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炮制知識課件_第1頁
中藥炮制知識課件_第2頁
中藥炮制知識課件_第3頁
中藥炮制知識課件_第4頁
中藥炮制知識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概述中藥行業三大支柱:藥材、飲片和成藥。藥材飲片中成藥患者康復。 湯藥 中藥飲片是連接原藥材與臨床應用的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中醫用藥的特點 主要有二個,一個是復方,另一個是炮制。 藥材經炮制后入藥,可根據臨床需要制備不同炮制品,以適應不同的病癥。藥材通過炮制產生飲片。雖然飲片和成藥都能直接用于臨床,但因為飲片更能適應中醫辨證施治、靈活加減的要求,所以,目前飲片仍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一、基本概念1.中藥炮制 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藥物自身性質 川烏水煮 馬錢子砂燙 毒性藥物 藤黃豆腐煮 斑蝥米炒 半夏、天南星輔料(

2、如甘 草、白礬) 2.中藥炮制學 專門研究中藥炮制理論、工藝、規格、質量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炮制理論中醫理論,并結合現代科技。 如炭藥止血、延胡索醋制增強止痛作用。工藝原理清楚,可改進工藝。 如川、草烏等。規格、標準南、北差異或標準不客觀。 如阿膠等。方向現代化、機械化、程控化。歷史上對炮制原理的解釋: 如炒炭止血紅見黑止。 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等現代部分已研究清楚藥物炮制的原理: 如醋制延胡索、煮川烏、草烏、附子等。2.改進炮制工藝科學、簡單工藝機械化、標準化。程控化三、炮制技術特點1.對單位味中藥進行炮制,臨床用藥是復方 甘草(生、蜜炙品)、厚樸(生、姜炙品)2.是工

3、藝課,實踐先于理論 白術(生、炒焦)、黃芪(生、蜜炙品)3.直接觀察效果不容易4.炮制工藝要求依法炮制四、中藥炮制技術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理論指導中醫藥理論。 2.質控理化、薄層、含測等。 3.應用制劑、調劑等。 4.發展與相關學科以及邊緣學科間的聯系,如 分子生物等。 因此,中藥炮制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 中藥炮制的起源與發展一、中藥炮制的起源 藥物火酒陶器1起源于用藥實踐 歷史可追溯到原始社會。人類為了服用藥物,需要對其進行必要的處理,如洗凈、劈開、打碎、用牙齒咬成碎粒等,這樣就產生了中藥炮制的萌芽(凈制、切制)。3酒的發明與應用 豐富了用藥經驗,酒作為輔料被應用于炮制藥物,充實了中

4、藥炮制內容(輔料制)。此時,為中藥炮制形成具備了條件。 4.陶器的發明與應用 如砂鍋、陶罐等烹飪器和儲存器的發明 為早期中藥炮制的蒸法、煮制尖、煅制法以及存放中藥湯劑等創造了必要 的工具條件。 陶器的發明與應用,豐富與拓展了炮制的內容。春秋戰國至宋代中藥炮制技術的起始和形成時期。1漢代以前 炮制的出現,最早只是個別或簡單的炮制原則,無具體方法。 如五十二病方最早記載炮制的醫方書如“止血者燔發”、2漢代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對有毒藥物炮制方法與機理作一定的解釋。 3東漢張仲景傷寒論開創了藥物生熟異用學說。 4 梁代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將零散的炮制方法進行了第一次歸納總結。并增加了許多炮制

5、方法。 5. 劉宋時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論是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6唐代藥王孫思邈把炮制提到一個更高的地位,稱“藥有燒煉炮炙,生熟有定順方者福,逆之者殃。”這種認識被歷代醫藥學家奉為臨床用藥的準繩。 7唐代蘇敬等修定的新修本草是世界最早的藥典,首次規定惟米酒、米醋入藥。將炮制內容列為法定內容。 現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現,至今仍沿用的很多。金、元、明時期炮制理論的形成時期藥物炮制,最初多著眼于解毒,后世逐漸注意到藥物經炮制處理后功效的變化。1金元以來,對中藥炮制的作用,逐步有了理論上的歸納總結。2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荃中著重說明中藥炮制前后的歸經去向,使炮制理論進一步完善。在操作上,提出“凡藥制造,

