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云南民族村的導游詞云南民族村的導游詞1
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滇池之濱,距市區8公里,占地面積1250畝,是云南省新興旅游基地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風情的窗口。這里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鳥語花香,自然人文景觀與民族風情和諧地融為一體。
云南民族村擬建25個少數民族村寨。同時還建有民族團結廣場、民族歌舞廳、風味食品城、宿營消遣區等一批集欣賞、游樂、度假、水上消遣、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綜合配套設施,能滿意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和愛好。
傣族村
傣族村寨是進入民族村的第一個村寨,占地面積27畝,三面環水。寨內綠樹、鮮花掩映著一幢幢"干欄"傣家竹樓,交織蜿蜒的紅砂石小徑通向莊重肅穆的緬寺,雄偉壯麗的白塔,精致玲瓏的風雨橋、風雨亭、水井、鐘亭等建筑充溢著傣鄉的濃郁風情。傣寨最富特色的是動態文化展示。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活潑歡快的"象腳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還有節慶期間的傣族婚禮表演、賽龍舟、丟包等民俗活動豐富多彩,異樣喧鬧。
白族村
白族村位于云南民族村以西,占地62.5畝。村內"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本主廟"以及按實物比例縮小4倍建立的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建筑,造型對仗工整、富麗堂皇,整座村寨院落鱗次櫛比,寬敞整齊。一條以經營精致工藝品的"大理街"貫穿南北,民族扎染、草編工藝、珠寶玉器、木雕石刻等琳瑯滿目,無奇不有。白族文化歷史悠久,白族民間藝術"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充溢喜慶快樂的氣氛;民俗節慶活動有喧鬧歡快的"三月街"、"繞三靈"、"迎新媳"等;白族傳統"三道茶"可渭是民族茶道文化中的一絕,其精致的配料做工,高雅的禮儀氛圍,使人有"此茶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飲幾回"的感覺。村中還有堪稱"石中之王"的大理石作坊和精致絕倫的蝴蝶標本展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白族典型的民族特點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彝族村
彝族村地處民族團結廣場以西,占地面積51余畝。村內具有導向性的三虎浮雕墻、獨具匠心的虎山,充分展示了彝族絢爛的虎文化特色。宏偉壯麗的太陽歷廣場中央屹立著高大的圖騰柱,柱上有太陽、虎、火和中國古代的八卦圖,四周環圍著黑白面對不同方向的十個月球雕塑,最外圍的十二生肖石雕形態各異、惟妙惟肖。村內有烤酒作坊、文化樓、"土掌房"建筑和茶山、斗牛場、磨秋等,全面生動地體現了彝族粗獷古樸而不乏精致新穎的民俗風貌。彝族不僅能歌善舞,而且熱忱好客。彝族"左腳舞"、"大三弦"熱忱奔放;"土司禮儀"、"攔路酒"等民俗活動情濃意深。每逢"火把節",在太陽歷廣場都要實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人們燃起篝火、點上火把、彈起大三弦、盡情高歌,氣氛異樣熱情歡快。
納西族
納西族村位于白族村以西,占地面積49.5畝。村寨入口處的納西族愛護神"三朵神"坐騎塑像和兩面以《創世紀》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墻表現出劇烈顯明的東巴文化氣息。以重彩繪畫、雕刻為主題的"三坊一照壁"、"民居樓"、"花馬坊"、"工藝樓"等主要建筑襯托出極富特色的.麗江"四方街"。納西族歷史文化悠久豐富,聞名的東巴文化象形文字堪稱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還在民間流傳運用的活的象形文字。用這種象形文字寫成的典籍叫"東巴經",是一部古代納西族的百科全書。清爽優雅、娓婉好聽的納西"洞經音樂",溶合了古代中原宮庭宴樂的旋律音韻,是當今民族音樂中不行多得的精品。
佤族寨
佤族寨內建有茅草房、牛頭廣場、神靈廣場及糧倉等。牛頭廣場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動場所,而神靈廣場表現了佤族萬物有靈,靈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觀念。佤族"木鼓舞"節拍顯明劇烈、風格粗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長發飄舞,舞姿剛健,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藏族寨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禮俗節日等都帶有顯明的高原印記。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行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自釀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飲,食物多為肉制和奶制品,且愛吃風干的牛羊肉。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有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殊寵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寶貴的禮物。
