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報告_第1頁
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報告_第2頁
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報告_第3頁
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報告_第4頁
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7/113*有限公司*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報告 *煤礦二一七年三月目 錄 TOC o 1-2 h z HYPERLINK l _Toc6921 第一章 礦井概況 PAGEREF _Toc6921 2 HYPERLINK l _Toc1287 第一節 礦井概況及地質特征 PAGEREF _Toc1287 2 HYPERLINK l _Toc4763 第二節 礦井生產現狀 PAGEREF _Toc4763 2 HYPERLINK l _Toc7465 第三節 要緊生產系統 PAGEREF _Toc7465 2 HYPERLINK l _Toc25041 第四節 安全治理 PAGEREF _Toc25

2、041 2 HYPERLINK l _Toc11346 第二章生產布局 PAGEREF _Toc11346 2 HYPERLINK l _Toc29461 第一節 井田開拓 PAGEREF _Toc29461 2 HYPERLINK l _Toc7398 第二節 采場接替 PAGEREF _Toc7398 2 HYPERLINK l _Toc4694 第三節 重大災難防治方案 PAGEREF _Toc4694 2 HYPERLINK l _Toc20941 第三章瓦斯治理 PAGEREF _Toc20941 2 HYPERLINK l _Toc2757 第一節 礦井通風 PAGEREF _To

3、c2757 2 HYPERLINK l _Toc13746 第二節 瓦斯抽采 PAGEREF _Toc13746 2 HYPERLINK l _Toc16283 第三節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 PAGEREF _Toc16283 2 HYPERLINK l _Toc7490 第四節 安全監控 PAGEREF _Toc7490 2 HYPERLINK l _Toc32733 第四章水害防治 PAGEREF _Toc32733 2 HYPERLINK l _Toc23625 第一節 礦井水文地質情況 PAGEREF _Toc23625 2 HYPERLINK l _Toc5501 第二節 水文地質補充勘

4、探 PAGEREF _Toc5501 2 HYPERLINK l _Toc11494 第三節 水害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11494 2 HYPERLINK l _Toc21068 第四節 礦井排水系統 PAGEREF _Toc21068 2 HYPERLINK l _Toc16683 第五章其他災難防治及緊急避險設施 PAGEREF _Toc16683 2 HYPERLINK l _Toc12684 第一節 防滅火 PAGEREF _Toc12684 2 HYPERLINK l _Toc23262 第二節 粉塵防治 PAGEREF _Toc23262 2 HYPERLINK l _

5、Toc6965 第三節 頂板災難防治 PAGEREF _Toc6965 2 HYPERLINK l _Toc25153 第四節 緊急避險設施 PAGEREF _Toc25153 2 HYPERLINK l _Toc32283 第六章供配電、提升、運輸、空氣壓縮系統 PAGEREF _Toc32283 2 HYPERLINK l _Toc31745 第一節 供配電系統 PAGEREF _Toc31745 2 HYPERLINK l _Toc24735 第二節 提升系統 PAGEREF _Toc24735 錯誤!未定義書簽。 HYPERLINK l _Toc24514 第三節 井下帶式輸送機 PA

6、GEREF _Toc24514 錯誤!未定義書簽。 HYPERLINK l _Toc17299 第四節 井下輔助運輸設備 PAGEREF _Toc17299 錯誤!未定義書簽。 HYPERLINK l _Toc31712 第五節 空氣壓縮系統 PAGEREF _Toc31712 錯誤!未定義書簽。 HYPERLINK l _Toc20846 第七章安全投入 PAGEREF _Toc20846 2 HYPERLINK l _Toc6232 第八章評估結論 PAGEREF _Toc6232 2前言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切實落實礦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照

7、貴州省安全監管局、貴州煤礦安監局、省能源局關于開展全省煤礦全面安全體檢與執法專項行動的通知(黔安監煤礦【2017】1號)文件精神,2017年2月28日我礦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的煤礦安全體檢自檢小組,結合我礦實際情況,對比正常生產煤礦安全體檢內容基礎表,對礦井井上下進行了全面體檢自查,井上要緊核查證照合法性、組織機構及人員配備、職工分工種分專業培訓情況、各種治理制度及責任制編制情況、礦井開拓布署及生產打算是否符合開采設計及一礦一策規定、安全費用提取及使用、圖紙資料及各種基礎臺賬是否合格齊全、儀器儀表檢測符合規定情況等;對查出的安全費用提取不符合政府政策、探放水制度不健全、設施設備臺賬不健全、部分治理

8、制度與礦井實際情況不相符、瓦斯地質圖未及時更新等問題進行了及時整改。井下要緊對通風、安全監測監控、人員定位、壓風、防塵、礦井排水、防滅火、提升運輸、礦井供電等各安全生產子系統進行全面排查,并針對本礦特點對頂板治理、瓦斯防治、水害防治、防滅火治理、提升運輸安全及應急救援等逐項檢查,對查出的應急救援預案未備案、11203回風巷長度超過1000m未施工臨時避難硐室、要緊通風機未進行性能測定、掘進工作面無臨時支護、采納錨桿支護巷道未進行錨桿拉拔測試、井下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配備不齊等問題進行了整改。本次煤礦安全體檢要緊依據以下政府文件、規程、法規、行業標準及資料:1、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治理局、貴州煤礦安

9、全監察局、貴州省能源局文件省安全監管局 貴州煤礦安監局 省能源局關于開展全省煤礦全面安全體檢與執法專項行動的通知(黔安監煤礦【2017】1號);2、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提交的*C8和C12煤層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編號08093)(2008年06月);3、2004年3月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院提交貴州省*可行性研究報告;4、2004年5月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院提交貴州省*安全專篇;5、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2007年5月25日及2010年6月17日提交的煤炭自燃傾向等級鑒定報告、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6、2013年5月江西省煤礦設計院提交*縣*煤礦采區優化方案設計;7、2013年6月江西煤礦設計

