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06中醫課件_第1頁
病例分析06中醫課件_第2頁
病例分析06中醫課件_第3頁
病例分析06中醫課件_第4頁
病例分析06中醫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例分析兒科教研室 廖若莎評分細則回答內容正確完整,分析合理充分,思路清晰明了,重點突出,層次分明。(50分)。團結合作,積極參與,分工明確。(20分)課件制作規范,色彩答配和諧,生動而有個性。(10分)發言同學端莊大方,語言表達正確清楚,聲音洪亮,時間控制得當。(10分)發言同學在本組同學共同得分基礎上加10。搶答問題同學在原得分基礎上加10%。病例1患兒王某,男,2歲,2天前受涼后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 C,嘔吐胃內容物1次,非噴射狀,解爛便23次/天,味酸臭,無粘液膿血,腹脹,間中腹痛,鼻塞,流黃涕,咳嗽痰少,口干,納呆,查體:神清,咽充血(+),雙扁桃體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腹平軟,

2、無壓痛,未捫及包塊,腸鳴音活躍。舌紅,苔黃厚膩,指紋浮紫于風關。 病例1提問: 1.綜合四診,如何診斷與分型? 2.西醫診斷依據是什么,如何治療? 3.小兒患本病有何特點? 4.本病若合并兼證的發病機理是什么? 5.此次病程后患兒精神疲倦,乏力,面色蒼白,汗出較多,再次來診要求中醫調理,你該如何處理?病例2周某,女,1歲6個月,反復咳嗽病史,以“發熱咳嗽2天,加重伴氣促半天”入院。現病史:2天前發熱,咳嗽,診斷為“感冒”,予先鋒VI及中藥治療,病情未能緩解。仍高熱,咳嗽加重,伴氣促。入院時:神倦,發熱、氣促、鼻煽,胃納可,大便爛,3次/日,小便正常。PE:T:39.8, R:46次/分,HR:

3、150次/分,BP:90/50mmHg,W:10kg。急性病容,神清,面白,三凹征(+),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較多干濕羅音。HR:150次/分,肝肋下1.5cm,質中,邊緣銳利,腸鳴音正常,腹脹。舌紅,苔黃膩,指紋紫滯于風關之上。輔查:血常規:WBC:12.7 10e9,N:67.3 %,L:32.1 %,Hb118g/L。大便常規:黏液(-)。病例2提問: 1.目前須密切觀察哪些指征變化;為明確診斷,需做哪些理化檢查? 2.四診合參,如何辨證與分型論治? 3.西醫診斷依據是什么,須與哪些疾病鑒別,如何治療? 4.本病的治療原則是什么?為什么要以此為其治療原則? 5.本病有何變證,其發生機理是

4、什么?病例3患兒趙某,男,1歲3個月,以“突發嗆咳,呼吸困難2小時”入院。既往曾有2次咳喘病史,經解痙平喘治療緩解。今晚飯時突然出現劇烈咳嗽,繼而呼吸困難,喉中痰鳴,即送急診,查體:神清,煩躁,略發紺,R40次/分,三凹征(+),雙肺呼吸音粗,右中肺聞及哮鳴音呼氣延長。舌暗紅,苔黃膩,脈滑數。其外祖母有哮喘病史。 病例3提問:1.目前西醫診斷是什么,有何診斷依據?應與哪些疾病鑒別。2.擬定診療方案。3.中醫如何辨證論治?4.中醫發病機理與肺炎喘嗽有何區別?5.治療中患兒突然出現意識喪失,面唇紫紺,呼吸微弱,你應如何處理?病例4患兒男,8歲,以“頭痛、嘔吐半天,神昏抽搐1次”來診。入院今早晨起出

5、現陣陣頭痛,坐位時易嘔吐,共嘔吐5次,為胃內容物。家長未予積極治療。中午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呼之不應,角弓反張,四肢強直抽搐,即送我院急診。既往無類似病史。體查:T:37.3,P:130次/分,R:29次/分,BP:140/92 mmHg。意識模糊,狂躁不安,呼吸稍促,口周不發紺,眼瞼輕度浮腫,咽充血+,扁桃體,兩肺呼吸音粗糙,病例4心音有力,心率130次/分,律齊,未聞及雜音,腹稍脹,無移動性濁音,肝劍突下1.5cm,脾未及,四肢活動自如,頸抵抗可疑陽性,未引出病理反射。舌紅,苔黃,脈弦。血常規:WBC:1610e9,N:76%,L;24%;胸透:兩肺紋理增多,心影豐滿,心搏快而弱;尿常規:紅

