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試卷精選_第1頁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試卷精選_第2頁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試卷精選_第3頁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試卷精選_第4頁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試卷精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年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化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試卷精選(總分:54.00,做題時間:90分鐘)、單項選擇題(總題數:20,分數:40.00)1.向飽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C,充分反應后,再恢復到原來的溫度,所得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Ca2+)、c(OH-)均增大c(OH-)增大、c(H+)減小c(Ca2+)、c(OH-)均減小c(Ca2+)、c(OH-)均保持不變丿解析:解析:碳化鈣加入飽和澄清石灰水中會發生如下反應:CaC+2HO=ca(OH)+CH=CHf,產生22新的溶質與澄清石灰水溶質相同,因溫度未變,溶解度不變,飽和澄清石灰水中各離子濃度不發生變化,因此選Do2?在標準狀況下,石墨燃燒反應的焓變為一393.7kJ/mol,金剛石燃燒反應的焓變為一395.6kJ/mol。則石墨轉變為金剛石的反應焓變為()o—789.3kJ/mol+1.9kJ/mol丿一■1.9kJ/kJ/mol0解析:解析:標準狀況下:石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石墨)+0(g)=CO(g)△H=-393.7kJ221/mol金剛石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金剛石)+O(g)=CO(g)△H=-395.6KJ/mol由石墨轉2變為金剛石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石墨)=C(金剛石)AH石墨轉變為金剛石的反應焓變為AH=^H-31△H=+1.9kJ/mol,因此選Bo23?下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其中“O”和“?”分別代表兩種元素的原子,請判斷原子之間為極性鍵,而分子為非極性分子的是()鍵,而分子為非極性分子的是()oA.C.D.解析:解析:極性鍵是不同原子形成的共價鍵,分子構型為對稱型的為非極性分子,因此選Bo4.下列推斷中合理的是()o乙烯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則丙烯也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丿44氮的非金屬性比磷強,則NH的堿性比PH強33鐵、鋁在冷的濃硝酸中鈍化,銅也能在冷的濃硝酸中鈍化SO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可使其恢復紅色;S0使溴水褪色,加熱也能恢復原色22解析:解析:乙烯能夠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因為分子內含有不飽和鍵,因此推斷丙烯具有相同的性質: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它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不能根據元素金屬性的強弱判斷對應氫化物的酸堿性;銅不能在冷的濃硝酸中鈍化;S0與Br發生的是氧化還原反應而使溴水褪色,加熱顏色不能恢復。正22敘述中,正確的是()敘述中,正確的是()o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加入0.1mol/L的HCI溶液,溶液中c(H+)減小c.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丿D.加入少量CHCOONa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3解析:解析:加水稀釋,平衡向右移動,A項錯誤;加入HCl溶液,引入了H+,平衡向左移動,但c(H+)增大。B錯誤;加入少量NaOH固體,中和了部分H+,平衡向右移動,C正確;加入CHCOONa,c(CHCOOH33-)增大,平衡向左移動,D錯誤。6.—氯代烷的分子式為CHCl,他的同分異構體(包括立體異構)有()。49TOC\o"1-5"\h\z3種4種5種丿6種解析:解析:CHCl的同分異構體(構造異構)有四種,分別為:CHCHCHCHCl、CHCHCHClCH9322232、(CH)CHCHCl(CH)CHCl,其中第二種存在R型與S型兩種立體構型,因此共有5種同分異32233構體。B.B.C.丿解析:解析:常溫下堿性溶液PH〉7,稀釋后堿性減弱,pH接近7,因此選D。某化學反應在任何溫度下均可自發進行,下列關于反應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HVO^S>0丿AH〉0^S>0AH>0ASVOAHVO^S<0解析:解析:化學反應在任何溫度下均可自發進行,△G<0,根據△G=AH—TAS可知,△H<0,AS>0時。正確答案為A。某原電池符號為:(一)ZnlZnSO||AgNOIAg(+),向AgNO溶液中通入HS氣體,使Ag+生332成AgS沉淀,這時原電池的電動勢將()。2增大減小丿不變不能確定解析:解析:對氧化還原反應:aA+bB=aC+0D,當Ag+濃度減小時,解析:解析:對氧化還原反應:aA+bB=aC+0D,當Ag+濃度減小時,電動勢E減小,因此選Bo1對(-)Zn|ZnSOllAgNO43IAg(+)電池,1°?反應2SO2(g)+O則反應()o2(g)2SO3(g)達到平衡時,保持體積不變,加入N,使總壓強增加一倍,平衡向右移動平衡向左移動無法判斷平衡不發生移動丿解析:解析:恒容條件下加入與反應無關的氣體時,平衡不發生移動,因此選Do在學習“電離平衡”概念之前,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化學平衡”的相關知識,該教師采用的教學策略屬于()o概念強化策略概念同化策略丿概念圖策略概念轉變策略解析:解析:概念同化是指在課堂學習的條件下,用定義的方式(或體現在上下文中)直接向學習者揭示概念的關鍵特征,學生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概念來同化新知識概念,從而獲得科學概念(或二級概念)的過程,本題中教師利用學生認知結構中原有的化學平衡概念獲得電離平衡概念,屬于概念同化,因此選B。