10、院提交*縣*煤礦采區優化安全設施設計;8、2013年9月貴州省動能煤炭技術進展服務有限公司提交*縣*煤礦瓦斯抽放專項設計;9、2013年11月貴州貴州永風礦山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提交*縣*煤礦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設計;10、2016年12月煤礦瓦斯治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水城分中心提交*縣*煤礦瓦斯治理“一礦一策、一面一策”;11、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考核評級方法(試行)及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差不多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煤安監行管【2013】1號);12、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黔府發【2010】18號);13、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文件關于印發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

11、”建設完善差不多規范(試行)的通知(安監總煤裝【2011】33號);14、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國家煤礦安監局文件關于印發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治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安煤總煤裝【2011】15號);15、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文件關于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治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安監總煤裝【2012】15號);16、貴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黔府發【2007】32號);17、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治理局、貴州煤礦安全監察局文件關于煤礦采煤工作面運輸巷回風巷設計審查施工規定的通知(黔安監辦【2011】205號);18、煤礦安全規程(2016年版);19、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

12、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治理總局令第19號);20、煤礦防治水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治理總局令第28號);21、礦井通風安全裝備標準GB/T50518-2010;22、煤礦井下粉塵綜合防治技術規范AQ1020-2006;23、煤礦井下低壓供電系統及裝備通用安全技術要求AQ1023-2006;24、煤礦井工開采通風技術條件AQ1028-2006;25、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治理規范AQ1029-2007;26、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計規范GB50533-2009;27、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28、煤炭礦井制圖標準GB/T50593-2010。礦井自2017年2月28

13、日組建安全體檢自檢小組開展自查工作,采取邊排查邊整改方式,至3月7日全面完成排查工作,3月12日完成隱患及問題整改,經上級公司組織相關業務部門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復查驗收,結論為礦井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第一章 礦井概況第一節 礦井概況及地質特征一、地理位置及交通、企業性質、隸屬關系1、地理位置及交通*縣*煤礦位于貴州省西部的*縣城南西2400方向,平距約30公里,隸屬*縣高坪鄉管轄,相鄰礦井有*煤礦。礦區至黔北電廠約47km,至遵義南站125km,經黔西至貴陽200km,經馬家灣至貴陽208km,交通較方便。交通情況詳見*煤礦交通位置圖1-1。2、企業性質及隸屬關系*煤礦為私營企業,是*有限公司下

14、屬煤礦,行業治理隸屬*縣煤炭治理局。二、井田位置、邊界范圍、拐點坐標、井田面積1、井田坐標及范圍依照貴州省國土資源廳2009年9月頒發的*縣*煤礦采礦許可證(證號:C5200002011111120121064),有效期限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開采范圍由1、2、3、4、5、6、7共七個拐點的連線為界,其形狀為不規則多邊形,面積3.0143km2。開采深度由+1475m至+1250m標高。礦井生產規模15萬t/a,礦界拐點坐標見表1-1-1。表1-1 礦界拐點坐標表(北京坐標系)序號北京(54)坐標西安(80)坐標XYXY13016170356396203016053.78735

15、639463.43123017120356396203017003.79235639463.43433017430356401603017313.79235640003.43843017870356401603017753.79435640003.43953018150356393803018033.79835639223.43663017450356380503017333.79835637893.42773016160356380503016043.79135637893.423礦區面積3.0143km2;開采深度+1475+1250m金沙縣高坪鄉白坪煤礦礦區位置圖1-1 交通位置圖金沙縣

16、高坪鄉白坪煤礦礦區位置 礦井投產時刻、礦井生產能力及核定能力*縣*煤礦始建于2003年,2009年投產,設計生產能力0.15Mt/a,2016年12月經生產能力核定為0.45Mt/a。證照情況礦井依法取得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屬證照齊全合法礦井。礦井相關合法手續簡述:營業執照編號520000000006762,有效期:2009年1月15日-2019年1月14日。采礦許可證編號為C5200002011111120121064,有效期: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安全生產許可證編號(黔)MK安許證字1684,有效期:2015年5月20日-2018年5月19日。五、井田地質概

17、況 1、地質特征礦區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二迭系下統茅口組(P2m)、二迭系上統龍潭組(P3l)、二迭系上統長興組(P3c)、三迭系下統夜郎組(T1y)及第四系(Q):(1)二迭系中統茅口組(P2m)淺灰色、灰白色中厚層至巨厚層狀細晶至粗晶石灰巖,頂部為灰色薄層至中厚層狀硅質石灰巖,層狀及塊狀構造;產較豐富的腕足及蜓類動物化石。礦區內出露不全。(2)二迭系上統龍潭組(P3l)由淺灰色、灰色、黑灰色、黑色細粒至粉砂粒砂巖、泥巖、泥灰巖、煤及石灰巖等組成,底部為硫鐵礦粘土巖,要緊分布礦區東部,與下覆地層呈假整合接觸。該層為本區含煤地層。產豐富的蕨類植物化石及腕足類動物化石,厚約146.00至168.

