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知識公共建筑一般以交通、使用、輔助三種空間構成公共建筑的使用部分涉及:重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使用部分公共建筑功能問題有空間構造、功能分區、人流組織與疏散、空間的量度、性狀和物理環境。突出使用性質和人流活動美國出名建筑師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來’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采用的是‘自由靈活的空間組合’開創了流動空間的新概念美國紐約賴特設計的古根海姆美術館的展廳空間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聯式電影放映院不需耳光點式住宅可設天井或平面凹凸布置可增長外墻面,有助于每層戶數較多時的采光和通風對構造形式有規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環境、形狀的規定性功能與流線分析是現代建筑設計最常用的手段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慮透視變形的矯正橙色是暖色,而紫色具有藍色的成分,因此偏冷;青色比黃色冷、紅色比黃色暖、藍色比綠色冷同樣大小冷色調較暖色調給人的感覺要大同樣距離,暖色較冷色給人以接近感為保持室內空間穩定感,房間的低處宜采用低明度色彩冷色調給人以幽雅寧靜的氛圍,漸變具有韻律感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三元色為紅、黃、藍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體或局部給人的視角印象大小和其實際大小的關系美的比例,必然對的的體現材料的力學特性不同文化形成獨特的比例形式西方古典建筑高度與開間的比例,愈高大愈狹長,愈低矮愈寬闊‘穩定’所波及的要素是上與下之間的相對輕重關系的解決人眼欣賞規律
H18°~45°局部、細部
2H18°~27°整體
3H<18°整體及環境黃金分隔比例為1:1.618通風屋面只能隔離太陽輻射不能保溫,合適于南方總圖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與周邊環境之間關系緊湊,節省因地;
合適解決個體與群體,空間與體形,綠化和小品的關系;
合理解決采光、通風、朝向、交通與人流的組織熱水系統舒服穩定合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
蒸汽系統加熱快,合用于間歇采暖建筑如會堂、劇場變異的美學特性:追求多義與含混、追求個性體現、怪誕與滑稽、殘破+扭曲+畸變要使一座建筑顯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動,在構圖中應采用對比的手法
對比的手法有軸線對比、體量對比、方向對比、虛實對比、色彩對比要使柱子看起來顯得細某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巴西國會大廳在體型組合中采用了對比與協調的手法展覽建筑應使用穿套式的空間組合形式室外空間的構成,重要依賴于建筑和建筑群體組合在乎大利威尼斯的圣馬可廣場的布局中,采用了強調了多種空間之間的對比當坡地坡度較緩時,應采用平行等高線布置建筑的有效面積=建筑面積-構造面積加大開窗面積的措施來解決采光和通風問題較易辦到中國古代木構造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種建筑構圖原理的基本范疇有主從與重點、對比與呼應、均衡與穩定、節奏與韻律和比例與尺度建筑構圖的基本規律是多樣統一超過8層的建筑中,電梯就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了建筑的模數分為基本模數、擴大模數和分模數建筑規范建筑樓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適宜超過38°住宅起居室、臥室、廚房應直接采光,窗地比為1/7,其她為1/12住宅套內樓梯梯段的最小凈寬兩邊墻的0.9M,一邊臨空的0.75M
住宅室內樓梯踏步寬不應不不小于0.22住宅底層嚴禁布置火災危險性甲乙類物質的商店,不應布置產生噪聲的娛樂場合地下室、貯藏室等房間的最低凈高不應低于2.0室內坡道水平投影長度超過15米外墻內保溫所占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 煙道、風道、管道井不計入使用面積
陽臺面積不計入使用面積 壁柜應計入使用面積旋轉樓梯兩級的平面角度不不小于10度,且每級離內側扶手中心0.25處的踏步寬度要不小于0.22米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5入地下車庫的坡道端部宜設擋水反坡和橫向通長雨水篦子室內臺階宜150*300;室外臺階寬宜350左右,高寬比不適宜不小于1:2.5住宅公用樓梯踏步寬不應不不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應不小于梯段寬度不應不不小于1.1M(6層及如下一邊設欄桿的可為1.0M休息平臺寬度應不小于梯段寬度,且不應不不小于1.2M,凈空高度梯扶手高度0.9M,水平段欄桿長度不小于0.5M樓梯垂直桿件凈空不應不小于0.11M,梯井凈空寬不小于0.11M時應采用門洞共用外門寬1.2M,戶門臥室起居室0.9M,廚房0.8M,衛生間及陽臺門住宅層高不適宜高于2.8臥室起居室凈高≥2.4M,其局部凈高≥2.1運用坡頂作起居室臥室的,一半面積凈高不應低于2.1M
放家具墻面長3M,無直接采光的廳面積不應不小于廚房面積Ⅰ、Ⅱ≥4M2;Ⅲ、廚房凈寬單面設備不應不不小于1.5M;雙面布置設備間凈距不應不不小于對于大套住宅,其使用面積必須滿足45住宅套型共分四類使用面積分別為34、45、56、68M2單人臥室≥6M2;雙人臥室≥10M2衛生間面積三件3M2;二件2--2.5M2廚房、衛生間凈高2.2住宅樓梯窗臺距樓地面凈高度低于0.9米時,不管窗啟動與否,均應有防護措施陽臺欄桿凈高1.05M;中高層為1.1M每套應設陽臺或平臺、應設立晾衣設施、頂層應設雨罩;陽臺、雨罩均應作有組織排水;陽臺宜做防水;雨罩應做防水寒冷、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的住宅,西面應采用遮陽措施寒冷地區的住宅出入口,多種朝向均應設防寒門斗或保溫門住宅建筑中不適宜設立的附屬公共用房有鍋爐房、變壓器室、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商店
但有廚房的飲食店可設住宅設計應考慮防觸電、防盜、防墜落躍層指套內空間跨躍兩樓層及以上的住宅在坡地上建住宅,當建筑物與等高線垂直時,采用跌落方式較為經濟住宅建筑工程評估指標體系表中有一級和二級指標7層及以上(16米)住宅必須設電梯宿舍最高居住層的樓地面距入口層地面的高度不小于20米醫院病房樓,設有空調的多層旅館,超過5層的公建室內疏散樓梯,均應設立封閉樓梯間(涉及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
設歌舞廳放映廳且超過3層的地上建筑,應設封閉樓梯間。
公共建筑門廳的主樓梯如不計入總疏散寬度,可不設封閉樓梯間圖書館內書庫、非書資料庫的疏散樓梯,應設計為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
檔案館庫區設立樓梯時,應采用封閉樓梯間,門采用不低于乙級防火門電梯不應與臥室、起居室緊鄰布置12層及以上每棟樓設電梯不應少于兩臺建筑樓梯一般不應超過18級,且不應少于3級樓梯凈寬按每股人流0.55M+(0-0.15管道井在安全、防火和衛生方面互有影響的管道不應敷設在同一豎井內排煙和通風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統圖書館照明一般室0.75M水平面—150-200-300LX 老年室0.75M水平面—200-300-500LX
陳列室0.75M水平面—75-100-150LX 讀者休息室0.75M水平面—30-50-75LX托幼園照度原則 活動室150LX、保健隔離室100、寢室75、衛生間30、門廳20中小學照度均勻度不應低于0.7 ;黑板燈其垂直照度不應低于200LX二級踏步不容許出目前樓梯梯段庫房最小凈高:設有貨架時2.1m,設有夾層時4.6m,無固定堆放形式的庫房3m。電梯和自動扶梯均不可以計作安全出口建筑物底層地面至少應高出室外地面0.15電梯不適宜被樓梯環繞;單側排列電梯不應超過4臺;雙側排列電梯不應超過8臺候梯廳深度
單側臺住宅電梯≥B
其她電梯≥1.5B
多臺雙側排列時≥相對電梯B之和;并<4.5M一般平屋面的最小坡度為1:50 瓦屋面無望板坡度1:2、有望板1:2.5
石棉瓦坡度為1:3 波型金屬瓦坡度為1:4 壓型鋼板為1:710米開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地面高度不應低于2米,外窗窗臺低于0.8雙面彈簧門應在可視高度部分裝透明玻璃旋轉門、電動門和大型門的臨近應另設一般門建筑物內的吊頂應設檢修口及通風口、水管道通過應有防產生冷凝水措施、管線多時應留有檢修空間天窗應采用防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安全網,并應有防產生冷凝水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窗的啟動形式應能以便使用、啟動應安全并易于清洗、平開窗合用于多層或高層磚墻-0.06米全國氣候分區:
