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金屬熱處理原理部分 復習題一、名詞解釋:實際晶粒度:某一具體熱處理或熱加工條件下的奧氏體的晶粒度叫實際晶粒度馬氏體、貝氏體(上貝氏體和下貝氏體):過冷奧氏體的等溫轉變中溫轉變時滲碳體分布在碳過飽和的鐵素體基體上的兩相混合物稱為貝氏體,上貝氏體(B上):550350,呈羽毛狀,小片狀的滲碳體分布在成排的鐵素體片之間,下貝氏體(B下):350Ms:在光學顯微鏡下為黑色針狀,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在鐵素體針內沿一定方向分布著細小的碳化物(Fe2.4C)顆粒。貝氏體:過冷奧氏體的連續冷卻轉變時碳在-Fe 中的過飽和間隙固溶體。二、填空題:鋼加熱時奧氏體形成是由奧氏體形核;晶核的長大;未溶碳化物(
2、Fe3C)溶解; 奧氏體成分均勻化 等四個基本過程所組成。在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產物中,珠光體與屈氏體的主要相同點是都是 它們都是珠光體類型的組織 ,不同點是 層間距不同 ,且珠光體層間距較大 ,屈似體層間距最小。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上貝氏體的組織特征呈羽毛狀狀,而下貝氏體則呈黑色針狀。與共析鋼相比,非共析鋼C曲線的特征是 多一條過冷AF或(Fe3C)的轉變開始線 ,亞共析鋼左上部多一條過冷A轉變為鐵素體(F)的轉變開始線,過共析鋼多一條過冷A中析出二次滲碳體 (Fe3CII) 開始線。馬氏體的顯微組織形態主要有板條狀、針狀兩種。其中 板條狀馬氏體的韌性較好。高碳淬火馬氏體和回火馬氏體在形成條件上
3、的區別是前者是在 淬火 中形成,后者在 低溫回火 時形成,在金相顯微鏡下觀察二者的區別是前者為 竹葉形 ,后者為 黑色針裝 。目前較普遍采用的測定鋼的淬透性的方法是 “末端淬火法”即 端淬試驗 。三、判斷題:所謂本質細晶粒鋼就是一種在任何加熱條件下晶粒均不發生粗化的鋼。()當把亞共析鋼加熱到Ac1和Ac3之間的溫度時,將獲得由鐵素體和奧氏體構成的兩相組織,在平衡條件下,其中奧氏體的碳含量總是大于鋼的碳含量。()當原始組織為片狀珠光體的鋼加熱奧氏體化時,細片狀珠光體的奧氏體化速度要比粗片狀珠光體的奧氏體化速度快。()當共亞析成分的奧氏體在冷卻發生珠光體轉變時,溫度越低,其轉變產物組織越粗。()貝
4、氏體是過冷奧氏體中溫轉變產物,在轉變過程中,碳原子能進行擴散,而鐵原子不能進行擴散。()不論碳含量高低,馬氏體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在正常熱處理加熱條件下,隨碳含量的增高,過共析鋼的過冷奧氏體越穩定。()因為過冷奧氏體的連續冷卻轉變曲線位于等溫轉變曲線的右下方,所以連續冷卻轉變曲線的臨界冷卻速度比等溫轉變曲線的大。()四、選擇題:鋼在淬火后獲得的馬氏體組織的粗細主要取決于:(b) a奧氏體的本質晶粒度; b奧氏體的實際晶粒度;c奧氏體的起始晶粒度奧氏體向珠光體的轉變是:(a) a擴散型轉變; b非擴散型轉變; c半擴散型轉變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線右移,鋼的淬透性將:(b) a降低; b提
5、高; c不改變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線左移,鋼的淬透性將:(a) a降低; b提高; c不改變馬氏體的硬度取決于:(c) a冷卻速度; b轉變溫度; c碳含量在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圖的鼻尖處,孕育期最短,故:(b)a過冷奧氏體穩定性最好,轉變速度最快;b過冷奧氏體穩定性最差,轉變速度最快;c過冷奧氏體穩定性最差,轉變速度最慢;d過冷奧氏體穩定性最好,轉變速度最慢鋼進行奧氏體化的溫度愈高,保溫時間愈長則:(b)a過冷奧氏體愈穩定,C曲線愈靠左;b過冷奧氏體愈穩定,C曲線愈靠右;c過冷奧氏體愈不穩定,C曲線愈靠左;d過冷奧氏體愈不穩定,C曲線愈靠右上貝氏體和下貝氏體的機械性能相比較:(d)a兩者具有較高