18、42m左右,一般厚158.72m。(3)二迭系上統長興組(P3c)灰色、深灰色中厚層狀至厚層狀細晶至中晶石灰巖斷續燧石結核、團塊及條帶。產較豐富的較大個體海相生物化石。一般厚度33.58m至43.29m,一般厚度38.44m左右,與下伏地層(P2l)呈整合接觸。(4)三迭系下統夜郎組(T1y)該組按巖性特征由下往上可劃分為3個巖性段:沙堡灣段(T1y1)、玉龍山段(T1y2)和九級灘段(T1y3)。礦區內僅局部殘留沙堡灣段(T1y1),其巖性要緊為淺灰色、淺灰綠色薄層狀鈣質泥巖、泥巖夾薄層狀泥灰巖。普遍發育水平紋理構造。底部見厚約0.20m黃色粘土巖。產瓣鰓類、菊石動物化石。厚約15m。與下伏

19、長興組呈整合接觸關系。該地層出露于礦區西部外圍。詳見圖5-1-1,地層綜合柱狀圖(5)第四系(Q)要緊為殘坡積土層、沖洪積層、崩積層。巖性為灰黃、褐黃、黃灰粘土、亞粘土及亞砂土,斷續夾分布不均的碎石及塊石,結構松散。厚度010m。要緊分布于洼地及平緩斜坡地帶。 2、構造礦區總體構造形態為一單斜。地層傾角一般12左右,局部為25左右。礦區范圍未發覺落差較大的斷層,在礦井中偶見3-5m的小斷層,在礦區東部外圍發育有F2逆斷層,西部外圍發育有F1正斷層,F1、F2斷層對礦區無阻礙。礦區地質構造復雜程度類型屬簡單類型。 3、煤層賦存情況、煤質、煤種 (1)煤層特征礦區內含煤巖系為上二疊統龍潭組。含煤7

20、12層,一般為10層。煤層總厚6.3310.19m,平均厚度9.14m,含煤系數為5.76%。其中:含全區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5層(C4、C8、C9、C10、C12),可采煤層累計厚度為3.029.84m,平均厚度累計為6.49m,可采含煤系數4.09%??刹擅簩犹卣饕姳?2-1-3。 可采煤層分述如下: 1)C4:位于煤系地層上部,上距二疊系上統長興組 (P3c)底部15.6334.71m之間,一般26.39m,下距C8煤層頂板47.48m56.86m之間,一般在50.97m左右。煤層結構簡單,無夾矸,煤厚度1.00(ZK504)2.74 m(ZK301),平均1.92m,屬較穩定全區可采煤層

21、,煤層頂板巖性泥質粉砂巖、細砂巖,底板巖性為泥質粉砂巖、泥巖、細砂巖。2)C8:位于煤系地層中部,上距C4煤層底板47.48m56.86m之間,一般在50.97m左右,下距C9煤層頂板2.306.19m之間,一般在3.97m左右。煤層結構較簡單,一般含夾0至1層夾矸,夾矸厚0.00m-0.24m,其巖性要緊為泥巖,凈煤厚度0.65(ZK101)1.09(ZK901)m,平均0.88m。煤層頂板巖性為泥巖或粉砂質泥巖,底板巖性為泥質粉砂巖或粉砂巖。3)C9:位于煤系地層中部,上距C8煤層底板2.306.19m之間,一般在3.97m左右,下距C10煤層頂板10.0314.96m之間,一般在13.0

22、3m左右。煤層結構較簡單,一般含夾0至1層夾矸,夾矸厚0.00m-0.24m,其巖性要緊為泥巖,凈煤厚度0.40(ZK101)1.12(ZK901)m,平均0.86m。煤層頂板巖性為泥巖或粉砂質泥巖,底板巖性為泥質粉砂巖或粉砂巖。4)C10:位于煤系地層中下部,上距C9煤層底板10.0314.96m之間,一般在13.03m左右,下距C12煤層頂板27.7535.10m之間,一般在32.51m左右。煤層結構較簡單,一般含夾0至1層夾矸,夾矸厚0.00m-0.20m,其巖性要緊為泥巖,凈煤厚度0.37(ZK504)1.32(D002)m,平均0.99m。煤層頂板巖性為泥巖或粉砂質泥巖,底板巖性為泥

23、質粉砂巖或粉砂巖。5)C12:位于煤系地層底部,上距C10煤層底板27.7535.10m之間,一般在32.51m左右,下距茅口組頂板5.4620.13m之間,一般在11.46m左右。煤層結構較簡單,一般含夾0至3層夾矸,夾矸厚0.00m-0. 80m,其巖性要緊為泥巖,凈煤厚度0.60(ZK101)3.54(ZK502)m,平均1.84m。煤層頂板巖性為泥巖或粉砂質泥巖,底板巖性為泥質粉砂巖或粉砂巖。詳見表1-2,各可采煤層特征表4、礦井水文地質(一)區域水文地質概況1、區域地形地貌區內地形起伏較強烈,山巒遍布,展布與構造線方向一致,另外在南部外圍發育烏江河谷,呈“U”形狀。地形標高一般在80

24、01200m。區內屬中切割侵、剝溶蝕低、中山高原山地地貌。所處構造部位位于揚子準地臺黔北臺隆遵義斷拱畢節北北東向構造變形區,要緊以褶曲為主,斷裂以北北東向逆斷層為主。井田處于區域水文地質單元之分水嶺附近,最高點位于礦區西部山頂海拔1577.1m,最低點位于礦區北東部外圍溝谷處海拔1150m(礦區侵蝕基準面為+1150m),相對高差427.1m。井田東部外圍伍所河,構成了當地最低侵蝕基準面,標高為935m。井田以南外圍流過的烏江,為區域內要緊地表水體,該河流為區內巖溶含水層地下水的排泄地帶。區內大部氣候為山原亞熱帶濕潤氣候,*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037.6mm,年最大降水量1363.9mm,年最小