下列關于運用動畫模擬微觀變化進行化學教學的論述,不正確的是()??梢哉鎸嵎从澄⒂^變化的過程丿可以促進學牛形象思維的發展可以直觀地感知微觀粒子的運動可以促進學生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解析:解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化學教學主要有以下幾種重要功能:(1)運用微觀模擬,培養學生形象思維;(2)使用實驗錄像,培養學生實驗能力;(3)綜合信息網絡,創新教學模式;(4)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化學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應當注意:(1)模擬不能代替真實實驗;(2)微觀動畫模擬不是真實如此;(3)多媒體幻燈片不能代替板書。因此選A?!皩W習從化學的角度認識人與水資源的關系,懂得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寶貴資源”這一教學目標屬于()。認知性目標技能性目標體驗性目標丿結果性目標解析:解析:本題目標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屬體驗性目標,因此選Co學生的學業評價是化學課程實施的重要內容。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評價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評價改善教師的教學評價完善課程實施方案評價的目的是分學優生和學困生丿解析:解析:化學新課程應當注重評價功能,淡化其甄別和選拔的功能,因此選Do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規定的實驗技能的是()o掌握現代儀器在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研究中的應用丿能進行藥物的取用、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加熱等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需要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性質來檢驗和區分一些常見的物質解析:解析:初中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應達到如下要求:(1)能進行藥品的取用、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加熱等基本的實驗操作:(2)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實驗需要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4)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5)初步學會根據某些性質檢驗和區分一些常見的物質;(6)初步學習使用過濾、蒸發的方法對混合物進行分離;(7)初步學習運用簡單的裝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氣體。因此選Ao中學化學教材中許多知識的編排都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如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這樣編排的目的是為了()o適應學生的生理發育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順序丿體現知識的邏輯順序符合學科歷史發展的順序解析:解析:化學教學內容編排采取“螺旋上升”式,主要是為了利于學生的學習,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可接受性,因此選Bo科學探究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倡導的教育教學方式,下列關于科學探究的理解,正確的是()o科學探究必須通過實驗來獲取事實和證據科學探究活動中各要素的呈現順序是固定不變的

科學探究學習目標的實現,必須落實在其他各主題的學習中丿對科學探究學習的評價,應該側重考查學生的探究活動的結果解析:解析:《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實驗足學生學習化學、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觀察、調查、資料收集、閱讀、討論和辯論等都是積極的學習方式;在探究活動中各要素呈現的順序不是固定的;科學探究既作為學習的方式,又作為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必須落實在其他各主題的學習中。不宜孤立地進行探究方法的訓練;對科學探究學習的評價,應側重考查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實際表現。因此選C。教師根據先進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對化學課堂教學活動有意識地進行分析和再認識的過程屬于()。教學評價教學設計教學反思丿教學測量解析:解析:教學反思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理論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因此選C。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化學課程()。都屬于國家課程丿都屬于學科課程都屬于活動課程都有課程標準解析:解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化學學習所形成的對化學的總觀性認識屬于()。化學史實化學用語化學實驗化學觀念丿解析:解析:化學觀念是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化學基礎知識或化學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夠反映化學本質特征的總觀性認識。因此選D。二、簡答題(總題數:2,分數:8.00)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說,化學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信息傳遞的動態過程。傳統化學課堂教學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中,信息從化學教師向學生單向傳輸,如圖1所示;新課程強調化學教師角色和教學方式的轉變,課堂教學中信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多向傳輸,如圖2所示。