6、的強度和韌性;b兩者具有很低的強度和韌性;c上貝氏體具有較高強度和韌性;d下貝氏體具有較高強度和韌性過共析鋼加熱到Ac1一Accm之間時,則:(a)a奧氏體的w(C)小于鋼的w(C);b奧氏體的w (C)大于鋼的w(C);c奧氏體的w(C)等于鋼的w(C);d無法判斷兩者w (C)的關系五、簡答題:奧氏體的起始晶粒度、實際晶粒度、本質晶粒度的含義及區別。(略)奧氏體、過冷奧氏體、殘余奧氏體的異同。回答要點提示:冷卻到A1線以下而又尚未轉變的奧氏體稱為過冷奧氏體;馬氏體轉變不能完全進行到底,冷卻到MS線以下轉變停止時仍未能轉變的奧氏體稱為殘余奧氏體。說明共析鋼C曲線各個區、各條線的物理意義,指出
7、影響C曲線形狀和位置的主要因素。(略)注意比較共析鋼過冷奧氏體等溫轉變曲線和連續轉變曲線的異同點。(略)附加思考題:指出影響奧氏體形成速度和奧氏體實際晶粒度的因素。何謂鋼的臨界冷卻速度?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它與鋼的淬透性有何關系?第七章 金屬熱處理工藝部分 復習題一、名詞解釋:淬透性:鋼接受淬火時形成馬氏體的能力。淬硬性:指鋼淬火后能達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決于馬氏體的含碳量。調質處理:淬火后高溫回火的熱處理工藝組合。二、填空題:鋼的淬透性越高,則其C曲線的位置越 右 ,說明臨界冷卻速度越 慢 。鋼的熱處理工藝由 加熱 、 保溫 、 冷卻 三個階段所組成。利用Fe-C相圖確定鋼完全退火的正常
8、溫度范圍Ac3以上2030 ,它只適應于 亞共析 鋼。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 ,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和改善組織,提高塑性,它主要適用于共析鋼 、過共析鋼 。鋼的正常淬火溫度范圍,對亞共析鋼是線以上Ac3以上3050,對過共析鋼是 Ac1 以上3050 。當鋼中發生奧氏體向馬氏體的轉變時,原奧氏體中碳含量越高,則MS點越 低,轉變后的殘余奧氏體量就越 高 。在正常淬火溫度下,碳素鋼中共亞析鋼的臨界冷卻速度比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的臨界冷卻速度都 慢 。鋼的臨界冷卻速度與奧氏體化溫度的關系是奧氏體化溫度 奧氏體化溫度越高,臨界冷卻速度 慢。淬火鋼進行回火的目的是 消除內應力, 獲得要求的組織和性能,
9、回火溫度越高,鋼的強度與硬度越 低。鋼在回火時的組織轉變過程是由 馬氏體分解, 殘余奧氏體分解, 和 碳化物的轉變 , 滲碳體的聚集長大 等四個階段所組成。三、判斷題:高合金鋼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淬硬性。()經退火后再高溫回火的鋼,能得到回火馬氏體組織,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鋼的淬透性高,則其淬透層的深度也越大。()在正常加熱淬火條件下,亞共析鋼的淬透性隨碳的增高而增大,過共析鋼的淬透性隨碳的增高而減小。()表面淬火既能改變鋼的表面化學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組織和性能。()四、選擇題:鋼經調制處理后獲得的組織是:(c) a回火馬氏體; b回火屈氏體; c回火索氏體過共析鋼的正常
10、淬火加熱溫度是:(a) aAc1+3050; bAc3+3050; cAccm+3050影響碳鋼淬火后殘余奧氏體量的主要因素是:(b) a鋼材本身的碳含量; b鋼中奧氏體的碳含量;c鋼中碳化物的含量共析鋼過冷奧氏體在550-350的溫度區間等溫轉變時,所形成的組織是:(b) a索氏體; b下貝氏體; c上貝氏體; d珠光體淬硬性好的鋼:(b) a具有高的合金元素含量; b具有高的碳含量;c具有低的碳含量對形狀復雜,截面變化大的零件進行淬火時,應選用:(a) a高淬透性鋼; b中淬透性鋼; c低淬透性鋼對形狀復雜,截面變化大的零件進行淬火時,應采用:(b) a水中淬火; b油中淬火; c鹽水中淬
11、火若要提高淬火時的淬硬層深度,應采取:(a) a選擇高淬透性鋼; b增大工件的截面尺寸;c選用比較緩和的冷卻介質45鋼為得到回火馬氏體組織,應進行:(c) a正火; b淬火;c淬火+低溫回火;d淬火+高溫回火完全退火主要適用與:(a) a亞共析鋼; b共析鋼; c過共析鋼擴散退火的目的是:(a) a消除和改善晶內偏析;b消除冷塑性變形后產生的加工硬化; c降低硬度以便于加工鋼的回火處理是在:(c) a退火后進行; b正火后進行; c淬火后進行通常鋼的滲碳溫度范圍是:(c) a600-650; b800-850; c900-950; d1000-1050五、簡答題:T12鋼加熱到Ac1以上,用如