25、降水量為825.4mm。雨季時節為四月至十月,雨量達825.4mm,表1-2 *煤礦煤層特征表煤層編號采納點數可采點數不可采點數間距(m)全層厚度夾矸厚度(m)采納厚度(m)可采情況對比可靠性結構復雜程度穩定程度P3c15.6334.7126.39C4272701.002.741.920.001.002.741.92全區可采可靠簡單穩定47.4856.8650.97C89720.651.400.900.000.651.090.88局部可采可靠簡單較穩定2.306.193.97C912840.401.240.880.000.260.401.120.86局部可采可靠簡單較穩定10.0314.961

26、3.03C10121020.401.401.020.000.150.371.320.99大部可采可靠簡單較穩定27.7535.1032.51C12201910.604.182.160.000.800.603.571.84全區可采可靠簡單穩定5.4620.1311.46P2m占全年降水量的85.12%,多年平均氣溫14.7。總體上氣候宜人,降雨量豐沛,為區內地下、地表水提供了豐富的補給源。2、區域地表水區內水系屬長江水系烏江流域,烏江流量大,于井田外圍南部流過,由南西向北東徑流,流量大,季節變化顯著,為區內要緊的地表水體。井田及附近地表水體為東部發育的伍所河和南部發育的一條溪流。S09和S01號

27、泉為其要緊補給源。(二)地層含、隔水性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層分布于礦區內的各斜坡、山間洼低及各沖溝的溝底地段,要緊為耕植土及粘土,局部地段混風化碎塊、塊石及灰巖的崩積塊體。該層厚度為010m。該層一般不含水,具透水性。由于該層分布于斜坡地段,地形條件有利于排水,富水性弱,故對礦床的充水可不能構成威脅。圖1-2,地層綜合柱狀圖2、二疊系上統長興組(P3c)巖溶裂隙含水層分布于井田的中部及南部,出露于地表的部分形成陡坡或懸崖,在東、北、西三端之露頭部分。要緊為灰色、深灰色中厚層狀至厚層狀石灰巖,斷續夾燧石結核、團塊及條帶。平均厚42.77m。該層厚度薄,露頭區部分為陡巖,大部分為斜坡,具自然排

28、水條件,地表巖溶發育較差,地下巖溶較發育。盡管該層具一定儲水空間,但補給條件較差,大氣降水補給量較少,含溶隙水,富水性弱至中等。從空間上看,該層上覆于含煤巖系之上,已構成了礦床之間接充水含水層。3、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裂隙含水層出露于礦區的東、北、西部,要緊為灰、黑色泥巖、泥質粉砂巖、細砂巖、煤及石灰巖等組成,底部為硫鐵礦粘土巖,該層平均厚158.72m。該層露頭區為斜坡,具自然排水條件,補給條件差,含裂隙水,富水性弱。局部區段顯示承壓性,具水頭高、水量小特點。從空間上看,該層已構成了礦系之直接頂板,為礦床充水的直接充水水層。4、二疊系中統茅口組(P2m)巖溶裂隙含水層出露于井田東、西部

29、外圍,呈條形狀展布?;疑又林泻駥訝罟栀|石灰巖夾泥巖。厚度14.3016.41m,平均厚15.32m。地表調查泉水點2個。該段富水性弱,下伏于含煤巖系之下,具一定的厚度。對其下茅口組一段巖溶裂隙含水層能起到隔水的作用。依照鄰近礦井大運煤礦資料,二疊系中統茅口組一段(P2m1)巖溶裂隙含水層,淺灰色、灰白色厚層狀石灰巖,厚度100 m,分布于木石麻窩田一帶,調查泉水點4個(13、14、15、16),涌水量0.40024.63 L/s,標高11751245m。反映出富水性弱的特征。從實地調查分析,井田以西外圍為其露頭,出露面積小,地形為山巒斜坡,具自然排水條件,補給區地面巖溶發育較差,大氣降水以

30、面狀滲入補給地下水,同意補給后,地下水由北向南運移,經短途徑流后于15號泉排泄。該泉經地表徑流后又通過地面巖溶通道轉為地下水,向隱伏區運移。該層含溶隙水,富水性中等。從空間上看,該層下伏于礦系之下,頂界與底煤之間有茅口組一段(P2m1)和黃鐵礦粘土巖隔水層相阻,其厚度達21.48m,向礦床產生的突水的可能性小。分析斷裂已貫穿了礦系和底板含水層,故潛在的礦床充水途徑為破裂帶導水。(四)充水因素1、直接充水水源二疊系上統龍潭組為含煤地層,礦區C4、C8、C9、C10、C12等要緊可采煤層均產于該地層中,含煤地層成為以后礦坑的直接充水層位,該層中所含的基巖裂隙地下水為礦坑直接充水水源。2、間接充水水

31、源 1)地下水礦區含煤地層上覆長興組(P3c),下伏二疊系茅口組(P2m)均為含水豐富的巖溶含水層。為研究上述巖溶含水層對以后礦坑充水的可能性,依照礦區內要緊可采煤層厚度、賦存情況、頂底板厚度、巖性及物理力學指標,采納(GB12719-91)中附錄估算以后開采中礦坑頂板冒落帶、導水裂隙高度,采納斯列薩列夫公式估算可采煤層隔水底板所能承受的極限水壓力值,用以評價以后礦坑頂、底板巖溶含水層中地下水向礦坑充(突)水的可能性。2)頂板充水預測礦區可采煤層頂板巖石抗壓強度22.538.8MPa、地層傾角12,頂板治理方法采納全部陷落法、巖性要緊為砂泥巖。C4、C8、C9、C10、C12煤層頂距上覆長興組

