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政治制度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政治制度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政治制度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政治制度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2-2023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政治制度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課件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歷史內容索引基礎落實·必備知識全過關重難探究·能力素養全提升課標要求1.了解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分析古代西方出現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及特點2.了解中古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和議會君主制、等級君主制的出現,認識西歐封建君主制形成的原因和意義3.以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共和制和法國共和制為例,探究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基礎落實·必備知識全過關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1)內容①

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②議事會議員從公民中

產生,主要負責為公民大會準備決議草案,并參與國家日常管理。

③大部分官員由抽簽產生,大多一年一任,隨時可以被罷免和審判。

是主要司法機關。

(2)實質:建立在奴隸制度之上的民主。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公民大會抽簽公民法庭2.斯巴達:寡頭政治(1)公民大會名義上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但王位世襲,

壟斷了軍事統帥權。

(2)

議員終身任職。

(3)

擁有主持公民大會、審判國王等重要權力。

3.羅馬共和國:貴族寡頭政治(1)

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主要職責是擔任軍事統帥,主持公民大會和元老院,并執行相關決議。

(2)

由卸任高級官員組成,終身任職,負責向官員提出建議。

(3)

有權立法、宣戰、媾和與審判,是羅馬國家最高權力機關。(4)政體特征:羅馬共和國政體具有濃厚的

特征。

國王長老會監察官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貴族寡頭4.羅馬帝國:君主獨裁統治(1)公元前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

,形成君主政治。

(2)皇帝權力及其特征:

(元首)掌控羅馬國家的權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軍隊聽命于皇帝,是實行獨裁統治的重要工具。

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工具

5.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公民都是少數;婦女、外邦人和奴隸不僅沒有資格參與政治,還受到剝削和多種壓迫。元首制皇帝旁欄邊角

練一練閱讀教材第一子目“史料閱讀”,說明雅典、斯巴達和羅馬共和國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提示

相同點: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官員多為選舉產生,都體現了一定的民主性,本質上都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不同點:雅典公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體現了民主性,斯巴達和羅馬共和國都具有濃厚的貴族寡頭政治色彩。結論要語

辨一辨(1)在古雅典公民內部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權參政議政,最能體現這一原則的是抽簽選舉,即國家公職人員的選舉用抽簽方式決定。(

)(2)寡頭政治是一種政制形式,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權力有效地掌握在一小撮特權階級手上。(

)(3)無論是希臘城邦,還是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政治制度都有局限性。(

)(4)羅馬共和國時期,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可以有效發揮作用。(

)√√√×提示

公民大會的權力受到高級官員和元老院的制約。

二、中古西歐的封建制度1.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

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日耳曼人君主把征服的地區分封給兒子和隨從,形成以封君、封臣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2.特征(1)封君、封臣制,貴族長期割據。(2)世俗王權和

的權力長期并立,既勾結又沖突。

領主分封制

日耳曼人基督教會3.概況(1)法國:等級君主制①確立: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與教皇對抗,召開了由教士、貴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組成的

,標志著法國進入等級君主制階段。

②作用:國王與貴族、教會、市民通過三級會議相互合作,有利于進一步

(2)英國:議會君主制

確立“王在法下”的原則①確立:13世紀初,英王約翰被迫簽署限制王權的《大憲章》;13世紀中后期,英國多次召開議會,議會權力

;14世紀議會逐漸分為上下兩院,各自議事,并取得批準征稅、進行立法等重要權力。

②特點:國王通過

尋求政策支持,議會以向國王

的形式要求國王改善統治。

三級會議強化王權逐漸加強議會請愿旁欄邊角

練一練閱讀教材第二子目“學思之窗”,說明《大憲章》對王權的限制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簽署《大憲章》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體現:限制國王的軍事權、司法權和隨意征稅的權力。目的:限制王權,維護封建貴族利益。歷史概念

判一判

陳述判斷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大封建主,大封建主依此模式分封下屬,分封者保護受封者,受封者效忠分封者

國王借助等級代表會議實施統治的一種政權形式,貴族和市民階層共同參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權力

封君封臣制等級君主制三、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產生與發展1.概況(1)確立:16—18世紀,近代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確立了西方資本主義

(2)代表: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和法國的共和制最為典型。

政治制度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基礎:17世紀的英國

,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2)確立標志: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完善:18世紀,英國逐漸形成

;國王的權力限于任命議會多數派領袖出任首相,并批準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內閣實際掌握

內閣領袖由議會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君主的權力受到憲法的制約

資產階級革命內閣制度政府權力3.美國(聯邦)共和制的確立(1)背景:1775年,在北美的13個英國殖民地發起

。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建立。

(2)確立: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共和國。

聯邦制是國家結構,共和制是政體形式(3)主要內容①聯邦政府對外代表國家主權,擁有憲法明確規定的權力,各州擁有一定的

②聯邦政府實行三權分立:

掌握行政權,兼任陸海軍總司令;