題: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1).試對上述兩種課堂教學方式的特點進行分析評價。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單向講授法以化學教學內容的某主題為中心,教師有組織、有系統、有計劃地通過教學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能,陶冶學生思想。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缺點:該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灌輸式:教學形式上。缺乏多樣性;教學過程更加注重知識的獲得,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合作互動式教學法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平等互動的,相互傳遞信息的。合作互動式教學的優點:能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能培養學生自信心;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解析:(2).簡述如何從傳統的單向講授式教學向合作互動式教學轉變。正確答案:(正確答案:①要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樹立一種以人為本的思想,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容器,而是具有能動性的學習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②重視實驗教學。只要是條件允許,教師要大膽地把書本上原來驗證性的、總結性的實驗引到課堂中間,形成一種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相互交流,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給予啟發、引導。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同時

也提高了學習的能力。③積極創設情境,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陕撓瞪顚嶋H,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用化學知識去解決,使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其學習化學興趣,以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④善用“討論”“質疑”的方法。要利用自主教育的方式,解放學生的思想,解放他們的手、眼、嘴,讓他們去觀察、思考、討論;培養他們探究事實的思考方式。⑤將多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達到最好的互動教學的效果。)解析:從宏觀、微觀和符號三種表征方式認識和理解化學知識,并建立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通常稱為三重表征。運用三重表征認識方式學習化學,首先要從宏觀上感知化學現象,然后要從微觀上分析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再以化學獨特的符號系統來表示產生宏觀現象的微觀原因的本質,三者之間有機結合,可以促進化學的有效學習。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以“水的電解實驗說明水的組成”為例,解釋三重表征。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宏觀上:先從電解水產生氣泡的實驗現象入手,觀測在兩極生成的氣體的體積比,并進行這兩種氣體的檢驗,引導學生獲得電解水過程的外在現象感知,形成對電解水過程的宏觀表征認識。宏觀上水分解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微觀上:圍繞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進行分析,認識氣體體積比與相應的微粒個數比的關系,從而確定水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即水分子的構成。進而,建立水分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模型,并模擬水分子分解的微觀過程。微觀上水分子生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瘜W符號H+O2表征:根據水分子的構成和原子及其個數的表示方法,確定水的化學式,以及用文字或符號的表達式表示電解水的反應,實現從微觀到符號和從宏觀到符號的抽象。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OH+O22仁)2解析:(2).簡述采用三重表征認知方式進行化學教學有哪些優點。正確答案:(正確答案:化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從宏觀、微觀和符號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認知。采用三重表征認知方式進行化學教學對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微觀與宏觀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微觀結構決定了宏觀物質的性質。同時,符號作為中介,有效地增進了學習者對微觀與宏觀世界的理解。)解析:三、診斷題(總題數:1,分數:6.00)某初中化學教師在一次測驗中設計了下列試題,并對部分學生的解題結果進行了統計和分析。【試題】實驗室現有3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已知它們分別是NaNO、NaCl、NaCO的溶液,請設計實驗方案,323將他們一一鑒別?!究荚嚱Y果】有30%的學生提交了下面的方案:分別取三種溶液樣品少量,放入三支

試管中,向三支試管各滴入稀鹽酸,有氣泡冒出的溶液是NaCO溶液,再向無明顯現象的兩支試管里23分別滴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NaCl溶液,無明顯現象的原溶液是NaNO溶液。根據33上述信息,回答:(1).請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