32、(P3c)巖溶含水層的隔水層厚度遠大于冒落帶、導水裂隙帶高度,因此,開采條件下,長興組(P3c)含水層中地下水對礦井充水阻礙小,但仍能夠通過構造裂隙、采空塌陷裂隙及煤層頂底板圍巖裂隙直接進入礦井。3)底板突水預測依照武漢中南冶勘資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的貴州省*水文地質調查報告,P2m頂部發育的泥灰巖厚度10-20m,C12底板有7-10m的泥巖隔水層,且泥灰巖的力學強度較高,茅口組地下水可不能對礦井進行直接充水,對礦井不構成突水威脅。綜上所述,礦區地形相對平緩,區內有長興組含水層存在,地表水補給較好,區內要緊為P2l巖溶裂隙含水層,P2l裂隙水及在構造破壞的情況下,P1m巖溶裂隙含水層可能引

33、起礦床充水。另外,礦內采煤歷史悠久,廢棄老窯較多,老窯中都有一定量的積水,開采時應引起注意。大氣降水大氣降水是礦區地下水的要緊補給來源,充水含水層中地下水同意補給后,其地下水可通過斷層裂隙、采空塌陷帶、導水裂隙帶及突水帶間接或直接進入礦坑,對礦床進行充水。地表水礦區內無較大地表水體,礦區內地表水體要緊北部及南部的溪溝,流量小且流經地層多為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但在礦區東部外圍則有流量較大的溪流。將會成為以后開采C4、C8、C9、C10、C12層礦坑充水的間接水源。老窯積水礦區內煤系露頭線一帶見56余個老窯,均沿煤系地層掘進,現已全部關閉。以平巷為主,少數為斜井,長1050米不等。這些老窯

34、采空區都有一定的積水,盡管量不多,但具有較大的突發性,當采煤坑道接近這些老窯附近時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必要的探、防、放等措施后方能接著生產,以免造成突水事故。(五)礦井水文地質類型 礦區地形相對平緩。礦井范圍內含水層要緊為上二疊統長興灰巖巖溶含水層,受大氣補給條件較差,水量的變化受大氣降水的阻礙呈季節性變化。本礦井直接充水因素為煤層頂板裂隙水,要緊充水因素為老空區水,由于礦區開采歷史較長,廢棄老窯較多,老窯中都有一定量積水,依照煤礦防治水規定表2-1規定,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屬中等類型。礦井涌水量依照2013年8月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一地質大隊編寫的貴州省*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礦井是生產礦

35、井,未利用鉆孔進行抽水試驗,采納比擬法預測礦區以后礦井涌水量。預測結果為:在+1250m水平以上,礦井正常涌水量8m3/h,最大涌水量32m3/h。5、瓦斯 (1)瓦斯 依照2010年2014年共4年的礦井瓦斯等級鑒定,該礦近四年瓦斯等級鑒定結果均為高瓦斯礦井。礦井近四年的瓦斯涌出量參數見表1-3。表1-3 近三年來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結果表鑒定年度礦井瓦斯涌出量(CH4)鑒定結果絕對量(m3/min)相對量(m3/t)20104.3517.53高瓦斯礦井20114.2716.84高瓦斯礦井20124.0516.24高瓦斯礦井20145.0116.4高瓦斯礦井 (2)突出危險性依照貴州省煤炭治理局

36、文件關于畢節地區煤炭局的批復(黔煤生產字2008935號)第3條:“該礦C8煤層在開采+1372m水平以上時,不具有突出危險性,屬非突出危險煤層;C12煤層在開采+1260m水平以上時,不具有突出危險性,屬非突出危險煤層”。 (3)煤層自燃發火傾向性、煤塵爆炸危險性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2007年5月25日及2010年6月17日提交的煤炭自燃傾向等級鑒定報告和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礦井要緊可采煤層(C8、C12)煤塵均無爆炸危險性,煤層自燃傾向等級為級,屬不易自燃煤層。礦井其它煤層未作煤塵爆炸性試驗及自燃傾向性等級鑒定。6、沖擊地壓、地溫地質報告未提供沖擊地壓的相關資料,本區域從未有發生沖擊地壓

37、的情況。屬地溫正常區。六、資源儲量依照2013年8月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一地質大隊編寫的貴州省*資源儲量核實及勘探報告及貴州省國土資源廳文件關于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黔國土資儲審字201430號):核實截至2013年7月30日止,*縣*煤礦礦權范圍(標高+1475m+1250m)內C4、C8、C9、C10、C12等5層煤層估算總資源儲量1798萬噸,其中:開采消耗資源量(111)87萬噸,保有總資源儲量1711萬噸,保有資源儲量中:探明的基礎儲量(111b)335萬噸,操縱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358萬噸,推斷的(333)資源量1018萬噸。(111b+122b)693萬噸,占礦權范圍內

38、保有總資源儲量的41%周邊礦井及小煤窯等阻礙安全生產的其他方面情況在我礦的東部有*煤礦,要緊開采C8煤層,規模為9萬噸/年。礦井西部為鑫黔煤礦,主采C8煤層,規模為15萬噸/年。老窯一般以斜井為主,見煤后沿煤層掘進,開采斜長一般100200m,最大采掘垂深約20m。大部分老窯巷道有積水。經調查,開采C12煤層的老窯都集中在C12煤層的露頭處,但都不在我礦的井田范圍內。在我礦井田范圍內開采C8煤層的老窯有兩個,都在礦井北部的C8煤層露頭處。在我礦開采C12煤層的過程中不受老窯的阻礙。礦井技術改造情況礦井目前正在進行采掘機械化改造,通過機械化改造提升礦井產能,機械化改造方案已托付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

