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生物實驗報告_第1頁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生物實驗報告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 學習要求:1.制作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2.認識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基本結構。實驗步驟:(一)制做臨時裝片。(1)用紗布將載玻片、蓋玻片擦干凈。(2)用液管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二、材料用具:(3)用鑷子在洋蔥鱗片葉上撕下一小片表皮。(4)將撕下的表皮放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針將其展開。(5)用鑷子夾住蓋玻片,先將一邊接觸載玻片的水滴邊經再慢慢把蓋玻片放平,制成臨時切片。三、實驗方法和步驟:(4)在蓋玻片的翼側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紙從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染液 浸潤標本的全部。1. 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2. 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3. 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

2、輕刮幾下放在生理鹽水中。4. 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將蓋玻片緩緩放平蓋在水滴。(二)安裝臨時裝片:將臨時切片放到顯微鏡上,調整顯微鏡與臨時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觀察到清晰的圖像為止實驗圖像:5. 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幾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四、總結步驟:200倍800倍擦-滴-取-蓋-染-吸實驗結論:洋蔥表皮是由無數細胞構成的,有明顯的細胞核,細胞壁,細胞質出現。五、繪制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學科年級六年級 班生物姓名小組班級時間教師評價實驗過程實驗 觀察種子的結構名稱實驗時間菠菜葉片、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刀片、鑷子、培養皿、清

3、水、滴瓶、體積分數為 70的酒精等用品是否準備好。一、檢查器材選切葉片:選一片新鮮的菠菜葉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葉片基部、葉片尖端以及葉片兩側的邊緣。留下部分為寬約 0.5cm 左右、中央帶有主脈的長方形小塊葉片。一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1 取一粒浸軟的菜豆種子,觀察它的外形.2 剝去種子最外面的一層薄皮 種皮,分開合攏著的兩片子葉.實驗步驟二、制作橫 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壓住材料一端,右手切面的臨時 捏緊并排的兩個刀片,從另一端沿和主葉脈垂直3 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子葉,胚根,胚芽和胚軸,看看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切片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將切下的葉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

4、玻璃皿中。二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1 取一粒浸軟的玉米種子,觀察它的外形.2 用刀片將這粒玉米種子從中央縱向剖開 .3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被碘液染成藍色的胚乳 ,以用未被染成藍色的果皮和種皮 ,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看看它們各有佬特點選材制片:用鑷子從水中選取最薄的葉片切片,放在潔凈的載玻片上,制成臨時切片。用低倍顯微鏡觀察葉片的臨時切片三、觀察葉片的結構 找出薄而比較完整的葉片部位四、繪圖依照所觀察到的葉片結構,畫出葉片的結構實驗 種子的大小和形狀不同 ,但是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結果 同的,種子的表面是一層種皮 ,里面是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有的種子還有胚乳.1、葉片的上

5、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層細胞組成的表皮,表皮細胞的顏色和排列狀況如何?2、葉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間,接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與接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在形狀、排列方式和內部綠色顆粒數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釋上課時提出的問題?想一想葉肉細胞內部的綠色顆粒結構與光合作用的關系。五、討論備注.;3、葉脈貫穿于葉肉組織中,葉脈細胞的顏色、形狀和排列方式如何?用鑷子撕下一小塊菠菜葉的下表皮,制成臨時裝片用低倍顯微鏡觀察葉表皮上成對的半月形細胞七、繪圖 畫出葉片下表皮上由兩個保衛細胞組成的氣孔及其相連的幾個表皮細胞圖1、在錐形瓶中裝30ml水八、討論 1、在葉片結構的哪些細胞內部有綠色顆粒結構?2、葉片內綠色顆粒結

6、構的分布有什么特點?實驗前水溫:2、把花生固定在解剖 20、20、 24針上 試驗后水溫:3、在酒精燈上點燃花 73、78、 68九、小結概述實驗過程要點水溫溫差4.2J=30514.2=6300J生并盡快把花生放到錐形瓶下面溫差:53、58、 444、待花生完全燒完后, 平均值: 51.666測量水溫一顆花生種子約含有6300J實驗目標一顆花生種子含有多少能量?實驗結 的能量論實驗器材或藥品實驗探究過程現象分析及結論.;一、問題的提出: 干凈的鑷子取出棉絮,將棉絮中的唾液擠壓到小燒杯中。你能嘗出一些甜味來。饅頭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 3.取3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上(1)、(

7、2)、(3)號,然后做 如下處理:了變化? 將A饅頭碎屑放入(1)號試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蕩試管;將二、作出假設 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 B饅頭碎屑放入(2)號試管,注入2ml清水并震蕩試管;將C饅頭放入 (3)號試管,不震蕩。將三支試管一起放入 37左右的溫水中。取一塊饅頭放到口中咀嚼。口腔中的饅2.用涼開水將口漱凈,口內含一塊消毒棉絮。約 1分鐘之后,用甜味的麥芽糖。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牙齒的咀嚼將饅頭嚼碎,舌的攪拌使饅頭碎屑與唾液充分混合。4.5-10分鐘后,取出這三支試管,各滴加2滴碘液,搖勻。然后,觀察并記錄各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四:實施計劃三、制定計劃(一)實驗原

8、理按確定的探究計劃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可見,(1)號試管饅頭變甜應該是成分中糖類發生變化。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中沒有變成藍色;(2)號試管變成藍色;(3)號試管中的饅頭塊部分變此本實驗利用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以及口腔中的溫度為 37的常識。 成藍色。控制變量唾液,以及模擬牙齒的咀嚼作用和舌的攪拌作用。三支試管,兩個對照實驗。一支試管作為實驗組,另兩支試管作為對照組。如果模擬牙五、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齒的咀嚼功能、舌的攪拌功能并加入唾液,滴入碘液后,實驗組的試管內沒有變成藍色,說明饅頭中淀粉的變化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如果變成藍色,則說明淀粉沒有被分解,饅頭變甜與

9、牙齒分析實驗現象,(1)號試管中滴入碘液后,沒有變成藍色,說明試管中已經沒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了,麥芽糖沒有遇碘變藍的特性,所以滴入碘液后不變藍。(2)號試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饅頭碎屑,水沒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因此,滴入碘液后,饅頭碎屑中淀粉遇碘變成藍色。(3)號試管中只有部分變成藍色,說明饅頭與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沒有關系。控制(二)實驗變量的兩個對照實驗。一個對照實驗的實驗變量是唾液,實驗組內加入唾液2ml,對照組試管加入2ml清水。另一個對照實驗的實驗變量是饅頭塊的狀態:實驗組的饅頭塊用刀切碎,放入試管中并震蕩試管,對照組的饅頭塊不做任何處理,直接整塊放入試管中,并且不震蕩試管。唾液的接觸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