象相關的學識。
二、新課學習
(一)浮力的大小:用測量法研究浮力
演示測驗:如圖,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在空氣中受到的重力記為G,再把此物體浸沒在水中測它的重力,記為F,對比兩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察覺了什么問題?據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分析測驗:浸入水中后,測力計的示數變小了,說明物體受到了向上的力,這個力就是浮力。浮力產生的理由就是物體受到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提出問題:浮力的大小怎樣得到,可以通過測量或者通過公式舉行計算嗎?
1.揣摩:F浮=GF,即彈簧測力計兩次讀數之差,這也是浮力的測量方法。
2.設計測驗:播放動畫:"對浮力大小的探索'點擊按鈕"問題'。
3.舉行測驗,播放動畫:分別點擊按鈕:測驗一,測驗二,分析測驗現象
4.分析測驗:播放動畫:點擊按鈕:總結。
5.得出結論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示:F浮=G排。為了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將公式F浮=G排開展,即F浮=G排=液gV排,這樣就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實際問題供給便當。
(二)物體的浮沉
利用課件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舉行受力分析,物體受到兩個力(F浮、G物)的作用:
當F浮G物時,物體將上浮;
F浮=G物時,物體將懸浮;
F浮G物時,物體將下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冷藏陳列柜市場營運狀況淺析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故事驅動的品牌營銷方法計劃
- 重慶市第一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半期)考試化學卷 含解析
-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考生物含解析
- 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化學 含解析
- 2023屆四川省瀘州市高三二模語文試題 含解析
- 加強領域專業性的年度計劃
- 從日常管理中發現創新的機會計劃
- 2025至2031年中國抗眩藥液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急救過程中的倫理道德考量計劃
- 機場能源管理
- 高速公路路基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 多尺度圖像分析
- 技能人才評價新職業考評員培訓在線考試(四川省)
- AQ 1083-2011 煤礦建設安全規范 (正式版)
- 河南省開封市鐵路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歷史試題
- CJT165-2002 高密度聚乙烯纏繞結構壁管材
- 駕駛員交通安全培訓及考試試題
- 3貨物接取送達運輸協議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質鉆探規程(正式版)
- 2024年浙江杭州市林水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人員招聘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