39、院設計,擬在年底通過驗收;安全監控系統立即按要求進行系統提升改造,此外暫不進行其他技術改造。第二節 礦井生產現狀一、礦井開拓方式、水平、采區劃分1、開拓方式*煤礦采納斜井開拓,共布置有三條井筒,分不為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礦井要緊巷道分不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風斜井、一采區運輸上山、一采區軌道上山、一采區回風上山、+1274m井底車場?;仫L斜井:X=3017212.567,Y=35638580.928,Z=+1412.283,=36,=24.5,斜長333m,以216的方位角、-24.5的坡度,自+1412.283m標高施工至+1274m標高落平,落平后布置1271回風平巷揭露C12煤層后,

40、沿C12煤層、按166的方位布置一采區回風上山至+1302m標高。副斜井:X=3017230.978,Y=35638533.761,Z=+1412.603,=36,=18,斜長449m,以216的方位角、-18的坡度,自+1412.603m標高施工至+1274m標高落平,掘1274井底車場、1279軌道斜巷與一采區回風上山貫穿,然后距貫穿位置20m位置按166的方位、0坡度掘見C12煤層后,按相同的方位、沿C12煤層掘一采區軌道上山至+1302m標高。主斜井:X=3017222.149,Y=35638673.634,Z=+1402.371,=36,=15,斜長496m,以216的方位角、-15

41、的坡度,自+1402.371m標高施工至+1274m標高落平,后布置主斜井井底平巷與井底車場相通,然后回到主斜井+1287m標高以166的方位角、0的坡度掘1287運輸石門見C12煤層后,按166的方位角沿、C12煤層掘一采區運輸上山至+1302m標高,通過聯絡巷貫穿一采區軌道上山和一采區回風上山,形成通風系統、運輸系統。在井底車場附近布置水泵房、變電所、管子道、消防材料庫、永久避難硐室。2、水平及采區劃分依照2013年5月江西省煤礦設計院提交*縣*煤礦采區優化方案設計及其批復文件關于對*縣*煤礦采區優化方案設計的批復(畢市工能復201342號),礦井煤層屬近水平煤層,由于煤層間距較大,劃分兩

42、個煤組進行開采,即C8煤層為上煤組,C12煤層為下煤組。礦井按煤組劃分水平,C12煤層劃分為一個水平,即+1270m水平;C8煤層劃分為一個水平,即+1350m水平。 全礦共劃分為四個采區,具體劃分如下: 每層煤以X坐標3017000、Y坐標35638400為界各劃分為兩個采區,C12X坐標3017000以南及Y坐標35638400以西為一采區,X坐標3017000以北及Y坐標35638400以東為二采區;C8X坐標3017000以南及Y坐標35638400以西為三采區,X坐標3017000以北及Y坐標35638400以東為四采區?!?二、井下開采1、現生產煤層礦井目前開采C12號煤層,無回采

43、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為11203運輸巷掘進工作面、11203回風巷掘進工作面。 2、掘進工作面情況(1)11203運輸巷掘進工作面:布置在C12煤層中,矩形斷面,錨網支護,炮掘施工。凈斷面為9.66m2。(2)11203回風巷掘進工作面:布置在C12煤層中,矩形斷面,錨網支護,炮掘施工。凈斷面為9.66m2。礦井采掘工作面現狀表類不工作地點工作面編號隊不采掘工藝產量(萬t)進尺(m)每班作業人員(人)回采工作面無無合計掘進工作面一采區11203運輸順槽掘一隊炮掘0.19150911203回風順槽掘二隊炮掘0.191509合計0.38(掘進煤)300礦井首采煤層布置在C12煤層,緣故要緊有: =

44、1 * GB3 礦井開拓系統的布置,初期開采C12煤層,工程量最省,投資效益最高。 = 2 * GB3 “依照瓦斯突出鑒定,該礦C8煤層在開采+1372m水平以上時,不具有突出危險性,屬非突出危險煤層;C12煤層在開采+1260m水平以上時,不具有突出危險性,屬非突出危險煤層”,若開采順序以自上而下,則要先開采C4煤層,C4煤層未作鑒定,增加了開采過程中的風險。因此多方面考慮,礦井在幾次已批復的設計中差不多上首先開采C12煤層。通過驗證,開采C12煤層,對上一層煤層沒有阻礙,驗證如下:開采C12煤層時,上部C10煤層不被破壞的最小層間距按采礦工程設計手冊8-6-1公式計算: H=Kmcosa=

45、102.2cos0=22(m)H充許采納的最小層間距, m;MC12煤層厚度,取采納厚度為M=2.2m;a煤層傾角,C12煤層的最小傾角a=0K頂板治理系數,全部垮落法治理頂板時,K=10。上述計算表明,開采C12煤層不破壞C10煤層的最小層間距22m,小于C12與C10煤層間距27.7535.1m。因此先采C12煤層可不能破壞上覆C10煤層的開采條件,因此首先開采C12煤層可行。第三節 要緊生產系統一、供電系統 (1)礦井電源礦井工業場地建一座10kV變電所,一回路電源,取自高坪變電站10kV I段母線,導線為LGJ-120/1.2km;二回路電源,取自高坪變電站10kV II段母線,導線為