擁有立法權和批準稅收的權力;司法權屬于

和國會規定設立的下級法院。

獨立戰爭自治權總統國會最高法院4.法國(議會)共和制的確立(1)1792年法國首次建立共和國,但共和制度并不穩固;1870年建立

,1875年通過新憲法。

(2)憲法規定:法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由兩院行使;總統任期七年,經

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

5.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評價(1)適應了

的需要,部分實現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理想。(2)歷史局限:英國婦女長期沒有

,美國憲法一度承認了黑人奴隸制的合法地位。

(3)發展:經過19—20世紀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第三共和國立法權參議院資本主義發展選舉權旁欄邊角

練一練觀察教材第三子目“美國費城州議會大廈東會議廳”圖片,指出1787年在此地誕生了什么重要文獻?它有什么缺陷?提示

1787年憲法。缺陷:這部憲法保留了奴隸制度,留下種族歧視的烙印。

結論要語

辨一辨(1)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過程是國王與議會、封建貴族與資產階級不斷斗爭、不斷妥協的過程,英國政治勢力的相互妥協有利于英國政局的穩定,為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有利環境。(

)(2)美國1787年憲法首次在一個大國中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并保持了政治的長期穩定,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3)法國共和制確立的過程充滿了腥風血雨,各種政治勢力的斗爭充滿了暴力,給法國帶來了長期的動蕩。(

)(4)近代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確立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以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聯邦制和法國的共和制最為典型。(

)√√√×提示

美國的聯邦制是國家結構,共和制才是政體。

重難探究·能力素養全提升主題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問題探究]視角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材料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其權利通過公民直接參與和管理城邦事務的方式來實現。公民大會每月召開數次,凡成年的男性公民都有權參加,公民對城邦大事的議案自由發言或展開激烈的辯論,最后采取投票或舉手的方式,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決議……在雅典,公民沒有拋棄公務照管私務的自由,相反他必須奮不顧身地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只要將近現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做比較,不難發現雅典公民大會和五百人議事會實際上是近代以來在各國出現的眾議院和參議院的胚芽,眾議院和參議院是西方民主國家在分權制約思想下設立的國家組織,從其源流上考察,與雅典民主政治一脈相承。

——摘編自蔣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對西方民主的影響》思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

提示

特點:實行直接民主;設有專門的機構保證民主的實施;民主方式較為簡樸;民主制度有法律做保障;民主對象的范圍比較狹窄;注重城邦利益。視角2羅馬帝國國家治理的特點材料

從公元前1世紀建立,到公元4世紀末分裂,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設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島之外的地區。羅馬民族在政治上處于主導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臘人除外)被稱為“蠻族”。什么是羅馬民族呢,那就是羅馬人和意大利人,他們在語言、經濟和文化上關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國天下的核心力量。據估計,整個帝國人口有五千多萬。行省擁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權。不斷成熟的羅馬法通行于帝國全境,但整個帝國的羅馬化程度很淺,羅馬人使用的拉丁語,在帝國東部只在政府機關和城市中通行,廣大農村則仍是各自語言的世界。——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提示

特點:建立起疆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國家;對境內民族區別對待;完善并施行統一法律(羅馬法);對被征服地區實行行省管理制度。思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羅馬帝國在國家治理上的特點。

[方法突破]1.古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發展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1)主權在民: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參與權、知情權、發言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權利以及各機構內部實行集體負責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雅典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等。(2)法律至上:雅典實行嚴格的法治,提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神圣不可侵犯。(3)輪流執政:五百人議事會、陪審法庭經抽簽選舉產生;十將軍委員會由民主選舉產生,都有一定任期。(4)權力制約:體現在公民對官吏的監督和制約,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審法庭等。(5)公民意識:關心雅典、參與政治,城邦為上、政治為本是雅典人的共識。[應用體驗]【例1】(2021·湖北模擬)古希臘神話描述的一個情景:特洛伊國王由于思念多年前被赫拉克勒斯搶走的姐姐而萌發了遠征希臘、奪回姐姐的念頭,但他必須召集貴族會議進行商議,特別是召開全體公民大會討論并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同意之后,才能夠行動。這從側面反映出古希臘(

)A.平民的政治權利得到法律認可B.制度創新有利于維護公民權利C.城邦對外殖民擴張爭奪的激烈D.公民具有較為強烈的民主意識答案

D解析

由材料可知,特洛伊國王做決定要通過貴族會議商議及公民大會的討論,這從側面反映了古希臘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具有較強的民主意識,故D項正確;材料未提及平民的政治權利,排除A項;材料中的貴族會議、公民大會不能說是特洛伊國王的制度創新,B項錯誤;材料并非強調各城邦的爭戰,C項錯誤。考題點睛

針對訓練1.(2021·廣東卷)公元前5世紀中期,敘拉古城邦推行橄欖葉放逐法,投票時使用橄欖葉,投票數沒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頻繁使用。許多公民因擔心被流放而拒絕參與國家管理,由此引發政局混亂。這主要反映了(

