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學教學課件:皮膚性病學_第1頁
皮膚病學教學課件:皮膚性病學_第2頁
皮膚病學教學課件:皮膚性病學_第3頁
皮膚病學教學課件:皮膚性病學_第4頁
皮膚病學教學課件:皮膚性病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皮膚性病學(Dermatovenereology)第一篇皮膚性病學總論皮膚病學總論目的要求1掌握皮膚的組成、表皮的分層及其細胞構成;皮膚病的基本損害;外用藥的治療原則2熟悉皮膚的生理功能;常用內用藥的種類和治療原則;常用外用藥的作用、劑型和適應癥3了解皮膚病的病因、預防,皮膚病的病史撰寫及體檢要求。皮膚性病學(Dermatovenereology) 學科構成: 皮膚病學(dermatology) 性病學 (venereology)皮膚性病學定義: 皮膚性病學是研究皮膚病、性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的一門重要的臨床科學。斑禿疣(上方圖)膿皰瘡(下方圖) 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

2、藥疹 皮膚性病學的重要性 皮膚性病對患者的“5D”影響模式:1、不適 (discomfort)2、外觀影響 (disfigurement)3、心理影響 (depression)4、能力喪失 (disablement)5、死亡 (death)皮膚性病學的重要性皮疹與全身疾病的關系是全身疾病的一種表現是全身疾病的前驅癥狀是全身疾病的發展結果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重量:占人體的面積:正常成人1.5m2 , 新生兒0.21m2厚度:0.5mm (因個體、年齡、部位有差異)皮膚鏡皮膚的結構皮膚表面有: 皮嵴、皮溝、皮野按皮膚結構分類: 有毛的薄皮膚 無毛的厚皮膚 特殊類型(皮膚-黏膜交界處): 口唇、外

3、陰、肛門皮膚的組成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皮膚附屬器 毛發、皮脂腺、汗腺和甲等皮膚內其它組織結構血管、淋巴管、神經和肌肉皮膚的結構表皮(屬于復層鱗狀上皮;有4種細胞;45層結構) 表皮的細胞組成(一)角質形成細胞80%根據角質形成細胞分化過程和細胞形態的不同,分為:1)基底層2)棘層3)顆粒層4)透明層5)角質層 1)基底層(生發層)一層矮柱狀細胞,呈柵欄狀排列,胞核橢圓形,核染色質豐富,胞漿嗜堿性,部分基底細胞內可見黑色素顆粒。 基底細胞液化變性基底膜帶*位于表皮與真皮交界處(皮膚附屬器與真皮之間、血管周圍也存在)*電鏡下組成(4層): 包膜層、透明層、致密層、致密下層(網板)基底膜帶0.5-1m厚

4、PAS染色呈紫紅色、銀浸染法呈黑色作用:連接表皮與真皮 滲透和屏障作用 2)棘層4-8層多角形細胞,胞漿豐富,略嗜堿性,有許多胞漿突起稱棘突,細胞間有細胞間橋相連。胞質中有包膜顆粒稱角質小體(Odland小體) 3)顆粒層1-3層扁平或棱形細胞,其長軸與皮膚表面平行,胞質中有深嗜堿性染色的透明角質顆粒,細胞核和細胞器溶解。 4)透明層(掌跖部)位于顆粒層與角質層,2-3層折光強的細胞,細胞境界不清,無細胞核,被伊紅染色呈玻璃樣透明帶。 5)角質層520層扁平、無細胞核、完全角化的角質融合而成,波浪狀或筐藍狀,易脫落表皮通過時間(更替時間)約天基底細胞層移行至顆粒層:14天顆粒層移行至角質層表面

