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2屆高三二輪復習綜合測試題4_第1頁
地理:2012屆高三二輪復習綜合測試題4_第2頁
地理:2012屆高三二輪復習綜合測試題4_第3頁
地理:2012屆高三二輪復習綜合測試題4_第4頁
地理:2012屆高三二輪復習綜合測試題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綜合測試四人口與城市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讀我國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陸地區的數據,完成1~2題。第四次第五次總人口(萬)1133681265830~14歲(萬)316182897515~64歲(萬)7540188798≥65歲(萬)63498810十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人數14223611城鎮人口(萬)29736456841.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其變化比率最明顯的是()A.青壯年人口B.老齡人口C.十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人數D.城鎮人口2.有關目前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人口總量大,增長速度快B.資源總量大,人均量少C.經濟發展速度快,對資源需求量大D.每年凈增人口多,對環境壓力大解析:從表中數據可以算出兩次人口普查變化比率最明顯的是十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人數;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故人口增長速度慢,但新增人口數量多。答案:1.C2.A(2011·天津一中模擬)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的發展受到環境承載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響。據此回答3~4題。3.我國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承載著更多的人口,這說明我國北方地區比西北地區()A.空間條件優越 B.礦產資源豐富C.資源利用條件優越 D.草場資源豐富4.下圖顯示能提高青藏地區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徑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3題,與我國西北地區相比,我國北方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經濟基礎好,交通發達,生產力水平高,因而我國北方地區的資源利用條件較優越。第4題,對青藏地區來說,擴大科技應用領域,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是提高其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徑。答案:3.C4.B人口性別比是指平均100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量,正常的人口性別比約為102100~107100。下圖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統計圖。讀圖回答5~6題。5.傳統的重男輕女的生育意愿是導致我國人口性別比失衡的重要原因,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男孩偏好”的傳統與“稻米文化”密切相關B.中國的儒家文化沒有“男性偏好”的傳統思想C.發達國家受基督教的影響,沒有性別偏好D.所有發展中國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6.圖中顯示2009年中國內地出生人口性別比呈現下降趨勢,下列有關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人們的生育意愿逐步擺脫重男輕女、多子多福等傳統思想的束縛B.受政府政策干預的影響C.受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影響,孕期性別鑒定的準確率日益提高D.婦女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解析:第5題,“稻米文化”是指傳統農業中的水稻種植業,因勞動強度大,對男性勞動力的需求量大,這逐漸演變為“男孩偏好”,并形成傳統;中國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傳統思想;基督教雖然沒有性別偏好,但發達國家并不是都沒有性別偏好;發展中國家并不都是重男輕女的。第6題,正是由于盲目運用孕期性別鑒定這一醫學手段,才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的嚴重失調,故國家已嚴格限制繼續使用這一技術。答案:5.A6.C讀下表,完成7~9題。某年四城市人口變化資料(單位:萬人)城市年初人口年凈遷入人口年末人口①251.9526.90②214.2125.21③250.8525.90④18-2.2115.977.該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由低到高排列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解析: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判斷①城市該年自然增長的人口為-0.05萬人,②城市該年自然增長的人口為0,③城市該年自然增長的人口為0.05萬人,④城市該年自然增長的人口為0.18萬人,在此基礎上根據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該年自然增長的人口與年初總人口的比值,結合選項很容易得到該題的正確答案。答案:A8.下列關于城市④人口遷移對其產生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A.必然導致該城人口老齡化B.有利于該城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C.必然加劇該城的環境污染D.可以緩解該城用地緊張的狀況解析:從表中數據看出④城市人口遷出較多,但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故人口遷出必然導致老齡化的說法錯誤。人口遷出使該城的勞動力減少,不利于該城勞動密集型工業的發展。由于人口的大量遷出,該城的環境壓力減輕,因此不會加劇該城市的環境污染。答案:D9.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地區政策 B.晚婚習俗C.優美的環境 D.文化觀念解析:地區政策、晚婚習俗、文化觀念都可以降低出生率,從而使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降低。而優美的環境不僅不會降低出生率,還可能提高出生率,因此最不可能是該城自然增長率低的原因。答案:C圖甲是位于平原地區的某城市風向頻率圖,圖乙是該城市地價分布概念圖(地價等值線數值a、b、c、d、e依次遞減),讀圖回答10~11題。10.圖乙中地價等值線彎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A.與商品產地距離大小的影響B.與市中心距離大小的影響C.交通通達度高低的影響D.環境質量優劣的影響解析:從圖中看出,圖中的地價最高值位于市中心,周邊地區出現次高值,很明顯是受交通通達度的影響。答案:C11.該城市計劃新建一座大型鋼鐵廠,廠址的最佳位置在()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鋼鐵廠對大氣有嚴重污染,應布置在盛行風的下風向,且位于城市熱島環流圈以外。從“風頻圖”上看,本地最小風頻為東北風,所以應該位于③處。答案:C讀某城市規劃略圖,回答12~13題。12.N地為該城市規劃預留地,最適宜建()A.客貨物流區 B.高新技術區C.旅游度假區 D.