寒冷地區(Ⅰ區)累年最冷月平均≤-10℃
寒冷地區(Ⅱ區)累年最冷月平均>-10℃,≤0℃
溫暖地區(Ⅲ區)累年最冷月平均>0℃
累年最熱月平均<28廁所隔間平面最小尺寸;外開門0.9*1.2;內開門0.9*1.4
淋浴隔間平面最小尺寸;外開門1.0*1.2;帶更衣1.0*(1.0+0.6)有空調的建筑外表面積要小;窗戶面積要小;
持續開機的建筑,其圍護構造內側宜選用重質材料;
外墻顏色要淺設備層應有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當設備層設于地下室又無機械通風道時,應在地下室外墻上設不不不小于地下室地板面積的1/400的出口或通風口內走道長度<20米時至少應有一端采光,>20米時應有兩端采光,>40米離地面高度在0.5米如下的采光口不應計影劇院建筑空間組合的核心問題是觀眾廳、舞臺、休息廳、門廳之間的關系影劇院的觀眾席應按每400個座位設一種輪椅席(0.8*1.1)視力殘疾人的導盲杖的擺動波長為0.9-肢體殘疾人用雙拐水平行進時的寬度約為0.95板式高層建筑與塔式高層相比,具有體形系數小,冬季耗熱量少并且夏季通風散熱好,節能好大型醫院建筑常以群體的形式浮現因素是:根據不同功能特點分散布置,有助于組織不同的流線、爭取較好的通風和朝向、避免交叉感染影響建筑日照的因素有地理緯度、日照間距、冬季太陽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太陽能采暖建筑一般分為積極式和被動式非機動車道縱坡<2.5%,坡長可不限
困難狀況下最大縱坡3.5%但有長度限制
2.5%時的坡長限250米 3.0%時的坡長限150米
3.5%時的坡長限100米 車道寬度≥2.5米殘疾人使用的道路及建筑物規范道路縱坡<2.5%;道路寬度≥2.5不設人行道欄桿的商業街緣石坡道間距≤100M
單面坡緣石道坡度不應不小于1:20坡道;扇形寬≥1.5M;在轉角處單面直線寬≥2.0M
三面坡不應不小于1:12坡道;寬≥1.2M;坡道中緣石外露高≤20;凸條停步塊材路寬≥0.6M
人行道中的地下管線井蓋必須與地面接平,不得用蓖式井蓋;人行天橋和人行地道
梯道寬度不應不不小于3.5米,踏步0.3*0.15;超過18級;休息平臺寬1.5米且不不不小于梯段寬
梯道、坡道、走道凈高均不得低于2.2米;扶手高應為0.9米,設下層的為0.7米
坡道坡度≤1:12,特殊困難處≤1:10,每升高1.8米或轉彎處設長度≥無障礙入口的地面坡度不應不小于1:50建筑人口輪椅通行平臺最小寬度
大中型公建、中高層建筑、公寓建筑≥2.0;其她≥1.5以便殘疾人通行的入口坡道寬度0.9M;坡度1:12;每段坡長9M;每段升起的最大高度0.75M
中間休息平臺深≥1.2米;轉彎出平臺深≥1.5米;起止點留有殘疾道扶手高度0.85M,0.65M、扶手應保持連貫、起點、終點應水平延伸0.3出入口設兩道門時,門扇啟動后應留有不少于1.2米的輪椅通行凈距(大型公共建筑中高層建筑1.5輪椅通行的門洞門扇啟動的最小凈寬0.8M 自動門最小凈寬輪椅通行最小寬度
大型公建走道≥1.8米 中小型公建走道、建筑基地人行通道≥1.5米
居住建筑走廊≥1.2米 門扇走道啟動的凹室不應不不小于1.3(0.8+0.5)*0.9無障礙重要對象是視力殘疾、拄拐杖、坐輪椅者殘疾人使用的電梯:候梯廳面積不應不不小于1.5*1.5
電梯門啟動后凈寬不應不不小于0.8M、電梯轎廂面積不不不小于殘疾廁所設有足夠的輪椅面積、單設隔間、設安全抓手、設立坐式大便器
墻掛式小便器最大離地高度為430;小便器前應有760*1220的活動空間
洗臉盆應是獨立墻掛式,占地為760*1220殘疾人使用的出入口:宜接近電梯廳;室內外有高差時應采用坡道連接;內外應留有1.5*1.5平坦的輪椅回轉面積;出入口設有兩道門時,門扇啟動后應留有不不不小于1.2M縣級及以上的政府機關與司法部門,必須設立無障礙專用廁所高層、中高層住宅及公寓建筑,每50套住房宜設兩套符合乘輪椅者居住的無障礙住房套型殘疾人通行的門不得采用旋轉門衛生間室內外地面不應有高差
廁所內應留有1.5*1.5的輪椅回旋面積 隔間門1.2*0.8坡道地面應平整、宜采用不滑及不易松動的表面材料殘疾人機動車停車位應布置在進出以便地段并接近人行通路,其車位一側應留有不不不小于1.2米食堂、報告廳、影劇院及體育場等建筑的輪椅席位(0.8*1.1)應布置在便于疏散的出入口附近殘疾人國際通用標志牌的應用有;批示建筑物出入口及安全出口;批示建筑物內、外通道;批示專業空間位置防火級別分為四級一、二級除二級吊頂用難燃材料其她所有采用非燃材料鋼材的耐火極限為0.25小時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為一般混凝土的1/2耐火級別室內排水管下表面距樓地面不應低于1.9M套內入口過道凈寬不適宜不不小于1.2M;通臥室的過道1M套內吊柜凈高不應不不小于0.4M;壁柜凈深不適宜不不小于樓梯人口處地坪與室外地坪高度差不應不不小于0.1綜合樓的定義是:由二種及二種以上用途的樓層構成的公共建筑高檔住宅是建筑裝修原則高和設有空氣調節系統的住宅高層建筑的地下室的耐火級別是一級甲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是1.2小時 乙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是0.9小時丙級防火門的耐火極限是0.6小時高層建筑使用丙類液體燃料,儲油罐直埋于建筑或裙房附近,在面向油罐的一面4米內建筑外墻為防火墻時,油罐總儲量不超過15M3兩座高層相鄰,較高一面外墻比較低屋面高15M及如下范疇內墻為不開門窗的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不限高層主體之間或與高層附屬房之間防火間距13M 高層附屬房與高層附屬房防火間距為6M
高層主體與其她建筑一、二級耐火防火間距為13M 高層主體與其她建筑三級耐火防火間距為15M高層附屬房與其她建筑一二、三、四級耐火防火間距為6M、7M高層內院或天井,當短邊超過24M時,宜設有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
高層民用建筑周邊,應設環形消防車道
穿過高層的消防車道,凈寬和凈高不應不不小于4一類高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是1000M2 二類高層每個防火分區的建筑面積是1500M多層一、二級耐火級別的建筑防火分區2500M2(150M) 多層三級耐火級別的建筑防火分區1200M2(100M)
多層四級耐火級別的建筑防火分區600M2一棟高層與裙房之間設有防火墻分隔,當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裙房的防火分區容許最大建筑面積是5000規范沒有對通風及空調機房的門提出防火門規定民用建筑及廠房的疏散用門應向疏散方向啟動。人數不超過60人的房間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時,啟動方向不限。高層塔式住宅只設一座防煙樓梯和消防電梯時,每層面積不超過650高層住宅戶門不應直接開向電梯間前室,確有困難,可部分戶門開向前室,采用乙級防火門原則層超過1000M2的超高層公共建筑,屋頂一級建筑使用年限為1以上; 二級建筑使用年限為50-1;
三級建筑使用年限為25-50年; 四級建筑使用年限為如下;架空電力線距甲乙類廠房水平距離不應不不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丙級1.2倍1KV如下的電力線于建筑物垂直距離2.5,地面6,樹木1,行車道路6米;水平距離1米高于24M為高層(不含24M單層); 高于100廁所浴室地面略低于走道20-50,≥0.5%的坡度坡向地漏洗臉盆、盥洗槽水嘴中距≥0.7M;距墻≥小便器中距≥0.65煙道伸出屋面≥0.6采光口上部有>1.0M的陽臺時,其采光面積按70%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積可按采光面積的2.5倍計算自然通風開口面積與地板面積之比,居室浴室廁所≥1/20;廚房≥1/10,并不得不不小于0.8噪聲原則臥室50晝-40夜;一般室為55-45分貝;有音質規定的為40分貝學校重要房間凈高:小學教室3.1米;中學教室和實驗室3.4米;合班教室輔助用房3.1米;辦公室綠化用地:中師2M2/生;中學1運動場小學每生2.3M2南向一般教室日照宜為2小時小學規模以12-24班為宜;農村可設6班;教學樓不應超過四層;
中學規模以18-24班為宜;大都市密集人口可30班;教學樓不應超過五層課桌排距:小學850(合班800),中學900(合班850),縱向走道寬度550(合班900),課桌于墻凈距120(合班550)第一排課桌距黑板(合班2500),最后一排課桌后沿到黑板距離小學不適宜不小于8000;
中學8500(合班18000)黑板尺寸:高度不應不不小于1000;寬度小學不適宜不不小于3600;中學不適宜不不小于4000
黑板下沿與講臺垂直距離:小學宜為800-900;中學宜為1000-1100