)A.公正性缺失導致城邦瓦解B.內部矛盾擴大了社會階層的對立C.權力的濫用影響國家穩定D.輪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答案

C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可知,在橄欖葉放逐法下,投票數沒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頻繁使用,這是權力濫用的表現。敘拉古城邦的公民由于擔心被流放而拒絕參與國家管理,說明權力的濫用影響國家穩定,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權力的濫用而非公正性的缺失,排除A項;橄欖葉放逐法下出現的是權力濫用,并沒有體現出內部矛盾的擴大,排除B項;輪番而治有利于提高平民的政治地位,D項說法錯誤,排除。2.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包括選舉任免的官員在內,所有官職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擔任同一官職。其目的是(

)A.防止出現個人專權 B.體現公民平等原則C.激發公民競爭意識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答案

A解析

根據材料“包括選舉任免的官員在內,所有官職均非一人充任,而是以多人,通常是10人擔任同一官職”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雅典通過多人擔任同一官職來防止絕對權力的出現,故其目的是防止出現個人專權,故A項正確。3.公元前1世紀前后,羅馬人不再只滿足像希臘人那樣大規模地建造公路、橋梁、劇場等公共設施,而在建造雄偉壯麗的凱旋門、記功柱和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廣場、神廟上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和財富。這一變化主要反映了羅馬(

)A.政治制度變化

B.萬民法的形成C.宗教色彩濃厚

D.理性主義興起答案

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在公元前1世紀前后,羅馬人從修建公共設施轉向修建更能體現對外擴張和個人色彩的建筑,這體現了羅馬共和制向帝制的轉變,所以A項正確;萬民法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反映“宗教色彩濃厚”,所以C項錯誤;“理性主義興起”與材料不符,所以D項錯誤。主題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主要類型及特點[問題探究]視角1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材料

現代民主不是從古典民主發展出來的,它的源頭在中古時期。“光榮革命”后議會成為權力的中心,但民主制度并沒有到來。“光榮革命”解決了一個人統治國家的問題,但創造的是“少數人的統治”,即幾十個大貴族通過議會來進行統治,這個制度在英國歷史上叫“舊制度”。從1832年到1928年,英國進行了五次議會改革,最終實現了不分性別、不分財富、不分職業、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的平等選舉權,現代民主制度也在英國最終確立。——摘編自錢乘旦《西方“民主”的歷史與現實》思考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舊制度”的基本內涵。

提示

基本內涵:“光榮革命”后逐漸確立的君主立憲制,它依舊是“少數人的統治”,即幾十個大貴族通過議會來進行統治。視角2美國的聯邦共和制材料

是否確立和實行憲政,是區別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政治尺度。所謂憲政指的是政府的權力受到憲法的制約,只能依據憲法的條款來進行統治。它意味著一種有限政府,即政府只能擁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權力并只能為了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現代意義上的憲政體制的國家。美國人在繼承前人的政治思想和英國的政治體制的基礎之上,提出了獨具特色的憲政思想,建立起全新的憲政體制……有學者把聯邦與各州之間的分權稱為“縱向分權”或“垂直分權”,以區別于政府內部立法、行政與司法部門之間的“橫向分權”或“水平分權”。——摘編自錢乘旦主編《世界現代化歷程·北美卷》思考

根據材料歸納美國憲政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具體說明。提示

特點:既有“縱向分權”又有“橫向分權”,且兩者結合。說明:“縱向分權”體現在聯邦制上,“橫向分權”體現在總統制和國會兩院制上。[方法突破]1.西方代議制的形成2.全面認識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美國總統共和制的異同

項目比較項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總統共和制不同點國家元首稱謂國王總統國家元首任期終身制四年一屆,連任一般不超過兩屆國家元首的地位“統而不治”的虛君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政府首腦首相總統政府產生方式議會產生總統任命,國會通過政府與議會的關系以首相為首的內閣是由議會中取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建,并對議會負責以總統為首的政府與國會(參眾兩院)是制約與平衡的關系相同點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其核心特征是代議制民主;都是資產階級革命(或斗爭)的產物[應用體驗]【例2】(2021·湖南卷)1925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官法》,完全賦予最高法院對上訴案件的自由裁量權,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據其主觀判斷來審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積極干預政府的公共政策。據此可知,美國(

)A.國會地位在這一時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權分立體制進行了一次內部調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權壓制政府D.分權與制衡機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答案

B解析

美國國會通過立法調整了最高法院的職權,使得最高法院能夠積極干預政府的公共政策,強化了對政府的制衡,說明三權分立體制進行了一次內部調整,故選B項。國會和最高法院的地位平等,排除A項;最高法院與政府地位平等,并不能壓制政府,排除C項;對最高法院職權的調整并不是對分權與制衡機制的破壞,排除D項。考題點睛

針對訓練1.英國在政治上一方面樂于遵循、服從某些古板陳舊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法和規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徑,自成體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設中造就自己的風格特點。這一特點在政治制度上表現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