6、貴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的論述。在炮制方法分類上,提出三類分類法,即水制、火制、水火共制。3明代繆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是第二部炮制專著。該書收載了439種藥物的炮制方法,其內容除部分載自雷公炮炙論外,大部分是當時的具體炮制方法,并將前人的炮制方法歸納為“雷公炮炙十七法”。 清代-炮制品種和技術的擴大應用時期1清代受元明炮制理論的影響,把一些炮制原則推廣到其他藥材,使炮制品種不斷增多。但亦有學者對某些藥物制法是否妥當提出不同看法。2張仲巖所著修事指南為清代的炮制專著(第三本炮制專著)。該書收錄藥物232種。基本內容多取自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但作了進一步的歸納、整理。并在本草蒙荃所

7、載炮制理論的基礎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如“吳茱萸制抑苦寒而扶胃氣,豬膽汁制瀉膽火而達木郁,牛膽汁制去燥烈而清潤”等。 現代炮制振興、發展時期1.文獻與炮制方面: 歷代炮制文獻以及炮制經驗的整理和總結。 現代炮制經驗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論和方法,由于遵循不同,經驗不同,各地方法不太一致。2.教學方面: 各地相繼建立中醫院校,中藥專業中將中藥炮制列為專業課之一,為炮制的繼承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科研方面: 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間,相繼對100多種中藥的炮制原理或炮制方法進行的相關研究,促進了中藥炮制的發展。目前已知的部分的藥物的炮制原理,即是該研究結果。 有關中藥炮制的

8、法規 依法炮制:中藥飲片必須按照國家藥品標準炮制;國家標準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部門制定的炮制規范炮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12.1執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目前藥品生產、使用、檢驗的基本法規,中藥飲片的炮制必須按照以上有關規定執行。 3 中藥飲片質量標準通則(試行): 199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為部頒標準(行業標準),對飲片的外觀、片型、凈度、水分等加以規定。4地方特色的炮制規范:中藥炮制具有傳統性、地域性、經驗性的特點,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大多制訂了具有,作為各地飲片生產、經銷部門的執行依據,為地方標準。 炮制目的一、不同的藥

9、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在炮制某一具體藥物時,又往往具有幾方面的目的。總的說來,炮制目的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保證用藥安全; 2、增強藥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療效; 3、改變藥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適應病情的需要; 4、改變藥物的某些性狀,便于貯存和制劑; 5、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分,使藥材純凈,保證藥材品質和用量準確; 6、矯臭、矯味,以便于服用。 二、飲片切制目的 1、便于煎出有效成分:中藥材大多來自于自然界,其大小懸殊,形態各異,如果直接入藥,由于質地、大小、形狀的不同,其中的有效成分在煎煮時溶出程度勢必會受到影響。 2、提高煎藥質量:藥物粉碎程度過大,

10、同樣會給湯劑的制備造成困難。 3、利于進一步的加工炮炙:藥物切制成飲片后,大小、厚薄均勻,還便于在進一步炮炙時控制火候,使藥物均勻受熱,有利于各種輔料的均勻接觸和吸收,從而保證炮炙的工藝質量。 4、利于調配及貯存:藥物切制成飲片,體積適中,潔凈度增高,含水量下降,即方便配方調劑,又可減少貯存中蟲蛀、霉變現象的發生。 5、便于鑒別:對于性狀相似的藥物,切制成一定規格的片型,便于區分;且顯露了藥物的組織結構特征,防止混淆。 6、利于制劑:在制備液體劑型時,藥物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制備固體劑型時,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從而使處方中的藥物比例相對穩定。 炮制原則 中藥炮制清代徐靈胎將傳統的制藥原則歸納