講臺兩邊至黑板邊沿的水平距離不應不不小于200,寬度不應不不小于650,高度宜為200教室燈具距桌面的最低懸掛高度不應低于1.7米,燈管排列應采用長軸垂直黑板燈的垂直照度不應低于200LX教室的窗臺高度不適宜低于800,并不適宜高于1000教室窗間墻寬度不應不小于1200教學樓走道寬度,內廊2100;外廊1800;辦公1500;外廊欄桿不應低于1100教室安全出口的門洞寬度不應不不小于1000,合班教室1500學校所有房間采光均采用玻地比,除廁所淋浴為1/10;其她全為1/6運動場距教學樓近來的廁所超過90米時,可設室外廁所
小學教學樓廁所女生應按每20人一種大便器(或1000槽);男生應按每40人一種大便器(或1000槽)和1000小便槽;
中學教學樓廁所女生應按每25人一種大便器(或1100槽);男生應按每50人一種大便器(或1100槽)和1000小便槽;
廁所內每90人設一種洗手盆(或600槽)
樓層內應分層設每50幼兒園的規模:
小型:5個班如下;中型:6-9個班;大型:10-12個班托兒所小、中班15-20人/班;大班21-25人/班幼兒園小班20-25人/班;中班26-30人/班;大班31-35人/班乳兒班喂奶室衛生間配乳室貯藏室
乳兒班房間使用面積50-60151086活動室、寢室衛生間衣帽貯藏音體活動室
幼兒園用房使用面積50-6015990、120、150幼兒園單側采光的活動室,進深不適宜超過6.0米
幼兒園盥洗池的高度為0.5-0.55米,寬度為0.4-0.45米,水龍頭的間距為幼兒園雙層門中心距離不應不不小于1.6M;在距地0.6-1.2M高度內,不應裝易碎玻璃;
在距地0.7M處,宜加設幼兒專用拉手 活動室窗臺距地高度不適宜不小于0.6M;1.3M內不應設平開窗
陽臺欄桿高度不應不不小于1.2M; 全園共用活動場地30米跑道、沙坑、水深不超過0.3室內電器設立插座必需安頓在1.7米幼兒園應采用低溫熱水集中采暖,熱媒溫度不適宜超過95-75幼兒園每班室外游戲場地不應不不小于60托幼園活動室、寢室凈高2.8;音樂活動室的凈高3.6嚴禁將幼兒生活用房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陽臺、屋頂護攔凈高不應不不小于1.2米,內側不應設有支撐幼兒樓梯踏步150*260;設靠墻扶手高度不應不小于0.6米 通道內不應使用轉門、彈簧門和推拉門
活動室、寢室、音體室應設雙扇平開門,寬度不應不不小于六層及以上的辦公建筑應設電梯 超過75米高的電梯應分區辦公走道雙面布置時,走道長≤40(>40)米,其凈寬不應不不小于1400(1800)
辦公走道單面布置時,走道長≤40(>40)米,其凈寬不應不不小于1300(1500)辦公樓走道地面有高差時,當高差局限性二級踏步時,不得設立臺階,應設坡道一般辦公室面積3M2/人;單間辦公室凈面積辦公室門洞尺寸1.0*2.0辦公建筑的辦公室室內凈高2.6米;設空調2.4米;走道凈高2.1辦公樓的廁所設計時
廁所距離最遠的工作點不應不小于50米 外開門的廁所間的平面尺寸900*1200
應設前室,前室內設立洗手盆、洗污盆 應有天然采光,不容許時應設機械排風
男廁每40人設大便器一具,每30人設小便器一具 女廁每20人設大便器一具
洗手盆每40四層及以上的門診樓或病房樓應設電梯,且不少于2臺;當病房樓高度超過24M時,應設污物梯;
三層及如下無電梯的病房樓以及觀測室與急救室不在同一層又無電梯的急診部,均應設坡道,其坡度不適宜不小于1/10;并應有防滑措施
供病人使用的電梯和污物梯,應采用‘病床梯’ 各室窗地比為1/6、1/7、1/8
室內凈高診查室2.6米;病房2.8米 運用走道單側候診凈寬2.1M;雙側候診2.7M
病人使用的樓梯不管層數多少,均應為封閉式樓梯間;高層病房樓應為防煙樓梯間
每層電梯間應設前室,由走道通向前室的門,應向疏散方向啟動的乙級防火門
主樓梯寬度不得不不小于1.65M,踏步旅館設計時:
一、二級旅館3層及以上、三級旅館4層及以上、四級六層及以上應設乘客電梯
自然采光的客房的窗地比不應不不小于1/8
運用坡屋頂內空間作為客房時,應至少有8M2的面積的凈高不低于2.4米
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4米;不設空調時不應低于2.6米
衛生間及客房內過道和客房層公共走道凈高度不應低于2.1米
客房入口門洞寬度不應不不小于0.9,高度不應低于2.1商店內部男每50人一大便器、一小便斗或0.6m便槽,女30人一大便器,污水池一種,35人一種盥洗盆。浴室每人0.1m2商店設計有營業、倉儲和輔助三部分店外突出的招牌、廣告牌其底部至室外地面的垂直距離不應不不小于5米
櫥窗平臺高于室內地面不應不不小于0.2米,高于室外地面不應不不小于0.5米
櫥窗內一般不采暖 自動扶梯的傾角≤30°
帶機械排風和自然通風相結合的營業廳最小凈高為3.5米
室內樓梯梯段凈寬不應不不小于1400,踏步160*280 室外臺階踏步150*300
營業廳內任一點到安全出口的距離不適宜超過一般營業廳內通道最小凈寬度:
柜臺與墻面之間或兩柜臺之間柜臺長<7.5米時:2.2米
一柜臺長<7.5米而另柜臺長為7.5-15米之間時:3.0米
每柜臺長為7.5-15米時:3.7米 每柜臺長為>15米時:自選營業廳內通道最小凈寬度(使用小車)
兩貨架相平行的通道:
貨架長度<15米與靠墻貨架之間時:1.6(1.8)米 每貨架長度<15米的之間時:2.2(2.4)米
每貨架長度15-24米的之間時:2.8(3.0)米
兩貨架相垂直的通道:
通道長度<15米時:2.4(3.0)米 通道長度≥15米時:3.0(3.6)米
貨架與出入閘門之間:3.8(4.2)米餐飲業建筑設計大餐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3米;
一級餐館餐廳1.3M2/座;食堂餐廳1.1M2/座 二級餐館餐廳1.1M2/座;食堂餐廳0.85M2/座
餐館的餐櫥比為1:1;食堂的餐櫥比為1:1.1;
一般餐桌桌邊到桌邊的凈距不應不不小于1.35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車輛停放的橫向凈距不應不不小于0.8
汽車客運站站內道路應按人行道、車行道分別設立;雙車道寬度不應不不小于6M;單車道寬度不應不不小于4M;
重要客流道路寬度不應不不小于2.5M
每組停放50輛,組與組之間6M路;
客車發車位地面設計應坡向站場,坡度不應不不小于0.5%
一、二級站汽車出入口應分別獨立設立;三、四級站宜分別設立,進出站口寬度不適宜不不小于4M,與旅客出入口應有5m的安全距離
候車廳應設室內消火栓;售票廳的使用面積按每個售票口15m2計算;窗臺高≤1.1,寬度≤0.6;;欄桿高1.2-1.4
候車廳安全出口必須直通室外,室外通道凈寬不得不不小于3變形縫的構造應根據部分和需要分別采用防水、防火、保溫、防蟲害的措施煙道或通風道應伸出屋面不應不不小于0.6地震區的住宅構造宜采用縱橫墻混合承重的布置方式公共建筑的疏散樓梯之間的水平凈距不適宜不不小于15建筑物的室外樓梯可作輔助防煙樓梯,凈寬不應不不小于900消防電梯間前室的面積
居住建筑不應不不小于4.5M2 公共建筑不應不不小于6.0M2
與消防電梯合用前室的居住建筑不應不不小于防火墻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是4小時防火墻內不應設立排氣道,民用建筑如必須設立時,其兩側墻身截面厚度均應不不不小于120單元之間的墻耐火極限應不低于1.5小時的非燃燒體,并應砌至屋面板底部室內消火栓栓口離地面高度是1.1高層住宅防煙樓梯獨用前室面積不應不不小于4.5消防電梯前室在首層設通道通向出口,其通道的長度不應超過30消防電梯的載重量不應不不小于800消防電梯的行駛速度,應按從首層至頂層的運營時間不超過60秒高層建筑室內消火栓的間距為30米;裙房為50米高層建筑內設立消防水泵房(或消防控制室)時,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小時的隔墻和1.5小時的樓板與其她部位隔開高度超過50米的一類公建和高度超過100米的多層建筑物的耐火級別分為四級 高層建筑物的耐火級別分為兩級一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級別應為一級 二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級別應為二級
裙房建筑的耐火級別應為二級 高層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級別應為一級任何級別的電影院的放映室均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級別舞廳影院宜設在首層、二層或三層的靠外墻部位不應設在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必須設在其她樓層時,地下出口到地面高差不應不小于10米,一種室廳建筑面積不應不小于200平方米;應設放排煙設施地下營業廳每個防火分區可增長到平方米,本地下商店總建筑面積不小于0平方米公共汽車站的耐火級別一二三級站不應低于二級,四級站不應低于三級非高層民用建筑耐火級別為一、二級與三級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7M
一、二級三級四級
一、二級679
三級7810
四級91012高層民用建筑高層與高層之間的防火間距為13M
高層建筑裙房一、二級三級四級
