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致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開學典禮上的講話_第1頁
【開學典禮致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開學典禮上的講話_第2頁
【開學典禮致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開學典禮上的講話_第3頁
【開學典禮致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開學典禮上的講話_第4頁
【開學典禮致辭】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開學典禮上的講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8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問道求真勤學修身校長王焰新親愛的2018級新同學們:大家上午好!20多天前,你們齊聚東湖之濱,還沒來得及放下行囊就得到了武漢煙雨的擁抱;20多天來,你們作為地大的新主人,經歷了熱情的迎新、密集的入學教育和緊張的軍訓。今天,我們在這里和你們一起檢驗軍訓的成果,一起度過別樣的中秋,一起開啟嶄新的大學生活!恭喜你們,站在了人生新的起點!歡迎你們,最年輕的地大人!地大是怎樣的一所大學?我在這里已經學習、工作、生活了30多年,至今仍在思索答案。但我相信,你們一定聽說了,源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先進文化基因在這里傳承和發揚光大,“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追求在這里實踐和彰顯,“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在這里積淀和傳承;你們一定也聽說了,一批又一批“品德高尚、基礎厚實、專業精深、知行合一”的地大人從這里走出校門,櫛風沐雨尋找祖國寶藏,果敢堅毅探究科學真理,在祖國大地寫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你們一定還聽說了,地大1960年代即成為全國重點大學,去年成為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學科長期位居全國第一,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生態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6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學進入前1‰,位居全球前30名;計算機學科在2017年11月以來的不到一年時間里,位次提升近100位。今天,地大人在建設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的新征程中開疆拓土、奮勇前行,舞臺無比廣闊、前景無限光明。同學們,感謝你們選擇地大!從今天起,你們將在這里,和我們一起建設這所偉大的學校,讓她從卓越走向卓越!你們當中,00后超過了百分之七十,最小的詹夢格同學還只有14歲。今天的你們,不再需要像我們生活在1980年代的年輕人一樣,在擁擠不堪的綠皮火車里站很長時間甚至站著睡覺才能從家鄉來地大上學;不再需要像生活在1960年代的年輕人一樣,時常經歷饑餓的痛苦;更不再需要像生活在1940年代的年輕人一樣,時刻感受戰爭的恐懼和殘酷……但是,我想提醒你們,在今天的世界上,依然有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國家,依然有深陷戰爭、動蕩不安的民族!你們能有這份幸運,是因為你們生在了偉大的中國,趕上了最好的時代!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國家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渴望創新和人才!祖國的明天會怎樣,答案就在你們身上!你們是選擇與時代共奮進,還是淹沒在時代洪流之中?這取決于你們能否在日新月異的地大尋初心、求真知、習本領,如何在四年的大學時光中筑夢、追夢、圓夢。借此機會,我送給你們四句話:1.希望你們樹立問道之志向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理想。回望歷史,25歲的毛澤東在問“道”的路上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疑問,29歲的李大釗在問“道”的路上作出了“社會主義旗幟一定插遍全球”的預言,29歲的周恩來在問“道”的路上帶領革命戰士打響了武裝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如果說先輩們曾經問的“道”,是如何讓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那么,你們今天問的“道”,就是在成長的路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爭做讓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基石人物。在66年的地大發展歲月中,地大人矢志報國,在高山大海上抒寫豪情壯志,在日月星辰下反躬自省,在艱難困苦中玉汝于成。前不久英年早逝的李德威教授,在重癥監護室寫下“開發固熱能,中國能崛起”的遺愿,這張遺言條將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彰顯了地大人志存高遠、矢志報國的大道之行。今天,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你們施展才華、實現理想,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希望你們堅定信仰,傳承地大人為公之精神、問道之志向,用青春理想彰顯生命價值。