金融商業區解析:從圖中可看出N地靠近科研所與大學城,最適宜建高新技術區。答案:B13.某大型跨國零售企業欲在該市投資建設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選擇是()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解析:從圖中看①地接近居民區,消費人群多,靠近交通干線,交通便利,接近商業區,集群狀況好,故①地最適合建大型超市。答案:A(2011·蘇錫常鎮學情調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擴大國內需求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為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開拓新空間。據此回答14~15題。14.下列有關“城中村”(城市郊區出現的已經轉變為以從事工商業為主的村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環境較好B.是本地人口的主要居住區C.民風淳樸,治安狀況較好D.土地資源利用率較低解析:“城中村”的出現,說明這些地區從產業上已經轉變為以第二、三產業為主,但從基礎設施、居住環境上看,仍像農村,這說明該地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答案:D15.區域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有()A.溫室氣體排放多,“熱島”現象加劇D.改變局部大氣環流,使降水減少C.城市建筑物面積擴大,增加了生物多樣性D.城市建設使地表徑流匯集速度減慢解析:區域城市化必然導致人口和工業、交通排放的廢熱及溫室氣體增多,從而使該地的氣溫明顯高于周圍地區,“熱島”現象加劇。答案:A(2011·黃岡模擬)讀我國西部某平原地區城市空間分布示意圖,完成16~18題。16.影響該地區城市空間分布的因素可能是()①河流②地形③礦產資源④交通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17.近年來,該地區提出優先發展大城市的戰略。限制該地區大城市發展的自然因素是()A.土壤 B.能源與礦產C.氣候 D.水資源18.為強化中心城市服務功能,該地區應發展()A.大城市 B.中等城市C.小城市 D.集鎮解析:第16題,圖示城市分布在我國西部平原地區,可排除受地形因素的影響,圖示城市呈條帶狀分布,故可能受河流、交通線路的影響。第17題,制約西部地區城市規模的重要自然因素為水資源。第18題,從圖中發現,城市等級體系不完整,小城市較少,故應加快小城市的發展。答案:16.C17.D18.C根據下表資料,完成19~20題。西安市南郊1996~2006年土地用途變化數據(單位:hm2)1996年2006年居住用地3271.82802.2公共設施用地1852.65610.7工業用地144.6159.6倉儲用地9.814.5對外交通用地9.217.7道路廣場用地891.41578.8市政設施用地9.554.1綠地129.9150.8特殊用地86.490.7水域和其他用地13069.98996合計19475.119.下列有關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敘述正確的是()A.道路交通條件無明顯改善B.公共設施用地增長幅度最大C.郊區農耕地面積減少較小D.約20%非城市用地轉為城建用地20.有關西安市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 B.郊區城市化,城區擴展C.城市化速度發展緩慢 D.南郊形成了工業衛星城解析:由表看出西安市南郊土地利用中各種交通用地明顯增加,因此道路交通條件明顯改善;市政設施用地增長幅度是最大的,而不是公共設施用地;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郊區農耕地面積減少最多;根據非城市用地減少的數量可以算出約20%非城市用地轉為城建用地,即城市向郊區擴展,實現郊區城市化。答案:19.D20.B二、非選擇題(共50分)21.(10分)讀“上海和全國人口柱狀圖”(資料來自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報),分析完成下列問題。(1)甲圖“10年總人口數增加幅度”反映出上海的人口增長遠遠超過全國,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2)甲圖中的這種現象對上海城市發展產生的影響:有利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與全國相比,乙圖“>65歲人口數占總人口數的比重”反映出上海面臨的突出問題是________,該人口問題對上海市帶來的社會問題有________;解決該問題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人口的大量遷入所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答案:(1)外來流動人口的遷入(2)增強社會的活力,促進上海經濟的發展對交通、城市以及社會的經濟秩序會造成一些壓力,對社會治安和計劃生育管理帶來一些新問題等(3)人口老齡化青壯年負擔過重及贍養照顧眾多孤寡老人等;社會福利負擔加重關心照顧老人,建立社會保障、社區服務制度等22.(10分)下面圖甲為“1950~2020年中國人口自然變動圖”、圖乙為“1990~2035年中國人口增長變化狀況的預測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中信息判斷,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______,現在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2)我國人口總數達到最高峰的時間大約在________年。2010年后我國人口死亡率緩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未來20年,我國面臨的人口問題主要有哪些?這些問題將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造成哪些影響?答案:(1)傳統型現代型(2)2025老齡人口比重增加(3)問題:人口總數大,就業人口規模大;人口老齡化。影響:給資源和環境造成巨大壓力,加劇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就業壓力大;社會負擔加重。23.(10分)讀“我國某海濱小城的城區規劃布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城市早期形成的區位條件是________。(2)②~⑦處房價最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該城市火電廠布局是否合理?________,簡述理由。(4)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政府計劃將X區發展成新工業區。分析X區發展成為新工業區的優勢區位條件。答案:(1)地形平坦,位于河口處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2)⑤位于海濱,環境優美;靠近公路,交通便利(3)不合理位于市區污染城區環境。(4)地價低廉;靠近新城鎮,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交通便利。24.(10分)(2011·福州質檢)下圖為“某城市用地示意圖”,A為主城區,兼有B、C、D、E各城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水廠布局不合理的是________,請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2)該城市規劃在B處建成以水泥生產為主的建材生產基地,你認為是否合理?請說明理由。(3)簡述B、C、D、E各城區對該市主城區發展所起的共同作用。解析:圖中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水廠3位于城區河流下游,水質差。水泥廠的大氣污染嚴重,分析布局時要充分考慮,經濟、環境因素對工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