高層建筑13961114
汽車庫耐火級別為一、二級與三級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為10M
一、二級三級四級
一、二級101214
三級121416
停車場6810非高層公共建筑安全出口數不應不不小于2個;
一種房間面積≤60M2,人數≤走廊盡端的房間如果只設一種門時:
房間最遠點至房門的直線距離不得超過14M;房門的凈寬不得不不小于1.4M,并向外開;房間的人數不得超過耐火級別一、二級,二、三層建筑(醫療托幼除外),只設一種疏散樓梯的條件是:
每層面積不不小于500M2;第二、三層人數和不超過非高層塔式住宅,如只設一種樓梯,應符合:
9層及如下;每層不超過6戶、面積不超過500M2 單元式宿舍每層建筑面積不不小于300M觀眾廳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且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體育館觀眾廳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400-700人地下、半地下室每個放火分區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
面積≤50M2,人數不超過10人時可設一種;
面積≤500M2,人數不超過30人時,其垂直金屬梯可作為第二安全出口;超過6層的組合式單元住宅,各單元樓梯均應通至屋頂(不通至平屋頂,住宅戶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非高層公共建筑在下列狀況下室內疏散樓梯均應設封閉樓梯間:
醫院、療養院的病房樓,有空調系統的多層旅館 超過5層的公共建筑二級耐火級別非高層教學樓,平面內走廊式布置,帶形走道兩側的房門至樓梯間的最大距離應為22M,樓梯敞開減少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的近來邊沿水平距離不應不不小于2室內裝修宜采用非燃燒材料或難燃燒材料的建筑是
高檔旅館的客房及公共活動用房 演播室、錄音室及電化教室 大型、中型計算機室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廠房應設立必要的泄壓設施,泄壓面積與廠房體積的比值宜為0.05-0.22廠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面積≤50平方米;人數≤10人條件下容許只設一種安全出口非高層民用建筑封閉樓梯間的門應采用能阻擋煙氣的雙向彈簧門高層建筑玻璃幕墻的設立,窗間墻、窗檻墻的填充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玻璃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應采用不燃材料嚴密填實高度為80米的賓館,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滅火系統,防火分區為M某高層建筑在裙房中設計有5層高的中庭,中庭四周回廊房間門窗為乙級防火門窗
中庭四周回廊中設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淋滅火系統
把與中庭相通的其她部分用防火門進行分隔
中庭每層回廊口部位設耐火極限3小時以上的水幕高層建筑垃圾道不應設在樓梯間內;垃圾斗宜設在垃圾道前室內;垃圾斗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剪刀樓梯間應為防煙樓梯間;應分別設立前室;梯段之間應設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的實體墻分隔;如設立一間前室,則兩座樓梯應分別設加壓送風系統高層建筑位于地面層的房間,面積<100M2高層建筑避難層之間不適宜超過16層
避難層應設消防電梯出口 避難層可兼做設備層 避難層應設有應急廣播消防電梯的設立臺數按主體最大樓層面積計
≤1500M2時,一臺 ≤4500M2時,二臺 >4500M2一級耐火防火墻耐火極限要為4小時
240厚粘土磚墻極限5小時 240天然石料墻為3.5小時
180鋼筋混凝土墻3.5小時 120粘土磚墻為3小時非高層建筑
安全疏散距離(一、二級耐火、封閉樓梯間) 雙向疏散時:托幼25M;醫療、學校35M;其她40M
袋形走道時:托幼、醫療20M;學校其她22M 開敞外廊加5M;自動噴淋加高層建筑疏散距離(袋形減半)
一般雙向疏散40米,袋形走道20米 教學樓旅館展覽館雙向30米,袋形15米
醫院病房為24米,12米 劇院觀眾廳太平門的寬度不應不不小于1400占地面積超過3000M2的展覽館宜設環形消防車道
大型消防車道回車場應不不不小于15×15M 消防車道可運用交通道路
管道井應每隔2-3層的樓板處用耐火極限不低于0.5小時的不燃材料封隔附設的建筑物內的空調機房與建筑物內的其她部位隔開,其隔墻上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樓梯間內宜有天然采光室外疏散樓梯凈寬不不不小于0.8米
疏散走道和樓梯的最小寬度不應不不小于1.1米
在單元式住宅中,單元之間的墻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1.5小時的非燃燒體,并砌至屋面板底部劇院等建筑的舞臺與觀眾廳之間的隔墻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5小時的非燃燒體需設防煙樓梯間的建筑,其室外樓梯可為輔助防煙樓梯,但其凈寬度及傾斜度的規定是≥0.9;≤45°電梯井與電梯機房的墻壁等均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1小時的非燃燒體躍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離,應從戶門算起;小樓梯的一段距離按1.5倍水平投影計算在布置影劇院的疏散走道時,橫走道之間的座位排位排數和縱走道之間的每排座位數不適宜超過20排、22個一類高層:
高檔住宅、醫院、19層及以上的一般住宅 超過50米二類高層:
10-18層的一般住宅 不超過50米高層消防撲救面長度不不不小于高層建筑主體的一條長邊或1/4周長;撲救面范疇內不應布置高度不小于5米,進深不不小于4高層建筑內的營業廳、展廳等設有自動報警與滅火系統,并用不燃或難燃材料裝修時,地上部分防火分區容許最大建筑面積為4000M2;地下部分為M2
附屬部分與主體用放火墻分隔時,面積可增長到需設排煙設施的走道及凈高不不小于6M的房間應采用擋煙垂壁或從頂棚下突出不不不小于0.5M的梁劃分防煙分區;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適宜超過500M封閉樓梯間設立范疇;高層裙房和32M如下的二類建筑(不含單元式住宅)
單元式住宅的疏散樓梯規定
每個單元都應通至屋頂 11層及如下可不封閉,但開向樓梯間的房門應設乙級防火門且應直接采光通風
12至18層應設封閉樓梯間 19層及以上應設防煙樓梯間通廊式住宅,不超過11層的應封閉,超過11層的應防煙32M一類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建筑(不含單元式,通廊式住宅)以及塔式住宅應設立防煙樓梯間
一類高層建筑、塔式住宅、12層及以上的單元式和通廊式住宅、32M以上其她二類建筑應設消防電梯每座建筑通向屋頂的樓梯不適宜少于2個,且不應穿越其她房間,門應向屋頂方向啟動室外樓梯可作為輔助防煙樓梯,凈寬≥0.9M;斜度≤45°;欄桿扶手高≥高層建筑內變形縫附近的防火門位置應設立在樓層較多的一側,且門啟動后不應跨越變形縫人防工程的耐火應為一級,其出入口地面建筑不應低于二級人防工程內不應設立高壓鍋爐房、不適宜設立哺乳室、幼兒園
商場的營業廳,醫院的病房等宜布置在地下一層
平時使用層數不適宜超過二層,且使用層地面與室外地坪高差不適宜超過10人防工程的消防控制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小時的隔墻
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小時的樓板 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
應設立在地下一層,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入口處人防工程的防火分區建筑面積最大為500M地下人防工程中的電影院、禮堂的觀眾廳,其防火分區最大為1000M2地下人防工程防火分區應在出入口處的甲級防火門或管理門范疇內劃分人防工程應設室內消火栓的是
電影院和禮堂、消防電梯間前室、使用面積超過450平方米的餐廳消火水池的補水時間,不應超過48小時環境溫度不低于4度,且不高于70度的場合應采用濕式滅火系統
環境溫度低于4度,或高于70度的場合應采用干式滅火系統防護冷卻水幕應直接將水噴向被保護對象;
防火分隔水幕不適宜用于尺寸超過15*8M的開口(舞臺除外)總蒸發量不超過6噸、單臺蒸發量不超過2噸的鍋爐,總額定容量不超過1260KVA、單臺額定容量不超過630KVA的可燃油油浸電力變壓器以及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等,可貼臨民用建筑(人員密集房間除外)布置,但必須采用防火墻隔開。