12、圖所示的a、b、c的三種方法冷卻。(1)a 和 c 是何種熱處理工藝?(2)a、b、c的三種方法冷卻方式應得到的組織是什么?回答要點 :(1)a:分級淬火;b:等溫淬火。(2)a: M+Ar;b: 下B+M+Ar;c: 下B。如圖所示為共析鋼C曲線圖,說出圖中各冷卻曲線對應的熱處理方法及其最終組織。回答要點:a: 完全淬火,馬氏體+殘余奧氏體;b: 雙液淬火,馬氏體+殘余奧氏體;c: 不完全淬火,曲氏體和馬氏體;d: 等溫淬火,貝氏體;e: 正火,索氏體;f: 完全退火,珠光體;g: 等溫退火,珠光體。附加思考題:加熱使鋼的組織完全轉變為奧氏體時,原始組織是粗粒狀珠光體為好,還是以細片狀珠光體
13、為好?為什么?簡述各種淬火方法及其使用范圍。用示意圖表示珠光體、索氏體、屈氏體、上貝氏體、下貝氏體和馬氏體在顯微鏡下的形態特征。試述馬氏體轉變的基本特點。馬氏體的本質是什么?它的硬度為什么很高?是什么因素決定了它的脆性?淬透性和淬透層深度有何聯系與區別?影響鋼件淬透層深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正火與退火的主要區別是什么?生產中應如何選擇正火與退火?確定下列崗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組織: 1) 經冷軋后的15鋼鋼板,要求降低硬度; 2) ZG35發鑄造齒輪; 3) 鍛造過熱的60鋼鍛坯; 4) 改善T12鋼的切削加工性能。兩個碳含量為1.2%的碳鋼薄試樣,分別加熱到780和900并保
14、溫相同時間奧氏體化后,以大于淬火臨界冷卻速度的冷卻速度冷至室溫。試分析:1)兩個溫度加熱淬火后馬氏體晶粒粗細的比較、馬氏體碳含量比較、殘余奧氏體數量比較、未溶碳化物數量比較;2)你認為哪個溫度加熱淬火合適?為什么?指出下列工件的淬火及回火溫度,并說明回火后獲得的組織。1) 45鋼小軸(要求綜合機械性能好);2) 60彈簧;3) T12鋼銼刀。兩根45鋼制造的軸,直徑分別為10和100,在水中淬火后,橫截面上的組織和硬度分布情況如何?用T10鋼制造形狀簡單的車刀,其工藝路線為:鍛造熱處理機加工熱處理磨削加工。寫出其中熱處理工序的名稱及其作用。試說明表面淬火、滲碳、氮化處理工藝在選用鋼種、性能、應
15、用范圍等方面的區別。低碳鋼(0.2%C)小件經930,5h滲碳后,表面碳含量增至1.0%,試分析以下處理后表面層和心部的組織:1) 滲碳后慢冷;2) 滲碳后直接水淬并低溫回火;3) 有滲碳溫度預冷到820,保溫后水淬,再低溫回火;4) 滲碳后慢冷至室溫,再加熱到780,保溫后水淬,再低溫回火。 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 隧道知 識 小 點 路基按其斷面的填挖情況分為路堤式、路塹式、半填半挖式三類。路肩是路面兩側路基邊緣以內地帶,用以支護路面、供臨時停靠車輛或行人步行之用。路基土石方工程按開挖的難易分為土方工程(松土、普通土、硬土三級)與石方工程(軟石、次堅石、堅石三級)。拱墻是上部拱圈和
16、下部邊墻的統稱.隧道仰拱是指隧道底部(反拱形,所以叫仰拱),這部分在隧道襯砌中一般是先澆筑的,澆筑后模板臺車就可以在仰拱砼上定位和支撐,來進行隧道拱墻砼的澆筑。 鑿毛是用一種斬斧的工具把已經完成的混凝土結構面鑿出一條條凹痕.。作用是使兩個施工階段的施工面粘結牢固。通常在現澆結構中,在現澆板澆注完畢后,要鑿毛,進行下一層柱墻的澆注,讓混凝土粘結牢固。超前小導管,是隧道工程掘進施工過程中的一種工藝方法,主要用于自穩時間短的軟弱破碎帶、淺埋段、洞口偏壓段、砂層段、砂卵石段、斷層破碎帶等地段的預支護。 質量控制點是指為了保證作業過程質量而確定的重點控制對象、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 質量控制點,簡稱為控制
