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大家都來比一比教案反思_第1頁
大班主題大家都來比一比教案反思_第2頁
大班主題大家都來比一比教案反思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大班主題大家都來比一比教案反思1、大班主題大家都來比一比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最近發覺我班的孩子對測量身高很感興趣,一有空就去身高尺上量一量,然后相互比擬。在這期間我發覺,高的孩子有點沾沾自喜,矮的孩子則有點悶悶不樂,結合我們幼兒園開展的新安康訓練課題,我覺得要給孩子一種正確的觀念。 另外我覺得大班的小朋友應有肯定的規章意識,并有與同伴合作、協商的意識。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競賽必需遵守肯定的規章,同時通過競賽孩子們還能發覺一些打算輸贏的好方法,從而激發孩子間不斷競爭。 自己和自己比我把他當作是個拓展的內容,主要是讓孩子們明白,只有通過自我的不斷比擬,才能鼓勵自己不斷進步。 內容與要求: 1

2、、共享“比”的閱歷,感受“比”的方法。 2、在“比”的過程中增加幼兒與同伴間合作、協商的意識。 活動預備: 字卡、四張長方形卡片、五張圖片、兩副大小不一的手套 活動過程: 一、溝通大家的比 1、出示字卡“比”,這是什么字? 2、這幾天我看到小朋友都在玩比的嬉戲,你們都在比什么?(比力氣、比身高、比體重等) 通過溝通、演示等共享比的閱歷,比的方法。 3、總結: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比,同樣的事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比。 二、爭論競賽的要求 1、剛剛你們說了許多的比,比方比身高等,我覺得這些比只是比擬,是沒有輸贏的,可還有一種比是有輸贏的,是什么? 2、出示漢字“競賽” 3、你們知道有哪些競賽?

3、4、怎樣知道競賽誰贏誰輸呢?(看分數) 5、在競賽中有些什么要求?(分隊、人數一樣、有裁判等) 6、總結:原來一場競賽有肯定的規章。 三、嘗試競賽 1、分隊(分四隊) 分成了幾隊?每隊有幾人?一樣多嗎? 2、給自己的隊起名字,記在卡片上,并作自我介紹。 3、還缺什么? 4、出示圖片 有幾個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交代競賽內容與要求 6、檢驗、統計競賽結果 7、質疑:人數一樣、時間也一樣,為什么結果卻不一樣? 8、總結:競賽總會有輸贏,但還是有好的方法,就拿畫圓來說,他們成功的緣由就是聽清要求,動腦筋想好方法,大家一起合作,我們要向成功者學習。 四、拓展 1、自己能和自己比嗎?怎么比? 2、

4、出示自己和自己比的卡片 ( 出示2副大小不同的手套)這都是我們班露露小朋友的,你發覺了什么? 3、現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比一比 原來自己和自己也能比,我們小朋友都發覺自己長高了,長大了,進步了。 4、總結:新的一年已經到了,新一年里的你和現在的你再來比一比,看有些什么進步?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局部幼兒比照較沒有生活閱歷,在學習時,這局部幼兒把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比”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學問。 2、大班主題活動教案:大家來泡茶教案(附教學反思) 設計背景: 泡茶,是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它有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只要有客人來,我們總會

5、端出茶,以茶相待。在家庭中,或許有小朋友的爸爸,或是爺爺很喜愛泡茶,但是小朋友對于泡茶的文化,以及泡茶的過程,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為了讓幼兒了解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感受中國的茶文化,特設計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茶葉是一種葉子。 2.觀看泡茶時茶葉的變化。 3.初步感受中國的茶文化。 4.培育幼兒敏銳的觀看力量。 5.探究、發覺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預備: 1.“中華文化”:大家來泡茶。 2.掛圖:大家來泡茶。 3.茶具一套,茶葉,開水。 4.泡功夫茶的步驟。 活動過程: 一、介紹茶葉。 引出本活動茶葉,幼兒回憶已有閱歷,了解什么是茶葉。 告知幼兒:茶葉是一種葉子。有的葉子可以

6、看,有的葉子可以吃,而茶葉是可以用來泡茶喝的。 評析:幼兒熟悉茶葉,同時也能夠說出一兩種茶葉的品種,對茶葉的熟悉有初步的生活閱歷。 二、展現茶具。 通過觀看茶具,了解泡茶是有講究的,要用特地的茶具 1.有沒有看過這些茶具?在哪里看過? 2.茶具有什么用?誰會用到這些東西? 評析:茶具是小朋友收集而來,因此有些小朋友就能說出來,茶具是用來泡茶的,回憶起自己的爸爸,爺爺,常常泡茶喝。 三、觀看泡茶。 通過觀看,了解泡茶的過程,知道茶葉在熱水中形狀、顏色、味道的變化 1.在泡茶活動之前,教師請幼兒觀看掛圖大家來泡茶,和幼兒一起爭論“中華文化”大家來泡茶中的內容。 2.示范泡茶。 教師根據泡功夫茶的步

7、驟泡茶給幼兒喝。先將一撮干茶葉放在潔凈的布上給幼兒看,請幼兒留意觀看茶葉的形狀、顏色,并聞聞干茶葉的味道。在泡茶、喝茶的過程中,請幼兒認真觀看、品嘗并提問:功夫茶的茶水顏色是什么樣的?功夫茶喝起來感覺怎樣?將泡過的茶葉從茶壺中拿起來,請幼兒將茶葉攤開在桌上,請幼兒看看有什么變化,說說觀看的結果:泡過的茶葉有了什么變化?泡過的茶葉和沒泡過的茶葉哪里一 3.嘗試泡茶。 分組泡茶。教師要全程陪伴幼兒,留意安全使用開水,一防燙傷。讓幼兒做擺放茶具、放茶葉等事情,濕度參加泡茶,體驗泡茶的過程。 4.幼兒品茶。 小朋友可以看看,聞聞,嘗嘗,用茶葉泡的茶與平常我們喝地茶味道,顏色有什么不同。 評析:泡茶是幼