不適宜布置在主體建筑內,必須布置時,不應在人員密集上下,3(高層2)小時隔墻、1.5小時樓板隔開并設甲級防火門,設在首層靠外墻,對外開門,1米的防火挑檐或高度1.2的窗間墻。消防水泵結合器和室外消火栓應設在便于消防車使用的地點,距人防出入口不適宜不不小于8米人防工程應設自動噴水滅火設備的規定是
超過800座位的電影院觀眾廳
替代防火墻的防火卷簾的上部
使用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展覽廳、舞廳室內消防栓的間距當保證有一只水槍的充實水柱達到室內任何部位時,不應不小于50米人防工程內疏散批示標志燈的安裝規定是間距不不小于10米、距地面高度1火災事故照明燈在疏散走道上的最低照度不應低于5LX配套公共停車控制指標(輛/100m2名稱自行車機動車公共中心、商業中心≥7.5≥0.45集貿市場≥7.5≥0.3飲食店≥3.6≥0.3醫院、門診所≥1.5≥0.3人防工程火房間應設立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的是
大、中型電子計算機室、通信機房
電影院的舞臺、觀眾廳、休息室等
使用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商場、醫院人防工程下列應設防煙排煙設施
使用人數為1000人的禮堂
使用面積為800平方米的商場水泵房廁所面積可不計入防火分區面積機械排煙和加壓送風管道的風速,當采用金屬風道時,不應不小于20M排煙管道不適宜穿過防火墻,如必須穿過,應設立煙氣溫度超過280℃一定條件下可設立柴油發電機房直燃機房和鍋爐房在計算人防工程防火分區面積時,溜冰場、游泳池、靶道場、保齡球道區面積可不計入人防工程防火分區安全疏散出口的形式有樓梯直通地上的安全出口
與相鄰防火分區連通的防火門 疏散樓梯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在一定條件下方可用豎井爬梯做第二出口人防工程每個防火分區安全出口的數量不應少于兩個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火分區,相鄰防火分區的防火分區之間的防火墻上設有防火門時,每個防火分區可只設一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人員密集場合應有兩個直通地上的安全出口
使用面積不不小于50M2,人數不超過10人時可只設一種直通地上的安全出口
面積不不小于200M人防工程房間最遠點至房間門口的距離不應超過15M
疏散寬度每100人不不不小于1M,安全出口門、樓梯、走道最小凈寬:
門和樓梯,一般1M;醫院1.3M;人員集中處1.5M;
走道單面布置一般1.2M,醫院和人員集中處1.5M;
雙面布置一般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人防工程房間的門至近來安全出口最大距離15汽車、修車庫、停車場的防火分類分為四類
建筑物內同步設汽車庫和修車庫時,其分類應按其類別較高的擬定汽車庫庫址的車輛出入口,距離都市道路的規劃紅線外7.5米,并在距出入口邊線內2M處視點的120度范疇內至邊線外7.5M以上不應有遮擋視線障礙物 汽車庫內坡道嚴禁將寬的單車道兼做雙車道
地下汽車庫內不應設立修理車位,不應設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間或寄存的庫房汽車庫不應與甲、乙類生產廠房庫房以及托兒所養老院組合建造
當病房樓與汽車庫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時,病房樓的地下可設立汽車庫屋頂停車場的防火分類,應按修車庫的類別擬定防火分類重要根據停車數量的多少來分:
Ⅰ類>300輛Ⅱ類151-300輛 Ⅲ類50-150輛Ⅳ類<50輛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的耐火級別分為三級
地下汽車庫的耐火級別分為一級
Ⅰ-Ⅲ類汽車庫、修車庫的耐火級別不應低于二級 Ⅳ類汽車庫、修車庫的耐火級別不應低于三級汽車庫可設在高層、多層民用建筑的底層或貼鄰建造汽車庫內設修理車位時,停車部位與修理車位之間,應設防火隔墻車庫不能與托幼園貼鄰建造兩個汽車疏散出口之間的間距不應不不小于10耐火級別為一、二級的汽車庫與其一、二級耐火級別的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不不小于10只有一種雙車道的汽車疏散出口的地下汽車庫的最大容許停車位是100輛汽車庫和修車庫內的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但同一時間的人數不超過25個以及庫內停車位不超過50輛時可只設一種穿過車庫消防車道,凈寬和凈高不應不不小于4多層停車庫、地下停車庫的外部出口至室內最遠工作地點的距離不應超過45汽車庫與建筑物相鄰較高的一面外墻如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不限停車場的汽車宜分組布置,每組停車數量不適宜超過50輛,組與組之間防火間距6托幼所園養老院不應與汽車庫組合建造多層汽車庫內:
高度超過32米設防煙樓梯間高度不超過24米設封閉樓梯間
汽車庫的室內疏散樓梯間不可以開敞Ⅰ類修車庫不可以只設一種汽車疏散口汽車庫的外墻門窗的上方應設立防火挑檐。外墻的上下窗間墻高度不應不不小于1.2人員出口與汽車疏散口應分開設立室內疏散樓梯應封閉梯段寬不不不小于1.1米地下車庫疏散距離不不小于45米
自動噴淋時不不小于60米小汽車停放間距:車與車、車與墻0.5米;車與柱Ⅲ、Ⅳ類修車庫可只設一種汽車疏散口車長≤6米的汽車與汽車之間的間距應滿足0.5耐火級別為一、二級且停車輛不超過5輛時的停車庫,可不設消防給水超過四層的多層停車庫,其室內消防給水管網應設水泵接合器停車場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車場周邊布置,且距離近來一排汽車和油庫的距離至少為7-15米Ⅰ、Ⅱ、Ⅲ類地上汽車庫及停車數量超過10輛的地下汽車庫(開敞式車庫除外),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并應設自動報警和消防控制室
都市規劃都市是人類第二次勞動大分工的產物,最早的都市出目前公元前30左右,都市的產生受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及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春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記述了周代王城建設的制度,對中國古代都市規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農業社會時代的都市稱為古代都市,工業化時代的都市稱為現代都市。現代城時涉及人口數量、產業構造及社會行政三層意義。都市定義:是一定社會的物質空間形態、具有一定人口規模、居民大多數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聚居地。都市是一定領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產物,是一種社會化、多功能、有機的整體;是一種復雜的、動態的綜合體。都市規劃是為了都市社會的發展,對都市物質空間建設及其時間順序的安排的綜合部署,是一門綜合科學,是動態發展中的學科。西方古代,公元前5的希波丹姆模式提出了方格行的道路系統和廣場在城中心的建設原則,(米列都城是完美的體現。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著作《建筑十書》是西方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書中提出‘結實、合用、美觀’。1889年,維也納建筑師卡美洛西特出版《按照藝術原則進行都市設計》力求從美學和藝術的角度解決大都市的環境和社會問題,是一本較早的都市設計論著。近現代都市的兩大設計理論:空想社會主義的都市和“田園都市”空想社會主義的都市的改革方案有:托馬斯·摩爾在16世紀提出的“烏托邦”康帕納拉在16的著作《太陽城》傅立葉以名位“法朗吉”生產者聯合會為單位的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羅伯特·歐文在19世紀提出的建立“新協和村”她們把都市當作一種社會經濟范疇,并為適應新的生活而變化。1891年英國人霍華德提出“田園都市”理論,她的著作《明天-一條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都市應與鄉村結合”都市部分有一系列同心圓和6條放射線路構成,中心是20hm2的公園,向外依次是公建、公園、商店、學校、住宅等,對現代都市規劃學科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20世紀初,霍華德追隨者恩維、美國規劃師惠依頓提出了建立衛星城的理論,第一代是居住性的臥城,第二代是半獨立性的衛星城,二戰后,第三代多為獨立式的。1922年柯布西耶寫了《明日的都市》提出巴黎改造方案,主張減少都市建筑密度,提高人口密度,建筑向高處發展。