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傳染病防治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1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本章內容簡介傳染病防治法的概念、調整范圍法定管理傳染病傳染病的預防、報告和公布傳染病的控制傳染病防治的監督第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 2010年,全國共報告法定傳染病發病6409962例,死亡15257人,報告發病率為480.24/10萬,死亡率為1.14/10萬。 其中甲類發病164例,死亡2人 。乙類發病3185768例,死亡14287人 。 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甲乙類發病總數
2、的94.97%。 報告死亡數居前5位病種依次為艾滋病、肺結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1N1流感,占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總數的96.49%。 第3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傳染病第4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傳染病是由于傳染性致病性微生物侵入人體,發生使人體健康受到某種損害以至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生命健康甚至整個社會的疾病。概念第5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傳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傳染病防治法是調整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和公共衛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3、第6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傳染病防治法的調整對象 All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第7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傳染病防治的方針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分類管理、依靠科學、依靠群眾。第8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分類管理: 根據傳染病傳染性的強弱危害程度、傳播途徑的難易、傳播速度的快慢等,將法定管理傳染病劃分為甲類、乙類、丙類。 傳染病防治法授權國務院和國務院衛生行
4、政部門可以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的情況,增加或者減少法定管理的傳染病病種。增加或減少甲類傳染病病種 國務院增加或減少乙類、丙類傳染病病種衛生部按照乙類或丙類傳染病管理的病種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備案第9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法定管理的傳染病第10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39種法定管理的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 2種 (強制性管理) 乙類傳染病:26種 (嚴格管理) 甲型H1N1流感(新加)、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
5、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按甲類對待第11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丙類傳染病:11種 (監測性管理) 手足口病(新加)、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第1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傳染病預防第13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
6、13分,星期四一、制定預案二、建立監測制度三、預防接種制度四、傳染病菌種、毒種的管理五、各類機構和人員的職責 第14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疫情的報告和公布一、疫情報告人二、報告方式三、疫情報告時限四、疫情的公布第15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責任疫情報告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 軍隊醫療機構港口、機場、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國境衛生檢疫機關 衛生行政部門義務報告人所有公民第16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報告方式:報告卡網絡直報第17頁,共64頁,2022年,
7、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于2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 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于2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第18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
8、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傳染病報告卡后,應于2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第19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 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內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傳染病報告卡后,應于2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第20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疫情的公布: 國家建立傳染病疫情信息公布
9、制度; 衛生部定期公布全國疫情信息。 省、自治區等衛生行政部門定期公布本行政區域的疫情信息; 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衛生部負責向社會公布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等衛生行政部門向公布本區域的疫情信息 第21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傳染病的控制第2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一、定義 在傳染病發生或暴發、流行時,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了防止傳染病擴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控制措施二、控制主體 疾病控制預防機構、醫療機構、衛生行政部門三、控制方法四、一般控制措施第23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控制方法: 1)隔
10、離治療傳染源 “五早一就”-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和就近治療 2)物品消毒和交通檢疫 3)人員和物資調集 4)對尸體進行處理 5)疫情調查分析 6)藥品生物制品等的供應第24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一般控制措施:1)隔離治療甲類傳染病病人及病原攜帶者;乙類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2)必要的治療和控制措施除艾滋病、肺炭疽以外的乙類和丙類傳染病病人 3)醫學觀察疑似甲類傳染病病人,未明確診斷前 4)衛生處理和預防措施被上述人員污染的場所、物品及密切接觸的人員第25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傳染病防治監督管理一
11、、傳染病防治監督管理機構 衛生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二、職責 監督檢查; 采取臨時控制措施。第26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System of law on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o emergent public health hazards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第27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第28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第29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第30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第31
1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第3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第33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什么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突發事件的聯系?第34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事件的概念 又稱“緊急事件”、“緊急情況”、“緊急狀態”、“非常狀態”、“特別狀態”等等,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是:一種特別的、迫在眉睫的危機或危險局勢,影響全體公民,并對整個社會的正常生活構成威脅。 (歐洲人權法院)。 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
13、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35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自然災害(水旱、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生物、火災等)事故災難(安全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等)公共衛生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動物疫情)社會安全事件(群體性事件、恐怖、民族宗教、涉外、刑事案件等)第36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 是指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身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來自國
14、家預案)第37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二者的聯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既具有公共衛生事件的個性,又具有所有突發事件的共性,是突發事件的一個類型。 所有的突發事件都有可能含有公共衛生事件(因為人是社會的主體)。第38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包含的分類一、重大傳染病疫情:某種傳染病在短時間內發生,波及范圍廣泛,出現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發病率遠遠超過常年的發病率水平的情況。二、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短時間內,某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或者相繼出現具有共同臨床表現的病人,且病例不斷增加,范圍不斷擴大,又暫時不能明確診斷的疾病。
