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_第1頁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_第2頁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_第3頁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_第4頁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方案(工學,能源動力類,080501)一、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熱工、力學和機械科學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和控制技術為工具,以鍋爐與熱能供應、低溫制冷、電廠為主要方向,培養具備能源生產、轉化、利用與動力系統研發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具備節能減排理念,能在工業、民用領域從事能源動力、人工環境、新能源研究開發、優化設計、先進制造、智能控制、應用管理等工作的創新創業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二、培養要求知識要求(1)具有較扎實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基礎,熟練掌握其基本原理與方法;(2)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計算機基礎知識;(3)具有一定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科學文獻檢索和文字表述能力;(4)比較系

2、統、扎實地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技術科學基礎的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和技術經濟、工業管理知識,對本專業范圍的科學技術新發展及其動向有一般的了解;(5)具有本專業所必需的制圖、運算、實驗、測試、計算機應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藝操作技能以及專業創新和創業能力。能力要求(1)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具有綜合應用各種手段(包括外語)查取資料、獲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應用語言、文字、圖件進行工程表達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門計算機高級語言,具有計算機應用、主要測試和試驗儀器使用的基本能力。(2)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

3、及有效利用的理論技術,得到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及系統的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3)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外文書刊,了解本學科國際前沿性的科學技術最新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思維和科學研究能力。素質要求(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求實、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2)熱愛本專業,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自然科學基礎與技術科學基礎的理論

4、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和技術經濟、工業管理知識,對本專業學科范圍內的科學技術新發展及其動向有一般了解。(3)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以及一定的修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走正確的成長道路,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能夠同群眾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熱愛勞動。(4)了解體育運動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講究衛生,身體健康,培養吃苦耐勞精神,能勝任未來工作,能夠承擔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光榮任務。三、培養標準注重學生學科基礎、技術技能、職業能力、團隊和領導能力的培養,造就高素質、創新型和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工程

5、師。在科技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需要具備高素質(知識、能力和品德)、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強化通用基礎”和“突顯工程特色”為基本點,以“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為主線展開。四、主干學科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五、核心課程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自動控制原理、燃料及燃燒學、換熱器原理與設計、鍋爐原理與設備、汽輪機原理、熱力發電廠、制冷與低溫原理、低溫工藝與裝置、動力循環理論及技術。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1)基礎實踐教學環節軍事訓練、入學教育、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等。(2)專業實踐環節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實驗、計算機操作訓練、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鍋爐課程設計、制冷課程設計、熱電

6、廠系統課程設計、小型冷庫課程設計、電廠運行仿真訓練。(3)綜合實踐環節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七、學制及學分要求學制:四年,學生可在3-6年內修完本專業規定學分。學分要求: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必須修滿本方案規定的181.5學分方能畢業,其中:必修課程161學分,包括:(1)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的必修部分56.5學分(包含創新創業教育4個學分);(2)大類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程35.5學分;(3)專業與專業方向課程中的必修部分26學分;(4)實踐教學35學分;(5)素質拓展與創新課程的必修部分8學分(軍事訓練與國防教育2學分,形勢與政策2學分、32學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學分、32學時,安全教

7、育1學分,金工實習1學分、30學時)。選修課程28學分,包括:(1)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中的公共選修課程8學分;(2)專業與專業方向課程中的選修部分15學分;(3)素質拓展與創新課程的選修部分(大學生社會實踐和課外創新)5學分(包含能源與動力工程創新創業綜合課程2學分)。八、授予學位工學學士學位。九、課程體系及學時學分比例(1)課程體系本專業的知識體系由熱科學、機械、電工電子、自動控制和系統工程等學科基礎知識、專業方向知識構成。本專業課程體系主要由人文、社科和經濟管理課,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前沿特色課等四個模塊組成。主要課程貫穿工程熱物理、機械學、計算機應用技術三條主線。2)學時學分比例表

8、1學時學分比例表課程類型課程類別總學時理論學時實踐學時學分占總學分比例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必修課9668868056.528%選修課160160-84%小計10629828060.532%大類學科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程必修課5685047035.519%專業與專業方向課程必修課416390262614%選修課24022416158%小計656614424122%實踐課程必修課-3519%小計-3519%素質拓展與創新必修課-84%選修課-53%小計-137%總計22862100192189100%總學分189各課程課內外實驗(實踐)、公共實踐、創新實踐和集中實踐學總分之和為54學分,占總學分的30%。

9、十、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進程表表2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進程表學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I*!IIIII-=+=IV-=XXXOOOOOOOOOOOOOOO符號說明“”入學教育“-”理論教學“*”軍事訓練“!”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分配“。”畢業設計“X”畢業實習“公益勞動“=”寒暑假“”機動“:”考試“#”教學實習“”課程設計一、專業教學計劃表表3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計劃表學時分配.2各學期計學課程性質課程類別課程編碼課程名稱學分考核方式總學時講課上機實驗第二tn課堂1234578備注K0100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3試48