1933年,國際現代建筑協會(CIAM)在雅典制定了《都市規劃大綱》后稱為《雅典憲章》一方面提出都市要與其周邊影響的區域作為一種整體來研究,都市規劃是為理解決居住、工作、游憩與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運營。第20次國際建筑師協會《北京憲章》:標志著吳良鏞的廣義建筑學與人居環境學說,已被全球建筑師普遍接受和推崇,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西方建筑理論占主導地位的局面。1977年12月在秘魯的利馬集會中刊登了《馬丘比丘宣言》提出了生活環境與自然環間的和諧問題。20世紀30年代美歐提出“鄰里單位”的居住區規劃理論,“鄰里單位”是居住區的基本單元。是社區規劃理論的基本。為解決都市膨脹產生的“都市病”,伊利爾·沙里寧在1934年刊登《都市-它的發展、衰敗與將來》提出有機疏散論。20世紀后期英國蓋迪斯提出了集合都市(組團都市)和區域規劃的概念。都市規劃綱要內容:1.論證都市發展經濟技術根據和發展的條件2.擬定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目的3.論證都市在區域中的戰略地位,原則擬定市域城鄉布局4.論證并原則擬定都市性質、規模、總體布局和發展方向。比例為1/2.5萬~10萬。都市總體規劃的文獻涉及規劃文本及附件,規劃闡明及基本資料收入附件。圖紙涉及都市現狀圖、市域城鄉體系規劃圖、道路交通規劃圖、各項專業規劃圖及近期建設規劃圖,比例:大都市1/10000~25000,小和市域城鄉1/5000~10000。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刊登《我們共同的將來》,全面論述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核心是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指引各國社會經濟方面的總原則。都市規劃是建設都市和管理都市的根據。國內《都市規劃法》規定,都市規劃工作分為總體規劃和具體規劃兩個階段。具體規劃分為控制性具體規劃和修建性具體規劃。編制都市規劃的原則:1.為發展生產力服務2.從實際出發,符合國情,貫徹勤儉的建國方針3.合理使用土地、節省用地4.環境建設和保護相結合5.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舉國內‘都市規劃法’是1989年12月,由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1次會議通過,這是國內都市規劃管理進程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市的標志。國內按職能分:工業都市、交通港口都市、中心都市、縣城、特殊職能都市。法定城鄉地區的常住人口稱為城鄉人口。總人口2萬如下的鄉,非農業超過人的可建鎮。都市人口構成:1,年齡構成6個構成(托兒0~3,幼兒4~6,小學7~11,中學12~16,成年17~60,老年61以上。)2.性別構成3.家庭構成4.勞動構成(基本人口、服務人口、背撫養)5.職業構成都市是指都市建設和滿足都市運轉所需的土地,涉及已建設運用土地和列入都市建設待開發運用的土地。第一種五年籌劃(1953~1957)完畢了150個都市的編制,新建39個,改擴建54個。都市各項建設用地合用坡度項目坡度項目坡度工業0.5%~2%鐵路戰場0%~0.25%居住建筑0.3%~6%對外重要功路0.4%~3%都市重要道路0.3%~6%機場用地0.5%~1%次要道路0.3%~8%綠地可大可小平原地區用地的各項分類用地類別基地承載能力(kg/cm2)地下水位埋深(m)坡度(%)洪水埋沒限度地貌現象類級一1>1.5>2.0<10在百年洪水位以上無沖溝2>1.51.5~2.010~15在百年洪水位以上有停止活動的沖溝二11.0~1.51.0~1.5<10在百年洪水位以上無沖溝21.0~1.5<1.015~20有些年份受洪水沉沒有活動不大的沖溝三1<1.0<1.0>20有些年份受洪水沉沒有活動不大的沖溝2<1.0<1.0>25洪水季節沉沒有活動的沖溝可建大型工業的地貌:地勢高,排水好,水深地下3~7米,地耐力18~20可建小型工業及民用建筑的地貌:排水不良,地下水深0.8~3m,地耐力18~20可見一般民用建筑地貌:地勢較低,地形平坦,沙土液化普遍(或坡度在5o~25o或洪水沉沒<1.5m采用措施后可用)都市功能用的涉及工業區、居住區、市中心區,從屬關系的構成宏觀調控時為市區、郊區。都市用地6大功能:工業、對外交通運送、倉庫、居住、都市公共設施、都市郊區對外交通設施涉及:鐵路、公路、水道、航空等。都市總體藝術布局的協調統一規定:1.藝術布局與使用、經濟的統一2.近期藝術面貌與遠期藝術面貌的統一3.4.5.藝術布局與施工技術條件的統一工業與居住區用地步行不超過30分鐘。規劃人均工業用地面積指標為10~25m2。具體規劃中豎向規劃措施:設計等高線法、高程箭頭法、縱斷面法不同性質的廣場:市民廣場、紀念廣場和建筑廣場、商業廣場及市場、交通集散廣場居住區規劃的規定:使用規定、衛生規定、安全規定、經濟規定、施工規定、美觀規定住宅用地指標取決于:住宅居住面積定額、住宅居住面積密度、住宅建筑密度、平均層數總體規劃階段豎向規劃內容:1.都市用地組織及都市干道網2.都市干道交叉點的控制標高和干道總坡3.都市重要控制點的控制標高4.分析地面坡向、分水嶺、匯水溝、排水走向及土方平衡初步估算豎向規劃的內容:充足運用土地、少占良田;綜合解決用地內的各項控制標高;都市道路縱坡度既配合地形又滿足交通規定;合理組市地面排水;合理、經濟的組織用地土方工程;配合地形、注意都市空間景觀機場用地排水坡度不不小于10‰,機場與都市距離10~40km,在30分鐘之內。高速公路車速一般為80~120km/h。國內將居住用地分為四類,一類最佳,為低層,四類最差。都市居住用地占都市的20%~32%,人均指標18~28m2/人,不不不小于16m2公共設施分為市級、地區級、社區級配備。1980年原國家建委《都市規劃定額指標暫行規定》、1990年建設部《都市用地分類與都市建設用地原則》、1993年《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控制指標》作為擬定指標的根據和參照。工業生產是現代都市發展的重要構成。工業布局直接關系到都市的發展規模和方向。綜合考慮工業布置與居住生活、交通運送、公共綠地關系,兼顧新居去的發展是都市用地功能組織的重要內容。按《都市用地分類和規劃建設用地原則》,都市用地劃分為10大類,46中類,73小類。R:居住用地C:公共設施用地M:工業用地W:倉儲用地T:對外交通用地S:道路廣場用地U:市政公用設施用地G:綠地P:特殊用地E“水域和其她用地都市規模以都市的市區和近郊區非農業人口總數分為四類(都市的性質不是一成不變的)
特大都市:人口100萬以上 大都市:50-100萬 中檔都市:20-50萬
小都市:6-20萬(建制鎮為人以上)居住區規劃中,住宅用地占居住區用地平衡指標的45-60%都市道路總體布局干道間距一般為600-1000米,干道網密度為2~3公里/公里機動車一條車道寬度為3.5米,快車道寬為3.75-4米主干道紅線寬度為30~45m,次干道為25~40m,支路為12~15m,(支路功能為交通性和生活性)大都市中,社區多層人均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為15-19M2/人,高層為10-12M居住區綠地最小規模居住級1.5M2/人;社區級1M居住區各級中心公共綠地最小規模居住區公園1ha,≤800m;居住社區公園0.5ha,≤小朋友游戲場分為2歲如下、3~6歲、6~12歲,建議指標為0.4~0.5M垃圾儲運場距住宅入口100~150m為宜,離居室窗戶10m以上。都市公共綠地面積近期指標4m2/人,遠期為7m公共綠地涉及市級、區級公園、小朋友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廣場綠地居住區內機動車道對外出入口間距不應不不小于150米高壓走廊寬度應不小于桿高二倍。根據煤氣壓力分類:低壓:<0.05,中壓:0.05~1.5,次高壓:1.5~3。高壓:3~8管道埋深最大深度為1.5m。規劃人均單項建設用地指標:類別名稱用地指標(m2/人)居住用地18~28(最小16)工業用地10~25(最大26)道路廣場用地8~15(最小7)綠地≥9其中:公共綠地≥7當建筑物長度超過160米,應設不不不小于4*4米的消防通道,當建筑物長度超過都市建設造價估算涉及住宅占50%、公共建筑占20%、市政工程占20%、不可預見占10%。都市中心是該都市的標志。廣場最佳觀測角度為14o。都市設計研究的基本要素:都市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環境、建筑環境、人們行為、空間視覺都市設計的原則:1.以人為本、與自然親和2.歷史的延續的原則3.個性體現原則4.視覺和協5.功能和思想藝術統一構成都市整體形象的五個重點區:邊沿、節點、途徑、區域、標志物都市設計的目的:發明一種高質量的空間環境。開辟都市副中心目的是分散都市功能,合理組織交通。規劃建設用地構造:(四項總合占都市用地總數的60%~70%)類別名稱占建設用地比例居住用地20~32工業用地15~25(特可不小于25,不的不小于30)道路廣場用地8~15綠地8~15(特可到20)都市設計的設計要點:重場合、重都市空間形體的整體性和藝術性重“混和土地運用”的多樣性重連貫性,新勞并存,漸進發展重人的尺度,發明舒服、親切宜人的環境,重空間比例易辨認性,重都市標志、信號合用性。都市建設投資占基本建設投資的15%~20%為宜,住宅占基建投資總額10%。居住區內公共活動中,應設無障礙通道,通行輪椅車的坡道寬不應不不小于2.5米,縱坡不應不小于居住區內盡端式道路長不適宜不小于120米,并應設不不不小于12*12當自然地形坡度不小于8%時,居住區地面連接形式宜采用臺地式,臺地之間應有擋土墻或護坡連接都市用水涉及生活、生產、消防用水。市政工程涉及給水、排水、電訊、電力、煤氣、供熱、防洪等。給水管與建筑物基本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不不不小于3管溝有通行、半通行和不通行三種