6、細胞35個/HP,白細胞偶見。肝、腎功能正常。病例4提問:1.何為患兒的主癥?2.分析各項實驗室檢查。3.四診合參,中醫如何辨證論治?病例5患兒陳某,男,5歲,以“尿少浮腫1月”入院,患兒兩月前曾感冒咳嗽,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發現全身浮腫,尿少,尿色深黃,無尿頻尿急尿痛、頭痛、嘔吐等癥。曾服用中藥治療,療效欠佳,既往體健,否認腎病病史,家族中無類似病史。現癥見:面白無華,疲倦,尿少,尿濁,氣短乏力,納差,大便溏。舌淡胖苔白膩,脈細弱。病例5體格檢查:R 28次/分,P 120次/分,BP 110/70 mmHg。神志清,口周不發紺,全身浮腫明顯,雙下肢浮腫甚,按之凹陷,咽稍充血,兩肺呼吸音粗糙無

7、羅音,心音有力,心率齊,未聞及雜音,腹膨隆,叩診移動性濁音陽性,肝肋下2cm。頸軟,未引出病理反射。皮膚未見化膿性病灶。病例5血常規:WBC:9.610e9,N:65 %,L:32 %;胸透示:兩肺紋理增多,心臟不大,尿常規:蛋白(4),紅細胞(2)。血漿總蛋白51g/L,白蛋白:26g/L,球蛋白25g/L,生化常規:總膽固醇8.52mmol/L,甘油三脂2.66 mmol/L。病例5提問: 1.患兒臨床特征是什么? 2.簡述西醫診斷與鑒別診斷。擬定初步診療計劃。 3.中醫如何進行辨證論治? 4.如何區分陰水和陽水? 搶答題1:陳某,女,6歲,以持續高熱1個月,伴面色蒼白、肝脾腫大2周,98

8、年8月28日初診。 7月29日發熱,體溫在39-40之間,伴咳嗽、納呆,于8月4日胸片提示“支氣管肺炎”,用先鋒6號、病毒唑靜滴1周,咳嗽止,胸片提示炎癥吸收好轉,但高熱持續不退,8月14日出現肝脾腫大、血白細胞減少,輕度貧血,先后做過血培養、肥達氏反應、血凝溶試驗、外裴氏試驗、自免三項、結核抗體、骨髓穿刺等均未發現異常,血沉48mm/h,谷丙轉氨酶163u。先后用過新青、丁胺卡那、氧氟沙星、復達欣、甲硝唑、氯霉素及抗霉菌藥,發熱仍不退。搶答題1:8月18日出現少量腹水,外周血:白細胞2.4 X 109/L,血紅蛋白68g/L,經輸血200ml,靜滴丙種球蛋白3d,腹水消失,貧血改善,但余癥狀

9、體征無好轉,遂行肝穿術,提示肝細胞濁腫,考慮藥物損害。故停用抗生素,給以護肝治療。發熱仍不退,建議在多部位行骨髓穿刺術,并試行化療,以排除惡性組織細胞病。患兒家長不同意而轉求中醫治療。搶答題1:初診癥見:發熱,體溫39-39. 7,用退熱藥可暫退,藥效過后熱又起,口渴不喜飲,面色蒼白,納呆,大便秘結,小便黃,舌淡紅,苔黃厚膩,脈滑數。體查:精神疲倦,無皮疹,淺表淋巴結不大,心肺正常,腹軟,肝肋下5cm,質中,無觸痛,脾肋下3cm,腹水征陰性。外周血:白細胞2.8 X 109/L,血紅蛋白89g/L。搶答1提問:1.患兒臨床特征是什么?2.中醫如何進行辨證論治?3.對于明確西醫診斷有何建議?課后題:患兒14歲,女,于2006年4月11日入院。3周前起乏力、頭暈,惡心嘔吐,咽部不適,輕微咳嗽,每天最高體溫波動于3737.8之間,在中山醫就診,診斷“上感”,予青霉素、感冒藥等治療,仍低熱不退,故收至我科住院治療。入院時訴惡心嘔吐,胃脘部不適,臍周腹痛,乏力,關節酸痛,尿頻,尿急,無尿痛。課后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