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醫學小兒驚厥_第1頁
急救醫學小兒驚厥_第2頁
急救醫學小兒驚厥_第3頁
急救醫學小兒驚厥_第4頁
急救醫學小兒驚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兒驚厥病例

患兒,男,1歲,昨晚開始鼻塞、流涕、輕咳,今早發現其發熱,自測體溫38。C

,即來就診,候診探熱時患兒突然出現四肢抽搐、牙關緊閉、雙目上視、面唇發紺,呼之不應,經急救處理約2分鐘后蘇醒,體溫39.8。C,舌紅苔薄黃,脈浮數,咽紅(++),雙扁桃體Ⅰ°心肺聽診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神經反射未引出,腦膜刺激征陰性。概述1.定義:驚厥是大腦皮層運動神經元異常放電所致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暫時的不隨意的抽動,多數伴有意識障礙。2.發病年齡:5歲以下多見。3.范圍:中醫稱驚風,宋以前與癇證并稱驚癇.概述

兒科四大要證之一.《幼科釋迷》:“小兒之病,最重惟驚”《東醫寶鑒》:“小兒之候最危者,無越驚風之證,吉兇反常,變生瞬息”。4.

發病特點:四證八候概述

四證:痰證:痰涎壅盛、喉中痰鳴、神志不清。熱證:高熱目赤、唇頰焮紅、煩渴飲冷、便秘溲赤。風證:牙關緊閉、二目竄視、四肢抽搐、項背強直角弓反張。驚證:昏瞻驚叫、恐懼不安。概述

八候:搐、搦、掣、顫、反、引、竄、視《古今醫鑒》:“夫小兒有熱,熱盛生痰,痰盛生驚,驚盛發搐,搐盛則牙關緊閉而八候生焉,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搐者兩手伸縮,搦者十指開合,掣者勢如相撲,顫者頭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后,引者臂若開弓,竄者目直似怒,視者露睛不活,是謂八候。”概述

5.預后:隨驚隨醒者易療,驚而不醒者難治。《幼科發揮》:“驚久成癇”,“搐后成癱瘓”,“驚風后喑不能言”6.分類:急驚風:起病急暴、實象畢具,病位在心肝慢驚風:病勢緩慢、

虛象明顯,病位在脾腎肝,出現陽氣衰敗,純陰無陽者為慢脾風。中醫病因病機痰熱壅閉,風火相煽病因病機示意圖風邪郁而化熱熱擾肝經高熱抽搐

昏迷風溫春溫暑溫化熱化火邪入營血內陷厥陰引動肝風濕熱疫毒內陷心肝下趨大腸(痢下赤白)暴受驚恐神明受擾(驚惕不安)痰動風生熱風痰氣機逆亂化熱化火溫邪病因和發病機制一、有熱驚厥:感染性1.顱內感染:細菌:化腦,流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病毒:病毒性腦炎、腦膜炎,乙型腦炎;寄生蟲:腦型肺吸蟲,腦囊蟲;原蟲:腦型瘧疾。支原體、衣原體真菌:隱球菌性腦膜炎:80%患兒免疫功能低下腦脊液墨汁染色見到厚莢膜的發亮圓形菌。2.顱外感染:1)高熱驚厥2)中毒性腦病:重癥肺炎、中毒性菌痢、敗血癥、腸傷寒等3)破傷風二、無熱驚厥:非感染性1.顱內疾病:癲癇、顱腦損傷、腦積水、腦腫瘤等。2.顱外疾病:水電解質紊亂(低血鈣、低血糖、低血鎂、高血鈉、低血鈉);維生素B6依賴癥;遺傳代謝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癥、肝豆狀核變性;高血壓腦病、心律紊亂;藥物及農藥中毒。發病機理:1.嬰幼兒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化不全,神經元的樹突發育不全,軸突髓鞘未完全形成,神經興奮易于泛化。2.血腦屏障功能較差。

臨床表現典型表現:突然起病,意識喪失雙手握拳,眼球固定,口吐白沫,牙關緊閉,抽動不已。嚴重者可有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呼吸不整,口唇青紫,二便失禁。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或更長。

驚厥持續狀態:驚厥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復者,稱驚厥持續狀態。持續抽搐20~30分鐘以上時可致腦損傷。高熱驚厥(熱性驚厥)

初次發作在1個月至6歲之間,在“上感”或其它傳染病的初期,當體溫在38℃以上時突然出現驚厥,排除顱內感染和其它導致驚厥的器質性或代謝性異常后,就可診斷為高熱驚厥。