11、為:相反為制,相資為制,相畏為制,相惡為制。 注:對服用后有不良反應的藥物,“相惡為制”與“相畏為制”意義相似。 制藥的具體方法:1、制其形:改變藥物的外觀形狀和分開藥用部位。2、制其性:改變藥物的性能。3、制其味:調整中藥的五味。4、制其質:改變藥物的性質或質地。性質,包括改變藥性和功用。 炮制作用炮制對制劑的影響1、湯劑和中成藥對飲片炮制品種的要求:湯劑通常是醫生根據病人的病情和身體素質隨證處方,對藥物的炮制品種要求靈活多變,常根據用藥意圖而定 。 2、湯劑和中成藥對飲片的外觀質量與內在質量的要求:飲片的外觀質量從形態、色澤、氣味、質地來控制。對形態的要求,湯劑比中成藥嚴,對色澤、氣味、質

12、地要求,基本相同。飲片的內在質量主要指有毒成分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指標。湯劑和中成藥對飲片的內在質量都應嚴格控制,尤其是有毒中藥。一般中成藥的要求高于湯劑。 3、不同劑型及輔料對炮制的要求:外用劑型,如錠劑、膏劑、洗劑等,系局部用藥,不經消化道,可用經凈制后的生品。中成藥所用的輔料簡化了某些藥材的炮制,如蜜丸制作中也用蜂蜜,除賦形外,其目的部分地與蜜炙法相同,故理中丸生產時,采用生甘草;用湯劑時,常用蜜炙甘草。某些劑型中,可根據工藝要求,直接以潔凈的藥材適當破碎后入藥。如在中藥注射劑和提取某類或某種成分的片劑中。例黃連素片。 炮制對方劑療效的影響1、提高方劑的療效 2、改變方劑的適應癥 3、消除方

13、劑中某些藥物的副作用 中藥的應用多以配成方劑而體現其療效,炮制可降低單味中藥的毒副作用,宜可降低方劑的副作用。單味中藥炮制品選擇是否恰當,對方劑的療效、適應癥以及毒副作用都有一定的影響。 炮制對藥性的影響炮制對四氣五味的影響:1、通過炮制,矯正藥物過偏之性。2、通過炮制,使藥物性味增強。3、通過炮制,改變藥物性味,擴大藥物用途。 炮制對升降浮沉的影響:1、“生升熟降”。2.、“酒制升提”。3、炮制可以改變藥物的氣味和質地,轉化其升降浮沉,使藥物更好地適應臨床用藥的要求。 炮制對歸經的影響中藥通過加熱和輔料炮制,可改變其歸經或引藥入經,使其功效更專一。如“鹽制入腎”、“醋制入肝”等。 炮制對毒性

14、的影響“生毒熟減”,毒性中藥,經炮制,使其由大毒減至低毒甚至無毒,以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如烏頭、馬錢子等,生品毒性大,多外用。炮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內服。 炮制的分類一、雷公炮炙十七法 二、明陳嘉謨三類分類法三、中藥業五類分類法四、藥典三分類法五、工藝與輔料結合分類法六、以藥用部位的來源分類法 雷公炮炙十七法 內容有:炮、 監、煿、炙、煨、炒、煅、煉、 制、度、飛、伏、鎊、摋、煞 (曬)、曝、露。 明陳嘉謨三類分類法明陳嘉謨本草蒙筌提出的: 火制 水制 水火共制 中藥業五類分類法五類分類法: 修治 火制 水制 水火共制 其他制法藥典三分類法凈制:切制:炮炙:包括炒、燙、煅、蒸、煮、燉、酒 制

15、、醋制、蜜炙、姜汁炙、鹽制、制炭、水 飛、燀、制霜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主要指凈選與加工。 一、凈選的含義:中藥材在切制、炮炙和調配、制劑前,應選取規定的藥用部位,除去非藥用部位、雜質異物及霉變品、蟲蛀品、灰屑等,以達到藥用的純凈度要求的炮制工序,即凈制。 二、凈制的目的:1、分開藥用部位蓮子肉與心,分別能健脾補腎與清心火。2、行分檔在凈選的同時將藥物大小分檔,便于火制和水制時控制工藝質量,保證炮制均勻,防止太過與不及。3、除去非藥用部位凈制除去質次效差(厚樸粗皮、訶子核)、毒性大(蘄蛇頭)、副作用強(枇杷葉絨毛)的部位,便于調劑準確,制劑的安全有效。4.除去雜質異物:清除采集、加工、運輸、貯

