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廣東省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廣東省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方案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廣東省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日期:20xx年X月廣東省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為落實當前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改善我省大氣環境質量,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按照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08〕16號文)的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規和相關標準,制定本工作方案。一、目的意義隨著我省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汽油消耗量也在快速增加。目前,全省加油站超過5590個,油庫200多座,油罐車約3000輛,汽油年消耗量達800萬噸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汽油消耗量約630萬噸。汽油揮發性較強,每年排入大氣的油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6萬多噸,是造成光化學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VOCs由多種碳氫化合物組成,其中某些成分具有致癌作用,危害人體健康。這些排放到大氣中的VOCs,在強烈的光照下,和氮氧化物之間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安全。VOCs集聚到一定濃度,遇火極易發生爆炸或火災事故。此外汽油揮發掉的成分是最具經濟價值的輕質部分,控制油氣揮發排放可以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按照目前市場價,完成油氣排放治理后,全省每年可以節約5億元。因此,高效收集和密閉貯存油氣,并將收集到的油氣集中處理,具有較好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二、工作依據與目標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及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08〕16號)。工作目標:全省所有油庫、油罐車、加油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油氣排放污染治理,治理后要滿足《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1-2007)和《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三項標準要求,確保穩定達標排放。三、工作步驟我省油氣回收治理分三個階段進行:(一)準備工作階段。1、省環保局會同省經貿委、交通廳、質監局、安監局、公安消防局等部門制訂工作方案。2、地級以上市環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對轄區內加油站、油庫、油罐車基本情況以及是否安裝油氣回收系統情況的調查摸底工作。3、省環保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加油站、油庫、油罐車的油氣排放綜合治理示范工程,驗證油氣回收治理技術方法。4、制定油氣回收治理改造技術指南和環保驗收標準,為各地改造提供指導,以便油氣回收系統接口統一、工程按標準要求施工。5、分期分批開展全省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驗收培訓。(二)治理改造階段。1、全面啟動油氣回收治理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區率先啟動油氣回收治理,各地環保部門會同經貿、質監、安監等部門按照職責督促加油站、油庫開展油氣回收治理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區臭氧濃度監測超標城市應當適當提前完成油氣回收綜合治理工程。此外,深圳和廣州等重點城市對年銷售汽油量大于5000噸的加油站應該要求安裝油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其他城市年對銷售汽油量大于8000噸的加油站應要求安裝油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2、同步啟動油罐車油氣排放的治理工作。環保部門會同交通、公安部門督促有關單位加強對油罐車油氣回收改造。3、珠江三角洲地區治理完成時間為2010年1月1日,其他地區要求2012年1月1日4、治理改造工程涉及安全、消防、車輛管理等方面應該按照按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三)驗收階段。油氣回收治理工程完成后,縣級以上環保部門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及改造技術指南和檢測規范對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進行驗收。地方各有關管理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對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實施日常監管。1、驗收時間。改造完成后,及時組織驗收工作。珠江三角洲地區應當2010年底前完成驗收,其他地區2012年底前完成。2、污染物排放驗收。加油站、油庫及油罐車污染物排放驗收嚴格按照《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07)、《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1-2007)、國家《儲油庫、加油站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驗收檢測技術規范》(HJ/T431-2008)以及省有關驗收要求進行。3、其他要求。加油站及油庫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工程后,要經過防爆電氣檢驗、計量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油罐車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后要經過機動車安全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駛。四、工作要求(一)油氣排放治理要求。1、油庫、加油站的油氣回收綜合治理方案須按建設項目環保審批權限經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審批后,方可組織實施。2、為加強加油站油氣污染控制,減少油氣污染擾民現象,凡加油站場界距離民用建筑物50米以內的均須加裝油氣后處理裝置,處理儲油罐小呼吸產生的油氣排放。3、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工程完成后,要將治理方案和設計施工圖報當地環保局備案,并向所屬環保局提出驗收申請。(二)油氣治理改造防爆要求。1、防爆電氣改造單位原則上應為原防爆電氣制造單位,根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的規定,制造列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的防爆電氣企業應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2、防爆電氣改造單位應按照《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GB3836)系列標準的要求將改造技術文件和改造后的樣機送到經國家授權的防爆電氣檢驗單位進行技術文件審查和樣機檢驗,檢驗合格后由檢驗單位頒發“防爆合格證”。3、防爆電氣改造單位取得“防爆合格證”后,方可按照《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GB3836)等標準實施防爆電氣的改造工作。4、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對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過程中的防爆、防火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三)其他要求。1、油氣排放污染治理裝置或設施須通過具備相應資質的相關認證機構的認證。油氣排放污染治理的設計和施工單位必須具備相應資質,并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程序組織實施。2、油庫、加油站和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程必須在不影響地區油品穩定有序供應的前提下,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實施,按時保質完成,避免因改造工程安排不當而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正常用油造成影響。3、加裝油氣回收裝置(系統)不得影響稅務、計量、消防、車輛安全等性能,所有涉及稅務、計量、消防(包括安全距離)、建設、規劃、安全運輸、安全生產等問題的,按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4、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系統要按照相關要求制定油氣回收治理計劃和方案,落實資金,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組織落實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并將落實情況報地級以上市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及省環保局。五、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本《方案》由省環保局牽頭,會同省經貿委、交通、質監、安監、消防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組織各地相關部門監督油品經營單位按照有關要求落實油氣回收治理工程。各地級以上市要建立油氣回收治理部門協作機制,按照部門職責分工,認真履行職責,齊抓共管,做到責任到位,措施落實。(二)強化監督管理。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油氣回收治理實施監督管理。新建油庫、加油站及新登記油罐車必須完成油氣回收系統安裝,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才準予發放排污許可證,交通主管部門憑檢驗單位發出的油罐車罐體檢驗合格證才準予給油罐車發放道路運輸證。已建油庫、加油站及油罐車應當按時(珠江三角洲地區必須在2010年底前,其他地區必須在2012年底前)完成油氣回收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門鏈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制管法蘭氣動截止閥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轎車彈簧支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表面震動壓實試驗儀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硬臥列車專用地毯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熱壓硫化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解析版)
- 2025年春季學期志愿服務活動計劃
- 展覽會場保安服務質量保證措施
- 培訓機構教師信息技術使用心得體會
-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腳手架詳細計算書
- 先導化合物的優化課件
- 中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預防- 班主任技能培訓課件
- 征信查詢委托書(共4篇)
- 銷售談判技巧課件
- PADI開放水域潛水員理論考試A卷
- golf高爾夫介紹課件
- 物業管理服務品質檢查表
- 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6表里的生物-表里的生物-學習任務單
- JJF 1318-2011 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