15、第39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三、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由于食品污染和職業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數眾多或者傷亡較重的中毒事件。四、其他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 包括:群體性預防接種反應和群體性藥物反應,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生物、化學、核輻射恐怖事件,自然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和疾病流行事件等第40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特征一、突發性和難預知性二、多樣性和頻發性三、公共性和危害性 四、復雜性和國際性第41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應急工作的方針與原則一、方
16、針: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二、原則: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依法規范、措施果斷 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第4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制建設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年11月行政法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2003年5月部門規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2003年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范-2003年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2006年1月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2006年2月第43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
17、公共衛生事件分級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四級: 分級 預警特別重大(級) 重大(級) 較大(級) 一般(級) 紅色橙色黃色藍色第44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特別重大(I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發生并伴有擴散趨勢,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個以上的省份,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擴散趨勢。涉及多個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第45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
18、發生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并有擴散趨勢,或發現我國已經消滅的傳染病重新流行。周邊以及與我國通航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并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46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重大(II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發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關聯的疫情波及兩個以上的縣(市、區)。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腺鼠疫發生流行,在1個地級以上市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多點連續發病2
19、0例以上,或流行范圍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內的兩個以上地級以上市。霍亂在1個地級以上市行政區域內流行,1周內發病30例以上,或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內的兩個以上地級以上市,有擴散趨勢。乙類、丙類傳染病疫情波及兩個以上縣(市、區),1周內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兩倍以上。第47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尚未造成擴散。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擴散到縣(市、區)以外的地區。發生重大醫源性感染事件。預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用藥出現人員死亡。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含50例),或死亡5人以上。境內外隱匿運輸、郵寄烈性生物病原體、生物毒素造
20、成人員感染或死亡的。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48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較大(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個平均潛伏期內(6天)病例數未超過5例,流行范圍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腺鼠疫發生流行,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1個平均潛伏期內連續發病10例以上,或波及兩個以上縣(市、區)。霍亂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發生,1周內發病10-29例,或波及兩個以上縣(市、區),或地級以上市城區首次發生。1周內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第49頁,共
21、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在1個縣(市、區)范圍內發現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預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服藥出現群體心因性反應或不良反應。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地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第50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一般(IV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腺鼠疫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發生,1個平均潛伏期內病例數未超過10例。霍亂在1個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發生,1周內發病9例以下(含9例)。1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9人以下(含9例),未出現死亡病例。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
22、件。第51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組織體系及其職責一、應急指揮機構 國務院設立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 省級成立地方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 地市級、縣級指揮部。二、日常管理機構 衛生部設立衛生應急辦公室(指揮中心);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武警系統、軍隊參照衛生部的設置指定日常管理機構; 各市級、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機構負責第52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三、專家咨詢委員會 衛生部和省衛生廳負責組建;市級和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需要組建。四、應急處理專業技術機構 即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
23、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要服從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指揮和安排,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第53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一、應急預案的制定 應急預案是指經一定程序制定的處置突發事件的事先方案,包括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有各級預案之分。 應急預案的內容: 機構組成與職責;專業隊伍建設;監測與預警;信息收集、分析、報告、通報制度;預防與現場控制,物資、設備、設施的儲備與調度;分級與應急處理工作方案。 第54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二、預防控制體系與檢測、預警機制的建立 1、預防控制體系 國家工作機構與工作要求 縣級以上政府-財力、物力、人力投入 2、監測與預警機制的建立 監測及時發現突發事件 預警及時報告或通報有關信息第55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13分,星期四三、應急儲備制度1、主體各級政府領導、部門參與2、對象智力與能力儲備(防治突發性事件相關科學研究)物資、設備、設施、技術、人才儲備(不同突發性事件具體儲備不同)經費儲備(列入政府財政預算)第56頁,共64頁,2022年,5月20日,19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摩托車減震套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手推液壓堆高車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家庭使用特種停車設備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多用復膜壓合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塑架折式5倍放大鏡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兒童自行車鞍座殼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關注農業植保員考試趨勢試題及答案
- 掌握體育市場的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從案例看醫療倫理論理模擬訓練的必要性
- 企業辦公的未來方向區塊鏈技術與云計算的結合
- 血液科護士對輸血反應的識別與處理
- 《工程材料基礎》課件
- 渠道施工課件
- 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主題班會
- Part1-2 Unit1 Travel 教案-【中職專用】高一英語精研課堂(高教版2021·基礎模塊2)
-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
- 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監管
- 《瘋狂動物城》全本臺詞中英文對照
- 金融風險傳染性研究
- 小學科學實驗目錄1-6年級新教科版
- 成人體外心肺復蘇專家共識(2023版)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