17、點,又稱管理點。搜索它對生產現場質量管理中需要重點控制的質量特性進行控制,體現了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的重點管理的原則,只有抓住了生產線上質量控制的重點對象,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才算抓住了質量的要害,然后通過“抓重點帶一般”,保證整條生產線的產品質量穩定和提高。因此,正確地確定質量控制點,是搞好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的重要前提。 (1)全遂拱部系統采用22組合中空錨桿; (2) 邊墻及臨時支護采用22全長粘結型砂漿錨桿; (3)錨桿必須設置鋼墊板、錨頭、止漿塞等配件; (4)超前小導管采用42無縫鋼管,壁厚3.5mm; (5) 大管棚采用89或108鋼管,壁厚6mm; (6)防水板EVA,厚度不小于1.
18、5mm; (7)無紡布,重量400g/m2; (8)單面自貼式防水板(自帶無紡布),主材EVA自厚1.5mm, 自粘層厚0.5mm,無紡布,重量400g/m2 ; (9)中埋式止水帶、外貼式止帶及鋼邊橡膠止水帶:寬度不小于300mm; (10)環向盲溝:50單壁打孔波紋管(外裹無紡布), 縱向盲溝:80或100單壁打孔波紋管(外裹無紡布); 橫向導水管:100PVC管; 注漿管:30PVC管; 7、 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 勤測量” 8、I18橫撐連接處或與鋼架連接處均設置鋼墊板: 240*200*16mm。 9、三級圍巖僅部分緩傾巖層段設置拱部180度格柵鋼架及 25超前錨桿。 10、大拱腳采用的鋼墊板分別是:1000*300*16 mm、240*200*16 mm、500*200*16mm ,兩小鋼墊板之間用長1500mmI18斜撐連接。 11.測量放樣作為一項測繪技術來說,就是對任一空間物體的三維 定位測量,它的具體工作,均反映在對距離、角度(方向)、高程三個量的測定上,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放樣,總是離不開運用各類不同的儀具將這三個量測量的結果,在施工現場予以標定。鋼架間應設置22的縱向連接鋼筋,一般情況下按環向間距一米設置。四級圍巖(a)初期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美容整形醫院行業經營態勢及競爭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維生素K行業發展態勢與未來投資趨勢建議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粘土質耐火泥漿行業風險評估及發展潛力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硫化硅行業應用現狀及投資效益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電信用無源器件市場營銷創新與未來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琥珀粉市場發展趨勢及未來應用需求潛力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煤爐行業市場運營模式及未來發展動向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溶菌酶市場發展模式及投資商機可行性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治療型靜脈曲張襪競爭格局與競爭格局展望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汞行業應用狀況及需求趨勢研究報告
- 招標代理機構遴選投標方案(技術標)
- DB41T 2619-2024 水利工程輸水管道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范
- 小米公司新員工培訓方案
- GB/T 21220-2024軟磁金屬材料
- 《乙烯》教案 化學
- 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
-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填充墻)
- NBT-10779-2021空氣源熱泵集中供暖工程設計規范
- DL-T2528-2022電力儲能基本術語
- 氣管切開導管脫出應急
- 液化天然氣汽車加氣站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