2.希望你們弘揚求真之精神青年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黃金時間。22歲的牛頓和28歲的萊布尼茨在求“真”的路上發明了微積分,26歲的愛因斯坦在求“真”的路上提出了相對論,29歲的愛迪生在求“真”的路上發明留聲機……你們,和他們當時的年齡相比,相差的也許正是本科和研究生學習的幾年。當前,學生的研究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研究型大學的一項重要指標,全球科技創新進入了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探索未知、研究創新迎來了最好的時機。剛剛獲得“全國最美教師”稱號的殷鴻福教授在央視頒獎典禮上說出了“問道爭朝夕,治學忌功利”的人生格言,他始終以科學求真為理想,將“金釘子”定址中國,創建了中國地球生物學學科體系,推動了中國地質學科發展。殷老師的學生,你們的學長、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王奉宇的實踐證明,青年要敢于探索未知,立志拓展知識的邊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進步。希望你們繼承地大人科學求真的精神,盡快從高中應試教育的習慣中轉換過來,學會主動學習和探究,在不斷追求學術卓越的科學道路上奮勇前進。3.希望你們養成勤學之習慣問道求真,靠的是真才實學,靠的是實事求是。在大學,你們將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更多選擇的機會,只有那些抱定宗旨,一心向學的同學才能收獲滿滿。在專業領域,希望你們盡早地學習國際研究的熱點、前沿的理論,觸碰尚未解決的難題,在系統、扎實、全面地掌握專業所需各類知識、技能的基礎上,要多讀些專業以外的書籍,要跨學科輔修一門其他專業,積極拓展視野和格局。希望時刻陪伴你們的,是書籍而不是手機,是海量閱讀、深度研修而不是快速瀏覽、淺嘗輒止,唯如此,你們才能不斷增加生命認知的廣度和深度。要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自青年時代起,他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他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思想家蒙田說過:“初學者的無知在于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于學后”。學無涯而問不止,問無休而學有成。只有在求學的路上勤于思考、大膽質疑、小心求證,才能獲得真知!要記住: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類的科技創新史無數次地證明:質疑是開啟科學進步之門的不二“秘鑰”。今年3月,我校1953級校友張彌曼榮獲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張院士對泥盆紀總鰭魚類、肺魚和陸生脊椎動物間關系研究的結果,對傳統看法提出了疑問,其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觀點。希望你們在課堂學習中抬起頭來、舉起手來、提出問題來,多問幾個為什么?地大鼓勵學生問倒老師!“行百里者半九十”,求學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古往今來之立德立言立行者,皆需抱守寂寞、享受孤獨,皆需甘受清苦、持之以恒。所有優秀,背后都有苦行僧般的自律。希望你們學會享受孤獨,在求學路上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夯實基礎,上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份作業,組織好、完成好每一次研討,掌握每一個知識點。4.希望你們修煉高貴之品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決定人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雖然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厚度和高度。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我叮囑你們的學長們:“人的高貴,與金錢、地位、權力無關,而是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修養與氣質,是學貫中西、不斷超越自我的眼界與格局,是心懷蒼生的理想和抱負,是求真求善的理性和品格,是胸有正義的氣節和風骨,是笑對世俗的淡定和從容。”今天,我把這句話也送給你們,與大家共勉。翻開地大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當年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回國推動新中國地質事業發展的池際尚先生,還是我剛才提到的殷鴻福院士、張彌曼院士、李德威教授,還是為百姓找水獻身的張國旗、割肝救母的錢瑞,還是一個又一個扎根西部和基層的地大青年……可以說,一部地大史,處處閃耀著高尚靈魂和偉大理想的光芒。希望你們在這光芒的照耀下,不僅學到真知,更學會錘煉自己的品行,塑造高貴的靈魂,做一個用光和熱溫暖世界的人。希望你們繼承地大人對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之心,對科學和真理的那份敬畏之心,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的那份敬畏之心,三省吾身、常思己過,從積極要求上進、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和學生社團,主動關愛同學、互相尊重、學會謙讓,節水、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