46、LGJ-120/1.2km。正常時I段母線工作,II段母線備用,正常工作壓降均為0.81%,一回路故障,另一回路仍能保證礦井正常供電。電壓等級 地面供電電壓等級為660V、380V和220V;井下供電電壓等級為1140V、660V、127V及36V。(3)地面供電系統依照工業場地布置情況及礦井采區開拓方式,在工業場地建一座10/0.66V,0.4kV變電所。工業場地10/0.66V,0.4kV變電所為屋內布置,由10kV高壓配電室、10kV電容器室、380/220V低壓配電室和10/0.66V,0.4kV室外變壓器組成。10kV高壓配電室內安裝KYN28-12型10kV金屬鎧裝固定柜13臺。采

47、納單母線分列運行方式,進出線斷路器采納CZ2000S-12/630-25。各饋出線均裝設零序電流互感器,及時檢測單相接地故障。10kV電容器室設2套10kV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共2屏),每段母線上補償容量為360kVar,總補償容量為720kVar。10kV真空斷路器操作電源采納直流220V。礦井地面變電所設4臺變壓器,其中2臺S11-500/10、10/0.4kV、500kVA型變壓器,供礦井地面壓風機、副井提升絞車、選矸樓設備聯合建筑及其它照明負荷;兩臺變壓器一用一備,一臺故障時,另一臺可滿足全部負荷用電;低壓出線柜采納GCK型抽出式開關柜。2臺KS9-500/10、10/0.69kV、50

48、0kVA型變壓器,供礦井地面要緊通風機、主斜井膠帶輸送機、架空乘人裝置及瓦斯抽放泵等負荷;兩臺變壓器一用一備,一臺故障時,另一臺可滿足全部負荷用電;低壓出線柜采納GCK型抽出式開關柜。礦井地面工業場地低壓660V、380/220V用電設備均從變電所低壓開關柜的兩段母線引接。地面要緊通風機、壓風機、副井提升絞車,主斜井輸送機、架空乘人裝置采納雙回路電纜供電,電源從變電所低壓開關柜的兩段母線引接。副井提升絞車采納2路MYJV22-1000 370+125電纜供電;壓風機房電源選用2路MYJV22-1000 370+125電纜供電;主斜井膠帶輸送機和架空乘人裝置采納2路MYJV22-1000 370

49、+125電纜,引至主斜井配電點;要緊通風機采納2路MYJV22-1000 350+125電纜供電;瓦斯抽放泵采納2路MYJV22-1000 395+125電纜供電。工業場地其它低壓用電負荷,除副井絞車房輔助設備、選矸樓設備、地面生產系統等采納低壓電纜外,其它用電負荷均從工業場地動力、照明線網上引接,導線分不選用LJ-95、LJ-70及LJ-35。防雷接地:為防止雷電波入侵,10kV電源線路進、出線終端桿均安裝避雷器愛護;在變電所各側母線上裝設避雷器愛護。為防止真空斷路器的操作過電壓,設計選用組合式過電壓愛護裝置愛護。工業場地高于15m的建筑物、構筑物采納避雷針或避雷帶進行防雷愛護,其接地裝置利

50、用建筑物、構筑物基礎或鋼管接地極,其接地電阻不大于規范規定的要求。(4)井下供電系統井下供配電井下供電采納2回下井,電纜沿主斜井敷設至井下變電所。井底變電所內設8臺PBG-10型高壓礦用隔爆型真空開關,安設KBSG-100/1010/0.69kV 100kVA、KBSG-200/1010/0.69kV 200kVA礦用隔爆型干式變壓器各一臺為局扇供電,一用一備;兩臺KBSG-400/10 10/0.69kV 400kVA礦用隔爆型干式變壓器,一臺為11203運輸巷掘進工作面供電;另一臺為11203回風巷掘進工作面供電;井下中央水泵房三臺水泵分接在兩動力(KBSG-400/10 10/0.69k

51、V 400kVA)變壓器上,用聯絡開關連接;另一臺PBG-10型高壓礦用隔爆型真空開關輸送電至一采區變壓器供電。井下電氣設備均采納礦用隔爆型。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采納“三?!保▽S米儔浩鳎瑢S瞄_關,專用線路)供電,并能實現風電、瓦斯閉鎖,且依照要求設雙風機、雙電源。井下電纜選擇:井下高壓電纜采納MYJV22-10kV型煤礦用阻燃交聯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其它低壓電力電纜分不選用MYP-0.66/01.14KV MY-0.38KV/0.66KV型煤礦用橡套電纜。 井下愛護接地系統:在井下變電所設置2套主接地極(接地極設置在主副水倉中),接地極采納面積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的鍍鋅鋼

52、板,連接線采納厚度4mm、截面積100mm2鍍鋅扁鋼。采區變電所及配電點均設置局部接地極,局部接地極采納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鍍鋅鋼板或具有同等有效截面積的鋼管制作。并通過機電硐室內的接地母線、電纜接地芯線、主接地極可靠連接并形成不間斷的井下接地網。井下接地網上任意一點測得的電阻值,不得大于2。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愛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線的電阻不得超過1。 井下固定照明:井下照明電壓為127V,井下各機電硐室、井底車場、主斜井,其照明電源取自井下變電所及采區變電點的照明綜合愛護裝置。照明燈具采納DGS18/127L(A)型礦用隔爆型熒光燈。照明線路

53、采納MY-660煤礦用阻燃橡套電纜,干線與支線的連接采納礦用隔爆型接線盒。二、提升系統主、副提升方式、設備型號序號提升方式設備型號1主斜井:膠帶運輸DTS80/20/2752副斜井:絞車串車提升JTP1.61.2P3主斜井:架空乘人裝置RJY30三、井下運輸系統煤炭運輸采納刮板輸送機、膠帶輸送機連續運輸,地面設置棚式煤倉,井下不設煤倉,沿掘進工作面、運輸(回風)巷、一采區運輸上山依次安裝SGB420/55刮板輸送機兩部、DTS80/20/255、DTS80/20/230、DTS80/20/275膠帶輸送機各一部,刮板輸送機、膠帶輸送機之間采取直接搭接的連接方式,實現煤炭從工作面連續運輸至地面煤