基諾族寨
步入基諾族寨,可以看到綠樹鮮花叢中點綴著嶙峋怪石,一幛幛基諾茅草屋錯落有致,仿佛走進了滇西南山巒起伏的基諾山區。基諾族寨建有基諾族大公房、民居樓、糧倉和太陽廣場。基諾族有著豐富的文化,同時能歌善舞。在表現基諾族太陽崇拜的太陽廣場上,歡快熱情的"太陽鼓舞"鼓聲雄健渾厚,舞姿輕愉快潑,是基諾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項活動。
拉祜族寨
拉祜族寨內建有拉祜族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以及葫蘆廣場。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蘆廣場形似一只碩大的平面葫蘆,中心有一組石雕葫蘆。傳聞拉祜族的祖先源于葫蘆,因此葫蘆廣場表現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觀念。拉祜族寨中,葫蘆笙悠揚宛轉、口弦聲余音繞梁,表現拉祜族勞動場面的"豐收擺舞"充溢歡騰和激情,使人難以忘懷。
布朗族寨
布朗族寨內建有民居、鬼神廣場等建筑。鬼神廣場表現了布朗族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廣場中央直立著布朗族的圖騰,同時,廣場也是布朗族祭拜神靈和表演歌舞、習俗活動的重要場所。
摩梭之家
緊依"瀘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風格古樸的四合寨樓取名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寧地區的瀘沽湖畔,人口約8萬多,至今還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習慣。這一奇妙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類學家的關注,由時給摩梭人增加了奇異,神奇的色調。在"摩梭之家"這個風光秀麗、充溢神奇色調的地方,熱忱好客的摩梭姑娘載歌載舞,向貴賓獻上酥油茶,為游客蕩起"豬槽"船,一曲情深意長的"瑪達咪",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民族團結廣場
民族團結廣場座落在翠漪洲北面,象征著云南各民族團結向上的精神,她匯合了云南各民族體育、民俗活動之精華。每天有苗、彝、藏、佤、傈傈等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動表演。亞洲象群表演是云南民族村新近開展的一項游樂項目,7頭訓練有素的大象在馴象員的指揮下表演各種驚險、滑稽節目,讓人捧腹開懷,樂不行支。
云南民族村的導游詞2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區南側,滇池池畔,是昆明旅游的熱門去處。村內有1:1建立的傣族、白族、彝族等25個少數民族的村寨,而且各有不同的民俗、工藝表演等,一日內就可以遍覽云南眾多民族的風情。
民族村中,以傣寨和彝族村最值得一看。傣寨是進入民族村的第一個村寨,里面種滿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一幢幢精致高雅的傣家竹樓點綴其間。有干欄式的民居樓、風情樓、潑水亭、佛寺、潑水廣場等典型的傣式建筑物。最引人注目的是村里的白塔——“波中塔”,它是按1:0.9的比例仿德宏州盈江的允燕塔建立的,40座小塔蜂擁著高高的主塔,還有365個風鈴聲,非常悅耳。傣寨旁邊還可以乘坐畫舫,20元/人。
彝族村最值得一看的是太陽歷廣場,廣場中間豎有一根石柱,古時的彝族人便是通過石柱的日影來觀測時辰。村里的巨“虎”則是古代彝族人的圖騰。另外有村里還有彝族特有的土掌房建筑、烤酒作坊、文化樓等。
在四月傣族的“潑水節”、七八月彝族的“火把節”等少數民族節慶時期,民俗村內也會實行喧鬧的慶典活動,不妨在此期間前往游玩,可以體驗到更生動的民族風情。
游玩時,你可選擇步行,也可在景區內租借電瓶車、雙人自行車代步,景區內還設有民族團結廣場、民族歌舞廳、風味食品區等場所,可以欣賞民俗表演、品嘗民族風味小吃,以及購買民族工藝品,在領會民族風情的同時,享受休閑時間。
每天大約13:20,在園內的滇池廣場有《高原的呼喊》大型演出(150元/人),假如有愛好前往觀看,訂票時干脆訂購套票,更加劃算。同時,在售票處的時候也要記得向售票員拿一份節目單,一些村寨的表演廣場會有定時的演出活動,在指定時間到達便可,這些表演的時間在官網也可以查看。
另外,景區正門售票處對面是云南民族博物館,這是目前全中國規模最大、展品最全的民族博物館之一,感愛好的話可以和民族村一并巡游。
云南民族村的導游詞3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條由東向西仲入滇池的狹長的半島沙灘,俗稱“海埂”。其占地面積2萬畝,有自然的游浴場和體育訓練基地,為消夏消遣度假的好地方。它與西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鄭和公園等風景名勝區隔水相望。
云南民族村集云南的彝、白、傣、苗、景頗、佤、哈尼、納西、傈僳、獨龍等25個少數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廳、民族廣場以及激光噴泉、水幕電影等旅游設施。民族村寨采納復原陳設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風情。