5、脫落:14天 銀屑病患者 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加速, 表皮更替時間縮短 表皮的細胞組成(二)非角質形成細胞1)黑素細胞:2)朗格漢斯細胞3)麥克爾細胞 1)黑素細胞 起源于外胚層神經嵴;位于基底層; 胞質內有黑素小體合成黑素,防紫外線 表皮黑素單元定義:(1:1036) 特殊染色(銀染色或多巴染色)白癜風2)朗格漢斯細胞 起源于骨髓單核-巨 噬細胞系統 位于基底層以上的表皮、毛囊上皮(細胞密度差異:部位、年齡、性別) 抗原呈遞細胞 (免疫活性細胞)3)麥克爾細胞起源于外胚層神經嵴位于基底層細胞間不隨角質形成細胞遷移可能有感覺作用(麥克爾細胞-軸突復合體)皮膚的結構真皮層真皮層*由中胚層分化而來*主

6、要由結締組織組成*可分乳頭層、網狀層*內含:毛囊、皮脂腺、汗腺、血管、淋巴管、神經、肌肉真皮層*真皮的纖維*真皮的細胞 *真皮的基質真皮的纖維1)膠原纖維: 含量最豐富,HE染色呈淺紅色,在真皮下部較粗大并交集成束與皮紋一致2)網狀纖維: 幼稚未成熟膠原纖維,硝酸銀浸染呈棕黑色3)彈力纖維: 細小,纏繞在膠原間,醛品紅染色呈紫色真皮的細胞1)成纖維細胞: 產生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基質2)組織細胞: 吞噬異物,清道夫作用3)肥大細胞: 參與I型變態反應真皮的基質為無定形物質分子篩立體構型主要成分: 蛋白多糖(透明質酸、硫酸軟骨素為多)丹毒皮下組織組成:疏松結締組織、脂肪小葉薄厚不一含有:汗腺、毛

7、囊、血管、淋巴管、神經皮膚附屬器皮膚附屬器皮膚附屬器由表皮衍生而來,包括:毛發及毛囊、皮脂腺、小汗腺、大汗腺(頂泌汗腺)、指(趾)甲等。毛發與毛囊毛發構成:角化的角質形成細胞毛發類型:長毛、短毛、毫毛、毳毛 無毛部位: 指趾末節伸側、掌跖、乳頭、唇紅、龜頭、包皮內側、大陰唇內側、小陰唇、陰蒂等毛發與毛囊結構:毛發生長周期: 生長期(3年) 退行期(3周) 休止期(3月)毛發與毛囊正常人大約80毛發處于生長期,每日脫落頭發約70100根影響毛發生長的因素: 遺傳、健康、營養、激素、藥物等皮脂腺分布:全身皮膚(除掌跖、指趾屈側) 皮脂溢出部位:開口:(2種)組成: 腺體: 呈泡狀,屬全漿分泌 導管

8、: 復層鱗狀上皮構成皮脂腺生長周期:主要受雄激素控制主要作用:分泌物能滋潤皮膚、毛發汗 腺小汗腺分布:全身(除唇紅、鼓膜、乳暈、小陰 唇、 陰蒂包皮內側、龜頭、甲床)開口:皮膚表面受交感神經系統支配神經介質:乙酰膽堿頂泌汗腺分布:腋窩、乳暈、臍窩、肛周及外陰等(耵聹腺、睫腺、乳輪腺)開口:毛囊上部 (少數表皮)受性激素影響(主要)甲甲的構成: 多層致密的角化細胞甲的結構:甲生長速度: 指甲長1cm約需3月 趾甲長1cm約需9月皮膚的神經、肌肉和脈管神經:有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肌肉:主要為平滑肌(受交感神經支配)血管:(皮下、真皮、乳頭下)血管叢淋巴管:皮膚的功能有防護、吸收、分泌、排泄、感覺、調

