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講 導論 第九講 我國“十一五”規劃以來 的區域經濟政策研究區域經濟原理四川省委黨校 嚴紅(副教授、博士)本章學習要求第九講 我國“十一五”規劃以來的區域經濟政策研究“十一五”規劃以來我國的區域經濟政策更加注重主體功能區的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主體功能區、主體功能區的發展方向以及區域協調發展的措施等內容。本章教學內容 第一節 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區域經濟政策 第二節 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區域經濟政策 第九講 我國“十一五”規劃以來的區域經濟政策研究第一節 我國“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區域經濟政策 一、區域的重新劃分“十一五”規劃以前我國內地劃分為東、中、西三大
2、地帶。東部地區(11):遼、冀、京、津、魯、蘇、浙、閩、粵、瓊。中部地區(8):吉、黑、豫、晉、鄂、皖、贛、湘。西部地區(12):渝、川、顛、黔、藏、陜、甘、寧、青、新、桂、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提出從“十一五”規劃開始,我國內地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東北地區(3):黑、吉、遼東部地區(10):冀、京、津、魯、蘇、浙、滬、閩、粵、瓊中部地區(6):豫、晉、鄂、皖、贛、湘西部地區(12):渝、川、黔、滇、藏、陜、甘、寧、青、新、桂、 蒙 二、“十一五”規劃提出的主要區域經濟政策(一)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1、
3、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加快西部地區改革開放步伐,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線,實行重點開發;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和改善公共服務。2、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建設先進裝備、精品鋼材、石化、汽車、船舶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發展高技術產業;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加快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3、促進中部崛起提升中部地區產業層次,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支持發展礦山機械、汽車、農業機械等裝備制造業以及軟件、光電子、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4、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4、率先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率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著力發展精加工和高端產品。(二)主體功能區發展戰略“十一五”規劃提出在全國形成四類主體功能區: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1、劃分標準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2、主體功能區的發展方向(1)優化開發區域優化開發區域是指國土開發密度已經較高、資源環境
5、承載能力開始減弱的區域。優化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改變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資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模式,把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參與全球分工與競爭的層次,繼續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2)重點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集聚條件較好的區域。 重點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要充實基礎設施,改善投資創業環境,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經濟規模,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承接優化開發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逐步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發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載體。(3)限制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是指資源環
6、境承載能力較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并關系到全國或較大區域范圍生態安全的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點狀發展,因地制宜發展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特色產業,加強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勸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逐步成為全國或區域性的重要生態功能區。(4)禁止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是指依法設立的各類自然生態保護區域。 禁止開發區域的發展方向:要依據法律法規規定和相關規劃實行強制性保護,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3、實行分類管理的區域經濟政策(1)財政政策增加對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用于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補償的財政轉移支付,逐步使當
7、地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務。(2)投資政策重點支持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支持重點開發區域基礎設施建設。(3)產業政策引導優化開發區域轉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提升產業結構層次;引導重點開發區域加強產業配套能力建設;引導限制開發區域發展特色產業,限制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產業擴張。(4)土地政策對優化開發區域實行更嚴格的建設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證基本農田不減少的前提下適當擴大重點開發區域建設用地供給,對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實行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嚴禁生態用地改變用途。(5)人口管理政策鼓勵在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有穩定就業和住所的外來
8、人口定居落戶,引導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逐步自愿平穩有序轉移。(6)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政策對優化開發區域,要強化經濟結構、資源消耗、自主創新等的評價,弱化經濟增長的評價;對重點開發區域,要綜合評價經濟增長、質量效益、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等;對限制開發區域,要突出生態環境保護等的評價,弱化經濟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的評價;對禁止開發區域,主要評價生態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區域經濟政策: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構筑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科學制
9、定城鎮化發展規劃,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二節 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區域經濟政策一、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一)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 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持。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3、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 。4、大力發展科技教育,增強自我發展能力。5、支持汶川等災區發展。 6、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呼包鄂榆、廣西北部灣、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關中天水、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 ) “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兩縱三橫”的城市化戰略格局(二)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1、完善現代產業體系 。2、深化
10、國有企業改革 。3、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4、推進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 5、促進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 。6、重點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和沈陽經濟區、長吉圖經濟區、哈大齊和牡綏地區等區域發展 。(三)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1、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2、有序承接產業轉移 3、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4、加強江河湖綜合治理 5、落實有關優惠政策6、加快構建經濟帶(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中游 )7、推進重點區域發展(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中原經濟區、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 (四)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發揮東部地區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在
11、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自主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 1、著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2、著力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 。3、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4、著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5、推進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五)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生態保護和修復,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切實改善老少邊窮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1、繼續實施扶持革命老區發展的政策措施。 2、貫徹落實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 。3、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 。4、實施扶貧開發攻堅工程 。二、
12、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二)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 基本形成適應主體功能區要求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完善利益補償機制。 實行按主體功能區安排與按領域安排相結合的政府投資政策 。修改完善現行產業指導目錄,明確不同主體功能區的鼓勵、限制和禁止類產業。 實行差別化的土地管理政策 。對不同主體功能區實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環境標準。 相應完善農業、人口、民族、應對氣候變化等政策。 (三)實行各有側重的績效評價 對優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強化經濟結構、科技創新、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的評價。 對重點開發的城市化地區,綜合評價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質量效益、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吸納人
13、口等。 對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分別實行農業發展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等指標。 對禁止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全面評價自然文化資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情況。 (四)建立健全銜接協調機制 發揮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在國土空間開發方面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作用。 按照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規劃編制,做好專項規劃、重大項目布局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銜接協調。 推進市縣空間規劃工作,落實區域主體功能定位,明確功能區布局。 研究制定各類主體功能區開發強度、環境容量等約束性指標并分解落實。 完善覆蓋全國、統一協調、更新及時的國土空間動態監測管理系統,開展
14、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跟蹤評估。 三、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一)構建城市化戰略格局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托,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構建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以軸線上若干城市群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區和城市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城市化戰略格局 。在東部地區逐步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條件的地區培育壯大若干城市群。緩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壓力,強化中小城市產業功能,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推進大中小城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絡化發展。 優先發展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中小城市。 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把有條件的東部地區中心鎮、中西部地區縣城和重要邊境口岸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城市。 (二)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 充分尊重農民在進城或留鄉問題上的自主選擇權,切實保護農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權益。 堅持因地制宜、分步推進,把有穩定勞動關系并在城鎮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 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大中城市要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繼續發揮吸納外來人口的重要作用 。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根據實際放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木塑錐形雙螺桿擠出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木刷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俄國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01路基沉降分析及防治對策15課件
- 2025年中國施肥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數碼管銀行利率顯示屏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硅元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VAE乳液市場發展策略分析與投資風險評估報告
- 新疆科技學院《供應鏈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綠豆湯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GB/T 45282-2025IPv6地址分配和編碼規則總體要求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知識培訓
- 技能人才評價命題技術規程
- 中職不等式的試題及答案
- 深信服aES產品技術白皮書-V1.5
- 浙江省金華義烏市稠州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3月獨立作業英語試卷(原卷版+解析版)
- Unit+2+Expressing+yourself+PartB(課件)【知識精研】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的互補關系
- 《安全人機工程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焦煤集團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新媒體營銷(第三版) 課件全套 林海 項目1-6 新媒體營銷認知-新媒體營銷數據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