發病因素:年齡因素——高熱驚厥的內在基礎發熱和感染因素——條件遺傳因素:驚厥閾值——傾向患病率:4~10%復發率:33%臨床分型:按發作特點和預后分為兩類單純性高熱驚厥:1.常見于6個月至4歲小兒;2.大多發生于急驟高熱開始后12小時內;3.發作為全身性,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極少超過l0分鐘,同一疾病過程中驚厥極少發生2次以上;3.發作前后無神經系統異常;4.熱退1周后腦電圖正常,預后良好。復雜性高熱驚厥:1.發作年齡不定,可在6個月前或6歲以后;2.數次發作后低熱也可致驚厥;3.發作呈局部性,持續15分鐘以上,24小時內有重復發作;4.熱性驚厥反復5次以上;5.發作后有暫時性麻痹等神經異常;6.熱退1周后腦電圖有異常波形;7.預后較差,轉變為癲癇的可能性為15~30%。顱內感染:

1.驚厥發生前后,除體溫急驟升高外,多伴有意識障礙,且常出現嘔吐、煩躁、譫妄。2.驚厥發作反復多次,每次發作持續時間長,甚至呈驚厥持續狀態。3.體查有神經系統陽性體征。4.腦脊液檢查有壓力、細胞、蛋白增高等。

中毒性腦病:

除驚厥外,有重癥肺炎、中毒性菌痢或腸傷寒等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腦脊液檢查壓力增高,蛋白可有輕度增高,細胞總數一般不增高。診斷與鑒別診斷一、詳細詢問病史:年齡、季節、其他病史

1.年齡:

新生兒驚厥首先考慮顱內損傷包括產傷、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代謝紊亂(低血糖等)。

嬰幼兒以高熱驚厥、低鈣血癥、中毒性腦病顱內感染多見。

學齡前及學齡兒童以顱內感染、中毒性腦病、癲癇、腦寄生蟲病、高血壓腦病等多見。

2.季節:冬春季以流腦、手足搐搦癥、高熱驚厥多見,夏秋季以病毒性腦炎、中毒性菌痢多見。

3.其他病史:家族癲癇史、圍產期病史、生長發育史、外傷史等.二、全面體格檢查三、實驗室及其他檢查1.一般檢查: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胸部X線檢查。2.選擇培養標本:如疑敗血癥作血培養,疑中毒痢作大便培養。3.懷疑顱內病變:選擇腦脊液,眼底檢查,頭顱CT或MR,腦電圖等檢查。一般檢查

顱外感染

感染性

腦脊液

顱內感染驚厥顱內疾病頭顱CT或MR

非感染性顱外疾病腦電圖鑒別診斷:(一)假性發作:癔病性發作(二)暈厥(三)屏氣發作(四)抽動穢語綜合征西醫治療1.一般處理:

平臥頭側位,解開衣領,吸氧保持氣道通暢,及時吸出喉部分泌物以防吞入窒息避免過多剌激開放靜脈通道:靜滴維生素6100mg2.抗驚厥:可選用以下藥物:(1)安定:每次0.3—0.5mg/kg,靜脈緩慢注射,必要時15分鐘后可重復。最大量一次不超過10mg。(2)魯米那:每次5—10mg/kg,必要時12小時后給維持量3—4mg/kg,肌注。(3)10%水合氯醛:每次0.4—0.5ml/kg,加1-2倍生理鹽水保留灌腸或鼻飼,最大量一次不能超過1g。3.退熱:冰敷、酒精擦浴,安乃近滴鼻,復方氨基比林肌注,來比林肌注或靜脈注射,小兒退熱栓塞肛。4.脫水:對有腦水腫或驚厥持續狀態者用20%甘露醇,每次0.5—1.0g/kg快速滴注,4-8小時可重復,可與速尿0.5~1mg/kg/次靜脈注射交替使用。

5.糾正呼吸衰竭:

有呼吸衰竭者應用呼吸興奮劑如可拉明、洛貝林等肌注或靜注,必要時予機械通氣。6.病因治療或原發病治療7.預防抽搐再發:魯米那:每日3—5mg/kg,分2次口服或肌注。驚厥持續狀態的處理:

立即止痙、脫水,并控制高熱,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膚色、脈搏、瞳孔大小和尿量。無嚴重體液丟失者,按每日60~80ml/kg補充液體,保持輕度脫水狀態,以利控制腦水腫。

治療一、中醫治療治療原則清熱豁痰,鎮驚熄風1.風熱致驚:證候特點:外感風熱證+抽搐昏迷(一過性)治法:疏風清熱,熄風鎮驚方藥:銀翹散加減加減:抽痙加鉤藤、僵蠶、羚羊角;熱甚加生石膏;咽紅,乳蛾腫大加玄參、板藍根;咳劇加杏仁、浙貝母;便秘加大黃。2.溫邪內閉證候特點:原有溫熱疾病+四證八候治法:平肝熄風,清心開竅方藥:羚角鉤藤湯合紫雪丹加減加減:嘔吐甚加竹茹、柿蒂降逆止嘔;神昏不醒、痰涎壅盛者加天竹黃、膽南星、郁金、石菖蒲以化痰開竅。3.氣營兩燔證候特點:高熱抽搐昏迷,頸項強直,劇烈頭痛,狂躁不安,皮膚發疹發斑;或見深度昏迷,壯熱無汗,呼吸不利,喉間痰鳴,二便俱閉,舌紅,苔黃膩,脈數。治法