9、節體溫、參與物質代謝及免疫反應等生理功能。使機體有一個穩定的內環境,以適應內外環境的各種變化。皮膚的功能一、皮膚的屏障功能 1.物理性損失的防護 2.化學性刺激的防護 3.防御微生物的作用 4.防止營養物質的丟失皮膚的功能二、皮膚的吸收作用吸收途徑:角質層 皮脂腺 毛囊 汗腺管口影響吸收的因素: 皮膚的結構和部位; 角質層的水合程度; 物質的理化性質; 外界環境.若角質、表皮喪失,物質幾乎完全通過皮膚的功能三、皮膚的感覺功能分為: 單一感覺:觸、痛、冷、熱 復合感覺:干、濕、軟、硬、光滑、粗糙、定位、形體覺、兩點辨別覺等癢覺(瘙癢): 皮膚粘膜的一種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特殊感覺。 瘙癢確切原因

10、機理不清。皮膚的功能四、皮膚的分泌和排泄主要通過汗腺、皮脂腺的作用。皮膚的功能五、皮膚的體溫調節功能 皮膚含有豐富的血管、小汗腺、神經,對調節體溫起著重要作用。皮膚的功能六、皮膚的代謝功能 1.糖代謝 2.蛋白質代謝 3.脂類代謝:合成維生素D 4.水和電解質代謝皮膚的功能七、皮膚的免疫功能1)皮膚免疫系統的細胞成分: 角質形成細胞、朗格漢斯細胞、淋巴細胞等2)皮膚免疫系統的分子成分: 細胞因子、粘附分子、其他分子(分泌型IgA、補體等)皮膚性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皮膚病的臨床表現 包括癥狀和體征 一、癥狀 病人主觀感覺到的不適。癢:濕疹、蕁麻疹及系統性疾病等痛:帶狀皰疹、丹毒等燒灼感:接觸性皮炎

11、等麻木感:麻風等其它不適:寒戰、發熱、乏力等 (多為伴隨癥狀)二、體征皮膚損害(皮損或皮疹)指可看到或觸摸到的皮膚粘膜及其附屬器的病變。分為:原發性皮損繼發性皮損皮疹的分類原發性損害 由皮膚性病的組織病理變化 直接產生的病變。斑疹、斑塊、丘疹、風團、水皰、膿皰、結節、囊腫等斑 疹局限性皮膚顏色的改變,與周圍皮膚平齊,1cm斑片:1cm分類: 1)炎癥性斑:如丹毒 2)非炎癥性斑: 色素異常斑 出血性斑:淤點2mm 血管發育異常 皮內注射染料 斑 疹丘 疹局限、充實、隆起的淺表損害, 直徑 1cm,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淺層,由代謝產物聚積、炎性細胞浸潤、細胞增殖所致。斑丘疹、丘皰疹、丘膿皰疹丘 疹

12、斑 塊直徑 1cm扁平、隆起性的淺表性損害,多為丘疹擴大或融合而成。斑 塊結節圓形或類圓形、局限、實性、深在性損害,常深達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需觸診方可查出,可稍高出皮面。腫塊:直徑2cm的結節。腫瘤:高度增生性腫塊。結節風 團 真皮淺層急性水腫引起的暫時性、隆起性損害,大小不一,邊緣不規則,淡紅或蒼白色,周圍有紅暈,一般數小時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跡。水皰和大皰高出皮面的內含液體的限局性、腔隙性損害。直徑 1cm者稱水皰,直徑 1cm者稱大皰。水皰和大皰膿 皰局限性、隆起性、含有膿液的腔隙性皮損。可為細菌或非感染性炎癥引起。膿液混濁,可粘稠或稀薄,周圍常有紅暈。膿 皰囊 腫含有液體或粘稠分泌物及

13、細胞成分的囊樣損害。病變常深達真皮或皮下組織,可稍高出皮面。皮疹的分類繼發性損害由原發損害轉變而來,或治療不當、搔抓引起。糜爛、潰瘍、鱗屑、浸漬、裂隙、瘢痕、萎縮、結痂、苔蘚樣變等浸漬皮膚長期浸水或受潮濕角質層吸收較多水分后,表皮變軟、變白。糜爛表皮或粘膜上皮局限性組織缺損,常為水皰、膿皰破潰或浸漬后 表皮脫落所致。治愈后不留疤痕。潰瘍皮膚或粘膜的局部缺損,累及真皮或皮下組織愈合慢、預后可留瘢痕裂隙(皸裂)皮膚線狀裂口,常深達真皮,有疼痛及出血鱗屑角質細胞的層狀堆積為表皮細胞形成過快或正常角化過程受干擾所致痂 皮膚創面的滲出性漿液、膿液、血液與壞死脫落的組織及微生物等混合干涸結成的附著物。抓痕