10、32163x114-14周K01002中國近代史綱要2試322483x84-11周K0200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3試4832163x111-11周K02002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6試9656404x141-14周必通識H01001大學英語讀寫譯12試32322x154-18周修教:H02001大學英語讀寫譯22試32322x161-16周課程H01003大學英語讀寫譯32試32322x161-16周礎課H01002大學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2試32322x154-18周H02002大學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2試32322x161-16周H01004大學英語視聽說(自主學

11、習)2試32322x161-16周H02004大學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2試32322x161-16周課程性質課程類別課程編碼課程名稱學分考核方式學時分配各學期計劃周學時備注總學時講課上機實驗第二課堂12345678G01101高等數學A15.5試88886x154-18周G01102高等數學A25.5試88885x181-18周G02101大學物理A12試32324*81-8周G02102大學物理A22試32324*81-8周L01001大學體育11試30302x155-19周L01002大學體育21試32322x161-16周L01003大學體育31試32322x161-16周L01004

12、大學體育41試32322x161-16周N00001創業基礎2查32322x141-14周N00002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2查32322x141-14周小計56.596688680大類學科基xxb礎與專業基jMj礎課程J07007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B4試645686x104-13周F03006工程化學基礎2試32324x84-11周M01002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一C語言程序設計5試8050305x101-10周A05007工程力學B3.5查565244x131-13周G01201線性代數A3試48483x161-16周J01037機械設計基礎A4試6456163x141-14周G01301概率論

13、與數理統計A2試32324*81-8周C02002工程熱力學A4試646044x151-15周C01030流體力學B4試645844x151-15周C02003傳熱學4試646044x151-15周小計35.55685043832專業與專業方向C03101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導論1查16162x85-12周J08002電工電子技術B4試6454104x141-14周C03117自動控制原理2查32324x89-16周C03105燃料及燃燒學3查48483x161-16周C03106制冷與低溫原理3試484443x151-15周課程性質課程類別課程課程編碼課程名稱學分考核方式學時分配各學期計劃周學

14、時備注總學時講課上機實驗第二課堂12345678C03107鍋爐原理與設備4試646044x151-15周C03108汽輪機原理3查484443x151-15周C03109換熱器原理與設計2查322844x71-7周C03110熱力發電廠2試32324x81-8周C03111動力循環理論及技術2查32324x81-8周小計2641639026必修課程合計118019501780385880C03115能源與環境工程2查32324x81-8周方向C03126熱工控制系統2查32324x81-8周C03116熱工測量及儀表2試322844x79-1周C03121燃燒污染控制2查32324x89-1

15、周C03122供熱工程B2查32324x81-8周方向C03123燃氣輸配B1.5查24243x81-8周C03124低溫工藝與裝置2查32324x81-8周C03125空調工程B1.5查24243x81-8周C03113熱動專業仿真軟件技術與應用1.5查2412123x49-1凋專業任選課C03120燃氣輪機裝置2查32324x81-8周C03114專業英語1.5查24244x61-6周C03112系統節能2查32324x89-16周C03127能源與動力工程創新創業綜合2查32324*81-4周小修課程合計25368348128總計1430231821285066

16、80十二、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表能源動力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表層次學分注備23&-8-基礎實踐習宀洱識認周70匸時學301X20匸習宀洱產生2周2C匸時學3052X10匸專業實踐周70匸周2口0口口口2周2匸計設程2周20匸計設程2周20匸2周20匸計設程2周2C匸綜合實踐習宀洱業畢3周30IZ計設業畢5周5nn7匚十三、各學期學時分配表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各學期學時分配表學時學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總計課內必修3744243683522561446401982教學選修00032128152560368環節其它000000000實踐教學環節周數2202461834十四、專業培養標準實現矩陣見附件1

17、。五、社會實踐與課外創新學分獲得辦法學校為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創新創業教育及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開展的各類創新創業實踐;社會實踐與社會調查;專題講座或學術報告。附件1.培養標準實現矩陣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標準實現矩陣培養標準(知識與能力要求)關聯課程標準1具有有效的表達與父流能力、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好的人文科學素養1.1有效表達與父流大學英語讀寫譯、大學英語視聽說(自主學習)1、軍事訓練、生產實習、畢業實習1.2社會責任感中國近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1.3人文科學素養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標準2具有良好的熱

18、動職業道德、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2.1掌握熱動職業健康安全、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知識專業導論2.2遵守熱動職業道德規范、職業體系的職業行為準則熱力發電廠培養標準(知識與能力要求)關聯課程標準3具有從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3.1數學知識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3.2自然科學知識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與流體機械3.3經濟管理知識系統節能標準4掌握扎實的工程基礎知識和熱動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本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4.1工程基礎知識機械設計基礎、畫法幾何與機械制圖4.2熱動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傳熱學、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4.3熱動專業領域技術標準空調工程、燃氣輸配4.4相關行業的政策、法律和法規空調工程、燃氣輸配、鍋爐原理與設備4.5專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專業導論培養標準(知識與能力要求)關聯課程標準5具有創新性思維能力,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方法和技術手段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參與電能生產及項目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