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_第1頁
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_第2頁
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_第3頁
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_第4頁
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編碼 : CQ5J9V4S4N3 HY5J1X10J1U9 ZW5Q1I9S6L10自然地理學問點歸納(下)專題 8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一、大氣組成:干潔空氣(主要為氮氣、氧氣)、水汽和微小塵埃組成的混合物;二、大氣的垂直分層:自下而上5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1、對流層( 012千米):水汽與雜質集中,上冷下熱(緣由:熱量來源于地面輻射),大 氣垂直對流運動顯著,易凝云致雨,天氣變化最顯著;(氣溫垂直遞減率: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約6)2、平流層( 1260千米):氣溫隨高度增高而上升(緣由:臭氧吸取太陽紫外輻射);大 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天氣晴朗,能見度高,是正確

2、航空層;3、中間層( 6080千米):氣溫又隨高度增加而遞減,無對流運動 4、熱層( 80800千米):(電離層),氣溫隨高度增高而上升(緣由:離子態氣體吸取太 陽紫外輻射),能反射無線電波;三、大氣圈對地球生命的愛惜 1、防彈衣; 2、遮陽傘; 3、保溫被(溫室效應: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仍大地)(太陽輻射短波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逆輻射長波輻射)專題 9 行星風系一、氣壓與風 1、風的形成:水平氣壓差異,從高氣壓區吹向低氣壓區;風的來向為風向;2、熱力環流的成因:地表受熱不均空氣受熱膨脹上升或受冷收縮下沉大氣垂直運動同一高度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 3、等壓線閉合,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

3、高壓;數值從中心向四周上升表示低壓;4、北半球 1月,大陸為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大洋為低壓(阿留申低壓);北半球 7月,大陸為低壓(印度低壓),大洋為高壓(夏威夷高壓);5、山谷風:白天谷風,夜晚山風;海陸風:白天海風,夜晚陸風;二、大氣環流1、定義: 由于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不均以及海陸熱力差異,形成有規律的大氣流淌;造成地表不同地區的氣壓差異,2、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季節變化的南北移動而移動;1月南移, 7月北移;三、行星風系與氣候 1、由于大氣的相互補償,最終在南北半球形成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即行星風系;行星風 系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2、 7個氣壓帶, 6個風帶( 6

4、風7帶)分布及名稱、圖 3、各氣壓帶雨量情形:極地高氣壓帶:少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多雨帶;副熱帶 高氣壓帶:大陸西岸和大陸內部,氣候暖熱干旱,為少雨帶;大陸東岸因受夏季風、熱帶氣旋等影響,為多雨帶;赤道低氣壓帶:多雨帶;四、形成氣候的 4 大因素:行星風系(氣壓帶、風帶);海陸分布(季風,迎岸風、離岸風);洋流(寒流、暖流);地勢(迎風坡、背風坡)五、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成因及分布圖、表最冷月均溫降水季節變化最熱、最冷月15:熱帶氣候;小:熱雨、溫海、熱沙最熱月 7月,最冷月1月為北半球氣候 0:亞熱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大:熱稀、熱季(熱季大于熱稀)、亞最熱月 1月,最冷月0:溫帶其他

5、氣候、熱季、溫季、地中海、溫大、亞寒針7月為南半球氣候;亞寒帶氣候、寒帶氣候專題 10 季風 一、季風 1 、列表類型成因范疇海陸氣壓分布風向性質陸地海洋東亞海陸熱力差異東亞夏威夷東南暖濕夏印度低壓高壓季風冬蒙古、 西伯利阿留申南亞海陸熱力差異南亞、亞高壓低壓西北冷干同上氣壓帶風帶位置的我國夏季,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西南熱濕季風偏轉成西南風季節移動西南冬季,赤道低氣壓帶南移東北暖干2、亞洲東、南部最典型,緣由:亞歐大陸與太平洋熱力性質有巨大差異,導致冬季和夏季海陸氣壓分布的季節變化;冬季,陸地上的副極地低氣壓帶被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切斷,夏季,陸地上的副熱帶高氣壓帶被印度低壓切斷;二、季風與農業我國