8、兒特別感興趣的事。在活動中,小朋友先觀看了茶葉的形狀,顏色,聞其味道。那么在這個活動中,小朋友能夠說出茶葉是干的,顏色是綠的,味道有點涼爽的。放到熱水中,小朋友觀看茶葉的變化,在教師引導下小朋友能觀看到茶葉變大,茶葉變綠,茶葉味道更濃。最終品茶,在品茶中,我發覺有些小朋友像喝水一樣,一股腦兒喝進去。不能較好品茶的味道。在教師提示中,幼兒能夠觀茶色,聞茶香,品茶味。整個活動,幼兒親自體驗,特別快樂。 活動反思: 這是主題活動訪問大樹中的一個社會活動課。在生活中,我也喜愛喝茶,如茉莉花,菊花茶,但是本身對茶的學問了解很少,在課前我也查找了有關資料,了解了一些茶的根本學問,茶的分類,以及泡茶的根本步

9、驟。課前提前讓幼兒收集茶葉。 活動一開頭,我先讓幼兒熟悉了幾種常見茶葉,然后介紹茶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綠茶、紅茶、花茶、烏龍茶。隨后再向幼兒介紹泡茶的過程,示范泡茶。最終,將幼兒分為六組,一組用一種茶葉,開頭泡時,孩子們都特殊感興趣,小眼睛都盯著看,還不時地說著“好香啊!”,小朋友泡著茶葉,觀看著葉子的變化,顏色的變化。有些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要開頭品嘗了,一股腦兒喝到嘴巴里去。這個不對哦,我趕忙告知小朋友,喝這個茶葉茶啊和我們平常喝的茶不一樣,我們要先聞一聞,然后再一小口一小口的喝,這樣才能品出茶的味道。小朋友一小口一小口喝著,臉上帶著奇怪的微笑,問他們茶是什么味道的,有的說香香的,有的說甜甜的

10、,有的說涼涼的,有的皺著眉頭說苦苦的。大家快樂地喝著茶。 通過這一活動,讓幼兒簡潔又直觀的熟悉了我們中國的茶文化,知道了泡茶茶具的講究,泡茶是我國傳統的待客之道,是我國傳統的文化。 3、大班科學比一比找一找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究四周環境中具有相反特性的事物。 2、幼兒比擬相反事物之間特征的差異。 重點幼兒探究四周環境中具有相反特性的事物。 難點幼兒比擬相反事物之間特征的差異。 活動預備 預備四周環境中具有相反特征的物品。 活動過程 1、導入局部,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引導幼兒觀看教室中具有相反特性的物品。 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這兩件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讓幼兒自己試驗和

11、探究。 請幼兒當“小偵探“,按教師出的題目,找出教室中相關的物品,并比擬差異。 3、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究同樣的東西外形不同,落下的狀況不同。 -剛剛小朋友說的都對。 4、擴展幼兒閱歷。 擴展查找范圍。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局部幼兒對大小與高矮輕重沒有生活閱歷,在學習時,這局部幼兒把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學問。 4、大班主題大家都來比一比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最近發覺我班的孩子對測量身高很感興趣,一有空就去身高尺上量一量,然后相互比擬。在這期間我發覺,高的孩子有點沾沾自喜,矮的孩子則有點悶悶不樂,結合我們幼兒園

12、開展的新安康訓練課題,我覺得要給孩子一種正確的觀念。 另外我覺得大班的小朋友應有肯定的規章意識,并有與同伴合作、協商的意識。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競賽必需遵守肯定的規章,同時通過競賽孩子們還能發覺一些打算輸贏的好方法,從而激發孩子間不斷競爭。 自己和自己比我把他當作是個拓展的內容,主要是讓孩子們明白,只有通過自我的不斷比擬,才能鼓勵自己不斷進步。 內容與要求: 1、共享“比”的閱歷,感受“比”的方法。 2、在“比”的過程中增加幼兒與同伴間合作、協商的意識。 活動預備: 字卡、四張長方形卡片、五張圖片、兩副大小不一的手套 活動過程: 一、溝通大家的比 1、出示字卡“比”,這是什么字? 2、這幾天

13、我看到小朋友都在玩比的嬉戲,你們都在比什么?(比力氣、比身高、比體重等) 通過溝通、演示等共享比的閱歷,比的方法。 3、總結: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比,同樣的事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比。 二、爭論競賽的要求 1、剛剛你們說了許多的比,比方比身高等,我覺得這些比只是比擬,是沒有輸贏的,可還有一種比是有輸贏的,是什么? 2、出示漢字“競賽” 3、你們知道有哪些競賽? 4、怎樣知道競賽誰贏誰輸呢?(看分數) 5、在競賽中有些什么要求?(分隊、人數一樣、有裁判等) 6、總結:原來一場競賽有肯定的規章。 三、嘗試競賽 1、分隊(分四隊) 分成了幾隊?每隊有幾人?一樣多嗎? 2、給自己的隊起名字,記在卡片上,并作自我介紹。 3、還缺什么? 4、出示圖片 有幾個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交代競賽內容與要求 6、檢驗、統計競賽結果 7、質疑:人數一樣、時間也一樣,為什么結果卻不一樣? 8、總結:競賽總會有輸贏,但還是有好的方法,就拿畫圓來說,他們成功的緣由就是聽清要求,動腦筋想好方法,大家一起合作,我們要向成功者學習。 四、拓展 1、自己能和自己比嗎?怎么比? 2、出示自己和自己比的卡片 ( 出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