游客在云南民族村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風格、民族服飾、民族風俗外,還可以欣賞激光噴泉、水幕電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嘗民族風味小吃,購買民族工藝品。身著民族服飾的導游小姐為游客供應導游服務,講解各少數民族的習俗。
云南民族村作為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薈萃了云南各民族優秀的人文景點和自然景觀,是反映和展示邊疆各民族社會生活的窗口,為漂亮的春城增加了又一令人難忘的旅游景點。
云南民族村的導游詞4
各位摯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到云南民族村觀光巡游。
今日,各位來到云南,很難走遍云南的村村寨寨,所以,巡游云南民族村便能在短時間內看到云南民族風情的縮影。
云南民族村,位于距市區8千米處的滇池之濱,占地1340畝,與聞名的西山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區隔水相望。它集中展示了云南各民族自然村落式民族民居建筑,集民族風情,音樂舞蹈,宗教文化為一體,容峻山秀水,玲瓏景致為一園。自11012年2月18開村以來,云南民族村已建成開放了傣,白,納西,佤等13個民族村寨。信任村寨中每一個景點都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使你留戀忘返。
各位摯友,一進大門我們看到的這個景致叫“白象迎賓”。大象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是祥瑞的象征,白象迎賓,就是給大家一個祥瑞的祝愿。
大家看,遠處那一座被碧波綠樹包圍著的白塔。白塔是傣族村的象征,讓我們先到傣家寨巡游。人們習慣上把居住在水邊的傣族稱為水傣。把居住在山地的傣族稱為旱傣,又依據服飾把元江河谷地區的傣族稱為花腰傣。而民族村的村寨則以最具特色的水傣為主。
大家聽,傣家小卜哨,小卜冒們為大家奏起了迎賓曲。
走進寨門,請大家沿著這條紅色小路參觀傣族村。右邊是一尊金色的佛像,表明白傣族人民的佛教信仰。傣族除了信仰小乘佛教外,還信仰原始宗教。在這尊佛像的背后的一幢小型竹樓里,供奉著傣族的寨神。由此,可看出傣族宗教信仰的多元化特點。
請大家往左邊看,這便是傣家的竹樓。竹樓的形式為干欄式建筑。干欄式建筑常見于中國的南方地區,其特點是涼快防潮。請大家隨我上樓參觀。樓上右邊是臥房,中間是客廳,廳外有涼臺。傣族認為自己的靈魂和家神都在臥房里,外人來了會打攪家神,攝走靈魂。所以傣家的臥房外人是不能進入的。竹樓的客廳內置有火塘,內有三腳架。在云南的少數民族生活起居中,火塘占有很崇高的地位,從而形成了神奇的火塘文化。下了竹樓往前走,一路上經過工藝樓,風情樓,風味樓。
現在,在我們左邊的這幢有塔尖的高大竹樓就是傣族的佛寺。傣族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
進入佛殿內,大家可能發覺她與我們常見的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更具宗教色調,它把釋迦莫逆神化,而且認為三世十方都有佛,所以,大乘佛寺的佛像高大莊重,且數量多。而小乘佛教僅將其奉為始祖。因此其佛像與現實中的人相像,佛像也沒有那么多。所以大小乘佛教的佛殿格局也就不盡相同了。在修行方式上,大乘佛教主見除出家的僧尼外,還要有大批的居家教徒,在這點上,大乘佛教更居世俗化。小乘佛教要求男性信奉者必需出家,所以,云南傣族地區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廟里當一段時間的和尚,學習宗教和文化學問。
出了佛寺,我們看到路邊的這座新穎的小塔廈,這是傣家的水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活污水運輸合同協議
- 用合伙協議代替勞動合同
- 玩具代加工合作合同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國移動式穩定土廠拌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瓶車電鍍小鏡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豬苓多糖注射液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角鋼切斷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正聯鎖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智能明渠流量計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時裝帽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3屆高考寫作指導:“尋找溫暖”與“成為燈火”課件
- 2022年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招聘考試真題
- 臨時用電演示文稿
-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教學任務群設計
- JJG 646-2006移液器
- 部編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誦讀(十首)課件
- 建筑業十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申報材料
- 版式設計概述+設計原則課件
- 平面構成課件完整版本
- 招商銀行智慧營銷體系規劃方案((2022年-2023年)-2022)
- 營業線施工安全知識培訓講義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