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注釋: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程_第1頁
課文注釋: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程_第2頁
課文注釋: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程_第3頁
課文注釋: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課文注釋:中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歷程1956年,在黨中央“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指引下,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制定了我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8月,成立了由華羅庚教授為主任的科學院計算所籌建委員會,并組織了計算機設計、程序設計和計算機方法專業訓練班,并首次派出一批科技人員赴蘇聯實習和考察。同年,我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和我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完成。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模擬式電子計算機。1958年,6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所與北京有線電廠共同研制成我國第一臺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字長31位,內存容量為1024字節。9月,數字指揮儀901樣機問世,是中國第一臺電子管專用數字計算機。1959年,10月,我國研制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內存容量為2048字節,字長39位,運算速度為每秒1萬次。我國早期計算機的研制主要是軍事需要,為我國尖端武器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60年,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制成功,字長32位,內存容量為1024字節,有加減乘除等16條指令,主要用于彈道計算。1961年,由南京大學徐家福、北京大學楊芙清等人撰寫的《程序設計》一書問世,這是一本我國早期有代表性的計算機高級語言通用教材。1963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推出中國第一臺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機,代號為109機,這標志中國電子計算機技術進入第二代。1964年,我國研制的441B全晶體管計算機研制成功,字長40位。1965年,中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DJS-Ⅱ”型的操作系統編制完成。1967年10月,新型晶體管大型通用數字計算機在北京誕生。1970年,最新型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制成功,是中國第一臺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準匯編語言的計算機。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在上海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研制成功。1973年年初,由北京大學、北京有線電廠和燃化部等有關單位共同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字長48位,存儲容量13KB。1976年,臺灣發明了第一代倉頡輸入法。1977年4月,我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制成功。同年,“銀河”巨型計算機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投入研制工作。1979年10月,王選教授用我國第一臺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1982年,我國將計算機發展重點轉到微型機上,在積極引進先進技術、進口成套件或關鍵件組裝的同時,積極開展國產化工作。在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高性能計算機一直代表國家的計算機發展水平。1983年12月,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銀河I號”巨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1993年,中國第一臺10億次巨型計算機“銀河Ⅱ”型通過鑒定,被評為1992年中國十大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隨后,“銀河Ⅲ”并行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同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曙光1000大型機通過鑒定,其峰值可達每秒25億次。分別于1996年和1997年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和2000年,曙光2000的不同型號通過國家鑒定。獲2000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02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22年,曙光3000通過國家鑒定。2022年11月20日,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制的新一代“銀河”高性能實時仿真計算機系統在長沙通過技術鑒定。2022年初,曙光推出了面向網格達到3萬億次運算能力的高性能計算機曙光4000L。2022年,曙光萬億次超級計算機落戶中石油、聯想5萬億次“深騰6800”落戶中科院、曙光10萬億次超級計算機落戶上海超級計算中心。2022年,中國有更多的大學和企業研發出超級計算機。中國在高性能計算機方面的成就,改寫了國際高性能計算機市場的游戲規則,使得國外公司紛紛調整戰略。2022年全球高性能計算機500強排行榜發布時,中國在榜上僅擁有3席,且均為進口產品。然而,到了2022年11月,中國擁有的高性能計算機中,有4套由中國自主研發的計算機性能都進入了500強行列。其中,進入世界前10名的TC4000A并不是人們通常見到的臺式電腦或者筆記本電腦,它是一個占地約1/4足球場大小的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