半通行管溝凈高1-1.8場地邊界、道路、管線的位置,要采用統一的都市坐標系及標高系統管線盡量在道路紅線以內埋設,一方面考慮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另一方面將檢修次數少的布置在機動車道下面(如給排水管)不適宜設在喬木下可燃易燃管道一般不容許在交通橋梁上跨河用地構成居住區社區組團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公共綠地(R04)7.5~185~153~6居住區用地R100100100多種管道的覆土深度規定(覆土深度:由地面至管頂或管溝頂)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標(%)
給水管冰凍線如下0.2;且≥0.6
污水管≤350如下0.3;且≥0.6
給水管≥400如下0.5;且≥0.7
煤氣管如下0.5;且≥0.8
電纜≥0.7
熱力管有溝≥0.5;無溝≥1.0熱力與排水、電力線盡量不交叉院落式組團綠地面積起止界距宅間路、組團路及社區路邊1M;距房屋墻角都市規劃要貫徹的基本原則:合理用地,節省用地;為發展生產力服務;實際出發、符合國情、勤儉建國;建設和保護相結合;物質、精神文明并舉居住區綠化率指居住區內多種綠地總和占居住區用地的比率居住區建筑密度指居住區用地內,各類建筑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面積之比率都市必須具有一定人口規模,其居住大多數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聚居地;
都市規劃法中稱指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直轄市、市、鎮有污染的項目嚴禁在居住區、文教區內選址建設現代都市的含義重要涉及人口數量、人口構造和行政區劃三個因素‘社區規劃’是在鄰里單位的理論上發展起來的國內都市建設方針是嚴格控制大都市規模,合理發展中、小都市具體規劃的設計內容有規劃地段各項建設的具體用地范疇、建筑高度和密度控制指標、工程管線綜合規劃和豎向規劃、選擇都市用地擬定道路紅線居住規模層數建筑氣候區劃Ⅰ、Ⅱ、Ⅵ、ⅦⅢ、ⅤⅣ居住區低層33~4730~4328~40多層20~2819~2718~25多、高17~2617~2617~26社區低層30~4328~4026~27多層20~2819~2618~25中高17~2415~2214~20高層10~1510~1510~15組團低層25~3523~3221~30多層16~2315~2214~20中高14~2013~1812~16高層8~118~118~11都市近期規劃的期限一般為5年在實際工作中,大中都市可以在總體規劃的基本上編制分區規劃在編制總體規劃時一方面要做到擬定都市性質都市的人口發展規模估算公式:基本人口的規劃人數/(1-(服務人口的比例+被撫養人口的比例))都市用地具有自然、社會、經濟和法律屬性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標m2/人鐵路客運站距離市中心在2-3公里以內
機場位置宜在都市的沿主導風向的兩側倉庫用地的地下水位與地面的距離不得不不小于2.5米都市主干道的車行道路的寬度一般為14-18米每米自行車道的通行能力為每小時1000-1200輛都市道路走向應平行于夏季主導風向都市綠化率覆蓋面積占用地面積至少達30%以上時,才干起到改良氣候的作用都市供熱系統供熱管道應盡量放在道路一側
東西方向時:供水管北面,回水管南面
南北方向時:供水管東面,回水管西面梯形廣場的方向性最強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屬于公共綠地居住社區道路控制指標為7-13%居住區級道路,其控制紅線寬度不適宜不不小于18米;中型客車車位控制折算系數為2.0組團綠地的設立應滿足有不少于1/3的綠地面積在原則的建筑日照陰影線范疇以外為了合理反映和合理控制都市土地的運用
必須把容積率和人口凈密度、防火原則、建筑占地面積結合起來分析研究都市規劃是合理地制定都市人口、都市用地、房屋建設發展規劃,實現都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的都市公共設施用地按使用性質分8類行政、金融商業、文娛、體育、醫療、院校科研、古跡、其她
三個級別市級、地區級、社區級居住區用地由住宅、公建、道路及公共綠地構成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有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她八類設施國內都市的設計重點是空間形體、環境規劃都市設計的原則是人為主體原則、歷史延續、個性體現、視覺和諧、使用功能與思想藝術統一都市景觀是都市形態特性對人們視覺的感受都市景觀的設計原則合用經濟、美學、時代、大眾、地方特色、生態、整體構成都市景觀的空間元素街道、廣場、建筑、綠體、山石、雕塑、水面
古代建筑史中國歷代都城規模大小的順序:隋大興城(唐長安城)>北魏洛陽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陽>明南京>漢長安中國五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 中國七大古都:以上五處加安陽、杭州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古代都市:山西平遙古城、云南麗江古城中國古典建筑中的勾闌即欄桿大木作為:柱、梁、枋、檁外柱和內柱: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分槽的形式:
柱子分為內外二圈,‘金廂斗底槽’
以內柱一列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兩區,‘單槽’
以內柱二列將平面劃分為大小不等的三區,‘雙槽’
用中柱一列將平面等分的稱‘分心槽’斗拱分外內檐斗拱、柱頭斗拱、柱間斗拱、轉角斗拱拱翹是置于坐斗口內或跳頭上的短橫木昂是斗拱中的斜置構件,起杠桿作用,有上昂、下昂,上昂僅用室內踩是翹和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數,清稱踩(宋稱鋪作)
出一跳叫三踩(宋四鋪作),出二跳叫五踩(宋五鋪作)屋架有疊梁式柱上設梁、梁上設柱和穿斗式密柱上直接承檁、柱間不設梁舉架(宋稱舉折):
舉是指屋架的高度 唐代舉高與進深之比1/6;宋代1/4-1/3;清代1/2梁(宋代稱桴)
有單步梁(抱頭梁、褡牽)、雙步梁(乳桴)、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椽桴)、七架梁(六椽桴)、順梁、扒梁、角梁(陽馬)
宋梁桴的名稱是它所承的椽數來定名的 而清代則按其上所承的檁數來命名的單體建筑在外觀上大體可分為臺基、屋身和屋頂最早見于國內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東漢明帝時洛陽白馬寺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普陀山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對象,后來又有經塔、墓塔等樓閣式塔是老式多層木架構建筑,最早、最多,是主流密檐塔底層較高,上施密檐5-15層(一般7-13層單數)一般不供登臨遙覽單層塔大都作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方、圓、六角、八角
喇嘛塔多作寺中主塔或僧人墓塔(過街塔)金剛寶座塔是在高臺上建塔5座隋唐時,寺廟對稱布置,沿中軸線排列山門、蓮池、平臺、佛閣、配殿及大殿,殿堂為全寺中心
佛塔退居背面或一側或建雙塔,在大殿或寺門之前,宋代又增戒壇
佛寺建筑布局的演變,以塔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別院或山門前、塔可有可無