14、表皮或真皮淺層的剝脫性缺損由搔抓、劃破或摩擦引起呈線條狀或點狀,可有滲出、血痂、脫屑。瘢痕為真皮或深部組織缺損或病變后,由新生結締組織增生修復而成,表面光滑,無皮紋,無毛發等附屬器分為:萎縮性和增生性萎縮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發生退行性變而皮膚變薄的狀態。分為: 表皮萎縮、 真皮萎縮、 皮下組織萎縮苔蘚樣變局限性皮膚浸潤、增厚、粗糙,皮溝加深、皮嵴隆起因反復搔抓、摩擦引起皮疹的描述 位置:按照實際位置描述,屈側,伸側性質:原發疹,繼發疹大小:以實物為參照(針頭、粟粒、核桃,雞蛋大小)數目:單發、多發顏色:正常皮色、紅色、黃色、黑色、白色、棕色等分布:對稱單側;局限播散;沿神經血管分布排列:散在融

15、合;孤立群集;線狀、環狀、不規則觸診:質地(堅硬度)、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溫度、附近淋巴結檢查 皮膚病的治療內用藥物療法外用藥物療法皮膚外科療法物理療法(一)抗組胺藥物(二) 糖皮質激素(三) 抗生素(四)抗病毒藥物(五)抗真菌藥物(六)維A酸類藥物(七)免疫抑制劑(八)其他一、內用藥物治療組胺作用: 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收縮, 腺體分泌增加, 血壓下降。臨床癥狀:紅斑、風團、 腹痛、哮喘休克抗組胺藥的藥理作用: 與組胺競爭H1和H2受體。(一)抗組胺類藥物 H1和H2受體在人體的主要分布1 H1受體拮抗劑: 與組胺相似的乙基胺-CH2-CH2-N30 水楊酸 20 三氯醋酸

16、30 糖皮質激素 抗炎、止癢、抗增生(二)藥物劑型及作用劑型 組成 作用 適應癥 粉劑 藥物微小顆粒加入氧 保護、散熱 急性、亞急性炎癥 化鋅滑石粉等基質中 干燥 而無滲液 溶液 藥物水溶液 散熱、收斂 急性炎癥伴有 清潔創面 大量滲出水粉劑 不溶于水的粉劑 保護、散熱 急性、亞急性炎癥 (洗劑) 與水混合 止癢、收斂 而無滲液 乳劑 油和水乳化而成。 保護、潤滑 亞急性、慢性皮炎 油包水為脂、 水包油為霜 軟化痂皮 或瘙癢癥 消炎 劑型 組成 作用 適應癥(二)藥物劑型及作用糊劑 含25%-50%粉末 保護、收斂 亞急性炎癥、 成份的軟膏 軟化痂皮 糜爛、結痂 消炎軟膏 凡士林或羊毛脂作 潤滑、穿透 慢性炎癥、潰瘍 基質 作用較強 軟化痂皮 酊劑 藥物的酒精溶液 消炎殺菌 慢性皮炎、瘙癢癥 或浸液 止癢 涂膜劑 有機溶媒或水溶 保護 慢性炎癥 液中含有高分子 藥物作用深入 化合物或膜劑(三)外用藥物治療原則正確選擇藥物的種類正確選擇藥物的劑型掌握藥物的注意事項 1.正確選擇藥物的種類根據病因、病理變化和自覺癥狀等選擇藥物2.正確選擇藥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