16、存中混入的泥砂、異物及蟲蛀霉變等變異的藥物。 中藥炮制常用輔料 一、液體輔料:酒、醋、蜂蜜、食鹽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膽汁、食用油脂。二、固體輔料:麥麩、土、河沙、蛤粉、滑石粉、白礬、稻米、面粉、豆腐、蘿卜。酒1.酒: 又稱釀、醇、酎、醅、醍、 2.來源及特性 黃酒以米、麥、黍等用曲釀制而成。含乙醇15%-20%,淡黃色透明液體,氣味醇香。 白酒以米、麥、黍、高粱等用曲釀制蒸餾而成。含乙醇50%-70%,無色澄明液體,氣味醇香3.性味:甘、辛,大熱。4.功效:活血通絡、祛風散寒,行藥勢。5.炮制:增強療效,助溶,矯味矯臭作用。6.方法:炙、蒸、煮、燉。7.藥物:黃芩、大黃、白芍、

17、當 歸、白花蛇等。醋1.古稱酢、醯、苦酒、米醋,習稱苦酒。2.來源: 米、麥、高粱及酒糟釀制而成。含醋酸4%-6%。食用米醋非化學醋。3.性味功效:酸、苦、溫。活血祛瘀、行氣止痛、行水消腫。4.炮制作用: 引藥入肝、增強療效、助容、解毒、矯味矯臭。5.方法及藥物: 炙、蒸、煮。延胡索、甘遂、柴胡等。 蜂蜜1、來源:蜜蜂采集花粉釀制而成。含果糖、葡萄糖約70%,含水分25%,蔗糖8%,含還原糖64.0%。2.性味功效 甘平、補中潤燥、緩急 止痛、解毒3.炮制作用 增強療效、緩和藥性、解毒、矯味矯臭。4.方法及藥物: 炙、蒸、煮;甘草、黃芪、麻黃、紫苑等。食鹽水1.來源:食鹽的水溶液,主含氯化鈉。

18、2.性味功效:咸寒,清熱涼血,軟堅散 結,潤下通便,強筋骨,解毒,防腐。3.炮制作用:引藥入腎,增強療效,緩 和藥性等。4.方法及藥物:鹽炙法。巴戟、杜仲、 知母、澤瀉、黃柏、橘核等。生姜汁1.來源:為生姜搗碎取汁液,或干姜加 水共煎而得的黃白色汁液。2.性味功效:辛溫、溫中止嘔、發表散 寒、開痰解毒等。3.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緩和寒性、增強療效等。4.方法及藥物:姜炙、姜湯煮。厚樸、草果、竹茹、半夏、天南星、黃連等。甘草汁1.來源:甘草片加水共煎去渣而得的汁液。2.性味功效:甘平、補中益氣、和中緩急、祛痰止咳、調和諸藥、解毒等。3.炮制作用:緩和藥性、降低毒性。4.方法及藥物:甘草煮。遠志、吳茱萸、巴戟、半夏,廣地龍 黑豆汁1.來源:黑豆加水煎煮去渣而得的汁液2.性味功效:甘平,滋補肝腎,養血祛 風,活血,利水解毒。用其炮制可達增效,解毒作用。3.方法及藥物:蒸或煮。何首烏 米泔水1.來源:淘米時第二次濾出的灰白色液 體。2.性味功效:甘涼。清熱涼血,利尿和 中,吸附油脂等。3.方法及藥物:浸、煮。蒼術、白術。膽汁1.來源:為牛、豬、羊的新鮮膽汁。2.性味功效:苦大寒,清肝明目,利膽 通腸,解毒消腫,潤燥。3、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緩和燥性,增 強療效等。4.方法及藥物:拌炒、蒸。天南星、黃連。 麥麩來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