明、清時,對稱中軸線,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配殿、藏經樓,塔以少見道教名山:江西龍虎山、江蘇茅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山東嶗山、陜西華山道教建筑特點:以宮觀院命名,不以寺稱;所奉神像蓄發長須,穿中式衣袍;不以塔為膜拜對象;常有洞天福地等園林布置中國四大伊斯蘭教寺:廣州懷圣寺;福建泉州清凈寺;杭州真教寺;揚州仙鶴寺尹斯蘭教禮拜寺建筑特點:不供偶像;設朝圣地麥加朝拜的龕;不用動物圖象做裝飾,而用經文、植物及幾何圖案裝飾;設有邦克樓,望月樓和浴室等南北朝時盛行以舍宅為寺浙江余姚河姆渡遺跡的建筑23*8M的采用榫峁技術的干闌式建筑,距今約6000-70西安半坡村遺跡中的建筑為木骨泥墻式,屬仰韶文化時期,距今約50中國第一四合院是陜西歧山鳳雉村遺跡,是西周建筑遺跡瓦的發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瓦的大量使用是在春秋時期國內從春秋時代就開始修筑長城,秦始皇將各國長城連接西起臨洮東至遼東漢長安城的位置與隋唐長安城(遷至東南)關系是漢長安城的位置在隋唐長安城的西北漢、南北朝(北周除外)采用‘東西堂’制按開鑿年代排列甘肅敦煌石窟353>大同云崗石窟453>洛陽龍門石窟500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由唐至清斗拱的尺度、疏密限度的變化是由大到小到密作為中國古代木架建筑明顯特點之一的斗拱是在漢代普遍使用的磚是在明朝普遍使用于民居的國內石窟從建筑功能布局來看可分為塔院型、佛殿型和僧院型唐長安大明宮的主殿是含元殿南京明孝陵與北京十三陵的總體布置型制的重要不同之處在于神道清代太和殿僅為唐代大明宮麟德殿的1/3唐代帝王陵墓采用‘因山為穴’唐代建筑的特性是斗拱大而數量少,出檐深遠,雄健有機、構造有機,氣魄宏偉,無啰嗦裝飾。唐代木構中無普陀枋。宋代開始有普拍方,它于柬額的關系是:由寬于柬額逐漸為等于柬額而后窄于柬額,至明、清時代則稱為平板方現存古建筑中大殿脊傳下用叉手而不用侏儒柱的是唐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世界上最早的一座敞肩拱橋是河北趙縣的安濟橋,隋朝600(李春)國內現存木構建筑年代最早的是山西五臺山南禪寺大殿782年唐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857年唐在臺南佛光山腰,面闊七間、進深八架椽、單檐四阿頂,是國內現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天津薊縣獨樂寺,建于唐,觀音閣及山門重建于984年遼代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北宋1052建,四出抱廈,山面朝前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宋代1102重建,殿前有魚沼飛梁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寶殿)遼代建筑北京蘆構橋聯拱石橋長265米,為金代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內柱僅留二根,減柱造、移柱造盛行,金代建筑特點山西洪洞縣廣勝寺下寺正殿是元代建筑的代表作山西芮城永樂宮,元代1264建,殿內壁畫極貴重北京元大都位于金中都的東北方,規劃設計人是劉秉忠福建泉州清凈寺,元代1341-1370重建,保持外來影響(伊斯蘭教)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清代1645重建,最大的喇嘛教寺院內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圖召,清代1696重建,漢藏混合式喇嘛廟佛光寺東大殿平面柱網為‘金廂斗底槽’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平面柱網均為金廂斗底槽并有暗層中均于梁柱間實行斜向支撐(叉柱造)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文殊殿的特點是‘減柱造’宋代的建筑的書是《營造法式》作者李誡木構造正式采用統一模數制的是宋代,以‘材’為單位清朝頒布《工程做法則例》,改宋式的以“材、挈”為模數的計算措施為以斗口為模數宮殿中采用工字殿始于宋代;唐代用于衙署宋代東京汴梁城的特點是沿街設肆,里坊制破壞宋代的磚石塔比唐代的磚塔在構造上的進步是用多邊形平面,雙層塔壁,石蹬道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國內現存最古的密檐式磚塔,北魏523山東濟南柳埠神通寺四門塔(單層塔),隋611蘇州虎丘的云巖寺塔,雙層塔壁的磚塔,五代907南京棲霞山舍利塔也是五代時的代表作山西應縣佛宮寺釋伽塔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樓閣式木塔,遼代1056(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代木建筑)北京西城妙應寺(大圣壽萬安寺)白塔(喇嘛塔),塔建在凸字形臺基上(尼泊爾人所授),全高53米,元代1271郭守敬創立登封觀星臺,是中國最早的一座天文臺,元代建筑居庸關云臺是一座過街塔,是元代建筑北京西直門外大正覺寺塔(金剛寶座塔),明1473道教祠觀:大體仍遵循老式的宮殿、壇廟體制(未形成獨立風格)
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采用‘副階周匝’的平面形式
山西芮城永樂宮--原在永樂鎮,因修黃河水庫工程,已將遷至芮城,是一組保存得較完整的元代建筑物隋代完全采用‘三朝五門’的周制五門:承天門、太極門、朱明門、兩儀門、甘露門三朝:外朝-承天門,中朝-太極殿,內朝兩儀殿唐代大明宮以太極宮為準則;外朝-含元殿,中朝宣政殿,內朝-紫宸殿唐代較少琉璃瓦,高檔殿堂亦以青棍瓦為主,墻面、構架用色以赤白兩色為主,是魏晉以來風格
唐代作風明朗強健,很少繁縟裝飾在主體建筑外加一圈圍廊的做法在《營造法式》中稱‘副階周匝’《營造法式》中規定的‘側角’是外檐柱向內傾斜;
前后檐向內傾斜柱高10/1000,兩山外檐柱向內傾斜8/1000,角柱兩個方向都傾斜北京四合院住宅特點有前院與內院隔以中門院墻,四合院由房屋恒墻包繞,對外不開敞,面向內院,無論多少進,主房、垂花門必在中軸線上頤和園全園總面積為3500公頃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堂的設計人是呂彥直古代出名哲匠
春秋—魯班 漢代—陽城延 北魏—揚銜之 隋朝--宇文愷
五代—喻皓 宋朝--李誡--《營造法式》
明朝--蒯祥 清朝--雷發達黃山、泰山、峨眉山和武夷山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其她的都可以名稱來判斷是文化還是自然遺產中國佛塔的五種重要類型
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單層塔------山東濟南神通寺四門塔(隋)
樓閣式塔----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遼) 喇嘛塔------北京妙應寺白塔(元)
金剛寶座式塔----北京大正覺寺塔(明) 長安興教寺塔、西安薦福寺塔為唐塔;宋代塔有泉州開元寺雙石塔(現存最高的石塔)
定縣開元寺料敵塔(現存最高的磚塔)
開封佑國寺塔(鐵塔-第一座砌琉璃面磚的塔)北京天寧寺塔、應縣佛宮寺塔為遼塔元代塔有永樂宮三清殿、廣勝寺大殿、登封觀星臺、妙應寺塔南京報恩寺琉璃塔-明代,現已毀,被當時譽為世界建筑七大奇跡之一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創業相關政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考試的電場與磁場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考點分析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幼兒園數學團隊協作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課程結構分析試題及答案
- 農村電商經濟發展與就業關系試題及答案
- 創業者如何應對政策變化試題及答案
- 土木工程法規及倫理試題及答案
- 倍數合數測試題及答案
- 樂理考試中的團隊學習優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湖北省高考數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電商平臺合規管理制度分析
- 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期中考試試題(1-4單元)(含答案)
-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高三下學期適應性測試數學試卷2
- 數智化轉型背景下國企財務管理體系的優化分析
- 中級會計實務《速記手冊》
- Unit 7單元話題寫作“中國傳統節日”五年級下冊譯林版三起
- 憲法與法律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2024年丟失物品索償協議書模板
- 部門級安全培訓試題及答案可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