清氣涼營,熄風開竅方藥:清瘟敗毒飲加減加減:抽風不已加羚羊角、鉤藤、石決明。4.濕熱疫毒證候特點:四證八候+腸胃濕熱證治法:解毒清腸,熄風開竅方藥:黃連解毒湯合白頭翁湯加減若邪盛正虛,正不勝邪,出現內閉外脫,見面色蒼白、呼吸淺促、四肢厥冷、脈微細,改用參附龍牡救逆湯。5.暴受驚恐證候特點:發病較急,暴受驚恐后突然抽搐、神志不清、驚跳驚叫、四肢厥冷,苔薄白,脈亂不齊治法:鎮驚安神方藥:琥珀抱龍丸加減:風痰入絡加茯苓、石菖蒲、遠志、龍齒;抽搐頻者加全蝎、地龍、天麻熄風解痙。其他治療1.中藥傳統制劑

1)紫雪散(丹):3歲以下每次0.3~0.5g,3歲以上每次1~1.5g,每日1—3次。

2)安宮牛黃丸:3歲以下每次1/6~1/3丸3歲以上每次1/2—1丸,每日1—2次,用于昏迷狂躁高熱抽搐者。

3)至寶丹:3歲以下每次1/6—1/3丸,3歲以上每次1/2—1丸,每日1—2次。其他治療2.中藥新劑型1)清開靈注射液

嬰幼兒少用;3~7歲,10~15ml/日;7~12歲,20ml/日;>12歲,40ml/日,加入5%GS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適用于氣營兩燔型。2)醒腦靜注射液

<3歲,5ml/日;3~7歲,5ml~10ml/日;7~12歲,10~15ml/日;>12歲,20ml/日,加入5%GS中靜脈注射,每天1次。適用于神昏抽搐者。

3)雙黃連注射液

60mg/kg,加入5%GS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適用于風熱致驚型。針灸治療針刺法:驚厥發作時取人中、合谷、內關、中沖、十宣、太沖、涌泉、百會、印堂等,或用指甲掐人中、合谷。牙關緊閉取下關、頰車,高熱取曲池、大椎。病例分析