54、倉。矸石、材料采納KFU0.75礦車、平板車或專用材料車運送;平巷段采納人力推車,斜巷安設JTB0.60.5絞車提放,將材料運送至各工作地點(矸石運送至地面排矸場)四、通風系統礦井采納主、副斜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的中央并列通風方式,機械抽出式全負壓通風。風井口安裝兩臺型號為FBCDZ-19型對旋式軸流防爆通風機,一臺運行,一臺備用,功率為290kW,目前礦井配風2368m3/min,礦井等積孔為1.32m2,礦井有效風量率90%。目前尚未形成采煤工作面,掘進巷道采納局部通風機正壓供風,局部通風機采納FBDNo6.3型,功率230Kw,配直徑800mm抗靜電阻燃軟質風筒,并已實現雙風機雙電源,風

55、機可自動切換。礦井設置有專用回風巷,各工作面均采納獨立通風,通風系統穩定可靠,無循環風和串聯通風。五、瓦斯抽采系統礦井在地面建設有瓦斯抽放站,設置有高低負壓瓦斯抽放系統,其中高負壓抽放系統選用兩臺2BEI-353型水環式真空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電機功率110Kw,最大抽放量94m3/min,負壓16KPa,主管為D3778PVC管,干管為D2508PVC管,要緊用于抽采煤層鉆孔瓦斯。低負壓抽放系統選兩臺2BEI-303型水環真空泵(一臺工作、一臺備用),電機功率75Kw,最大抽放流量54m3/min,負壓40hPa,主管為D3778PE波浪管。要緊抽采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采空區瓦斯。六、井

56、下排水系統地面工業廣場污水處理站標高為+1402m,井下水泵房標高+1274m,礦井排水高差128m;在井底車場附近布置水泵房,水泵房設置三個吸水井,二個配水井,安裝了三臺型號100D-454離心式水泵,額定流量為85m3/h,揚程為180m,電機功率為75kw;沿主斜井安裝了三趟主排水管,管道型號為DN150。三臺水泵供電電源分不取自主變所雙回路電源。正常涌水時,一臺水泵一趟管路工作,最大涌水時,二臺水泵二趟管路同時工作。 排水順序礦井采納一級排水,井下設置主副水倉,與中央泵房吸水井相通,井下各處的水源匯流至主副水倉,然后水倉水匯流至吸水井后由中央水泵房水泵直接排至地面污水處理站。七、壓風系

57、統工業場地內安裝2臺KG-150A型風冷式螺桿空氣壓縮機,每臺供氣量20.1m/min,兩臺工作,一臺備用;采納DN100焊接鐵管沿主斜井鋪設至井底,干管采納DN100焊接鐵管,支管采納DN50焊接鐵管。第四節 安全治理*煤礦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份處于停工停產狀態,只進行通風排水,2016年11月復工復產至今依法組織生產,嚴格執行國家、地點、行業有關規定要求。一、安全治理機構及人員配備*煤礦安全生產要緊治理人員情況:*煤礦按國家相關文件要求已配備齊全五職礦長及相關治理人員:五職礦長:*(礦長) *(總工程師) *(安全礦長) *(機電礦長) *(生產礦長)2、副總工程師:潘年義(

58、地測副總) 李細毛(通防副總) 鄧海沙(機電副總)3、安全治理機構:設置業務部室7個,分不為: EQ oac(,1)生產技術部 EQ oac(,2)安監部 EQ oac(,3)通風部 EQ oac(,4)機電運輸部 EQ oac(,5)人力資源部 EQ oac(,6)調度中心 EQ oac(,7)辦公室 EQ oac(,8)財務部 EQ oac(,9)物料部。 4、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目標治理、投入、技術措施審批、培訓、安全辦公會議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制定本單位的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 礦井要緊工程技術人員情況。姓名職務專業職稱*礦長采煤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采礦高級工程師*生產礦長機電一體化工程師*

59、安全礦長礦建工程師*機電礦長礦山機電工程師*水文地質工程師 地測副總采礦工程工程師 通防副總通風與安全工程師 生產負責人采礦工程師 技術員井下采煤技術員 生產技術部長采礦技術員 技術員機電一體化技術員工程技術人員表專業人數高工工程師其它小計一通三防11地測、防治水11機電運輸213采掘2327合計27312二、隱患排查*煤礦自2016年11月復工復產以來,嚴格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礦共組織隱患排查17次(含復工復產隱患排查一次),排查隱患199條(均屬一般隱患),整改隱患199條,隱患整改率100%;自2015年6月停工停建至2016年11月復工復產至今未出現的重大安全隱患。三、近三年事故及涉

60、險情況1、*煤礦自2015年6月停工停建至2016年11月復工復產至今未發生各類事故。近三年事故統計表發生時刻事故類型死傷人數(人)備注死亡傷無無無無2、近三年涉險情況煤礦自2015年6月停工停建至2016年11月復工復產至今未出現瓦斯、水害、火災、頂底板、機電運輸等方面的涉險情況。近三年涉險情況時刻地點涉險情況緣故處理情況無無無第二章生產布局第一節 井田開拓 礦井目前開采區域為一采區,開采C12號煤層,無回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為11203運輸巷掘進工作面、11203回風巷掘進工作面。二采區未布置。依照礦井20172019年生產接替打算和以后6年(20172022年)中長期規劃,礦井開拓工程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