6、: 利:自低緯海洋的濕熱的夏季風給我國大陸帶來充分的雨水,形成雨熱同期的水熱組 合,為農業生產供應了有利條件;弊:夏季風強的年份,北澇南旱;夏季風弱的年份,南澇北旱; 在冬季風把握下,我國大部分地區冰冷干燥,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最冷的國家;華北地區春旱夏澇;三、我國東部雨帶的移動:4、5月,華南; 6、7月,江淮; 7、8月,華北東北;9月南撤;北方雨季開頭晚終止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頭早終止晚,雨季長;專題 11 臺風、寒潮和梅雨一、氣旋 1、定義:從四周流入中心的空氣渦旋;也稱低氣壓或低壓;全球最常見的天氣系統之一;2、成因:受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 3、天氣:云量增多,陰雨;4、分類:

7、依據地理位置,熱帶氣旋和溫帶氣旋(鋒面氣旋);二、臺風(又稱颶風)1、定義:是一種強熱帶氣旋;其破壞力巨大,是一種災難性天氣;2、相伴天氣:狂風、暴雨、巨浪和海潮;3、危害:嚴肅威逼航運安全,能摧殘地面建筑、道路、莊稼等;4、我國的臺風:時間:7到9月,平均每年有7個左右;地點:影響我國的臺風多源于菲律賓以東洋面,在我國東南沿海登陸;三、反氣旋 1、定義:從中心流向四周的空氣渦旋;也稱高氣壓或高壓;2、成因:受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反氣旋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呈 逆時針方向旋轉;高壓中心氣流下沉,溫度上升,水汽不易凝結;3、天氣:晴朗干燥;4、分類:依據熱力性性質,冷性反氣旋(

8、冰冷干燥)和暖性反氣旋(暖熱干燥);四、寒潮(冷性反氣旋)1、定義:北半球冬半年,亞歐大陸上的冷高壓(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活動相當頻繁,它所帶來的強冷空氣經常侵襲我國廣大地區,給各地帶來冰冷、大風、霜凍、暴雪、凍雨、沙塵暴等災難性天氣;這種大范疇的猛烈的冷空氣活動成為寒潮;2、時間:每年秋末至其次年初春; 3、天氣:大幅度降溫、大風、雨雪天氣;4、分布:除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西南部以外的我國大部分地區,甚至可以影響整個亞洲;五、伏旱(暖性反氣旋):我國長江中下游盛夏的伏旱天氣(梅雨季節之后的 7、8月份)是 在副熱帶高氣壓暖性反氣旋把握下形成的;三、氣旋、反氣旋小結天氣系統氣旋拇指朝上反氣旋拇

9、指朝下氣壓分布低氣壓高氣壓水平氣流四周向中心中心向四周中心氣流上升下沉天氣情形多云、陰雨晴朗、干燥判定法就右手螺旋法就(北半球)右手螺旋法就(北半球)判定法就 旋轉方向左手螺旋法就(南半球)拇指朝上左手螺旋法就(南半球)拇指朝下北逆南順北順南逆代表性天氣臺風、颶風寒潮、伏旱三、鋒1、定義:鋒:冷暖氣流相遇所形成的狹窄過渡帶;鋒面:氣流相遇的交界面,是全球最主 要的天氣系統之一,中緯度常見;鋒線:鋒面與地面的交線;2、分類:冷鋒(鋒后降雨)、暖鋒(鋒前降雨)和準靜止鋒;名稱定義天氣情形時間地點冷鋒冷空氣主動前進,過境前:溫和、氣壓低、天氣晴秋冬季節暖空氣被迫抬升朗(受單一把握的地區一般都天(我國

10、多冷鋒)氣晴朗);過境時:大風、降溫、雨雪等;過境后:天氣轉晴,氣溫降低,氣壓上升暖鋒暖空氣主動前進,過境前:氣溫低、氣壓高、天氣春秋季顯現在江淮冷空氣被迫后退晴朗(受單一把握的地區一般都流域和東北地區, 夏季顯現在黃河流域天氣晴朗);過境時:云層增厚、準靜止鋒鋒面移動緩慢或較多形成連續性降水;過境后:天(我國少暖鋒, 和鋒面氣旋一起顯現)氣轉晴,氣溫上升,氣壓降低每年 6月中旬到 7月陰雨連綿、悶熱潮濕的梅雨季節長時間在一個地區上旬,我國江淮地區搖擺,呈準靜止狀態至日本西南部專題 12 人類活動與氣候 一、全球變暖1、緣由:人類活動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溫室氣體的數量