患兒,男,1歲,昨晚開始鼻塞、流涕、輕咳,今早發現其發熱,自測體溫38。C,即來就診,候診探熱時患兒突然出現四肢抽搐、牙關緊閉、雙目上視、面唇發紺,呼之不應,經急救處理約2分鐘后蘇醒,體溫39.8。C,舌紅苔薄黃,脈浮數,咽紅(++),雙扁桃體Ⅰ°心肺聽診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神經反射未引出,腦膜刺激征陰性。1、急救處理?2、該患兒有何臨床特點?3、診斷、辨證論治、檢查?復習提綱1.試述小兒驚厥的發病特點。2.何謂持續驚厥狀態?3.試述小兒驚厥的中西醫治療及急救方法。4.簡述單純性高熱驚厥與復雜性高熱驚厥的區別。溺水原因不慎落水艦船潛艇失事潛水時溺水游泳時疾病發作發病機理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急性窒息→→缺氧呼吸道為異物堵塞,阻滯氣體交換喉頭,氣管,支氣管痙攣→→窒息水→肺泡→血液循環→電解質紊亂、血容量改變、溶血各種并發癥呼吸系統解剖臨床表現口鼻內污物,皮膚黏膜發紺,四肢發冷及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重者昏迷,胃擴張心室顫動,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溶血性貧血,急性腎功衰,DIC(24-48h后)肺部感染診斷溺水病史口鼻喉污物,缺氧,昏迷,肺水腫體征實驗室檢查現場急救(一)自救(不慎落水)勿慌亂,保持頭腦清醒取仰面位,頭頂向后,口向上深吸氣,淺呼氣不要將手上舉或掙扎呼救現場急救(二)自救息心靜氣,呼人救援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深吸氣,將臉浸入水中將患側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蹺起來,持續用力,直至疼痛消失按摩和熱敷患處若手腕肌肉痙攣,應手指上下曲伸,取仰面位,以兩足游泳現場急救(三)他救脫去外衣褲及鞋靴,迅速游向落水者對精疲力盡的溺水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但對神志清醒者,一定要從背后接近救護者不會游泳,最好用救生圈,木板或小船進行救護救護過程中應將患者口鼻露出水面若被溺水者抱緊纏身,宜放手自沉現場急救(四)清楚口鼻污泥,雜草等,開放呼吸道控水處理(倒水),時間不宜過長將患者置于搶救者屈膝的大腿上,頭部向下,隨即按壓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內的水倒出現場心肺復蘇急診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心肺復蘇心電呼吸監護糾正酸鹼水鹽失衡肺部感染的防治并發癥的治療中暑 概述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電解質丟失過多三種類: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武漢是火爐城市,每年中暑病例極多產熱與散熱的調節人體體溫恒定(37℃),產熱=散熱通過調整身體外部血流量調節此平衡人體散熱的方式輻射:最好的途徑,常溫下最多。外界T>33°C,輻射散熱停止傳導與對流:風可加快這一過程蒸發:出汗蒸發散熱,環境溫度高時人體主要散熱方式,但受空氣濕度影響產熱與散熱的調節產熱增加↓體溫調節中樞→皮膚血管擴張→→→散熱增加↓↑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輸出量↑增加→經皮膚血管的血流增加→→→→→↑發病機制產熱>散熱或散熱受阻導致中暑熱射病:產熱過多或(和)散熱減少,體內熱量過多,體溫調節中樞失控。高熱,無汗,意識障礙熱痙攣:出汗→水鹽丟失過多,補水未補鹽→低鈉低氯血癥→肌肉痙攣熱衰竭:周圍血管擴張,循環血量不足→虛脫;大量出汗→水鹽丟失多→虛脫臨床表現熱射病:高熱,無汗,昏迷。T>41℃。嚴重者有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肝腎功能衰竭,DIC熱痙攣:高溫強體力勞動后,大量出汗→四肢肌肉痙攣疼痛。低鈉低氯血癥熱衰竭;不適應高溫作業者,循環衰竭征象,低鈉低鉀血癥。多無高熱診斷先兆中暑: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體溫正常或略升輕癥中暑:除先兆中暑癥狀外,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T>38.5℃重癥中暑: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治療先兆與輕癥中暑:陰涼通風,電扇。補充含鹽飲料。物理降溫。靜滴5%葡萄糖鹽水重癥中暑:熱痙攣:補足液體,用10%葡萄糖酸鈣10-20㏕靜注治療肌肉抽搐和痙攣性疼痛熱衰竭:快速大量補液(5%葡萄糖鹽水2000-3000㏕),用升壓藥(多巴胺、間羥胺)熱射病的治療(一)物理降溫:冰帽,冰塊,95%酒精擦浴,4℃冰鹽水灌腸4℃葡萄糖鹽水1000-2000㏕靜滴4℃冷水浴藥物降溫:糖皮質激素冬眠合劑熱射病的治療(二)納洛酮治療:0.8㎎加25%葡萄糖20㏕靜注,間隔30分鐘可重復應用對癥及支持治療通暢呼吸道(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給氧防治電解質及酸堿失衡防治肺部感染,休克,心力衰竭,防腦水腫,DIC現場急救將患者移至清涼處。讓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讓神志清楚的患者喝清涼的飲料,可以讓他喝鹽水(每100毫升加鹽0.9克),口服人丹、十滴水,太陽穴擦清涼油。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降溫。用涼的濕毛巾敷前額和軀干,或用大的濕毛巾,濕的床單等把患者包起來。用電風扇,有涼風的電吹風或手扇動以促其降溫。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患者的身體。如果患者病情無好轉,請撥打急救電話。中暑的預防長時間在烈日下勞作時,要戴草帽、打傘遮陽并注意定時休息和保證茶水供應;出汗多時多喝些果汁、糖鹽水或稍加點鹽的白開水,以保證身體水電解質平衡在室內、艙內或地下作業時,應設法通風降溫。盛夏炎熱季節,對老人、體弱多病者、產婦與嬰兒尤其要注意室內通風降溫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宜在炎熱的中午強烈日光下過多活動。有頭痛、心慌時應立即到陰涼處休息、飲水。開展耐熱鍛煉,提高熱適應能力

電擊傷概述電擊傷,雷擊傷,微電擊傷中國電擊傷死亡率高于日本100倍原因:主客觀因素,意外事故,特殊類型電擊傷發生規律:夏秋多,非專業人員多,家用電器觸電多,農村多發病機理I=V/RH=0.24I2Rt影響電擊傷的因素:電壓,電流強度,電流性質,頻率,接觸時間,人體組織電阻,通電途徑電流對人體的作用:熱作用,動作電流,電解作用致死原因是由于電流引起腦(延髓呼吸中樞)的高度抑制,心肌的抑制,心室纖維性顫動。人體對不同電流強度的反應電流強度(毫安)人體反應0.5-----1手指麻木2---3手指強烈刺痛5----10能夠擺脫10---20最大擺脫電流20---25手不能擺脫電源,呼吸困難50---80呼吸麻痹,心室顫動90---100呼吸麻痹,心室顫動心室停搏臨床表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