11、不斷增大;2、危害:會對全球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3、解決全球變暖措施(3個):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樹造林、增強國際合作 二、酸雨1、緣由:工廠、汽車、飛機等燃燒的煤、石油和自然氣,不斷向大氣中排放流和氮的氧化 物;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在太陽光、水汽的作用下生成硫酸和硝酸等,隨雨、雪、雹、霧和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降落到地面,當 水就統稱為酸雨;PH值小于或等于 5.6時,這些大氣降2、危害: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淡水生物死亡、腐蝕建筑物和暴露在室外的文物古跡等;三、臭氧洞1、緣由:除了受太陽活動等自然因素影響外,人類使用氟利昂是重要緣由;2、危害:引起全球氣候變化,造成自然災

12、難;猛烈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咽喉炎和嚴肅損害人體健康,影響動植物的正常生長;急性哮喘等;加快橡膠制品的老化,使染料褪色,縮短紡織品和塑料制品的壽命;四、城市熱島和雨島緣由:人為排放大量熱;城市溫室氣體濃度高,增溫強;城市中 的生產和生活集中,排放的廢氣多,致使城市中的煙塵、霧、低云多,不易散熱;城市高 層建筑多,導致局部風速小,通風不良;城市中缺少綠地;專題 13 水循環 一、水圈:海洋是水圈的主體,冰川是淡水的主體;二、水循環 1、環節:蒸發、植物蒸騰、水氣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2、分類: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其中海上內循環水量最大;3、意義:紐帶、調劑器

13、、雕塑家、傳送帶、淡水源;三、河水補給 1、補給形式:降水、冰川融水、積雪融水、湖泊水、沼澤水、地下水等;2、降水是我國東部地區河流的主要補給來源,特殊是淮河以南地區的河流,降水量補給占確定優勢;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與降雨量的季節變化基本一樣,多雨期為洪水期,少雨期為枯水期;河流洪水期多在夏秋,枯水期多在春冬;3、內陸地區主要靠冰川和積雪融水補給的河流,徑流量就隨氣溫高低而變化;4、雙汛:在溫帶和寒帶的一些地方,如我國東北地區,春季積雪融解,融入河流,使河流 形成春汛,連同雨季引起的汛期,河流徑流在一年之中顯現兩次高峰;5、凌汛:河流因冰凌堵塞,水流不暢而引起的水文現象;發

14、生條件:河流有結冰期,河流有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我國分布:黃河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東境內;四、各種補給形式特點:1、降水補給:隨本地降水情形而變;2、地下水補給:量小但穩固;3、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春季小汛期、東北地區;一、水資源分布4、冰雪融水補給:冬季斷流、夏季汛期、西北地區 專題 14 珍貴的淡水資源1、降水量大,水循環活躍的地區,水資源豐富;降水量少,反之貧乏;2、一個地區的水資源數量,通常以(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主要指標;3、徑流量最豐富:3大熱帶雨林地區(亞馬孫河流域、東南亞諸群島、剛果盆地);徑流量嚴肅缺乏:非洲北部南部東北部、澳大利亞中西部、西亞中亞、北美西南部等;4、我國水

15、資源地區分布極不平穩,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其中最缺水的是海河、淮河、黃 河三大流域;解決措施: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時間分布不均:修建水利工程;二、水資源危機 導致因素:自然因素:氣候干燥,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人為因素:隨著人口激增和產業進展,用水量成倍增加;水資源利用率低,鋪張嚴肅;水資源受到嚴肅污染;專題 15 海洋一、洋流1、分類:按成因,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直補償流又分為涌升流、沉降流; ; 補償流分為水平補償流、垂直補償流,垂按水溫,暖流、寒流;洋流都受地球自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等溫線向數值高的地方(低緯) 彎曲表示寒流 (凸高為低) ,反之表示暖流

16、(凸低為高) ;2、分布圖:北半球 8字型,南半球 0字型 在熱帶和副熱帶海區,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順南逆; 在北半球中高緯度 海區, 大陸東岸為寒流,大陸西岸為暖流大洋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淌,規模不及熱帶和副 熱帶海區;在南緯 40 60 ,各大洋連為一體,受西風影響,形成了環繞南極大陸外 圍的環球性西風漂流,流向:自西向東(南極俯視,順時針);在北印度洋海區,受南亞季風影響,洋流的流向隨季風而轉變(夏順冬逆);3、影響:全球的熱量平穩,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海洋生物的分布(世界 4 大漁場):寒暖流交匯:亞洲北海道漁場、歐洲北海漁場、北美 洲紐芬蘭漁場;涌升流:南美的秘魯漁場(與前 3成因不同)二、厄爾尼諾現象與拉尼娜現象現象海水厄爾尼諾拉尼娜東南信風減弱增強南美太平洋沿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